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模拟城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模拟城市- 第6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凤翔再强大再有名,也只是一个玩家领地,受先天条件限制,阿牛没有办法为手下争取更多福利,文臣武将们知道这一点,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不过,现在阿牛已经是国相,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地方诸侯,权力范围内拥有相当实权(在齐国和东莱,这厮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其中就包括人事任免。

    简单地讲,阿牛有权封官了。

    在职权范围内,朝廷将承认其合法性,并给予相应的品级和俸禄!

    阿牛对下属从不小气,凤翔人薪俸高福利高举国闻名,这也是阿牛深得凤翔人拥戴的重要原因。但只有这些未必够,中国人“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名士,年入千金的实惠,未必及得上六百石的长史一职更有吸引力——别去纠结“千金”与“六百石”的价值孰高孰低,这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阿牛得了道,麾下英才自然得跟着飞升。

    升官是好事,但这事牵一发动全身,让谁到什么位置却不是简单一句话,其中需考量的因素实在太多了,贡献、功绩、能力、权责、甚至凤翔最不看重的资历,都必须计量在内。

    因此,齐国和东莱郡的官职系统迟迟没有敲定。

    这件事情,陈宫和庞统等人都没有类似经验,好在领地里还有卢植和蔡邕,这两位大儒在中央机关混迹多年,郡国一级的人事安排,对他们而言应该没多少难度。

    “不能再拖了!”路上,阿牛喃喃道。

    刚回到城主办公室,越兮便兴冲冲地跑来报喜,还是一脸憨厚的笑,“主公,那竖子答应降了!”

    “坚子?谁啊?”

    “就暗算墨风的那个竖子。”

    墨风在战场上中陷阱受伤,阿牛是知道的,也知道伤墨风的那名青州武将被越兮所擒,怒不可遏的越兮没少修理那人。凤翔多猛男,那名青州武将的武艺扔里面只能排在中下,但他有一手设陷阱的绝活,阿牛颇为看重,三国演义中赵云长阪坡马失前蹄,传说就是中了他的招;而且,此人在明知臧洪已死的情况下,被俘后也以“不降弑先主之人”为由拒绝归顺,颇有几分骨气,让阿牛动了受才之心,交待孙良想法劝其归降。

    “哦,你是说吕英吧。”

    “对对,就那竖子!”越兮不住点头。

    “他刚开始不是誓死不降吗,你是怎么让他回心转意的。”阿牛讶道。

    “呃,其实也没什么,我也不太明白……主公,上次墨风不是被他伤了吗,俺每天除了照顾墨风,有时间就去找他聊聊天,比比武,主公,您知道俺最喜欢比武了,是吧……俺天天跑几趟,聊了打,打了再聊,聊了再打,打了再打……才几天时间,他就死心塌地决定投诚,俺提醒他再好好考虑一下都不肯哪,俺觉得他是真的真的悔悟了,主公,您看咱要不要给他这个机会,要是还不放心,俺再多花些时间做他的思想工作,以德服人嘛,俺最喜欢做别人的思想工作了……”

    越兮依然憨厚地笑着。

    阿牛完全可以想象到吕英这两天的悲惨遭遇:越兮好武成痴,又相当惜马,当初就是因为坐骑被毒死愤而杀到凤翔城兴师问罪,这才引发了隐士之子投效。领主所赠的墨风,越兮向来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吕英伤了墨风,武痴自然暴跳如雷,偏赶上吕英居然还嘴硬不愿投降,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越兮不好好修理他,简直对不起武痴的赫赫凶名。

    阿牛对此没有半点负罪感,越兮折腾吕英并非受领地指使(当然,阿牛也不否认早料到越兮不会善罢甘休),两人那是有私人恩怨的。越兮要找吕英解决私仇,难道阿牛还能硬拦着?一边是屡立战功的大将,一边是拒绝投降的敌将,神智清醒的人都知道偏向哪一边。

    俗话说得好,不做死就不会死,要怪只能怪吕英当日在战场上不该伤越兮的马,更失策的是,伤了墨风居然没有及时逃脱或自杀以谢罪,这孩子不倒霉才怪。

    虽说有些屈打成招的嫌疑,但吕英肯降无疑是件好事,至于至于吕英这几天受到的创伤,相信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

    既然愿降,吕英就是自己人,阿牛可不能再任由他被越兮折腾了。

    “越兮啊,墨风现在伤势未愈,不便四处溜达,这几天多半正抑郁呢,你这当主人的要能多陪陪它,墨风心情好了,也能更快康复……至于那个竖子,剩下的思想工作我另外安排人做就行了,那厮归不归顺哪有墨风重要,你说是吧。”

    一提墨风,越兮脸色大变,扭头就跑:“不好,我走开快一个时辰,洗澡时间,墨风这会一定在想我了!”

