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 作者:闻卓屠骄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 作者:闻卓屠骄阳-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暂时不如意,往往昭示着未来的欣喜与顺意。
  直接看与间接看。直接看与间接看,是指多多请教他人的意思,将大家的经验与自己的感受进行集合。只有这样,我们看事情才不至于单一和局限,做事才不至于盲目和草率。
  人生体悟
  人们习惯于将苹果纵向切开,可当把苹果横向切开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漂亮的五角星;孔雀开屏,从正面看,确实是非常美丽,可是假如你绕到它背后看,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屁股;玫瑰本是刺人的,可我们却能从中嗅到怡人的芳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许多事物,如果换个角度看,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
  15.拥有一个好人缘儿(1)
  人际关系就好比一张大网,我们需要尽力弥补它上面的残破之处——狭隘、嫉妒、冷漠、自私、自傲等等不良情绪,方能捕获晚年生活的惬意与舒适。这,应当是每一个人都乐意为之的事情。
  生活在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际关系像一张大网,散落和延伸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处理得好,它便会给你带来幸福和欣喜;处理得不好,它就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烦恼和忧愁。老年人生活过得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如何。
  曾经接触过这样两位生活在同一个居民小区中,生活态度却截然不同的老人:
  一位老者,谦虚大度,对人和蔼,在小区里见到谁都主动打几声招呼,遇到邻里有事也热情帮忙。时间长了,就连平日不苟言笑的人,见到他也会微笑着问好,那些和他同样退休在家的老人,更是都成为了他铁杆的朋友。平日里,他和这些伙伴们一同下棋、跳舞、谈天,生活过得不亦乐乎。
  还有一位老者,每次出门溜达,他就一肚子的不开心——老张怎么那么没素质,穿得也不太讲究;老刘怎么总是一说话就打嗝,真让人不舒服;还有生活在这小区中的人,怎么都冷冰冰的,看起来就想敬而远之……总之,一切都让他感到十分不顺心。于是,这位老人干脆把自己的房门关起来,选择了蜗居在家不出门。时间久了,他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不仅和老伴之间经常争吵,即便是儿女回家看望也得不到他一张好脸……
  上面两位老人,同样是退休在家,也同样是生活在差不多的人际关系之中,其感觉却是大不相同的——一个是处处与人为善,在获得好人缘儿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一个是处处找他人的不是,不仅自己离群索居,更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了诸多不愉快。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如果学会相依相存,自会让自己和生活交融,心生幸福;如果相克相碰,则会让自己渐渐与生活剥离,心生烦恼。
  可见,好人缘儿能让我们像一块吸力强劲的磁铁,将潜伏在我们周围的幸福与快乐统统吸附过来。那么,又如何才能搞好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获得这对我们的人生异常重要的好人缘儿呢?对此,老年朋友一定要在心中明确以下道理:
  想改变周围人是难的,但改变自己却是容易的。当他人不走近您,您何不走近他;当他人不能认同您的观点,那何不先听听他的看法……好的人际关系中,总有一个人要先迈出第一步。而这迈出第一步的人,才是真正能够领导生活的人!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所有人都优点缺点兼有之,我们看人不妨多看其优点,少看其缺点。当优点被无限放大,缺点也自然变得瑕不掩瑜了。
  和蔼的微笑永远都具有将魅力放大并扩散的作用,而冷漠的面孔则会掩盖住您火热的内心、优良的品质,以及您身上一切的闪光之处。学会微笑,是获得好人缘儿的第一步。
  罗斯福曾说:“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是与人相处。”的确,在年轻的时候,好人缘儿能带给我们事业上的成功,而在年老的时候,好人缘儿则能带给我们生活上的成功。因此;对于老年朋友来说;为了您的充实生活;为了您的健康长寿;为了您全家的和睦温馨;您务必要让自己拥有个好人缘儿。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人的生活圈子中,与其接触最为密切的就是亲人和邻人。因此,要想拥有一个好人缘儿,我们老年人最应重视如下两方面——
  其一,要注重邻里的和谐。
  现在很多杂居在大院和生活小区内的老年人,由于不曾在一起工作,互不相识,往往以邻为壑、老死不相往来。常此以往,老年人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往往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而心情不好,就必然有损身心健康。
