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则为细分补特迦罗无我,无分极微由异体空则为粗分法无我,假名所依蕴由谛实空
则为细分法无我,不论大小三乘都是认为通达二种无我则为通空性,断生死根本,
而获解脱。

    上面已说缘起性空之理,现将略说二谛。二谛即真谛与俗谛:俗谛即世俗谛,世
俗义为虚妄,由于执实,便成世俗谛。应成派许因缘生法非自性实有,为唯名言有
为世俗谛;圣者等持智中所行境界,或以无分别智所行境界,真实不变,名为真
谛。应成派许一切法自性皆空,二谛为一体性,本自双融,如就俗谛见缘起有;就
真谛则自性空,缘起有与自性空,空有二者本是统一的,本属名言识之所安立,皆
非实有。同时二谛也是对机立说,属于言教【139】方面的事,是因缘相待而有分
别,故只有假名,并无实体。二谛各别是众生事,二谛圆融是一切种智。凡夫见缘
起不见性空,小乘人见性空不见缘起,缘起性空能同时双见者唯佛之智境。二谛如
何双融?世俗谛为名言增上之所安而有,胜义谛内心显现如幻而空,现空二合则为
二谛双融,这一点各派的看法颇为一致。

    应成派许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无空性名,则不能了解空性义,更无法从之
求证。要而言之,一切诸法皆由分别心所安。胜义、世俗皆属名言安立而有,若就
胜义则为空性,胜义、世俗皆安立有,自性本空,即佛之功德境界虽非凡夫名言可
以安立。然与分别安立之理无违,以其为佛一切种智所安立故,圣凡之境虽有不
同,而分别安立之理则无有异,世俗如何安立,一切种智亦如是安立。这就是格鲁
派中观应成派的空性之见,也是格鲁派的中心教义。


三、 格鲁派的特点

    格鲁派是在噶当派的教义思想和行持作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称为新噶当
派。宗喀巴大师如何发展了噶当派?在显教方面噶当提出《道炬论》,先修出离
心,后修菩提心,由小乘到大乘,由显教互密乘,分三士道。大师本着这种思
想,加入了中观正见,成为道之三要【140】,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概括了三
种士夫修学显教整个过程。尤以在止观方面更有精辟阐述。

    在密教方面,噶当虽有密法,但未广传。大师阐发密乘精要意义,提出许多实
修方便。由于无上瑜伽方面对幻身光明的修法提出不共教授,造《密宗道次第》
对学习密教的过程,详作规定,特别是规定无论显教、密乘均须按规遵守律戒,
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风规,奠定了格鲁派的基础。

    在见地方面,大师得萨迦派僧仁达瓦的帮助,通达了中观应成派见。藏传佛教
教派除格鲁派外,还有宁玛、噶举、萨迦、觉囊等诸派承认世俗性空、真如本
性、如来藏属胜义不空、胜义有论。大师提出应成派见,认为无论胜义、世俗皆
是由分别心假名安立,除假名外皆非实有,成立毕竟空说。格鲁派本着中观应成
派立论提出了与其他派别不同的八点作为本派特点:

(1) 不许有阿赖耶识。
(2) 不许有自证。【141】
(3) 在胜义虽不可得,在世俗中施设外境是有,不破外境。
(4) 立敌共许【142】所依法,不必言陈尽同,故不取自立之因而立量【143】,随
顺他宗说应成语,亦成正比量。
(5) 三乘各自资粮道中即生一切法无自性见,各自得圣道即已是一分证二无我。
(6) 执谛实以三毒一分为性,非所知障而为烦恼障。故执实属烦恼障。
(7)灭法待因而生,故是有法。
(8)因灭法有故,过未二者非有为非无为【144】,现在成就是实(一般承认灭法是无
为)。

