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绝密档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克格勃绝密档案-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罗波夫学院(国外情报局的学术机构)里学习为他们专设的课程,并且与其他部
门的间谍分开进行训练。在驻外情报机构中,科技情报处官员很少与其他情报处的
同事一起工作。
    负责向T 局下达任务的军事工业委员会当时已经对美国以外的目标开始显示出
比冷战初期更浓厚的兴趣。但是,美国仍然是苏联窃取科技情报的主要目标。1980
年,军事工业委员会获取的情报中有61。5%来自美国(有些在美国本土以外),10。5
%来自西德、8 %来自法国、7。5 %来自英国、3 %来自日本。1980年,军事工业
委员会共下达了3617项“情报搜集任务”,其中108 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
了;科技情报的成果使苏联3396项研究和发展工作受益。绝大多数情报都是科技情
报局提供的。
    T 局顺利完成了军事工业委员会下达的多项任务,这主要归功于苏联科学界中
数不胜数的合作者:20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界有共约90位间谍招募人员、900 名
间谍和350 位可信赖的关系。其中一些是苏联的顶尖科学家,他们在科技情报史上
构成了或许可以说是最大的“内行侦探”网。凡是从事与T 局“搜集任务”相关工
作的西方科学家,特别是美国的科学家都是克格勃的潜在目标。通常,苏联科学家
会首先去接触那些被选为目标的、而且研究领域相似的西方科学家,与他们建立联
系,发展私人或学院之间的合作关系。然后T 局再设法把那些天真或腐败的西方科
学家发展成间谍或可以信赖的关系。立陶宛科学院物理和能量研究所所长(代号维
托斯)就是这样一位所级域经理级)间谍招慕人。1973年,他发展了麦克——麻省
理工学院里的一位物理学家。萨特恩——麦道公司里的一个经理——也是以同样方
法在立陶宛科学院协助下于1978年被发展为苏联间谍的。
    克格勃也积极挑选苏联学生参加与美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并训练其中一些
人成为“内行侦探”。他们告诉学生去下列靠近情报站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就读,如
在纽约有:布鲁克林工艺学校、麻省理工学院、伦塞勒理工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
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在华盛顿有:美国大学、天主
教大学、乔治敦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在旧金山有:伯克利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力时P 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T 局所以能成功地打入一些美国公司和研究机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地方松
懈的安全措施。1985年,克里斯托弗。博伊斯出席了参议院调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
会。
    该委员会主要针对国防工业承包商的安全措施展开调查。经克里斯托弗。博伊
斯证实,他和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公司里的同事经常“在上班时间,聚集在
研制‘流纹岩’卫星的‘黑色拱顶’房间里开怀畅饮”。他说,他们把巴卡第朗姆
酒放在密码机后面,并把一个用来拆除密码机的工具用作混和香蕉鸡尾酒和玉米酒
的搅拌器。也许,绝大多数其他公司里的职员不会如此放纵或者酗酒到这个地步,
但其他形式的读职行为仍然使这些地方的安全措施形同虚设。
    由于绝大多数美国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那些设立在外国的美国公司和美国本
土的公司一样容易渗透。70年代中期,克格勃在西欧的情报站把17家美国公司和研
究机构列为了渗透目标:设在伦敦、巴黎、日内瓦和波恩的情报站瞄准了国际商用
机器公司,巴黎情报站瞄准了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伦敦和布鲁塞尔情报站瞄上了蒙
桑托公司,布鲁塞尔情报站盯上了西屋电气公司,罗马情报站盯上了霍尼威尔公司,
斯德哥尔摩情报站瞄上了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哥本哈根情报站则瞄上了美国国家卫
生研究所。经常有一些主动上门者到苏联设立在欧洲的情报站去提供帮助。例如,
1974年,一个居住在洛杉矾的加拿大人(后来使用的代号是斯普林特)来到苏联驻
赫尔辛基大使馆,声称他在一家电子光学公司工作,该公司研制激光反导弹系统和
用于枪炮、坦克、战舰和飞机上的红外线瞄准仪。他表示愿意出卖这些情报。和斯