    某城主忍俊不禁。

 第920章 官职体系

    越兮走后,阿牛立即赶到卢植府上。

    卢植和蔡邕正对坐品茗,正好省却阿牛再去寻蔡邕的功夫。

    三下五去二说明来意,顺便也表露了自己的担忧,卢植笑了:“阿牛多虑了。以前没官做,现在有官做已经是个飞跃,就算一时不尽如人意,如今凤翔发展势头良好,照这样发展下去迟早会有机会,有什么好担心的?况且,凤翔的氛围是我见过最好的,你应该有足够的信心。”

    蔡邕也笑了:“阿牛是当局者迷啊。”

    见阿牛仍心有戚戚,卢植淡笑道:“这样吧,定居凤翔后整日游手好闲,倒有点静极思动了,阿牛要不嫌我这个老朽尸位素餐,不妨给我也安排个职位。伯嗜,有没兴趣再度出仕啊?”

    “子干既有意出仕,我岂能袖手旁观,挂个闲职吧。”蔡邕拈须道。

    阿牛大喜:“谢两位先生!”

    汉末,郡国主要官职体系简介如下:

    郡守(国相),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国)大小事。

    都尉,职位仅次于将军(指朝廷认可的官职,领地内部称武将为将军不算)的中高级武将,各郡国都有都尉,秩比二千石。

    郡丞,文臣,秩俸六百石;

    长史,郡府官,掌兵马,属武将;

    功曹,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选署功劳,东汉各州亦有功曹;

    五官掾,掌春秋祭祀,替补功曹或其他曹员;

    督邮,督邮书掾、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国重要属吏,代表太守(国相)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设若干部,每部一督邮;

    以上为郡国的主要官吏,还有各有明确分工的其他官员。

    郡府属官:主记事掾吏(主录记事)、录事掾吏(主记)、泰事掾吏(主奏议事)、少府吏(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门下督贼曹(主兵卫,巡查侍从)、门下贼曹(主侍卫)、府门亭长(主守卫)、门下议曹史(主谋议)、另有门下掾、门下史、门下书佐、门下小吏,皆杂务人员。

    民政官员:户曹掾史(主民户、祭祀、农桑)、田曹掾史(主垦埴畜养)、水曹掾史(郡国水利人员)、时曹掾史(主时节祭祀)、比曹掾史(主郡内财物,尾数之检核)。

    财政官员:略(太复杂,不影响主线情节,下同)。

    兵政官员:略。

    政法官员:略。

    交通官员:略。

    教育卫生官员:略。

    郡国内各县也有分说。

    县令,秩俸为1000石至600石,管辖县内所有政务。

    ——汉代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最高长官。书中为方便阅读只取了县令。

    县尉,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掌县军事,一般大县二人,小县一人。

    县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典文书及仓狱,每县一人。

    主簿,县府门长,官众事。

    功曹,县令的主要佐吏,总揆众事。

    下略。

    ……

    经过数百年发展,汉末的官职体系是很健全的,健全得有些冗余,长长的官职名单让阿牛头大,到哪找那么多人才?好在阿牛对政务并不陌生,一眼便看出有很多职位功能重复,至少在目前,很多职位功能重复或不必要,会造成人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如今人才缺口颇大,阿牛要的是一个精干、紧凑的团队。

    有卢植和蔡邕两位官场老手相助,凤翔官职体系名单顺利出炉。

    东莱太守和齐国相,名义上只能是阿牛出任。

    都尉:凤翔猛将如云,最终决定在齐国和东莱均设双都尉,齐国都尉是赵云和高顺;东莱都尉为鞠义和李进。

    郡丞:齐国糜竺,代行国相事;东莱陈宫,代行郡守事。

    长史:设双长史,原因同都尉,齐国蒋钦、杨秋(驻洛阳);东莱周泰、越兮。

    功曹:齐国焦乔;东莱刘琰。

    五官掾:齐国卢植;东莱蔡邕(两位前中央大员纯属友情客串,帮阿牛擂鼓助威,纯粹挂名,区区五官掾还在功曹之下,足以让想挖凤翔墙角的凉州军阀和关东诸侯集体喷血)。

    ……

    郡掾祭酒:郑玄。

    ——郑玄携众弟子来到凤翔后,每日或钻研经学或在学堂授课,郡掾祭酒主教育,正是郑玄的老本行,到了他这个层次,根本不屑于出仕,但在好友卢植的邀请下,郑玄也欣然出山,为某城主助拳。

    贼曹掾(主捕盗贼):王越、李奇、刘星。

    ——这哥仨也跑来替阿牛站台,盗贼们集体嚎啕大哭,“我们招谁惹谁了,大师宗师这是要对我们实行行业灭绝吗?改行吧,没法混了”。

    ……

    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一个个惊才绝艳的英杰,却只是搭建起两郡国的框架,如果将这份清单公诸于世,不知会有多少人为之喷血。

    梦幻配置!

