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食味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食味天下-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老本来是在屋里招呼几个老朋友。
  他也没想到,他邀请的是自己的几个茶友,有几个来不了的就把请柬给了自己的晚辈,大约也是想找自己混个眼熟。
  除了叶蓁给了一张花笺,冯老一共发出了十张请柬,自己的那些茶友本人来的有六七个,其他几个来的是小辈,居然自己来了不算还带人来。
  冯老看着郑斌进门就一脸谄媚的样子,心里头不舒服了。看来那几个茶友,以后也可以少联系了。
  想着时间到了,叶蓁这丫头还没过来,冯老就想着出门去迎一迎。
  没想到,到了门口,发现叶蓁居然一早就站在门口了,就是没进去,冯老看着叶蓁有想要离开的趋势,立马开口叫住了她。
  走到叶蓁跟前,冯老皱了皱眉头,“怎么?门都没进就要走了?”
  “不是。”叶蓁怕冯老误会,连忙解释道,“我没想到来的人看起来都挺有来头的,和我想的品茶会有点不一样……”
  听到叶蓁这么一说,冯老脸上一僵,也说了实话,“我想办的品茶会也不是这样的,那都是那群人,自己不来就算了,干嘛随便把请柬给别人啊?!”
  冯老越说,心里越不舒服,好好的想趁这个机会和老朋友聚聚,分享自己找到的好茶。
  几个年轻人压根不懂茶,把好好的品茶会弄得跟个商业酒会似的。
  叶蓁听冯老这么一说,才知道有些人,比如刚刚进入的〃有钱人〃,可能还真不是冯老请的。
  和冯老熟了,叶蓁也对他开起了玩笑,“您这是厉害的人呐!都退休了,还有人来找您攀关系。”
  叶蓁这是说笑的,毕竟她只是在唐老的介绍下知道冯老是个历史教授。她不知道的是,有几个人还真是来攀关系的。
  冯老和唐老是朋友关系,这请柬当然也给了他一份,不过唐老正巧有事,就拒绝了,说下次有空再聚,所以这场品茶会上,叶蓁除了冯老,真算是没一个熟人了。
  跟着进门之后,叶蓁就和冯老分开,识相的当一个合格的壁花,除了等茶喝那什么都不管。
  ***
  看人都到齐了,冯老的品茶会也就开始了。
  “老冯,把我们这几个叫来,到底是什么茶,让你这么大动干戈的。”说话的是个胖乎乎的像个弥勒佛一样的大爷,听这说话的语气就知道和冯老是熟人。
  “就是,还让我们有好茶尽管带来,大家一起比比。”充满书卷气的清俊老大爷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说道,“看来,你还真找着好东西了?!”
  “嘿嘿!”冯老笑了笑,道,“不急,不急,老黄还有老姜,我得先看看你们之中有没有谁带好茶过来,我的茶,那是要压轴的。”
  冯老对于顶级透天香那是充满了信心。
  老黄,说的是胖乎乎的像弥勒佛的老大爷。而老姜,说的就是长相清俊的戴眼镜的老大爷了。
  郑斌对于这品茶会其实没什么兴趣,但是他爷爷非得让自己过来,还让他带了家里最好的茶叶,说要和冯老的好茶比比。
  郑斌临走的时候,他爷爷还道:“我让你去,是想让你给冯老留下个好印象。别看他只是个教书匠,他的学生里好几个都是顶天的人物。你啊,过去的时候别犯了浑,有事听听小易的话。”
  小易说的就是王易。虽说两家是世交,但是郑斌一向是和王易玩不到一起的,郑斌的眼里,王易就属于特别〃装〃的那种人。
  明明王易眼里对于郑斌这样吃喝嫖赌的纨绔生活都是羡慕,偏偏又装出一副正经人的样子。明明不想和郑斌混在一起,对于郑家的巴结又让他不得不跟着郑斌走。
  看没人拿出茶叶,郑斌就想着把爷爷交给自己的茶叶拿出来,让他们好好开开眼。
  手一动,旁边的王易就看见了,他一拉郑斌的袖子,阻止了他。
  靠近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别忘了郑爷爷让你来干什么。”
  郑家老爷子当年和冯老确实是茶友的关系,但是又互相有点不服气。
  人老了老了,郑老爷子就想着为后代谋求点什么。他知道冯老平时不显,实际上学生里有好几个能耐人,就想着孙子靠着好茶在冯老面前先混个好,然后在冯老的学生面前有点情面。
  郑斌手里的茶叶,可以说是郑老爷子这辈子找到的最好的茶叶了。他现在为了孙子,让郑斌全拿过来了,要是赢了冯老的茶,郑老爷子早就和孙子说了,剩下的茶叶就当是礼物,一并送给冯老。
  郑斌想起自家爷爷的嘱咐,就先忍住了没说话。
  看好一会儿没人出来,被冯老称作〃老姜〃的老爷子开口了。
  “看起来还得我先出手。”说着,手里拿出一个竹筒做的细长的茶叶筒。
  冯老笑眯眯,“老伙计,看来你挺有信心的嘛!”