普林特一样,克格勃在美国的绝大多数科技间谍都是为了挣钱。
    技侦情报充实了科技情报的内容。设在华盛顿、纽约和旧金山公开情报站中的
技侦情报部门(其运作情况将在第ZI章里介绍)成功地截获了布鲁克哈文国家实验
室和一系列主要公司的电话及传真。可是,米特罗欣的档案未能像对人力情报那样
计算出技侦情报在科技情报中所占的比例。
    自二战前开始,苏联就把科技情报搜集工作看作是避免在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
上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手段。米特罗欣的档案显示,1979年,苏联一半以上的国
防工业都依靠从西方获得的科技情报。1981年,安德罗波夫曾声称,下达给克格勃
的科技情报搜集任务已经全部圆满完成了。一份主要依据80年代初弗拉基米尔。韦
特罗夫(代号“再见”,国外情报局T 局的法国籍间谍)提供的材料形成的美国官
方报告称:据估计,由于使用了美国F -18战斗机的有关资料,苏联航空和雷达工
业节省了5 年的发展时间,并在人力投入和其他开发成本方面节约T3500 万卢布
(1980年相应的研究活动约需要5500T 美元)。其节约的人力可能相当于一千多人
年的科学研究和一项西方科技领域里最杰出的个人发明。
    有关F -18上使用的大控雷达的资料被用作苏联新一代战斗机上使用的俯视/
下射雷达的技术基础。美国在内容设计、快速傅利叶算法转换、地形匹配技术和实
时分辨率增强技术上使用的方法被当作关键要素应用在了苏联的类似产品上。
    科技情报在其他军事项目上的成功应用包括:苏联仿制了AWACS 空中雷达系统
并参考美国的BI-B 战略轰炸机研制成了海盗旗型轰炸机。
    从7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越来越重视科技情报在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T 局
估计苏联的主要民用工业比西方落后十年。1980年1 月,安德罗波夫指示T 局制定
一项情报搜集计划,以解决苏联在农业、冶金、发电、机械和先进技术领域里存在
的问题。1980年J 局搜集到的5456件样品(包括机器、零件、微型电路等)中,44
%被用于国防工业,28%通过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应用到了民用工业上,另外28
%被用于克格勃和其他政府部门。在这个或许有些异常的年份里人局获得的情报中
有多一半来自苏联盟国的情报机构——主要是东德国外情报局和捷克斯洛伐克安全
与情报局。
    民主德国国外情报局在获取科技情报方面最成功的一次行动就是对国际商用机
器公司进行了渗透。据国外情报局局长马库斯。沃尔夫讲,东德微电子公司罗伯龙
公司‘严重依赖于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窃取的先进技术,实际上这已成为了该公司
获得技术补充的秘密手段“。虽然与西方比起来还处于落后状态,但罗伯龙公司在
开发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计算机技术方面比苏联同行先进得多。克格勃的姓名跟踪
系统”松德“(”运算及设立数据系统“)使用的就是东德生产的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科技情报的搜集工作继续得到发展。在1984年年初召开的国外
情报局高级领导人会议上,克留契科夫说:“最近两年里,移交给民用工业的材料
和样品数量增加了50%。”他还说科技情报已经“产生了真正的经济效益”,特别
是在能源和粮食生产方面。但是,他并没有提到,僵化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造成了
科技情报在民用经济领域里的应用比苏联仿制西方武器要困难得多;这样做完全符
合他的个性。由于沉迷于“瑞安”行动,克留契科夫对T 局搜集里根政府的核打击
计划的核心情报搜集工作并不满意。他抱怨说:“和从前一样,我们的确缺乏关于
新型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方面的秘密情报。”下面是国外情报局1984年工作计划中为
T 局制定的首要情报搜集范围:主要对手在加强首次核打击武器方面所采取的军事
技术措施;核弹药及其运载工具加X 导弹系统、三叉栽导弹、潘兴2 型导弹、巡航
导弹、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增加情况;核导弹的换代(包括民兵导弹的三叉栽一2 
型导弹)情况;新型武器的质量改进情况(包括多种军事用途的宇航器、激光和激
光束武器、无声反潜防卫武器、电子战武器等等)。
    情报搜集的第二个重点是“对苏联民用经济部门具有重要作用的情报”。
    和其他苏联领导人一样,戈尔巴乔夫毫不怀疑苏联的军事技术需要西方科技情
报这一点。但是他可能对利用科技情报促进国民经济更感兴趣。1984年12月15日,
戈尔巴乔夫在任苏共总书记前三个月在对伦敦大使馆工作人员的讲话中,专门表彰
了T 局和驻外情报机构中科技情报官员取得的成绩。显然戈尔巴乔夫把隐蔽地获取
西方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看成是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80年代后期,东西方关系的戏剧性变化给T 局创造了新的机会,一年内,它总
