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奔腾验钞机-郑渊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儿童读物-奔腾验钞机-郑渊洁-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不能再卖血了,你这个月已经卖了两次了。”一位护士对乡下人说。
    “又是你,不想活啦?”另一位护士也加入了劝阻乡下人卖血的行列。
    我渐渐明白了,乡下人卖血是为了孩子上学。他家特穷,可他一心要让儿子读书。他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卖血,一直卖了10年。
    有一位护士偷偷擦眼泪。她们凑了30元钱送给乡下人。
    刚刚抽完血的大汉也掏出10元钱给乡下人。
    我头一次切身体会到我们钱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人类居然不惜拿血换取我们。
    一位护士把我和另一张百元钞抽出来,递给那位大汉。我和那位同胞成了大汉这次卖血的报酬:200元钱。
    大汉将我们装进上衣的内兜,走出医院。
    大汉走进一家商店,用我的同胞买了一些廉价的学习用具。 我猜测他也是为了孩子上学卖血。
    如果走投无路,几乎所有父母都会为了孩子卖血。孩子长大了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况,十有八九不会用同样的方式报答父母 。但他们会为自己的孩子卖血。这是我后来发现的。

    大汉住在家挺不错的宾馆,我不相信能住得起这样规模的宾馆的人会去卖血。
    当他走进一间有两张床的标准客房时,房间里的一个人对他的称呼吓了我一跳。
    “巩副市长,回来啦。”那人说。
    “回来了,给孩子买了点儿文具。”大汉由于刚抽完血,显然有些疲惫。
    副市长?副市长卖血?!
    刹那间,我觉得人类特有希望。
    副市长卖血,凭这5个字,我就能无条件爱人类。
    从他们的交谈中我得知,这位姓巩的大汉是这个国家边远贫困地区一个市的副市长。他收养了在一次地震灾害中失去了父母的3个孤儿,他还要养活自己的孩子和家眷,而他的工资一个月只有700元。
    为了让孩子们过得好一些,他偷偷的卖血,这是第三次。这次,他是利用到这座城市开会的机会偷偷地卖血。
    副市长肯定有权弄钱,但他不。
    我希望这个国家的官都这样。
    如果都这样,保准再没有老百姓去卖血。
    我在巩副市长的衣兜里呆了一天,他的身上就我这么一张百元钞,其余的只是几张少得可怜的零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夸耀。不管什么人不论夸耀什么都是浅薄的表现。
    不知为什么,我在他的身上悟出这样的道理。
    这是一次全国市长会议。参加会的都是来自各地的市长副市长,他们几乎把这座宾馆住满了。
    由于巩副市长,我对这些市长们都肃然起敬。当官一定要把自己当做老百姓的儿子孙子,如果当官把自己当成了老百姓的父母,就是狗官。
     在晚饭的餐桌旁,一位挺年轻的市长问大家:“谁有新钞?100元的。和我换一张。 我一会儿去看一个亲戚,给外甥点儿见面礼,新钞看着舒服些。”
    巩副市长将手伸进衣兜, 我被他从兜里拿出来,递给那位年轻的市长。
    “谢谢。”年轻市长用一张旧百钞和巩副市长作了交换。
    “张市长出手挺大方,一次就给100元。”有人和我的新主人开玩笑。
    “头一次见外甥,应该表示嘛。”张市长说。
    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巩副市长。
    由于会议临时安排了一项活动,张市长没能去看外甥,我也就在他的钱包里住下了。
    张市长39岁,年轻有为,是北方一座中等城市的市长。他仪表堂堂,说话干练有逻辑,很有魄力。
    会议结束了,我随张市长登上了返程的飞机。
    这是我第一次上天。虽然看不见外边,但我能感受到飞机引擎的轰鸣。人类的确不是等闲之辈,愣是用4个发动机把这么多人从一个地方腾空拽到另一个地方。
    下飞机后,张市长坐上了专程来接他的汽车。
    “不忙回家,先去街上转转。”张市长对秘书说。
    秘书吩咐司机。
    张市长下飞机后不回家,先视察市容。我听见坐在前排的秘书使用车载电话通知电视台。
    从前我在电视上见过市长视察工作的新闻,当时我觉得市长挺累,走到哪儿都有摄像机跟着。
    我觉得那秘书不该主动打电话招摄像机。
    电视台的采访车很快跟上了我们的汽车,摄像师扛着机器从打开的汽车顶盖上站出来拍市长的汽车。
    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张市长示意司机停车。
    张市长下车同市民聊天。聊物价,聊就业,聊住房,聊医疗费。
    电视台的记者把浑身漆黑的录音话筒望张市长嘴边捅。张市长面对镜头谈笑风生。我发现他的一只胳膊总爱呈弯曲壮。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在下意识地模仿我身上的一位伟人。
