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突击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突击营-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声,等着看这位外来和尚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
罗毅看着众人或期待、或不屑的眼光,微微笑了一下,说:“各位都是长官,我是来向各位学习的。刚才我听各位已经讨论过各种从正面冲锋的方案,我想提一个另外的方案,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彰古峰的背面上去,夺取敌人的阵地呢?”
“背面?”罗毅的话激起了一阵涟漪,军官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沙盘上的彰古峰背面,然后纷纷大摇其头。
“这位罗兄,彰古峰的背面是悬崖,我们的部队怎么上去?”
“这种坡度,已经超过人的极限了,否则日军也不会大意的。”
“罗营长的想法的确独到,可惜我们的部队不会飞啊……”
军官们各自都表示着自己的反对意见。罗毅正想说点什么,忽听有人说道:“我赞成罗营长的意见,正因为彰古峰背面是无法攀登的绝壁,所以鬼子的防范应当是最松懈的,如果我们能够出人意料地攀上绝壁,定能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众人转头一看,只见说话的是一位30来岁的少将军官,目光炯炯,英气逼人,只是脸上有着一股淡淡的傲气。蔡荣基在罗毅身边小声地介绍道:“这位是刚提拔起来的第51师153旅少将旅长,叫张宗林。”
张宗林!罗毅脑子里嗡地一声,这又是一位大神级的人物啊,在中华民族的抗战英雄榜上绝对是能够排在第一行的,罗毅过去曾专门研究过他的事迹。此君毕业于黄埔四期,抗战时期先后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历次长沙会战、上高战役、浙赣战役、鄂西会战、常德战役、雪峰山战役。可以说华东、华中的历次大战,他无一缺席,为所在的74军打出了“抗日铁军”的名号。远的不说,就在一年前的淞沪战场上,他率一团人马阻击优势日军,打死打伤日军800余人。战斗最激烈时,他脱掉上身军装,亲自抱着一挺机枪跳出战壕,冲向敌阵,打得日军丢盔弃甲。
“罗营长。”张宗林见罗毅直勾勾地盯着他,也不以为然,冷冷地问道:“刚才是你提出从绝壁突破,请问你有什么攀岩的方法吗?”
罗毅如梦方醒,连忙回答道:“张旅长,本人曾率部队在这一带进行过训练,类似于彰古峰背面这样的绝壁也曾爬过一些,所以略有一些经验。借助于一些特殊的工具,受过专门训练的特种兵完全可以攀上这一绝壁,然后只要从绝壁上垂下绳索,其他士兵就缘绳而上。”
“这种特殊工具和特种兵,我没有接触过,不知道罗营长是否了解。”张宗林问道。
罗毅点点头:“我的部队里就有几名擅长攀崖的士兵,专用的工具也早有预备,所以,要攀上彰古峰,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好!”张宗林应了一声,随后转过头对薛长官说:“薛长官,宗林请求把突袭彰古峰的任务交给我们旅,我只需要罗营长的部下帮助我们攀上绝壁,后面的事情就不麻烦他们了。我一定能够消灭彰古峰上的日军,然后守住彰古峰阵地。”
薛长官说:“这是一着险棋啊,弄不好就是九死一生,宗林,你可要考虑周全。”
张宗林凛然说:“为抗日救国,生死二字在153旅的字典上早就被划掉了。您放心,只要我们能够登上绝壁,就保证能够完成任务。”
薛长官又看看罗毅:“怎么样,罗毅,你能够与张旅长配合吗?”
罗毅立正答道:“卑职一直景仰张旅长的大名,如果能够有机会与张旅长共同作战,是我罗毅和突击营全体将士的荣耀。”
张宗林听到罗毅这番话,不禁轻轻地咧了咧嘴,露出一个若有若无的笑容。

第三卷 保卫长江 220 开路先锋

220 开路先锋
军情似火,战场上没有什么客套的时间。薛长官定下作战方略之后,所有军官便分头返回各自的部队,安排对106师团的总攻。情报部门反馈回来的消息称,日军的大本营已经注意到与106师团中断联系的情况,并且开始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估计很快就能找到106师团的位置,留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罗毅回到突击营的临时驻地,把配合**153旅作战的情况向各位军官作了介绍,苏晓峰不屑地说:“这种事,**干得了吗?干脆咱们包了就得了。”
王大成说:“从绝壁上爬上去不是什么问题,但清理山顶上的鬼子,再守住阵地,必定是几场恶战,咱们人手不一定够。”
罗毅说:“就是人手够,咱们也不干。**人多,能够拼得起,咱们就这千把人,拼几回就没了。这一回咱们过来,薛长官明确说了,不让我们去打硬仗。”
苏晓峰悻悻地说:“也罢,反正咱们立的功也不少了,这一次的机会,就让给别人吧。”
罗毅说:“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把153旅带到山顶上去,所以,我们要选出一支小分队……大概50人左右吧,承担开路先锋的职责。大家看看,谁去比较合适?”