    事实上,这份清单并没囊括凤翔所有重要人才。

    虽说外界一直有猜测龙飞凤翔本一家,但阿牛一直没有正面回应,经过这么久外界仍拿不准真假。因此,成公英与马玩未被列入清单。

    徐荣,被复活后无欲无求,同时为了保守九幽之渊的秘密,继续白身。

    孙良,从一转职官吏到凤翔城的大管家,地位不言而喻。阿牛本打算让他挂名县吏,被他以“不谋其政,不居其位”婉拒,并表示愿继续在凤翔城为领主分忧,阿牛只得随他。

    陈铄,仍在洛阳,阿牛打算在河南尹交出去后再考虑陈铄的位置。

    赵雪,小雪对当官完全不感兴趣,即使只是挂名。

    如果说上面这几个人都有理由游离在清单之外,那么,庞统“名落孙山”则让人深感意外。论资历,他是与陈宫一批的元勋;论能力,怕是没有谁会怀疑庞统的才华;论贡献,他的筹谋多次让凤翔反败为胜,并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总之,庞统的“清白之躯”绝对无法用常理来解释,再加上此前阿牛选择糜竺而非庞统代理齐国事务,一些人不禁生出庞统“失宠”的念头。

    清单公布后,庞统本人依然那么云淡风轻。

    王越曾为此事私下询问阿牛,道:“四弟,你该不会是忘了庞统吧!”

    阿牛:“怎么会?”

    “大家都有官职唯独漏了他,怕是不好吧。”

    阿牛总算明白王越在担心什么,笑道:“没事,另有安排,他知道的!”

    相对于郡国机构的奢华,县级机构则非常朴素。

    县令,主要从郑玄弟子和凤翔学堂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中选聘。

    县尉,主要由凤翔转职武将担当,凤翔五小(鲁汉、狄云、夏侯狮、梁羽、司马横槊)均挂名县尉,刚刚归降的吕英赶赴东莱,在陈宫帐下任县尉,以增强东莱郡军队实力。

    县丞、主簿、廷掾等下人才也是从凤翔官吏中选聘。

    “县令缺口很大,这掌管一县的活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干的,要没有得力的人才,公台他们的压力会很大。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想想就头痛。”阿牛叹道。

    阿牛猛然发现,凤翔很缺人才,尤其是能独挡一面的文官。

    凤翔多良将猛将,转职武将中也涌现出了以“五小”为代表的后起之秀,武将实力堪称雄厚。事实上,凤翔的文系人才数量和质量,也绝对足以笑傲群雄,文官方面有陈宫、庞统这样的王级谋士坐镇,孙良日渐成熟,郑玄弟子倾情加盟,其中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也不泛人在,新近又有糜竺来投,文官实力也足以让诸多领主眼红,但与武将群体相比,文官群体明显失色不少。

    偏偏治理领地,文官的需求最大。

    洛阳连环任务完成之前,尽管领地一直很重视人才培养,可毕竟只需管理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对文系人才的储备委实不多。关键在于,最近一段时间凤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短时间内先后完成重建洛阳连环任务,获得河南尹管理权一年,河南尹可是拥有21县的大郡;接着成为下辖6县的齐国国相;刚刚结束的与青州府的决战,又让凤翔得到东莱12县,外加为连接齐国和东莱,额外得到的都昌和寿光2县,凤翔一个来月时间里,完成了名城数量为0,到名城数量41县的飞跃……

    步子大了扯着蛋。

    城主办公室,某城主慨然叹息:“人到用时方恨少……”

    卢植瞥了阿牛一眼,不以为然道:“凤翔人人丰衣足食,民众普遍乐观豁达,加上领地长期推行由童子到成人的全民义务教育,凤翔人的平均智力水平一直很高。实际上,凤翔有资质转职的民众不在少数,完全可以很短时间内为所有郡县配备足够的官吏,但我不建议那么做,宁愿多花些时间择优选拔,宁缺勿滥。”

    蔡邕也点头道:“正是”。

    两位大儒在朝中为官多年,经验丰富,显然不至于无的放矢。阿牛忙虚心地问及原因。

    一番询问之后,阿牛恍然大悟。

    “诸侯势力外放官吏的能力和特性,将直接影响到所辖范围民众的生产能力和收益表现,这与普通领地有很大区别。”

    这句话,以玩家习惯的语言表述便是:官吏的智力值和特性会对所辖名城有加成,最终会在名城收入和粮产方面予以体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