    张市长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深夜11点了。他脱下外衣挂在衣架上,我所在的钱包在外衣的内兜里。
    他的家庭成员有妻子和女儿。女儿已经睡觉了。妻子在等他。
    张市长吃妻子给他准备的夜餐。一边吃还一边向妻子说这次外出开会的趣事。
    第二天一早,秘书敲门,说是有急事。张市长匆忙中连外衣也没穿,跟着秘书走了。
    呆了一会儿,市长的妻子和女儿也出门上班上学去了。
    房子里很静。窗外不时传来汽车的喇叭声。
    大约9点多钟的时候,窗户那而方向出现挺恐怖的声音,象是撬插销。
    “小偷!”钱包里的一张5元钞提醒大家。
    开始我还不信。我觉得小偷不敢到市长家行窃。
    事实证明5元钞的判断是正确的。
    两名小偷偷到了市长家。
    真正令我吃惊的事还在后头。
    这两个窃贼居然从一个沙发的垫子下边翻出了十几捆百元钞,凭我的经验观测,少说也有十几万元。
    他俩将钱和其他搜寻到的值钱的东西席卷而去。他们没注意我们所在的外衣。
    “张市长一个月挣多少钱?”5元钞问大家。
    “大约七八百吧?”另一张1元钞说。
    “他怎么会有十几万元钱?”我问同胞,又象是在问自己。
    “我知道有一种罪叫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如果一个人说不出大大超过他的收入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就算是犯了罪。”一张10元钞说。
    “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我重复了一遍。
    “一位姓陈的副局长曾经给我当过主人,他就犯了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当检察院立案查他时,他跑到一片树林里自杀了。”10元钞讲了一个耸人听闻的经历。
    谁也不说话了。
    我为张市长捏了一把汗。
    中午,张市长的妻子回家发现被盗,她立即打电话报警。
    市长家被盗,显然是这座城市的大事。几分钟后,警察就来到现场。
    市长也赶回来了。他等警察走后,埋怨妻子不应该报案。
    妻子似乎明白了,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
    那两个小偷当天就被抓住了。警察从小偷家抄到了十几万元钱。
    张市长和妻子在家里得到消息后急得团团转。张市长打电话给两家公司的总经理,要求他们暂时当这笔巨款的主人,就说是托张市长买东西的货款。
    一切都无济于事。
    3天后的下午,张市长被警察铐走了。电视台的摄像机又来了。
    我也被当做脏款放在桌子上让检察官清点,我目睹了张市长被铐的全过程,他的胳膊还是那样下意识地弯曲着。
    同样是手臂被束缚,却有天壤之别。
    都是市长。一个用自己的血换钱。一个用钱换自己的血。
  我在检察院的保险柜里只呆了一天,在这里碰到的同胞都是赃款,我们交流着主人的劣迹。他们十有八九会因为我们掉头洒血。
  一天后,我又回到了银行。
  一位小姐熟练地清点我们,然后用和我们质地差不多的纸条将我们五花大绑。
  第二天,我又和同胞躺在了银行柜台里边的走子桌子上,等待我们人的新主人。
  关于我们的经历,我实在不想说了。
50 元 钞  
                                    币种:人民币
                                 版别:1990年版
                                 号码:AU10539280

  就象人类往往记不清自己在婴儿时期的经历一样,我对我是怎么在印钞厂诞生的已经毫无印象。
  我的第一位主人是一个商人。他从银行的柜台上把我和我的同胞领回家。他的家是一套四居室的房子。他把我们交给一个女人。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他太太。
    他的太太长得很象我身上的那个女农民,所以我一陀?又亲切感。我身上的女农民左边是知识分子,右边是工人。而她身边是商人。大概她先生和我们钱打交道打多了,找对象时下意识地以人民币上的女性为。位标准。
  “罗马,这个月生意怎么样?”她问他。
  我的第一个主人叫罗马,我觉得这名字有点洋。其实,中国字不管怎么样排列都是地道的中国特色,你说克林顿是中国字还是外国字。认为外国人的名字与某几个字同音就把它们割让给外国人才是崇洋媚外的卖国贼。
  “还行,我不想挣太多的钱。”罗马说。
  女农民点点头,表示赞许。
  我觉得他们挺怪,世界上还有不想多挣钱的人。
  “最近你和丁总的关系怎么样?”女农民问。
  “悬,不过我会处理好的。”罗马说,“人能承受失败,不能承受成功。只能共苦,不能同甘。”
  “人真怪,合作干事,干不成,永远是朋友。干成了,准变成仇人。”女农民叹了口气。
  “其实也不一定,有个绝招儿,如果照着做了,干成了事,保准不会成为敌人。”罗马将双臂抱在胸前。
  “什么绝招儿?”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罗马一字一句地说。