  人与人之间隔着的只是一张白纸,捅破了,也就亲密无间了。如果您能够走出家门,参加到社区的活动中去,主动多和周围的老人交朋友,经常大家坐在一起谈谈生活、交流交流思想,自然邻里之间就和谐如一家了。当高兴的事可以有人一起分享,烦恼的事可以有人说说,不但生活充实了,烦恼也不见了,还丢掉了想不通、看不惯的不平衡心理,您的心情自然会愉悦起来。
  其二,要对亲人多加关怀。
  俗语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是亲情,“伴侣”是友情。儿女长大,老两口在家,难免寂寞、冷清。这时候就要设法活跃生活:同散步,同聊天,同看电视;打扑克,下棋,同下厨切磋厨艺……时不时还争个胜负高低。儿女回家,“工作上的问题和爸爸说说”,“生活上的烦恼和妈妈谈谈”,对此,老年人用不着俨然一副家长作风,只要当好参谋就好,主意还是让儿女们自己拿。孙儿绕膝,爷爷奶奶给讲讲故事,同玩玩具,同做游戏……享受无限童趣。和谐的家庭生活,活跃了友情,加深了亲情,可让您尽享人间天伦之乐。
  总之,大凡幸福的老人,都有着较好的人缘,由于人缘好,其幸福与快乐也多。老年朋友一定要知晓这样一个真理——人缘儿就好比一杯白开水,放点糖,它就是甜的;放点苦料,它就是苦涩的。而主动权,就掌握在您的手中。
  拥有“好人缘儿”有窍门
  不要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利益是一种对人充满诱引的东西,被它吸引了,也就被好人缘儿所抛弃了。毕竟,每个人都不愿意与自私自利者有深交。是守着自己的那一点既得利益在家寂寞度日,还是看轻得失,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收获快乐,这都取决于您的选择。
  不要对他人过分苛求。正因为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多彩、如此丰富。如若每个人都和您有着一样的秉性、一样的爱好,甚至一样的想法,那生活岂不大大的无趣。接受他人,请先从发现他人的优点开始。
  要学会给予他人。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种的是善良是无私,收获的定然是他人的倾情回馈;播种的是狭隘是自私,那收获的则必然是他人的冷漠与远离。学会多多给予他人,是为自己的人生播种快乐、播种幸福的第一步。
  人生体悟
  快乐的心情,往往是我们从好人缘儿中得来的。陌生人一个淡淡的微笑、邻人一声友好的问候、家人一次贴心的关切,都能让您心生温暖、心生快乐。
  如果您对此还心存疑虑,那就不妨在自己的生活中试验一下。您的一次横眉冷对必然要换来对方的怒目以视,您的一次热心帮助必然会换来对方的真诚以待。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情绪交换定律——你对他人笑,他人必对你笑;你对他人哭,他人必对你哭!
  16.和儿女多多沟通(1)
  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天下也没有哪个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所谓的矛盾与不满,大多是父母误会了孩子,孩子错误领会了父母的本意。只要经常坐在一起倾心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永远存留的都将是爱!
  从血缘关系上讲,儿女可以说是在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可就偏偏因为他(她)是与我们关系最亲的,所以很多老年人对儿女的抱怨也最多。有的说:“也不知道整天忙什么,连个电话都不打。”有的说:“什么事情都不和我商量,真是不象话。”还有的说:“那个打扮,那个行为……真让人受不了。”
  的确,因为时代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多认知观的不同。如此一来,矛盾与误会也自然不可避免。但儿女的身上毕竟流淌着的是父母的血液,其性格也大多遗传自父母,如果这样一想,您就能释然了:也许,自己若生在这个年代也会如此吧!
  当然,除了时代差距所带来的矛盾外,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往往会有很多的不理解,以及各种各样的隔膜存在。这个时候,父母和儿女之间的经常沟通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也许,儿女是因为怕父母担心而对事情有所隐瞒呢,也许他们真的是为工作忙得晕头转向呢,也许他们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父母只有经常和儿女沟通,这些矛盾和隔膜才能真正得到化解。
  父母与子女之间良好沟通关系的建立,不仅仅只缘于亲情,还缘自父母对待儿女的态度,以及父母将儿女所摆放的心理位置。我们老年人在和儿女进行沟通前,心中一定要确定以下思想——
  将儿女当作朋友来看待。居高临下的对话,往往会让儿女心生拘谨,而朋友之间平等自由的气氛,则会消融尴尬。多站在儿女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多站在朋友的角度提出中肯的建议,儿女自然心悦诚服,愿意与您交心。
  将儿女当作孩子来看待。儿女有了难处,要学会体谅;有了错误,要学会原谅;有了困难,要学会帮助。孩子是您的,也是您培养成人的,他的缺点和优点、他的长处和短处、他的脾性和爱好,您都是最了解的。您不包容,您不帮助,难道还会有更适合的人选吗?