军官们互相看了看,陆双勇先举起了手:“我来带队吧,论攀岩,在军官里面我是第一。”
苏晓峰说:“我是第二,我当副队长。”
罗毅摆摆手:“双勇去吧,晓峰就别去了,咱们的高级军官不能都去。”
苏晓峰呵呵笑着:“就我还成了高级军官了?这些天见的人,不是师长就是旅长的,我当个连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王大成支吾了一下,说:“本来我也打算去的,既然罗子这样说了,我也赞成,这里上千人的队伍,也需要有军官来指挥。不过,我们情报部门得去一个人,万一在山顶上遇到审问俘虏之类的事情,需要有个懂日语的。”
副支队长邱彬接过来:“我去吧,我跟小鬼子打过好几回交道了,业务熟悉。”
众人一起盘算了半天,最后定下了小分队的名单,包括薛炳文、姜会明、邵平等人,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精兵,陆双勇当了临时的队长,邱彬当副队长,一行人跟着张宗林派来的传令兵回去了。
张宗林接到陆双勇等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冷冷地打一个招呼,便下令全旅开拔。张宗林治军果然很有一套,一个旅的士兵拔营起寨,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突击营小分队对于这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在前面带着路,向彰古峰阵地的背面运动。
彰古峰背面的地形十分险峻,有多处悬崖和沟壑,还有密不透风的荆棘林。突击营的士兵多数是在山沟里长大的,又经历了多年山地训练,有着应付此类地形的丰富经验。陆双勇指挥着小分队的士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153旅打开了一条通道。
“这支部队有他们的特点,光他们这一套工兵技能,就值得我们日后好好学习。”张宗林站在一条裂谷边上,看着正在架绳桥的突击营士兵,对自己的副官说。
“江东突击营这支部队,据说连委员长都表扬过,看来还真不是虚的。”副官也感慨道,这一路上过来,突击营的体力之好,也让他觉得佩服了。
部队的面前是一条深达四五十米的大沟,宽只有二十几米,大沟绵延数十里,根本无法绕过。陆双勇派出两名士兵,带着绳索沿着谷壁下到谷底,再爬上对面的谷顶,将绳头固定在牢固的大树上。在系好了七八根绳索之后,突击营士兵在绳子上铺上垫子,制作成一座简易的吊桥。为了安全起见,在吊桥以上1米高的地方,还另外结了两根绳子,能够供过桥者作为扶手之用。整个修桥的过程中,突击营士兵配合默契,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工程,也难怪张宗林会感慨了。
陆双勇看到桥已修好,跑过来对张宗林敬了一个礼说:“报告张旅长,绳桥已经修好,请组织弟兄们过桥吧。这桥承重能力不足,每次过桥不要超过4个人。”
“双勇兄和弟兄们辛苦了。”张宗林难得地说了一句客气话,让副官都觉得大出意料。
张宗林从出发时就一直绷着脸,他的士兵已经习惯于长官的这种表情了。他们知道,这位长官虽然略有一些傲气,但在平日里待人温和,对待士兵也十分关心,只是一到打仗的时候,就完全变了一个人,颇有一些六亲不认的架式。谁如果在打仗的时候贪生怕死或者贻误战机,等待他的就是张宗林毫不留情的惩罚,甚至是当场击毙。据传,他的妻子就是因为被怀疑通共泄露情报,而被他开枪打死了,他还因此而被剥夺了军籍,坐了一年的牢。如果没有这样的变故,他今天远不是一个旅长的职务了。
“愿为张旅长效劳!”陆双勇娴熟地答道,在待人接物方面,陆双勇比苏晓峰要更懂行一些,如果换成苏晓峰,估计就该拍着张宗林的肩膀说点牛哄哄的话了。
副官看着支撑绳桥的绳子,有些犹豫地问道:“陆营长,你们用的绳子这么轻,还这么细,能撑得起四个人吗?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陆双勇呵呵一笑:“没问题,这是新材料的绳子。我们过去已经做过实验了,这么宽的距离,用六根绳子最多可以承重八个人,我说四个人主要是出于稳妥的考虑。”
“是这样?那我倒要见识见识。”张宗林走到绳桥边上,摸了摸绷得紧紧的绳子,迟疑道:“这是什么材料?非棉非麻,但真是非常结实。”他看到突击营的士兵正在四人一组地沿着绳桥跨过沟谷,绳子没有一点绷断的迹象。
陆双勇在一旁傻笑着:“不好意思,张旅长,我也不懂这是什么东西做的,只有我们营长懂。听他说,这是美国人最新发明出来的东西,叫作尼龙,贵得很,一尺要一块钱呢。”
“这样好的材料,一块钱一尺也不算贵,副官,把这种材料的名字记下来,回头让军需官向上级打报告,我们也要装备。”张宗林吩咐道。