  女农民点头。
  我渐渐明白了,罗马数年前同朋友联手创办了公司,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效益不错。而人类有个毛病,可以共苦,不能同甘。干成了事,就意味着内讧即将开始。
  罗马是聪明人,他靠智慧避免了人类中重演了无数次的携手创业后的化友为敌。罗马是知足的人,他枕边放的唯一的书是老子的《道德经》,我在他家的几天中,见他每天入睡前都要翻几页《道德经》。他最喜欢书中的“功成身退”和“为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两句话。
  开始我不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后来财慢慢知道,人类喜欢通过和同类竞争求生存,而争了一辈子,没有真正的赢家。唯有不争,才没人能争得过你,你就成了真正的赢家。再有,不管干什么,都没有止境,永远也干不到头。不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见好就收,激流勇退。换句话说,就是“轰轰烈烈,飘然隐退”。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真能按老子说的做,全世界的人都是他的儿子了。
   我跟罗马去过他的公司,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公司的员工都对他必恭必敬。看得出来,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不过,我发现人类对人才的理解走进了误区。他们认为有本事的人是人才。其实,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敬业的人,才是人才。世界上绝大部分事是不需要才能来做的。
  人类走到20世纪90年代,有才能的人好找,敬业的人难找。在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敬业比才能重要。罗马对员工的第一要求就是敬业。
  遗憾的是,敬业的人不知为什么一天比一天少。我在罗马的办公室里听见他和丁副总经理的交谈。丁副总经理是和罗马一起创业的人。丁副总经理希望加速公司的发展,而罗马则反对。
  以下是我听到的他们的对话内容。
  “咱们应该制订加速发展公司规模的可行性计划,现在市场对咱们很有利,机不可失。”丁说。
  “我认为咱们的最佳选择是保持现有规模。”罗马说。
  “为什么?”丁表示不解,“干吗放着钱不赚?”
  “扩大规模必然要增加员工,而现在打着灯笼都难找敬业的人。聘用的人多了,就会良莠不齐。这就是为什么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垮台的原因。”罗马说。
  “美国日本有那么多大公司,不是都挺好吗?”丁反驳。
  “发达国家教育水平高,敬业精神强。不过,也不可能人人敬业,所以,即使在他们哪儿,公司大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垮台。打个比方说,由于教育水平的差距,他们的公司员工的人数到20万就该倒台了,而我们到5万准垮。”罗马看着窗外说。
  丁副总经理不说话了。看得出,他在心里同意罗总的决策了。
  “那咱们公司就永远保持现有规模?”丁副总还有点儿不甘心。
  “在人的素质普遍差的地方,保持住公司的中等以下规模,是经商的最佳方案。”罗马平静地说。“把握不住这个原则,准一败涂地。”
  看来,员工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公司的成败。经商实际是经人。我有点明白了。
  “这就是为什么第三世界没有大公司的根本原因。”罗马看着丁总说。
  “一个国家想发展,不从抓教育入手,绝对没戏。”丁已经开窍了。
  ”是这么回事。“罗马不知为什么叹了一口气,“喊两上嗓子可不算重视教育。就拿咱们的教育来说吧,培养的是应考才能,而不是素质。”
  “的确,在一个人的童年,让他拼命写作业,应付多如牛毛的考试,绝对是摧残孩子。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是摧残孩子,这种学校还不如不办。”丁的脸上出现了愁容。
  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他的公司的经营,他没法不愁。
  我这才知道,对教育最关切的,是商人。教育上不去,公司绝对火不了。
  “咱们的老师恨不得把孩子的脑子都塞进一个模子里去,你瞧瞧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干的事,过节放礼花,8个燃放点同时燃放,然后同时休息,再同时燃放。”罗马说。
  “依你说怎么放?”丁问。
  “论流燃放,轮流休息。造成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罗马说。
  丁副总经理的脸上呈现出心悦诚服的表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