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叱咤风云录-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纯炀陀忠グ焓吕病!碧拦馔さ溃骸罢庖换厥前锔叽笕巳フ怕抟恍┧鍪隆!庇谑呛蛋说酪环D蔷偕钚挪灰桑钡溃骸耙悄苷叨嗬停炊ㄊ枪叶傲骸!
  那戍守南岸的南唐军士,亲眼见到宋国的军官与汤光亭等人有说有笑,待到汤光亭等人下船,也对他们十分殷勤,而礼遇有加,他们也因此得以迅速又顺利地回到铸剑山上。
  那林蓝瓶与梅映雪两人,是汤广成之前就见过的,只是这一次儿子不但将寨中大事给办妥了,而且还居然将两女给一起带了回来,这样的变化,实在是让他感到有点措手不及。不过其中细节他也不好细问,只有赶紧让人另外安排住宿。还有那山猪与刀疤老三,也是知道林蓝瓶对汤光亭好像有那个意思,可是这会儿突然又冒出了个梅姑娘,他们两个相视而笑,私下议论,只是不知又哪里意见不合,在一边叫嚷了起来。
  陈九渊知道汤光亭回来之后,也赶紧到议事堂来看他。汤光亭问起莫高天的近况,陈九渊道:“莫前辈内功深厚,令人佩服,这些天他自行调养,已经渐有起色了。另外杨大哥也帮了许多忙,他们现在患难相扶,都变成忘年之交了。”汤光亭喜道:“他们两个如果能交成朋友,相信一定能够撞击出许多火花。我已经等不及想要早一点去看他们了。”陈九渊道:“听说寨主今晚设宴给你洗尘,已经派人去请他们过来了。”
  当晚汤广成果真设宴宴请汤光亭的江湖朋友,而寨中的重要干部,也都受邀列席陪伴。席间汤光亭除了带来宋国即将用兵江南的讯息外,也与莫高天、陈九渊说起那天分开之后的事情。言谈之间,莫高天仍未改其桀傲不驯的狂妄性格,汤光亭想来他的身子应该是大好了,再瞧那杨景修的气色,也比先前红润了许多,这虽让他安心不少,但是时间对杨景修来说,却是最大的杀手,因为像他这样的伤,日子拖久了,往后要复健的困难度就会增加,昔日功力也就越难恢复。
  那汤光亭原本还指望让梅映雪替杨景修想想办法的,但现在的梅映雪却像是过江的泥菩萨一般,连自身都难保了。所以说梅映雪身上的毒,那就更要先想办法解决不可了,决不能向那个潘神医说的那样,只让她自行痊癒。这一切都只待宋国的密使一到,然后汤光亭就可以跟随父亲打下山去,成就一番事业之后,他便要立刻带着梅映雪前往太原,去寻求万毒宫的协助。
  只是这个宋国密使一直都没到。
  头先一个月,汤光亭是天天到议事堂、前厅、山下大门报到,询问有没有宋国密使来访。然后就到后山去找杨景修与莫高天,比手画脚,谈论武艺。或者是去找林蓝瓶,带着梅映雪到处去闲逛。那梅映雪每日按时服用潘神医所开出的药方,精神状态似乎日日都有改善,有时候已能用点头摇头表达意见,只是反应慢半拍,进步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偶而汤光亭也带二女去见他的母亲,那汤光亭的母亲也是时好时坏的,正好与梅映雪是一对。
  如此日复一日,天气也由热渐渐转凉,赵光义始终没有派人来。甭说汤光亭心焦难耐,就是汤广成也颇感纳闷。几经商议,决定派出探子前往宋国与长江沿岸查探宋军动静,除此之外,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有继续等待了。
  如此又过了月余,一日忽然探子回报:“宋军已由曹彬领兵,由蕲阳经蕲水入长江,池州守将戈彦以为是宋军巡江,还备酒犒师,发现苗头不对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戈彦弃城遁逃,现在池州已经让宋军占领了。”
  汤光亭大喜,说道:“终于打起来了,这赵匡胤的耐心未免也太好了吧。”汤广成面有忧色,说道:“看样子赵匡胤胜券在握,并不打算出奇兵突袭,想要给李煜压力。而南唐有像戈彦这样的笨蛋守城,想要不败也难。唉,希望这一场战争能够早一点结束,赵匡胤顾念江南百姓,不要滥杀无辜。”汤光亭尚不能了解他父亲的心情,只想:“我们本来就是要配合宋师出兵,若是不打起来,那一切的努力不就白搭了?”