“尼龙?”副官连忙拿出小本来记下,一尺一块钱的确很贵,但相对于这种材料在战场上的使用价值来说,这点钱也算不上什么了。传统的麻绳重量太大,在机动作战中使用不便,哪有这种化学纤维的效果好。
突击营使用尼龙绳绝对是属于超前的,1938年的这个时候,杜邦公司刚刚解决尼龙纤维的工业化生产问题,尼龙制品的正式上市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了。不过,早在1935年,尼龙已经在实验室里被合成出来了,罗毅等不及工业化应用,直接请军火商史密斯找到杜邦公司,用高价订购了一批尼龙绳,作为特种部队的装备。由于尚未进行工业化生产,这批尼龙绳的价格的确贵得惊人。
“命令部队过桥,每次不要超过四个人。”张宗林下令道。
153旅的士兵开始陆续地过桥,重机枪也被分拆开,由两人一组抬过桥去。突击营留下几名士兵,在**通过之后,负责拆除绳桥,回收材料。其余的人在陆双勇的带领下,又一马当先地冲向了前面的道路,继续担任开路先锋。

第三卷 保卫长江 221 绝壁雄风

221 绝壁雄风
突击营小分队和153旅的**在人烟罕见的山林里走了大半天时间,天快黑的时候,他们来到了一处约有200多米高的绝壁面前。绝壁与地面几乎呈90度角,中间只有少数的几处平台,疏疏漏漏地长了几棵树,看起来似乎也无法借力。由于背阳,绝壁上长满了青苔,更增加了攀登的难度。
“是这里吗?”张宗林问陆双勇。
陆双勇拿着地图看了看,点点头:“是这里,从这面绝壁爬上去,上面就是彰古峰的日军阵地了。”
张宗林皱了皱眉:“这么陡,而且这么光滑的石壁,你们能行吗?万一被鬼子发现,从上面一通手榴弹扔下来,我们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陆双勇说:“这样吧,让弟兄们先隐蔽起来,我们先攀上去试试,如果得手了,再让弟兄们分批地上去。”
“双勇兄小心。”张宗林客气地说。陆双勇不是他的部下,甚至不是跟他一个战斗序列的,所以他要表现得客气一些。
153旅的**在绝壁附近找了一些隐蔽处停下来休息,经过大半天时间的急行军,他们也已经是疲惫不堪了。陆双勇把突击营的士兵集中起来,开始安排攀岩。按原来约定的方案,他们到达绝壁下方后,就给薛长官发了电报,薛长官当即命令正面的部队向彰古峰发动佯攻,吸引峰上日军的注意力,为陆双勇等人攀岩提供掩护。
第一批攀岩的是薛柄文和姜会明。薛柄文是游击队出身,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到突击营之后,又进行过专门训练,目前是突击营攀岩能够最强的几个人之一。姜会明作为一个猎人,从小就在山上爬来爬去,上绝壁去兜老鹰窝之类的事情没少干过,所以也被选中作为第一梯队。
突击营装备着全套从美国进口的攀岩用具,在日常的训练中,薛柄文和姜会明都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了。他们首先在岩壁上建立起支撑点,有些是用专门的岩塞插进岩石缝里形成的,有些则是用锤子砸进石壁的岩钉。这些支撑物的顶端都是环形的,能够方便地把挂钩挂上去,用以借力攀登。
两个人像壁虎一样,贴着石壁一点一点地向上拱,拱一段就砸一会钉子,然后攀着钉子再向上拱。在他们的身后,岩塞和岩钉像台阶一样排列着。突击营的士兵以及153旅的**官兵都在下面看着,所不同的是,突击营的士兵心里挺踏实,就像观看日常的训练一样,而**官兵都捏着一把汗。
“这两位兄弟有没有把握?”张宗林问陆双勇道。
陆双勇轻描淡写地说:“这个,在我们突击营属于常规训练了,平常还要掐表看时间的,这次就免了。”
“你们这些装备也是进口的?”张宗林问,他看出来了,薛柄文和姜会明能够在这样的岩壁上攀爬,所使用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工具,再神的人也没有办法。
“对,这都是我们专门从美国买过来的,可贵了。”
“你们这些人都会这个吗?”
陆双勇说:“不如这两位兄弟熟练,不过这属于基本要求了,如果做不到,是要吃军棍的。”这句话未免有些吹牛,其实攀岩不单是要掌握技巧,对于人的臂力、协调能力、耐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突击营里能够借助于这些工具攀岩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是需要等第一梯队登顶后,掷下绳索来攀登。
张宗林仰着脖子看了半天,叹了口气说:“双勇兄,有句话说出来你莫怪,如果有朝一日你和你的这些弟兄呆得不如意了,想到**来发展,张某一定倒履相迎。”
陆双勇呵呵笑道:“也许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