  姜老点头,“咱俩是差不多时候爱上喝茶的,你能找到好茶,我自然也是不差的。我手里的这点,还是当年我到安溪,从一个老茶农手里好说歹说,才匀过来的。”
  说到安溪,大家心里对于这个小竹筒里的茶叶也都有了点猜测。
  “那行,既然你带了好茶,那就先露一手吧!家伙我都准备好了。”冯老一指旁边,茶室里,所有的茶艺用具一应俱全。
  姜老也不推辞,他带过来的好茶叶,当然得自己泡才安心,要是不小心泡的不好浪费了,那他得多心疼啊!
  姜老用电磁炉装了一瓶纯净水先烧起来。
  “老姜,趁着现在,你先说说,你带来的到底是什么茶呀!”一位优雅的老太太问道,“你说安溪,是不是铁观音啊?”
  安溪的茶里,铁观音最为出名。
  “当然是铁观音,而且是极品。”说起这个,老姜就眉飞色舞,“当是匀给我茶叶的那个茶农说了,那是他偷偷截留下来的极品铁观音,可以说集天地精华,四季温润,正脉之源,味道最是纯正。”
  好好的茶叶,被老姜这么一说,都有点玄乎了。
  郑斌在角落里偷偷的撇了撇嘴,不以为然的样子。
  相比于郑斌的一点儿也不懂茶,王易是懂茶的,他对着郑斌解释道:“ 铁观音讲究观音韵,由于品质要求很高,制作工艺上,正韵铁观音更加遵循自然规律,按照看天做青,秉持传统制茶技艺,沿袭手工古法精髓,严格把控走水、发酵、烘焙环节,恰如其分,以正艺传承,才能成就正韵。”
  说话间,水已经沸腾了。用滚烫的开水先清洗泡茶的茶碗、过滤网、公道杯和饮茶用的茶具。
  然后用茶匙取出茶叶放进茶壶里。
  茶叶取出的时候,大家也都仔细的看过去,只见取出的茶叶条索圆结,色泽乌暗,质朴无华的样子,暂时倒是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
  然后用沸腾的水泡茶,水冲泡下去,茶叶立即四散开来,茶香微微透露出来。
  一般来说,铁观音冲泡的第一泡茶水是不喝的,将第一泡茶汤重新再清洗一遍茶具,这个过程称为洗茶。
  接着就可以正式冲泡铁观音了,将开水倒入茶碗中,然后盖上盖子,稍等一会就可以拿起盖子闻闻铁观音茶叶的香味了。
  在安溪有句茶谚:“品茶评茶讲学问,看色闻香比喉韵。”所指色、香、韵,即为正韵品鉴之道。
  铁观音得名虽在清朝,但茶史已逾千年。元代刘秉忠的《咏云芝茶》所评,尤其精妙:“未得天真味,先闻圣妙香”;而陆游诗句“舌根常留甘尽日”也意蕴深长。
  第二泡茶水出来,所有人凑近,拿起一个茶杯。
  先观其色,茶汤金黄浅翠,清亮见底。
  再闻其香,不同于第一泡的茶香不显,第二泡的香气已经慢慢的显露出来。香味飘渺幽雅、忽远忽近、若有若无的王者兰香,清纯持久,高雅纯正。
  抿一口,入口甘甜,让人唇齿生津,更可贵的是茶叶带来的兰香味,让味觉和嗅觉都有了极其美妙的体验。
  一口喝完一杯,郑斌似乎没尝出什么味道,砸了咂嘴。
  等到第三泡,茶里的兰香味更加明显,郑斌这才尝出了些味道,说了句“这杯味道还差不多”。
  极品的铁观音,加上绝佳的茶艺,能让茶汤七泡而有余香。
  姜老的手艺只是业余,当然达不到七泡那个份上,这铁观音只得五泡,之后香气就淡了。
  “老姜,你这次还真没胡说,这茶还真是极好的。观音韵极正。”冯老抿着茶香摇头晃脑,真没想到老姜能带来这种好茶。
  老姜再次清洗了泡茶的工具,闻言瞪了冯老一眼,“我什么时候胡说过,这茶就是极品,也就是我手艺不佳,才得五泡,不然来个高手,七泡绰绰有余。”


第230章 白毫银针
  品过姜老带来的铁观音; 众人先休息了一下; 聊了一会儿。
  等到嘴里的茶香散尽,才等第二个人展出自己的茶叶。
  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第二个人出来。
  “你们难道除了老姜; 都没带茶叶过来?”冯老不可思议,平时大家举办茶会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带是带了; 只不过; 喝了老姜带来的极品铁观音; 咱们手里的茶; 都有点拿不出手啊!”弥勒佛似的黄老说道; “老姜你也太不给面子了,你这茶,得放到最后才拿出来啊!”
  姜老耸了耸肩,“刚才老冯问的时候你们都不肯做出头鸟; 这也怪我咯?!”