  汤广成接着下令加派人手严守山下通道,遇有南唐军队要上山,就一概直接杀退。结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国的密使依旧毫无踪影,只不断地接到探子回报:宋师顺江而下,铜陵、芜湖、当涂一一落入宋师之手,几乎是已经来到铸见山山下了。那探子还回报一个奇怪的消息,那就是宋军在石牌口聚舟架桥,架完之后突然又拆掉,不知在搞什么鬼。汤广成除了下令再探,也无计可施。
  过没几天,探子又急急来报:“宋师在采石矶架起跨江浮桥,大将曹彬与潘美两军已经过江在采石矶会师,大军前进白鹭洲,南唐水军郑彦华、步兵杜真双双败阵,如今恐怕已经到秦淮河边了。”汤广成大惊,他知唐军官骄兵惰,武备松弛,却万万没想到会到如此不堪一击的地步。汤光亭听了,只想马上下山助阵,趁势冲杀。汤广成阻止道:“我们既已受宋国军令,未得命令而动,那可是要受军法审判的。”汤光亭怏怏不乐。
  便在此汤光亭大伤脑筋之际,顺着长江而下,远在百里之外的金陵城里,已改为军机处的澄心堂上,也有一个人正自焦头烂额,一个三十九岁正当盛年的中年男子,坐在案头前,两鬓昨夜之间,又多出了几茎白发。那人便是国主李煜。他这日接到常州情报,知道吴越竟附和赵宋,趁隙由东来攻,他又气又怒,立刻援笔修书吴越王钱俶:“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但宋天子易地赏功酬勳,王也不过是个大梁布衣罢了!”书成,遣使快马疾送。一个月之后,吴越王钱俶以攻下常州、润州作为回应,并将来书辗转递送给宋天子赵匡胤。
  李煜愤恨莫名,但是他又能如何?当年赵匡胤攻打南汉,南汉主刘鋹也曾致书向他求援,但是当时自己也如现今的钱俶一样,不但置之不理,相同的,也将书信送交给赵匡胤。
  李煜这时又想起了同年卢绛所言,不过现在是后悔也来不及了。那时卢绛还是沿江巡检,见宋军灭了南汉,声势大振,特别向李煜提出了灭吴越而抗衡中原的政策。在他认为,吴越是南唐的宿仇,彼此都是心腹之患,将来大战爆发,吴越必会落井下石。到时腹背受敌,很难应付。以他长久以来在海门与吴越军多次交战的经验,要攻取吴越并不难,如今宋师才灭南汉,如出其不意,偷袭吴越,最是上策。
  李煜那时尚怕宋师会藉此口实向南唐进兵。卢绛更提议道:“可以伪称宣、歙二地谋反,我们以平乱为由,出兵追击,再贿赂吴越,请求援兵。待吴越援师一到,忽然反戈相向,则吴越举手之间可灭。吴越既灭,我国国威大盛,就是赵匡胤也不敢轻举妄动哩!”计划与林仁肇如出一辙,只是林仁肇胆子更大,他的目标直接便是宋国,以图一劳永逸。只可惜李煜进不敢与赵匡胤逐鹿中原,退又不敢灭吴越壮大自己,如今这些忠勇爱国之士的预言一一实现,李煜又恼又悔:“一切都太迟了!”
  若说这是报应嘛,却又并非全然如此,当时李煜见南汉被灭,早就有打算自己也终将步上后尘,只是在他的心里,总有那么一丝痴心妄想,妄想宋主赵匡胤会因为他一向俯首称臣,以小事大,如子事父,而放他一马,让他苟安江南。这样的妄想一直到宋军越过长江,才终于破灭。
  他原本所凭仗的长江天险,被一座前所未见的跨江浮桥轻易破解,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将宋军挡在秦淮河岸外,然后诏令江南各地军旅,北上勤王。
  李煜令人招来“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勳,命他紧急募民为兵。没想到皇甫继勳竟然说道:“昨天半夜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兼之雷电交加,冰雹如大雨滂沱而下,树摧柱折,营帐军旗,无一倖免。依臣之见,此乃天象示意,不如顺应天意,让人速修降书。”李煜勃然变色,斥道:“此事休要再提!他日宋军倘若兵临城下,孤当亲督士卒,背水一战,以存社稷。假若金陵终究不保,那孤便在这殿上引火自焚,做鬼也要做唐国之鬼!”皇甫继勳怏怏而退,心道:“你此刻才想发愤图强,未嫌太晚了吧?”
  李煜斥退皇甫继勳,想他经过这一番教训,从此应当会尽心尽力,坚壁固守,以拒宋师。但光是把兵权交给皇甫继勳全权指挥,还不能令人心安。他开始在后宫搭起神坛,日日请和尚法师诵经念佛,他自己也和小周后戴僧伽帽,披红迦裟,跪倒叩拜,口中诵经默默祷祝,希望神佛能看在他平日多斋戒持诵,为境内僧道布施,建塔创寺的面子上,保佑南唐国祚永续,国运昌拢冬去春来,此后的几个月内,宋军果然再无进一步的消息,李煜颇感欣慰,觉得他这几个月的诵经念咒的功夫没有白费,昔日所积功德,此时也都得到了回报。这一日他心血来潮,登上金陵城楼,放眼望去,但见远处长江江面战船遍布,黑压压的桅墙高耸入云,而近处原本广阔的江岸,则是栅营遍野,旌旗蔽空,兵甲战马,沿着城墙城门列队排开。团团营帐中间,一张猎猎作响的大纛帅旗,张牙舞爪地迎风高悬,像是正在向他示威。
  李煜脸色顿时变得惨白,气急败坏地叫来守城官兵,喝道:“宋军已经到了城下,如何不来报孤?”那官兵战栗答道:“皇甫主帅不准我们入报,所以陛下才会不知。”再问下去,才知宋军早就渡过秦淮河,围城不攻已经有几个月了。李煜一颗心沉到了谷底,回宫的路上才豁然通晓:“是皇甫继勳欺我,是皇甫继勳欺我。”
  一回到宫里,李煜马上召皇甫继勳觐见。皇甫继勳尚不知何事,匆匆入宫,李煜劈头就问:“宋军围城许久,为何总是不报?”皇甫继勳振振有词地答道:“宋军强大厉害,根本无人能敌,就算臣每天都跟陛下报告军情,也只不过是让陛下更加惶恐不安,什么帮助也没有。”李煜勃然大怒,喝道:“依你这么说,就算是宋军攻进城来,你既没有办法,就只好任他横行掠杀了,是吗?”