共提交了2。5 —4 万份科技“情报报告”和l。2 —l。3 万件样品。1986年,它对这
些材料的估价是5。5 亿卢布;1988和1989年,它又把搜集到的情报估价为10亿美元
/年。
    80年代后期,西方专家们认为,苏联有150 套武器系统是依靠从西方偷窃的技
术开发成功的。
    由于T 局取得的成绩给戈尔巴乔夫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似乎改变了当初对国外
情报局开展的政治情报搜集工作的批评态度。80年代初,克留契科夫总是为他的下
属不能招募到重要的美国间谍而大动肝火,并要求在这方面取得“大踏步的进展”。
    1985年2 月,他批评克格勃针对苏联主要对手开展的行动“属于低水平”,可
是克格勃驻外情报站仍然未能在招慕美国公民方面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
    两个月后,克留契科夫的“祈祷”得到了报应,一位主动上门者来到苏联驻华
盛顿大使馆,这个人就是奥尔德里奇。埃姆斯。为克格勃效力前,他已经在中央情
报局里工作了整整18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揭发了20名西方(主要是美国)
    间谍,其中包括:总情报部的德米特里。波利亚科夫将军,他为联邦调查局和
中央情报局工作了20多年;潜伏在克格勃里的英国间谍奥列格。戈尔蒂耶夫斯基,
当时他已经被任命为克格勃驻伦敦情报站站长;电子专家阿道夫。托尔卡切夫,他
曾向西方提供过关于苏联航空电子系统方面的高度机密文件;另外还有其他至少*
名潜伏在克格勃和总情报部驻外机构中的间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枪决了,而
处在克格勃监视下的戈尔蒂耶夫俾基在英国秘密情报局的帮助下成功地逃离了俄罗
斯。
    这些间谍代表了自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最成功的渗透到苏联内部的西方特
工。
    埃姆斯出卖这些间谍的主要动机是为了钱。九年后他被捕时,克格勃和后来的
国外情报局共支付给他300 万美元(或许俄罗斯的历史上再没有哪一位间谍比他获
得的报酬更多了),并许诺再给他200 万。当戈尔巴乔夫开始制定新的对美政策时,
克格勃第一次在中央情报局里招募到了一个如此重要的间谍,这对戈尔巴乔夫无疑
是个好消息。同时,对于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在关于主要对手及其盟友的报告中减
少歪曲事实的成份这一要求,国外情报局也做出了回应。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罗维
奇。舍巴尔申(当时是克留契科夫的助手)说:“国外情报局再也不用提交带有虚
假内容的、主观主义的报告了”,虽然很多官员发现改掉一辈子养成的习惯是非常
困难的。
    1987年门月,戈尔巴乔夫在赴美访问并准备与里根总统签署裁减超级大国核武
器的第一个军备控制条约时,带上了克留契科夫。此前,国外情报局局长还从来没
有陪同苏联国家元首出访过西方国家。戈尔巴乔夫对克留契科夫充满了信心(虽然
后来他为此而后悔)但是在当时,这无疑反映出他对国外情报局在大量搜集科技情
报和向中央情报局进行渗透方面取得的成就的高度认可。在华盛顿访问期间,克留
契科夫曾在布兰奇庄园饭店与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后来当了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
特。盖茨共进晚餐,他们并没有引起饭店内其他人的注意。盖茨后来写道:回顾当
初,中央情报局与克格勃进行第一次高级会晤时,克留契科夫竟然能对他在中央情
报局核心部门安插了一个间谍奥尔德里奇。埃姆斯这件事装模做样地表现出毫不知
情的样子;他也知道我们向总统和其他官员汇报的有关苏联的情况,并了解我们在
苏联开展的人事和技术情报搜集工作。现在想起来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尴尬的事。
    1988年10月,克留契科夫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第一个由负责国外情报事务
的官员提升为克格勃主席的人。他离开国外情报局时所做的告别演说是新旧思想的
典型混和物。他声明:“民主化和公开性是促进改革的力量,没有这些我们是不会
获得成功的: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认为它是不受陈腐思想和固定思
维限制的,那么我们所标榜的卓有成效的外交政策都将变为一纸空文。
    然而他的讲话也反映出了他对美国一直持有的怀疑态度和“阴谋理论”。虽然
没有提到“瑞安”行动,但他仍然试图证明这一行动的原则是正确的:(国外情报
局承担的)许多职责并没有被取代。一个基本要点就是不能忽视可能突然爆发核冲
突。
    另外,他还警告说,西方情报机构仍然在进行无耻的“挑衅行动”;他声称仅
1988年上半年,西方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