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白纵横-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下潘善棋便开始经历这种痛苦了。隔日的比赛中,序盘阶段的白棋的一招不慎立刻被对手抓住,之后便一直没有翻身的机会,几次胜负手发出都被对手巧妙地躲了过去,而黑棋临近终局的时候却是出现了问题手,但潘善棋沉浸于即将失利的阴影下,居然没有抓住机会缩小差距,最后白棋以三又四分之三子的较大差距落败。

这一局堪称黑棋地完胜,通盘没有给潘善棋什么机会。最后读秒阶段的问题手对白棋而言也只是拉近距离而已,实际上并无法影响胜负的。完败很说明实力上的差距,也是最打击棋手信心地一种失利,当然,对于心理素质较好的棋手也是最能刺激其棋力增长的一种结果了。眼下关键要看潘善棋自身地调节能力了。

当天晚上的总结会上,方圆并没有就本局双方的表现说什么,只是简单说了一下黑棋总体上的能力。希望下一位棋手小心一些。会上的潘善棋相当失落,两位队友则不断安慰,言道:“已经胜利两盘,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本局的实力是彭锦昶发挥太好了的缘故,即使换作职业高手面对他如此发挥也基本上没什么人可以抵挡地。”这话不完全对也不完全错,事实上一名棋手的超常发挥确实是有的。但更多的则是跟对手情况有关,对手选择了相应地变化才造就他超常发挥的,本局的责任更多还是要落在潘善棋的头上。

垂着头的潘善棋在整个会上都没有说话。大家都是棋手,对这种刻骨铭心地失败的痛楚都有着相似地感觉。因此在安慰之余只有尽可能将话题转移,不再过多刺激潘善棋的心情。

其实现在心理压力最大的还不是潘善棋,而是下一轮即将登场的邓常青。邓常青虽然作为业余7段出场,实际上他可是曾经的职业初段,只是长久没有能升上去。眼见同年龄组的棋手陆续成为职业高段棋手而自己基本没有什么机会了,于是索性退役。退役后先后在政府机关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同样不得志,最后才离开机关自行发展。不过邓常青的发展并不顺利,一心想着在商业上有所作为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围棋的相关领域,现在是一家围棋培训机构的经理,有时也会兼任教练工作,算起来跟方圆有些近似。

有着职业背景的邓常青面对比自己晚几年入段的彭锦昶,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得很,想当年他可也是被人认为是出类拔萃的苗子的,甚至还曾经拿到过全国的少儿冠军。可惜此番他也只有以挑战的心情来面对曾经的后辈棋手了。

第七轮比赛还是隔天举行,赛前通过网络投票可以看出棋迷对邓常青也相当不看好,认为他能获胜的比例约占一成,不过这也比潘善棋的第一次出赛要强不少了。

比赛按时开始,持黑的邓常青拼劲十足,下法也很有朝气,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彭锦昶还是保持了相当高的竞技状态,整盘棋下来黑棋并没有多少机会,又是一个彭锦昶的完胜局。这样“七星杯”职业——业余围棋擂台赛的业余一方便只剩下方圆与胡清宇两人了。而职业一方不过仅仅损失两位棋手而已,5:2的差距让媒体认定擂台赛剩余的比赛应该不多了。

其实这样的比分还是略略出乎职业一方的意料,要知道他们曾经的打算是在广州结束本届擂台赛的,不曾想潘善棋居然一再战胜职业棋手,逼得这届擂台注定要向后顺延了。

在广州的最后一轮比赛之前,参赛的两队应主办方邀请跟棋迷们进行了交流,双方各自派出两位棋手进行多面打。即将参赛的棋手当然不会出面,于是职业一方便由两位挂盘讲解的棋手来参与,而业余一方只好让已经结束比赛的潘善棋与邓常青来出战了,至于方圆与胡清宇则躲到了酒店研究上两盘的对局。

对胡清宇有利的是他曾经与彭锦昶交过手,而且战胜过他。不过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地彭锦昶还只能算是一颗即将升起的新星,棋力还没有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因此完全以那时的水平进行比较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比照邓常青,胡清宇在心理上要轻松得多。但是胡清宇还是蛮清楚自己的实力的,知道若是要胜过对手除非自己发挥得极其出色,而对手也不能像前面的比赛那样流畅才行。

眼看第二盘摆过中盘了,胡清宇摇摇头轻轻笑道:“看来最后还是得小方你来对付他才行了。”

方圆皱眉无语,看看棋盘上的进程缓缓坐了下来,伸手拿起一旁的水杯抿了一口之后才说道:“彭锦昶地棋冲击力极强,抓机会抓得也很准,确实很难对付!不过……你上还是应该有胜机的。而且还不少吧?”