    立此三遮五立以别于他宗。立缘起理,不许另立实体,不许阿赖耶,不许有自
证,不许无外境,此三者均为遮破唯识之说。破赖耶,破自证分,即破识有实
体,凡属待不待名言安立,而有者则为有自性,有自相皆是所破,如本觉、觉
性、如来藏等皆属应破之列。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业果所依的问题。应成派以
外他宗均承认业果所依必是实体(实事),若不是实体,诸法刹那生灭,所依亦随之
生灭,那么如何来保持业果不失。所以小乘承认极微或五蕴为实体,为业果所
依;大乘唯识承认阿赖耶识为所依;中观自续承认意识流(识相续)为所依,而应成
派说业果所依亦是依于蕴上唯由分别安名之“唯我”,从而引起我想,我造如是
业,我受如是果。因缘和合安立假名,自有业果作用,不须另立所依实体。若先
立一个实体即为自体有,不须观待安立名言即有,破坏唯名假立的缘起学说。那
么要问这个分别心是什么,应成派答复说分别心亦是由分别心安的假名,都无实
事。一切法都是由分别心、安名处、假名三者因缘和合安立而生,因缘散后归
空,这假名的业果所依岂不亦随之断灭,如何能保持其连续性?说一切万法皆分
别心安立假名,即使“涅槃”、“胜义”亦是分别所安假名,这分别心和安名处在
未安名前又在何处?是否突然而有?分别心安的假名,这能安立者又者谁?诸法
变了,分别心是否随之而变?总之,从前世到后世,从凡夫到成佛中间必然有一
个不变的分别心作为根子不动,才能保证贯彻始终。所以要承认有一个有实体能
统摄万有之真性,此性为体,分别心为其用,用虽随缘而体不变。当然,“实有
为中观之所应破”,但亦要承认是有此真心。万法安立假名者是此心,无明实执
的也是这个心,业力负荷者也是此心,任持前因后果的规律性而不断的也是这个
心,悟后转成佛智都是这个心,故摄万法皆为一心。佛与众生本是一心,由于无
明实执障复而不显了,随着险障去执,本性功能逐步显发出来,从分别心转成一
切种智都是此一心,若非此心,岂另来一心?故迷悟染净的根本均是一心。此心
是实有,非安立而有。是本分天真,任运成就,非是造作。此本性真心看不见、
摸不着,只有现量亲证,不能以比量可以推测,再精细的逻辑,无懈可乘之论
证,都推断不出,若不能亲证则凭佛语经教得知,此真心是万有的总体,或称法
界,或称涅槃,均非空无,佛说涅槃最真实。《法界赞》中说:“凡是佛所说,宣
讲空性义,皆为灭烦恼,非谓灭法界”。

    有此真心,缘起性空皆能建立,心性空,空是体,体无生灭,缘起即体之用,
用有生灭。性空出缘起,缘起归性空,故证佛智能有二现【145】。佛智分为如所
有智和尽所有智,如所有智缘空性胜义,尽所有智双缘二谛,佛证空性,入空性
定,二现沉没缘起归空,佛从定起,二现起现,缘起又生。由于佛已证空性,了
知缘起如幻,能现空双运,但证明佛入空性定,并非无心,出定后佛仍有知,二
现前后均是一心,非另有心,也不成断灭,不随二现起没变化,故此心是真心,
是无为性。同时也证明缘起性空(空有)是一直存在的。

    尽法界是一个大缘起网,纵经尘沙劫数而缘起因果毫不紊乱,其中必有一纲为
之连贯,缘起千千万万,而真心只有一个,这就是自心本性。

    再从缘起性空的关系来看,此心是空性故缘起能依空而生。本派亦说空性虽是
无为、不动,而是有法,“灭谛待因而生,故是有法”。此空有随缘之性,能为
缘起所依。不过他们说为空性,别派则说为法界,无始以来业果因缘支分,必然
包在此大空法界之中,只是缘起没有聚合,未曾出现,未安立名言,我们不知其
“有”而已。所以谓之甚深空性,不可思议。若说凡不待分别安名的皆是无有,
即在本派亦不许空性之中全无所有,只承认空的是实执,不空缘起。故说未安名
言者皆说为无,这是断见,是拨无因果。

    即以二谛双融来看,二谛双融亦在此一心之中。缘起显现有,是在心头上现;
了知所现本空,亦是心上所了知,若无此心则谁现,谁知?故均归结在此能现能
知的一心之上。此能现知之心即是真心,当然指未起实执分别之心。真心非如木
石是以觉知为性。故此二谛双融,即现空双运如幻,凡属心宗,皆所共许。

    中观自续派许自心有真实成就,属胜义有;中观应成派许无论胜义世俗皆由名
言的缘起安立而有,非是实有,而是性空。然应成派亦曾说除去烦恼实执则显出
空性,空性即清净心,证清净心即成佛,可见亦是承认有心的,而非绝对的空。

    归结起来,格鲁派认为成佛证涅槃即证诸法法性、空性,为胜义谛;宁玛、噶
举、萨迦、觉囊认为成佛为见佛性、见自心本性、本有,为胜义谛。在世俗谛上
各派均同为缘起性空论,在胜义谛上则两种观上尖锐地对立,一主空,一主有。
这空有这争在印度也持续了数百年之久,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来,说“
空”是佛说的,说“有”也是佛说的,各有经论作为根据,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
年,在早期他说的四法印:苦、无我、无常、不净,在涅槃时又一反前说,说常、
乐、我、净。可见既同为佛说,即应皆是佛教而非外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龙
树在前,无着在后,其间相隔一二百年。既有龙树的空宗,何以又来无着的有
宗?空、有二宗,号称二大车乘,可见二宗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就是结
论。

