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 
  
  但是,生活中的男孩都是这样吗?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常常也会接触到很多〃另类〃男孩,他们有的胆小、有的冷漠、有的孤独   
  焕焕是个男孩,但他从小就跟一般的男孩不太一样:6岁的时候还不敢一个人睡觉;7岁的时候还不敢坐转椅、滑滑梯;9岁的时候还不敢主动跟人打招呼,说话的时候也是羞羞答答的;13岁的时候,妈妈叫他学自行车,他居然还吓得哭鼻子。 
  
  小力似乎缺少同情心。有一次,小力的妈妈病了,小力没有说一句问候的话,吃完饭后就早早睡觉了。妈妈因此很伤心,觉得小力是铁石心肠。   
  上五年级的小健学习成绩很优异,但令家长奇怪的是,他从来不与女生说话,而且与男生也来往很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没有朋友,我很孤独〃。   
  ……   
  家长都十分担心,这些男孩的个性与一般的男孩如此不同,这正常吗?   
  答案绝对是肯定的。让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先来看胆小的焕焕,他看起来比女孩还要胆小,因此他的父母有些担心,焕焕是不是患了什么疾病?其实,如果父母了解人类性格特征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就不会如此担心了。  
 
  对于男孩而言,胆小并不意味着内心的绝对软弱。一位妈妈曾这样谈到自己的男孩:〃儿子平时看起来有点〃窝囊〃,可是在一个暑假,他和同学打起背包到内蒙徒步旅行,走了三天,还拍了录像。〃这个男孩找到了自己释放能量的突破口,也以行动消除了妈妈的疑虑。因此,家长们没有必要为男孩的胆小而过分担忧。很多看似胆小的男孩,往往是因为他还没有发现真正让他感兴趣的事。 
        
   
第15节: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14)         
  再看看被称为铁石心肠的小力。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男孩表达感情的方式,他们很少直接用哭泣、言语来表达感情,而是通过一定的实际行为表露。像小力的妈妈病了,小力虽然〃没有说一句问候的话〃,但却〃早早睡觉了〃,这其实就是给妈妈一个安慰的信号,表示妈妈可以安心休息,自己长大了,不用妈妈操心了。 
  
  因此,小力的妈妈显然误读了儿子的情感表达。小力并非没有同情心,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或者怕自己的表达方式不被认同。这时,爸爸就应该告诉他:〃看,妈妈病了,你讲个故事安慰一下妈妈好吗?〃这样,再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知道怎样去做了。 
  
  最后是孤独的小健。按说男孩刚刚十几岁,正好是与小伙伴一块玩耍的年龄,然而小健却表现得如此不合群,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很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原因。   
  教育学家认为,孩子不合群,往往是由家庭因素引起的。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父母不允许孩子串门等,都会使孩子不合群。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尽早发现孩子的这一现象,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快就会融入到小伙伴中间去。 
  
  给父母的建议   
  面对自己〃与众不同〃的男孩,家长不可表现出异样,切不可用〃你怎么就不像个男孩〃、〃别整天跟个女孩一样〃等语言来刺激他们,这样只会使他们感到更加无助。   
  面对这样的男孩,家长应该做的是:耐心地引导、真诚地帮助,把他们身上的男子汉因素激发出来。   
  方法一:培养男孩的勇气   
  虽然〃胆小并不意味着内心软弱〃,但男孩只有勇敢起来,才会更加有男子汉气质。所以,胆小男孩的父母,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勇气。   
  一位爸爸这一点做得很成功,他在自己的教子日记里这样写道:   
  为了使儿子变得胆大起来,我经常带他去参加体育锻炼,并有意加入一些训练勇气的项目,如练习碰撞、玩勇敢者游戏。孩子很喜欢在游戏里和我较量,在较量中孩子不但增长了力气,而且学会了保护自己。 
  
  当然,孩子也有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一次,儿子在玩滑梯时,不小心把膝盖磨掉了一层皮。当时,儿子抱着膝盖,眼泪马上就要掉下来,我没有大惊小怪,而是一边帮他处理伤口,一边对他说:〃你是大孩子了,受点小伤就哭鼻子,会被别的小朋友耻笑的。如果你是勇敢、坚强的孩子,就对爸爸笑一笑。〃儿子含着眼泪笑了起来。 
  