方圆没有说明具体的理由,但胡清宇大致明白方圆所言,知道他所指的是棋风地问题。胡清宇的棋风更像一滩春水,顺势而流、不拘一格。这样的棋风对阵任何人地时候都拥有顽强的抵抗力。或者说韧劲很强,当然这也是他官子出奇的好的原因,换作别人恐怕就变成了顺势而败了。

胡清宇遥遥头道:“对别人或许还有些把握。不过以他的实力,我的官子未必能占据上风。何况形势判断上他比我强一些,很可能在官子前就已经决出胜负了。”

方圆没有多说,他也知道彭锦昶作为新兴职业高手,其官子自然不可能弱了,而且职业棋手的形势判断也注定要有自己地特点,这不是点点目就了事的事情。更多的要通过棋型、厚薄来判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诀窍,在这方面真是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地。不过他认为胡清宇有胜机的原因也正是这两方面,官子未必能占上风是胡清宇谦虚了。他的官子手段方圆相当佩服,即便在职业棋界的那几个号称官子优秀的棋手中,胡清宇官子地细腻程度也能排上名次。他唯一的欠缺就是过分乐观,形势判断上地过分乐观往往让他进入官子前就失去了太多的机会。这同职业棋手的乐观不同,职业棋手大多有一个从悲观型向乐观型转化的过程。基本上一个棋手形势判断上转变为乐观型的时候,这位棋手就可以称作大为进步了。毕竟职业的乐观有着更多的依据。

然而对此番对局来说,胡清宇在形势判断上的劣势却有可能反过来起作用,他不缺乏进攻手段,也不缺乏细腻的计算,而这种乐观情绪也恰好能使他计算更加深入一些,或许这就是一个战胜对手的重要契机。悲观的棋手容易将棋下到崩溃,而乐观的棋手会留下更多的机会,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方圆认为的那个契机。

说不清具体的名堂,方圆只是一种感觉,他感觉胡清宇的这种风格才更加适应职业比赛,或许多多训练之后他不会比当前最强的职业棋手,差多少。

实际上方圆对前面的比赛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在他看来的,七个人的队伍都有些多了,本队中真正能跟职业棋手抗衡的只有三人,就是潘善棋、胡清宇和他本人了。而三人中又以潘善棋的实力最低,比较而言,他更加看好胡清宇,当然是刨除自己的了。

两人没有过做过多的研究,在两位多面打棋手回来之前便收了棋具出门到酒吧小坐。

围棋作为竞技运动同其他项目很不相同,体力当然也少不得的,不过最重要的却是心态平静,只有平静的心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水平。因而赛前到酒吧小坐便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状了,作为职业棋手也会时常借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放松的,只是不大公开而已。不公开的原因自然是躲避某些记者,现在的媒体为了一些花边新闻都不惜造谣生事,更何况能逮到这样好的一个新闻实录了。当然,方圆两人作为业余棋手就没有了这方面的顾虑。二人一直呆到夜里十一点多之后才返回酒店,自然淡酒也没有喝多少,要的只是那种放松的心境。

两人回到酒店的时候另外两人也都回来了,还包括了苏琴,苏琴的到来却没有什么事情,按邓常青的话讲就是过来看看。谁都知道她过来看什么人的,本来邓常青自告奋勇地电话联系方圆的,却被苏琴阻止了,她说没什么事情就不打扰方圆了,到时间自会回来。

自此邓常青越发看好方圆与苏琴这一对了,两人的性格在某方面而言颇有些相似之处,看似淡漠的表情,内心实质充斥着关爱和热情,这样的一对不能成功的话,那可真是没有天理了。不过他虽然如此想的,却没有说出口,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就能让人感慨万千。

方圆与苏琴相见也是平淡异常,随意聊了两句之后便由得方圆送了苏琴回去。一路上也都默默无语,方圆是不知该说些什么,而苏琴也不知什么样的心理,似乎很享受这种沉寂的氛围,直到他们到了苏琴家门口两人也没有说话。临分手,苏琴伫立门口道:“回吧!明天有比赛。”

方圆点头,一语不发转身离去。伫立门口的苏琴直到看不见方圆背影之后才仰头望一下繁星点点的晴朗的天空,微微一笑推门而入,神情竟是说不出的愉快。

或许是当晚方圆睡得稍晚了,也或许是夜里想了什么心事,第二天的早晨方圆意外地起来晚了。平时的方圆都是早上五点之前便起来的,只有这一次直到八点钟大家都起床之后他才姗姗来迟。众人吃早餐的时候都暧昧地瞧着方圆,眼神中透着说不出的味道,竟而将赛前的紧张气氛消弭得无影无踪。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三十一章 直逼帐下(3)

方圆没有任何的特别,如同没有见到诸人一般缓缓进完早餐。而后又歇息一会儿才慢慢地赶往赛场。

九点钟,比赛正式开始,胡清宇持白对战彭锦昶。

彭锦昶棋手星小目,胡清宇毫不犹豫地大飞挂角。业余棋手下棋经常会有天马行空的招法,这或是与大家不以比赛为生的缘故,往往很少受到胜负的影响,毕竟围棋除了竞技之外还有很多的东西,类似的不拘一格、随心所欲也算得一种对围棋的理解吧!不过此处的大飞挂却并非什么特别新奇的着手,只是平常少有人如此行棋而已,或者说是一种趣向吧!