  将儿女当作独立的一个家庭来看待。儿女长大成人后,自会拥有自己的家庭,爱人和孩子对于他(她)来讲也同样重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强求儿女把自己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当儿女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更不要求全责备。儿女长大的同时,也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对此,做老人的唯有理解和支持。
  沟通是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它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好心情,而且在好心情的带动下,老年人的身体也会日趋健康。当然也有老人会说:“沟通总要有对象吧,儿女十天半月也见不到一次人影,想和他(她)说话都找不到机会。”的确,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与此同时,老年人却不妨多分析一下,儿女不经常回家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如果说是工作忙、家庭杂事太多,我们还可加以理解。但如果排除了这许多的外在因素,儿女却依然不愿回家,那又是会因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您可以在心里问自己几个这样的问题:我对他们的需要他们知道吗;我对他们的爱他们知道吗;这个家有什么令他们排斥的东西吗?思来想去之后,您自会有自己的答案。
  其实,老人和儿女相处也是要有技巧的。要想让儿女经常回家,也需要一些狡黠的智慧。
  在日常的言语中暗示出您的爱。比如同样是为儿女买来了他爱吃的菜,你可以选取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是:“这是我买来的菜。”另一种是:“这可是我早上6点钟起床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买到的你爱吃的菜。”虽说第一种说法简洁明快,却远远不如第二句那样蕴涵着深厚的感情色彩。当然,我们采用这种将爱潜藏在日常言语中的做法,并非是期待着儿女的感激和回报。我们只是想通过这一言一行的表达,让儿女知道父母是爱他的,这个家是想他的,这是个充满温馨与幸福的地方。长此以往,儿女自然知道这个家才是他(她)真正需要依恋的地方,而父母的爱也自然成为了他(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巧妙表达您的期待,表达您的欣喜。如果期望儿女时常来探望一下,与其生硬地表达这个期望就不如讲些暗示性的话,效果要好得多。比如,您可以兴奋地说:“今天看到老杨和他女儿了,他精神头那个好……有儿女陪伴就是好呀!”也可略带感伤地说:“老李身体不好,儿女又很少来看望,现在真是每况愈下,让人看着辛酸……”当然,这些暗示性话语切不可表达过多,只要能适当表达出我们对儿女前来看望的期待就足够了,凡事说一两次足已,说多了反而于事无益。
  当儿女知道家中满是让他(她)感觉舒适亲切的爱,当儿女知道父母是如此期盼自己的归来,他(她)又怎么可能不经常回到这个爱的“巢穴”呢!
  总之,人与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结,也没有过不去的槛,更何况有着血浓于水的不了亲情的父母与子女间呢?只要能够经常找个时间聊聊,沟通一下想法,统一一下认识,交流一下共鸣,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可以像朋友一般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就像有的人说的一样,能成为一家人是上辈子注定的,有缘才能在一起。面对这今生独一无二的缘分,为人父母者,为人子女者,皆要珍惜!
  “和儿女沟通”有窍门
  多听少说,重在引导。和儿女进行沟通时,父母更多应担负起引导者的责任——主动寻找话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等等。当儿女对自己倾心相谈时,父母只需送上坚定的眼神,给以肯定或鼓励。有时候,适当的眼神与动作比过多的言语要收效更佳。
  否定的话也要肯定地去说。长大的儿女,自尊心增强了,接受批评的能力也和儿时大不相同。遇到儿女做得不对的地方,父母不妨将否定的话语改为肯定的话语,旁敲侧击地来劝导。例如这样说:“你这样想是对的,但却有点有欠妥当。”只有儿女更易接受您的观点,这才能形成一次有效的沟通。
  做一个理性的父母。实践证明,当儿女遇到工作或生活上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他们往往会更倾向于向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