  我的态度对儿子起了很大的作用,从那以后,儿子受一点小伤不再告诉我,甚至他自己还学会了包扎伤口。   
  当男孩的勇气一点点增加时,他的胆子就会一点点大起来。而且,随着孩子勇气的增加,他会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有男子汉气质。   
  方法二:培养男孩的爱心   
  既然男孩喜欢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关爱,家长不妨创造机会,有意识地让男孩表达自己。例如对男孩说〃花儿渴了,想喝水〃,男孩就会主动去浇花,表达对花儿的爱护。   

  一个冷漠的小男孩在妈妈的耐心教育下,终于有了很大进步。一次,幼儿园举行晚会,小朋友们拿着盘子排起队,去拿好吃的蛋糕。妈妈看见儿子拿了两个盘子,就问:〃你想吃两份吗?〃 
  
  小男孩回答说:〃我想给莉莉带一份。〃妈妈回过头,看见幼儿园新来的小朋友莉莉正孤单地坐在角落里,显得郁郁寡欢。   
  〃是她让你带一份吗?〃   
  〃不,莉莉的爸爸妈妈都没有来,她好像不太开心,我想帮帮她。〃   
  妈妈对小男孩的表现感到惊喜,她不失时机地表扬了儿子。妈妈发现,爱心让儿子越来越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家长不仅要使男孩明白〃爱〃的真谛,还要鼓励男孩把那些隐蔽的情绪表达出来。被承认和肯定有助于男孩形成健康的心理。   
  方法三:让你的男孩走出孤独   
  没有朋友的童年是不幸的。对于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他们孤独的心理比任何一代人都强烈,他们求友的欲望也比任何一代人都迫切。   
  面对这些孤独的男孩,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一位聪明的爸爸给我们出了一个好主意:   
  儿子上幼儿园后,我才发现他不合群。但是,我没有刻意地对儿子说,〃你应该去交朋友〃、〃你应该……〃,而是引导他无意识地走进家庭的圈子、小伙伴的圈子。因此,在家我是家庭气氛的调动者,我主动与儿子做游戏、沟通……在孩子的小伙伴圈里,我是〃孩子王叔叔〃,我会跟他们一块玩警察抓小偷,一块讨论奥特曼…… 
  
  开始时,因为有我的参与,儿子很乐意与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但同龄人毕竟共同语言多,他们往往会玩着玩着就把我这个〃孩子王叔叔〃忘掉……儿子就在一次次游戏中、一次次交谈中融进了他的小伙伴圈里。 
  
  当你的男孩表现出孤独时,这是他最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刻,因为此时他会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他。如果父母这时不对他表现出过多关注的话,他往往会在孤独中越陷越深。    
     
   
第16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         
  第二章   
  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   
  做男孩父母,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的挑战   
  作为父亲,你需要以身作则,为男孩做出人生的榜样;你还需要在潜移默化间,将男子汉的气概传输给你的男孩……   
  作为母亲,你不仅要给予孩子爱,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你既要牵着他的手,不断引导他,还要在适当的时刻放开你的手,给男孩更多自由、自立的机会……   
  男孩们更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如何才能做好男孩的父母?如何增进父母与男孩之间的感情?   
  这,也正是本章将要告诉您的!   
  细节9   
  用父爱培养男子汉   
  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在婴儿期和学步期,年幼的男孩沐浴在母亲女性的温柔怀抱中。那时父爱是重要的,但母爱是首要的。但是,再过3~5年,小男孩便开始故意和妈妈拉开距离,而努力去建立一种男性身份。 
  
  一个刚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小男孩,常常有意识地模仿爸爸的男性风格特点。在一家人乘车外出时,小男孩经常会热情地招呼爸爸:〃爸爸,快来,我们男的坐前排,女的坐后排。〃 
  
  事例中,这个小男孩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他是像爸爸一样的一个〃家伙〃。这就是他在刻意地模仿爸爸的动作行为和男性风格。   
  其实,对于男孩来讲,父亲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一位老板曾这样表述他选择男性雇员的标准:〃我注意的首先是那个人和他父亲的关系。只要他得到过他父亲的爱、尊重他的权威,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很好的雇员。〃他还补充说:〃我不会雇佣一位反抗自己父亲的年轻人。他在我这里也会惹麻烦的。〃 
  