  知道了几个老朋友有茶不拿出来,又一脸尴尬的原因。冯老也觉得; 这时候要是拿出来的茶比刚才的铁观音差,那拿出茶叶的那人面子可不就丢光了。
  也怪不得他们一个也不肯上前。
  看看几个没来; 把请帖给了小辈的; 一群年轻人; 看着也不像是会品茶的。
  冯老叹了一口气。
  难道这时候就要他把压轴的茶拿出来?
  这未免也太随便了。
  冯老有些不甘心。
  在他的预想里,应该是几个老朋友把他们带来的茶叶都展示一遍,再由他准备好的透天香压轴。
  “那么,还有人来分享他带来的茶叶吗?”冯老问道。
  全场十几个人,没有一个出声。
  “有!”
  一个声音响起。
  等待多时的郑斌总算可以把他爷爷的茶叶拿出来了。
  一个湘妃竹的茶筒展示出来。
  “哦?”冯老看向郑斌。
  说实在话; 郑斌这一副精英打扮的样子并不是很讨冯老喜欢,毕竟这是悠闲的茶会并不是商业谈判的现场。
  “你是……老郑的孙子?”看了一会儿,冯老从脸部轮廓中认出了郑斌。
  郑斌这时候也不摆着一张嘲讽脸了,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冯爷爷”,然后说道,“我爷爷有事不能来,不过让我带来了他最近收来的顶好的茶叶,说要来带给几位长辈一起分享。”
  语气中,不免还是有些傲气。
  冯老想起当年老郑和自己别苗头的情景,看郑斌这种恭敬中又有傲气的表情,估计这郑斌也知道自己和老郑之间的事儿。
  “既然有好茶,那就泡来尝尝吧!”冯老道。
  这话一出,刚刚还充满了傲气的郑斌就变了脸色,看向旁边的王易。
  他是个不会品茶的,平时要他喝茶,他还是喜欢喝咖啡。这泡茶的功夫,他就更不会了。
  这也是郑老要郑斌带着王易一起来的原因。
  王易虽然年轻,有点想攀附郑家。但是他懂茶,在茶艺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为了今天,郑老还特意教了王易一下午,有关于这带来的顶级茶叶应该如何泡。
  “冯爷爷,这是我朋友王易,在茶艺方面很有一手。”郑斌把王易推了出来。
  王易当仁不让的接过郑斌手上的湘妃竹茶筒,坐下来准备泡茶。
  同样是先将纯净水煮开。
  用茶匙将茶筒里的茶叶舀出来放进茶杯。
  “是银针啊?!”站在前面的黄老说道,“看着像是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成品多为芽头,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如针,所以取此雅名。
  冯老朝王易要了一根茶叶,细细观察。茶芽肥壮,形状似针,白毫批覆,色泽鲜白光润,闪烁如银,条长挺直,确实是难得的好茶叶。
  “好茶叶!”冯老感叹道。
  “这是我爷爷的珍藏。”郑斌的卖弄着他前两天刚听他爷爷讲的茶叶知识。
  “白毫银针的极品,要做到五不采,即雨水及露水芽、病虫芽、细瘦芽、紫芽、不完整芽不采。我手里的这些白毫银针,是春茶嫩梢萌发的一芽一叶,由芳龄少女将其采下后,并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
  纯净水沸腾,不能用来直接泡茶,白毫银针的泡法,并不是用刚沸腾的水来冲泡。
  等沸腾的水冷却少许,温度大约在九十度左右,先将少许开水冲入杯中,使茶叶浸润10秒钟左右。
  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在每个杯子里冲入开水。
  接着,所有人都能看到杯中出现的美妙景象。
  随着开水的冲泡,白茸茸的茶叶或漂浮、或沉中,和白烟袅袅的热气相辉相映。
  云雾之中,一阵阵芳香扑鼻而来,沁透心肺。
  稍后,银针茶由横卧变为直立,挺立之中,徐徐下降,似乎看到了满天雪花飞舞的场景。
  然后,渐渐的,茶叶舒展开细嫩的叶面,逐渐沉入杯底。
  茶水冲泡出来,依旧是一人一杯。
  细细看着茶汤,不同于铁观音的金黄泛绿,白毫银针的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
  细细闻着,香气清鲜。
  再尝上一口,茶入口中,满腔流香,如嚼橄榄,回味无穷,品赏之中,全身犹如沐浴清泉,浊气烦恼都被洗净涤清。
  不同于铁观音的第一泡不尝,七泡仍有余香。白毫银针一般可以连续冲泡五次,以第二泡、第三泡的滋味为最佳。
  王易果然如同郑斌说的,在茶艺上面是学过的。
  不同于姜老的一举一动都简单利落,王易泡茶的动作显然是更具观赏性的,每一步看起来都是优雅的,是美的。
  但是,也许也正是因为是系统的进行学习,每一步都规范到位,茶汤虽然泡的很不错,但是缺了一份自在悠闲的感觉。
  就叶蓁看来,她更喜欢姜老的简单利落。
  五泡茶水喝完,在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