《继母养儿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继母养儿手札-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这种‘不同’,是不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那就连她自己都不敢肯定了,或许连高斐,都说不出个所以来,就算他心里清楚,这会子大抵也不会跟她说个明白。
  在窗边发了会儿呆,袁璐再抬头就看到泓哥儿和澈哥儿两个手拉手进了庭院。
  这两人平时也是皮的没个正形,只有高斐在的时候他们才会稍微控制一些。
  因此今天这两人规规矩矩的样子,真是十分少见的。
  泓哥儿拉着澈哥儿的手一路往里走,同时也在他耳边重复叮嘱着:“祖母说母亲身子不好,你千瓦不能淘气,也不能说让母亲担心的话,就说我们一切都好,也不能提邱姨娘的事,你知道吗?”
  澈哥儿煞有介事地皱着眉,点点头,“我懂的哩,出来前祖母就都说过了。哥哥你真啰嗦。”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就进了屋。
  袁璐也确实好几日没见到他们,心里也是怪想的,这时也不用丫鬟通报了,她自己站到门边去迎两个小子,一大一小的手拉手,一看就教人心中一软。
  泓哥儿见了她就立刻拉下了一张脸说:“您怎么站在这里?祖母说您生病了,不能操劳的。”说着就上去扶住了她。
  这样的待遇还是第一次有,袁璐心里也挺高兴同他亲近,就靠着他矮矮的身子往里走去。
  澈哥儿跟在身后抓耳挠腮的,他是真不知道他娘亲都病的不应该下床了。
  袁璐躺到了榻上,就看到澈哥儿挤眉弄眼的奇怪样儿,就把他招到身前问他说:“这又是怎么了?告诉娘亲,谁招惹我们二少爷了?”
  澈哥儿连忙摆手摇头,但眼睛却不自觉地往他娘亲的肚子上瞄去。祖母说他娘亲的身体不好,就没有小弟弟小妹妹了。他问祖母以后会不会有,祖母也只是叹气。这可真是太可惜了,他都准备好了小弹弓和小铃铛做礼物,想好了不管是小弟弟、小妹妹,他都要一样带他/她玩的,而且到时候,他就是哥哥了。
  袁璐看他这有话憋着不说的样子也是可怜,那粉团子一般的脸上,两道眉毛都快凑到一起了,就让他坐到自己身边来。
  澈哥儿小心翼翼地挨着她坐下,只虚靠着她。
  袁璐又让泓哥儿也挨着坐下,一把就把两个哥儿揽实在了,拍着他的后背说:“小孩子家家,怎么心思这样重?娘亲就是身体不太舒服,休息两天就好了。”
  泓哥儿怕压着她,半个身子都坐的悬空了,澈哥儿就没有顾虑那么多,靠在他娘的怀里腻歪了白天,奶声奶气地说着大人才会说的那些宽慰她的话。
  三个人抱在一起也不嫌热,就这样说了好一会子的话,一直到两个哥儿跟老太太说好的回去的时辰,他俩这才依依不舍地走了,一步三回头的。
  屋子里冷清下来,袁璐心里也有些空落落的。只要想到高斐可能在盘算着赶自己走,她就更有些坐立不安了,最舍不得的,大抵就是那俩个孩子了。
  当天晚上,高斐精神抖擞地来了。送走了邱绣,也算了解了一桩心事。
  两人坐到一处说话时,袁璐看他满面喜色的,就试探着问道:“可是邱绣的事情处理好了?”
  高斐便摸着茶杯微微颔首:“恩,今日已让人送回去了。且是宫里那位开的口,再怎么也说不到我们头上。”
  谁能想到会有像他们这样比起夫妻更像合作伙伴的国公爷和国公夫人,串通起来只为了对付区区一个姨娘呢?