注释
【1】宗喀巴:本名洛桑扎巴。宗喀是青海湟中的藏语名称,因为敬重他,不直呼
     本名而称为宗喀人。一般也不称宗喀人,只称为“吉仁布齐”,译言为救主
     大师,是他挽救了西藏的佛教和众生,功德很大,故有此敬称。
【2】甲琼寺:在西宁的西南,黄河北岸的一座噶当派寺庙。
【3】德瓦坚:在拉萨西南聂塘附近,为噶当派讲学显教上下两大院之一,此为上
     院。宗师依该寺座主耶协僧格学经。
【4】桑浦:在拉萨西南内邬地方,1073年噶当开山祖师阿底峡的大弟子俄·勒比
     协饶在此创建内邬陀寺,成立研习显教经论大学院。此又为德瓦坚的下院,
     为当时佛教教理最高学府。
【5】聂塘:在拉萨西南,属曲水县境,噶瓦·释迦旺秋所建,为噶当派主寺。阿
     底峡曾在此讲学,居住9年,直至圆寂。
【6】纳塘:在日喀则专区境内,距札什伦布寺约一日程。纳塘寺为公元1153年噶
     当僧仲敦·罗朱扎巴建。这是噶当派有名的大道扬,纳塘印经院亦最驰名。
     宗师在此止该寺座主顿桑巴学量论,依衮噶坚赞学中论。
【7】玖莫隆:在拉萨堆龙德庆县内,宗师在此依堪布噶希巴·罗赛学《律经》。
【8】扎巴僧格:聂塘寺座主。1373年宗师从之学显教经典。
【9】耶协僧格:德瓦坚寺座主。
【10】聂温·衮噶白:为觉囊派僧,大师曾从之听讲《时轮金刚》经疏。
【11】顿桑巴:噶当派的译师,亦是纳塘寺座主。大师从之学《量论》和《俱舍》。
【12】噶希巴·罗桑:噶希巴译言为四难论师。四难论师是学位名称,凡精通《律
      本论》、《现观庄严论》、《因明论》、《中论》四大论典,并能从之立宗
      答辩者,就得此学位称号,大师从之学律经。
【13】仁达瓦:萨迦派孜塘寺座主,大师从之学《俱舍》和《中论》
【14】《道次第导引》:即噶当教授派所传出之《菩提道次第导引法》,由噶当僧
      洛扎大堪布南喀坚赞讲授。大师从涅·扎郭寺大堪布却郊桑布又听受此教授。
【15】依止多师学习密教:主要依止布敦大师弟子琼布勒巴学习四部瑜伽,其次还
      从衮桑瓦、却吉白、德庆巴、坚赞扎巴等学过密法。大师博学多闻,不分门
      第。此外还依止萨迦派的仁达瓦学《道果法》,依噶举派的邬坚巴学《那若
      六法》和《大手印》,依觉囊派的巧勒南杰学《时轮》的经续讲解和要门。
【16】僧人争夺政权:指从公元1272年起帕木竹巴派与萨迦派的贵族僧侣为争夺政
      权进行战争。直到1349年帕主绛曲坚赞彻底推翻萨迦的统治,另建帕木竹巴
      政权以代替之。
【17】甘丹寺:在拉萨东达孜县境内,1409年宗喀巴兴建,后来成为格鲁派之祖庙,
      宗喀巴为座主。宗师圆寂后,由大师亲弟子甲曹吉和克珠吉相继续承法位,
      弘扬大师教法。
【18】噶当六论:噶当派内分教典派和教授派。教典派主张学习六论:《本生经》、
      《集法句经》为起信之本;《菩萨地》、《大乘经庄严论》为修定之本;
      《入菩萨行》、《集菩萨学论》为行道之本。教授派有修见行,见为十二缘
      起、四谛、二谛;行为修菩提心、七义修心、八座法。见行双重的为《菩提
      道炬论》。
【19】甲曹吉:本名达玛仁钦(1364-1431)。为第二任甘丹赤巴,他保持宗喀巴的
      教规,远离垢污,对于本派之发展功劳很大。
【20】哲蚌寺:在拉萨市西郊更培伍子山下,为大师弟子降仰却吉建于公元1416年。
【21】色拉寺:在拉萨市东北郊,为大师弟子降钦却吉建于公元1419年。
【22】札什伦布寺:在后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大师弟子根敦朱巴建于公元1447
      年。
【23】上下密乘院:上密院初由宗师弟子喜饶森格(1382-1445)之徒吉·衮噶顿朱
      于公元1416年在前藏墨竹贡卡县境建寺,称为局扎堆巴。1485年迁拉萨市小
      昭寺内,故小昭寺又称上密院。下密院在拉萨麦如寺西面,公元1433年由喜
      饶僧格创建。
【24】克珠吉:宗喀巴第二大弟子(1439-1504),他继承札什伦寺法座,后被追认
      为班禅第一辈,他又是继甲曹吉后担任第三任甘丹赤巴者,因此通常把宗喀
      巴、甲曹吉和他称为法主三师徒,唐卡画中常画他们三位在一起。
【25】甘丹赤巴制:甘丹赤巴是甘丹寺的座主,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