  这位老板的选人标准也许有失偏颇,但却反映出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道理:父亲所给予儿子的健全的男性作风模式,无疑是其在今后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剂。   
  在父亲角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的损失要大于女孩。很多社会学家甚至认为,男孩80%的时间和母亲在一起,他们长大以后不知道怎样做男人。男人不知道怎样做男人,就会越来越像个长不大的大孩子。 
  
  某位感情纤敏的女作家,她的多愁善感也传染给了与之形影相随的儿子。儿子6岁不敢走夜路,关了灯不敢入睡,喜欢积木及小猫钓鱼之类的女孩常玩的玩具,喜欢奶声奶气地认母亲的好友做〃干妈〃,喜欢穿花衣服,他甚至不喜欢〃野小子〃们的游戏:爬树、堆沙、玩泥巴……女作家忧愁起来,她说:〃他哪像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呢?〃 
  
  这位女作家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男孩不像男孩,便会引发很多问题:遭同龄人欺负、〃娘娘腔〃、同性恋……很多儿童心理学专家曾明确地指出,就问题男孩而言,关键在于父亲的不参与和不关心,其结果是母亲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填补空位。由此可见,父爱对男孩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既然父亲对男孩的影响如此巨大,那么,做父亲的该如何用自己的爱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子汉呢?   
  方法一:父亲要给男孩做出榜样   
  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一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积雪把路铺了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听到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放学的儿子。   
  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多有趣!〃   
  儿子的话让父亲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路走,也会找到酒馆的。〃   
  父亲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向家的方向走去。从那以后,他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   
  父亲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的男孩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小雷达,正在专注地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模仿各种被你忽略的琐碎细节。   
  如果你经常酗酒,那么你的儿子可能也会成为酒鬼;   
  如果你经常对妻子发火,你的儿子也会脾气粗暴;   
  如果你不尊重你的父母,你的儿子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必要尊重你。   
  身教重于言传。父亲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被男孩收入眼中、心中。如果父亲自己行为不端,又怎么要求孩子不出差错?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要想把儿子培养成合格的男子汉,作为父亲首先就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父亲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男孩的摹版,如果希望〃复制〃出让人惊叹的效果,就必须把自己刻画得精细些。 
        
   
第17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2)         
  方法二:既要注重身教又要注重言传   
  作为父亲,你在生活中努力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同时,你还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那些优秀的成功人士一样,具备一切优秀的品质:诚实、乐观、积极向上、有头脑、有能力……  
 
  但是,父亲的这些〃希望〃并不是很轻易就能够实现的。对于父亲而言,〃身教言传〃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最适合小男孩的教育手段。要知道,男孩是〃尚在接受培训的男人〃,他们出于本能的行为习惯需要父亲的〃循循善诱〃。同时,与男孩交流,用语言把调皮、不懂事的男孩教育好,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小志开始住校了,父亲和他约定,每个月月初给他寄500元钱作为一个月的生活费。   
  小志还是头一次掌管这么多钱。最初的一个月,他完全没有节约的观念,三天两头跟同学朋友在餐馆挥霍。结果一个月还没有过完,他的口袋里就所剩无几了。小志没有办法,只好向父亲求援。父亲容忍了他的做法,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了过来。 
  
  然而小志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第二个月刚过了一半,他就〃预支〃了第三个月的钱,然后在第三个月开始不久就捉襟见肘。于是小志只好打电话回家:〃爸爸,我饿坏了。能把下个月的生活费给我吗?〃 
  
  〃孩子,饿着吧。〃这一次,爸爸很干脆地拒绝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生活真是太奇妙了。在那之后只有50元钱的半个月里,小志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居然也熬过来了。从那以后,小志学会了精打细算……   
  也许小志的父亲并不在乎儿子一个月多花几百元的生活费;也许小志的父亲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做儿子〃勤俭节约〃的榜   
  样……但是,任何一种可能都没有他的那句话〃孩子,饿着吧〃所起的作用大。这句话让小志学到了很多:节约、做事有计划、自立……或许还有更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