  皇甫继勳原本就打算宋军一旦入城,就率众投降,以保官禄,可是这事如何能说?当下无话可答。李煜这一下可更气了,马上喝令左右将他拿下,着令处死。
  解决了皇甫继勳,李煜马上想到,宋军围而不攻,所为何来?不过是要自己投降罢了。说也奇怪,这时他的胆子却又大了起来,毫无投降的意念,明知是困兽之斗,但不甘心束手就戮,决意要斗上一斗。他吩咐左右召来卫尉陈大雅,要他突围出城,命驻守洪州的镇南军节度使朱令贇,率领麾下十五万大军来解金陵之危。
  他也知道陈大雅是文官,不是武将,要他面对数十万敌军突围而出,是十分为难的事,可是朝中已无可用之人,李煜先是软言相求,最后厉色威吓,陈大雅无奈应命,当晚趁着夜色,缒城而出,赶赴洪州。
  平日诸臣高谈阔论,说得是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可是一旦事到临头,一个一个却都成了缩头乌龟。李煜十年养士,竟不得一人,除了懊恼唏嘘,万念俱灰之外,如今也只有祈祷陈大雅能够圆满达成任务了。
  一个月后的铸剑山。
  汤光亭自从江北回到山上来,如今已经过了整整一年,早已是穷极无聊,而且闷得发慌。尤其一是林蓝瓶在半年前就让长剑门人给寻了回去,让他少了一个伴;二是莫高天则为了传承一身武功,终于出人意表地收了陈九渊为徒。两人躲在山上练功,又让他一下子少了两个伴。
  其实陈九渊练武勤快,反应灵敏,与宋镇山一样,是天生练武的胚子,莫高天授他武艺,原本也是千里马遇伯乐,是相得益彰,只不过陈九渊沉默寡言,性格与莫高天大异其趣,说是出人意表,大多意源于此。但是莫高天却看上他忠厚笃实,其中原因,应该是始肇于甘千军所带给他的心理阴影吧。
  这一天汤光亭带着梅映雪再度来到母亲的住处,那梅映雪这时已经能够喊得出一些人的名字了,只是偶而会突然发呆出神,然后视而不见,也听而不闻。但是在她稍微清醒之后,却也变得很依赖,常常娇声:“汤哥,汤哥!”地叫个不休,更让汤光亭怜爱不已。所以不论上哪儿去,总是要带着她,免得因为她找不到自己,而影响到寨中其他人的作息。
  汤光亭有点不想在山上继续枯等下去了,之所以心血来潮带梅映雪来看她母亲,其实是有一点准备辞行的意思。但是一见到母亲,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或许根本是无话可说吧?汤光亭找了一棵树挨着身子坐下,望着天空怔怔地发呆。
  母亲拉着梅映雪悄悄来到汤光亭的身边,说道:“亭儿,你和你媳妇儿都成亲这么久了,什么时候才要生个胖娃娃?什么时候才打算给你老娘添个孙子?”汤光亭一愣,不知怎么跟母亲解释他们两个根本还没成亲,尤其汤广成觉得梅映雪神智不清,在她没有痊癒之前,也不可能答应让儿子娶她。
  汤光亭脑袋一转,朗声笑道:“阿娘,这件事情你急也急不来,不过你放心,孩儿一定会加倍努力的!哈哈!”干笑两声,瞥眼间,不小心瞄到梅映雪也正转过头去,好似掩嘴偷笑,汤光亭觉得是自己这些天整日胡思乱想,连带地眼睛也花了。他站起身来,正要去拉梅映雪来瞧个明白,忽然有人匆忙奔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汤大哥,山下……山下有人上来了……”汤光亭听这声音,再仔细一瞧,正是当时与他在山下看顾黑店的小三。看他喘成这个样子,知他应该是有重要的事情,便问道:“有人上来就让他上来呀,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吗?”小三喘得弯下腰去,续道:“是……是你自己说的,人……人来了……来了就通知你,哎哟我的妈呀,早知道你……你忘记了,我就不用……不用这么赶了……”汤光亭大叫一声,恍然大悟,一个箭步窜出,双手搂住小三的肩膀,激动地道:“对对对,兄弟,谢谢你,真是谢谢你了!”说完右足一跨,迫不及待地从小三身边飞窜奔出,同时大叫:“阿娘,照顾我的媳妇儿,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