  袁璐沉默了片刻,到底还是想问问高斐接下来想怎么处置二人的关系。但话未问出口,就听高斐忽然幽幽地叹息了一声,轻声道:“日前边关又起战火……齐国公怕是真的要回来了。”
  袁璐虽然对战事格局并不知道许多,但看高斐这样,或许他说的事情真的是关系到整个成国公府安危的大事。因此她也就把肚子里的话给咽下去了。
  高斐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这年八月中,边关发生了一件大事,震荡朝野。

  ☆、第128章
  大耀和鞑靼战情胶着,胜负总在七三之数。这年夏天,鞑靼大军有一次于关外挑衅。齐国公邱弗立功心切,不听副将意见,冒险轻进,一不小心就中了鞑靼埋伏。
  两军在克鲁伦河北岸激战三日,大耀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逃回。而齐国公邱弗,就在这场轻敌的败仗中战至身死。
  同庆帝闻讯后十分恼怒,在此前他已经几次下旨让邱弗班师回朝,邱弗皆以战事吃紧为借口几番拖延。如今他闯下这样大祸,更是让同庆帝厌弃,于是追夺了邱弗的世袭爵位,将家属全部流配到海南。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同庆帝的愤怒虽然尚且没有到这个地步,但朝野中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唯恐这君王的怒火蔓延到自己身上。
  这件事发生在邱绣被送回去不足一月的时候,甚至前两天齐国公夫人还让心腹上门传话来给邱绣求情,还想着让老太太和袁璐能网开一面,能让邱绣重新回到成国公府。
  这件事在京中的八卦圈也算是广为流传的一件事,任谁听了就得说一声齐国公府的不是。
  齐国公夫人未见得是多么真心的为邱绣这庶女考虑,更多的当然是为了齐国公府的声誉。
  不过成国公府这边还没松口,边关的军情就已经传了回来。齐国公府在眨眼间就被同庆帝一锅端了。
  袁璐听着一时也不知该作何感想,心里居然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帝对齐国公府的不满看来是由来已久。听闻当年袁老爹起复前,朝中的老臣子就被他洗牌洗掉了大半。现在连多年来最受恩宠的齐国公府都给移没了,那成国公府……
  当天高斐回来,袁璐让人去请他过来。派去的人还没出远门,高斐就已经来了。
  袁璐见他忧心忡忡,心里那不好的预感就更强烈了。
  两人相对无言地坐了片刻,屋里的下人都已经退了出去,一时间更是安静地可怕。
  “齐国公府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高斐开口问道。
  袁璐轻轻点头,“知道的。”
  高斐抿了抿唇,说:“事到如今,风向虽说不明朗,但成国公府恐怕也是要挨上那么一下的。你要是想回袁府,今晚我就让人去拟定和离的文书,明日一早……”
  “你喝茶吗?”袁璐突然打断道,然后把之前就给他凉好的冷茶往他面前推了推,“凉了半天了,天热快点喝,一会儿该有味儿了。”
  这是袁璐第一次对他说“你”,言辞间少了两分尊敬,却也无形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高斐轻轻呼出一口气,端起茶杯,脸上是个浅浅的笑容,于是他后面的话就也没有必要往下说了。
  而就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刻,谁也没料到,皇帝下一个对付的,居然是他重用多年的内阁首辅袁靖!
  甚至前一天袁老爹还在朝堂上跟皇帝一唱一和的,把他哄得怒气又回去了几分。但孰料不用上朝的第二天,袁老爹刚准备去文渊阁上值,一道调职的圣旨下来了,袁老爹成了应天府府尹。
  府尹是个什么官的,其实跟知府的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京都和陪都两个地方的知府,那叫府尹。
  其实职责是一样的,就是地方父母官,不过是因为所在的地方特殊些,官阶也到了三品,比知府的高一些。
  但堂堂内阁首辅,突然从内阁被摘了出去,甚至连京城都没留住,去了陪都。这无疑又是一个重磅炸弹,炸的朝廷这水都要沸腾了。
  袁老爹倒算是心里有数,皇帝处置完齐国公的事情,肯定是也趁机派了耳目,清查了一些官员的底细,就看他们这些肱骨重臣有没有和齐国公有牵连的,或许就是这样,他们府里钟姨娘的事情瞒不住了。悬在头顶的刀终于落下来了,一时间袁老爹也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袁璐一听说这消息是坐不住了,让人去跟老太太说了一声,她让人套了车就准备回去。
  高斐也特地告假回府,两人在大门口遇上了,就一起去了袁府。
  袁府的低气压当然不用说,下人们是恨不得连走路都不发出声响。
  袁璐和高斐二人被直接带到了袁老爹的书房。
  袁老爹正坐在书桌前喝茶,脸上倒也看不出太多情绪。陈氏在旁边给她打扇子,眉头微蹙,显出几分愁容。
  他们二人进了屋,陈氏让下人奉了茶,就让人都到门外候着了。
  高斐是个沉得住气的,进了门喊过“岳父”“岳母”后就不出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袁璐看着她娘问道。
  陈氏摇摇头,略带责怪地看了袁老爹一眼,“你爹不肯说呢。”
  袁老爹放下茶杯笑了笑,“不是多大的事,就是官职调动。你爹都这把年纪了,也差不多该退下来了。”
  袁老爹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袁璐也不想听这些虚的,只问道:“可是宫里知道了钟姨娘的事情?”
  两人的猜想不谋而合,袁老爹不出声了。
  陈氏的眉头蹙的更紧,袁璐想了想,有些犹豫地道:“不然进宫去求求大姐姐?”
  袁老爹叹息一声,道:“你爹走了不要紧,还有你哥哥,你姐姐,还有你,咱们袁家不会倒。如今我已失了帝心,万不可再牵连你们。今日的圣旨里让我十日内动身,我已让下人去准备了……”
  “怎么竟这样急?”袁璐差点跳起来,被高斐给按住了。她也稍稍镇定下来,说到底这是他爹的仕途,她这当晚辈的上蹿下跳也确实不好看。“怎么这样急?”