胡清宇的这手棋倒是让对手颇为踌躇了一阵,考虑了大约十分钟之后,黑棋才占据了最后一个小目。黑棋的应法应该没有出乎胡清宇的意料,左下继续来一个大飞挂,似乎一定要将棋局打散的样子。

类似的着手应该算不上特别为了彭锦昶设计的,更多的是胡清宇的棋风的体现,正所谓下自己的棋,让对手头疼去吧!然而彭锦昶终究是职业棋手中的高手,很快便在下方反夹展开了第一场的战斗。

大飞挂小目后被二间高夹,这里没有太多的可选择的余地,于是白棋靠角,经过一番的攻防转换,形成了白棋取左上黑棋取右下的格局,这是一种常见的变化,黑棋的目的无外乎争取先手而已。

争得先手的黑棋立刻于右下尖冲,又是一种棋谱上最常见的着手,不过这里的变化要复杂得多,一个不小心便有出大问题的可能。方圆见到谱中的这样一招后,立刻微微点头,彭锦昶行棋非常清晰,就是要选择他熟悉的变化来进行,争取早早将白棋打翻在地。现在要看胡清宇如何应接了。

局部的应对是职业棋手的日常功课,对这里变化地了解确实是彭锦昶要强于胡清宇的,不过胡清宇作为成名已入的棋手也不太可能被对手一下子打趴下。因此方圆对此局面的白棋还算放心。

随着棋局的进行,两人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局部居然出现了最为复杂的变化。

变化出现在黑棋反夹之后,白棋托,被黑棋扳之后选择了立下,这里还没有什么,基本正常应接。接下来黑棋扳住白棋挂角长起的两子,胡清宇则毫不犹豫地断掉上方扳头地一颗黑子。现在出现前人很少尝试的变化了。黑棋没有选择退,而是顶住了白棋,看着便让人感觉很俗的一手。然而正是这样看是俗手的一招却是棋局地分水岭了。

这手棋在很早以前的职业棋坛曾经出现过,不过由于变化过于复杂。一不小心就能使得棋局结束而没有流行起来,现在彭锦昶拿了出来显然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以此奠定自身优势的想法应该是有的。

方圆看到这里不由皱起眉头,到目前位置胡清宇地白棋虽然还没有出现问题手,不过对于变化的选择权力显然已经失去。有些跟着应的感觉。跟着对手行棋在高级棋手看来是无论如何不肯接受的,甚至可以看作已落入下风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进入了对手的路数。

这时一旁地邓常青不由轻轻“咦”了一声道:“这里还可以这么下?”

无怪邓常青惊讶,这种棋多年不出现,已经少有人关注了,实际上从前国内棋手多是接受日本的围棋理念。认定俗手一出以后便不用看来,必然是俗手一方吃亏的,因此这种棋在相当早以前出现过几次后便被职业高手们抛弃了,业余棋坛根本就不曾出现过。而邓常青当时在职业棋坛的时间并不太长,还都是在同一些低段的少年进行比赛和训练,所以未曾见过这种着手倒也正常。

邓常青连续摆出了几个变化之后。皱眉道:“黑棋不好吧?难道还有什么更强的手段?”边说边摇头不已,随即有些感慨地说道:“看来今天彭锦昶状态不好啊!”

从他那感慨地口气中方圆能听出其中的遗憾,应该是在遗憾上一场比赛彭锦昶的强大。方圆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彭锦昶肯这么下就必定有他自己的道理,至于更强的手段倒是未必有。但绝对不会是像邓常青所想地那么简单。

不久答案便出来了,白棋断开了黑棋之后压迫黑棋在右侧的二路爬过。看起来挺不错地样子,不过下一步的选择却让白棋不太好选择了,两个断点,救济是从上方断还是从下面断呢?从上方断的话,必然殃及白棋右上的五颗棋子,这样的应对似乎不算太好,于是胡清宇没有思索太久便选择了从另一侧断的变化。

对于这种基本不流行的变化,方圆也没有见过,而且短时间内也很难算得清楚,不过凭直觉,方圆认为这里的断似乎有些问题,感觉上面的断之后弃子能流畅一些。

围棋更多的时候是追求流畅的,越是高手对这种流畅性的追求预防也就越发强烈。然而流畅却没有一个量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