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怀旧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缘的怀旧者-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00。 
'10' 
李小良。 稳定与不安

—李碧华三部小说中的文化认同与性别意识'J '。 现代中文文学评论(香港) 。 1995 
(4) : 102 
'11 
' 
Mattrew Turner。 60’s/ 90’s : Dissolving The People ; Hong Kong Sixties : Designing Identity ; 香港艺术中心; 
1995 ; 转引自藤井省三。 小说为何与如何让人“记忆”香港

—李碧华《胭脂扣》与香港意识'A'。 活泼
纷繁的香港文学———1999 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 'C'。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12' 
藤井省三。 小说为何与如何让人“记忆”香港

—李碧华《胭脂扣》与香港意识'A'。 陈国球编。 文学香
港与李碧华'C'。 台北: 麦田出版有限公司; 2000。 
'13' 
李焯雄。 名字的故事

—李碧华《胭脂扣》文本分析'A'。 陈炳良编。 香港文学探赏'C'。 三联书店(香
港) 有限公司; 1991。 
(上接第80 页) 
样的一个网页。出版社在这样的一个网站里; 
化到网路兴起; 改变其行销策略后; 仍旧是蓬勃发

'14 ' 吕大乐。 唔该; 埋单! ———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M'。 香港: 闲人行有限公司; 1997。 
'15 ' Arjun Appadurai ; Modernity at Large :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and London : U of nesota P ; 
1996) 转引自危令敦。 不记来时路——记李碧华的《胭脂扣》'A '。 陈国球编。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 C'。 
台北: 麦田出版有限公司; 2000。 
'16 ' 陈丽芬。 普及文化与历史想象——李碧华的联想'A'。 陈国球编。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 C' ; 台北: 麦田出
版有限公司; 2000。 
其他如松果屋/ 诚果屋、耕林出版社都建构了类似这
可以为展。目前不论是租书或买书; 实体书籍仍是书籍消费
新书密集打广告; 不仅在网站上; 还可利用发行的电的主流; 但在线上出版后; 电子书或是随选列印系统
子报; 连结广大的社群; 由与读者的互动中; 例如观的开展; 只要付费就可以在网路上阅读作品; 或列印
察其留言; 可以看出哪一方面的书籍受大家喜爱; 哪作品①; 这样是否会影响租书店这块特殊的文化领地; 
一位作家当红; 直接面对回答读者的问题与建议; 出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但在尚未普及为国人所
版社容易针对此作出解决之; 诸多的特点都让出版社习惯接受前; 与不习惯在电脑前阅读的人口; 书籍仍
对于其专属的网页用心经营。而比较起租书店; 出版是主要的阅读管道; 租书店仍旧是言情小说的主要集
职能中“筛选”功能的发挥在网路中更为容易; 每一散地。而网路的传播行销对言情小说来说; 在今日已
位加入会员的网友都会留下基本的性别、年龄、职经几乎是一个必要的管道; 不管是线上直接购书; 或
业; 由他们的留言讨论; 书籍购买上; 出版社可以更是与读者的互动都已经是出版社重要的资源。
清楚的掌握读者群。

四 结 语

言情小说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工业; 从租书店文

参考文献: 

'1'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 。 文学社会学'M'。 (叶淑燕译) 台北: 远流出版社; 1990。 
'2' 
须文蔚。 台湾数位文学论'M'。 台北: 二鱼文化出版社; 2003。 
① 
须文蔚:《2000 数位文学的发展与蜕变》;《台湾数位文学论》; 页284。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cnki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