  袁老爹苦笑一下;“看来是真的惹恼了那位了……”
  不过任凭袁璐怎样问,袁老爹也不准备和这出嫁的女儿多说什么了。没多久就让她们母女回屋说话去了,他单独把高斐留了下来。
  陈氏带着袁璐回了屋,就听下人说吴氏要见她。想到袁老爹接旨后就开始哭丧似的哭了大半天的吴氏,陈氏是真的不想见。就用要跟女儿说体己话的名义给挡了回去。
  人都下去后,陈氏就也撑不住了,红着眼睛握着袁璐的手说:“本来是想着你处理了那个邱姨娘,就让你回爹娘身边的。可眼下你爹现在被贬了,成国公府跟两边都有牵连,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袁璐听她娘没有章法的话就知道她是真的心急了,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娘,你别担心,爹是被贬了,可陪都府尹也是要紧的职位。说不定哪天圣上想起了,就把爹给召回来了。何况这里还有大姐姐和哥哥。说句大不敬的,等到太子登基,咱们还愁没有好日子?”
  说着说着倒是把她自己给她提醒了,皇帝对袁老爹手下留情,或许未必是真的对袁家还有情谊,而只是给太子一个台阶。毕竟袁家也是太子的正经岳家。那以后会怎么样的?会不会连她大姐姐太子妃的位置都保不住?
  尽管思绪万千,袁璐却也不敢在陈氏面前表现一分,只是说些安慰妥帖的话让她安定心神。
  两人一直待到入夜,袁璐和高斐打道回府。
  袁璐在马车上就追问起他们下午在书房里说了什么。
  高斐却是难得的三缄其口,任她好说歹说,就是不露一点口风。急的袁璐直接拿眼刀子刮他。
  高斐也确实是忧心如焚,回了府就一头钻进书房去了。
  朝廷局势动荡,边关战情却是千钧一发。
  齐国公没了,总得有人站出来。皇帝这次也不去想那些伐功矜能、目中无人的老将了,而是把主意打到了年轻一代上。
  成国公高斐自然是他考虑的第一人选,但皇帝也不是不纠结,这高斐的身份挺尴尬,跟齐国公府和那位偷偷弄掉龙子的前首辅还都沾亲带故……但个人感情放到一边,想到已故的成老国公,皇帝还是准备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所以他万万没想到,高斐会在朝堂上说那样的话。
  早朝时,皇帝将高斐喊上前,身边的三有太监刚要宣纸,高斐已经“噗通”一声跪下,掷地有声地道:“微臣最近旧伤发作,实在不敢欺瞒圣上。因此斗胆圣前卸去都督同知之职!”
  气的皇帝差点没一口血吐出来!
  他这头的圣旨还没读,人已经想着卸职了!好!好得很!
  皇帝直接将太监手里的卷轴抢过来砸了过去,高斐不敢躲,额头狠狠地挨了那玉石制成的轴头一下。
  皇帝站起身,连喊三声“好”,道:“既不想为国效力,就回你老家待着吧!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回来!”
  高斐又是“梆梆梆”连磕三个响头,朗声道:“臣谢主隆恩!”



  ☆、第129章
  高斐的这个决定,没有和成国公府的任何人商量。这个想法来自于前一天下午,他跟袁老爹在书房的谈话。
  他那岳父的意思是如今局势不明朗,为了他日太子的大业,他们这些幕僚正该急流勇退。
  他仔细想了想,也确实,皇帝垂垂老矣,这两年的想法是越来越教人看不明白了,齐国公跟他爹同样是开国元勋,如今落了这样一个下场,总叫他们这些后人唏嘘的。而且他还要一个感觉,总觉得这才是一个开端,以后到底会发生什么还未可知。
  这个决定是艰难的,可皇帝震怒之下将他赶回原籍的惩罚却比他预想下轻的太多。
  起码这不是保存了他成国公的爵位。
  不过说来也正好,他们府里还有老太太那一家子亲戚在这里,东西收拾收拾再跟着她们回去倒也方便。
  只是成国公府的其他人就没有他这么乐观积极的心态了。高斐一回去就去了老太太那里,又让人将袁璐给请了过来。
  老太太和袁璐都还都摸不着头脑,这几日按朝中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但她们这些处在内宅的,到底也不清楚外头是如何的风高浪急。
  高斐也不多说虚化,言简意赅把自己请辞,被发回原籍的事情给说了。
  袁璐听完还有些木愣愣的,老太太已经在目瞪口呆地拍着身边的袁璐说:“斐儿刚刚说什么……我、我这耳朵是不是不灵光了?”
  袁璐握了握老太太的手,又转头问高斐道:“您这是早就想好的?”
  高斐当然也不说这是昨天才下的决定,只是笃定地点头道:“在外头的局势下,如今这般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