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慰真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告慰真情-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欣赏锦霞的才气。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件事被太后知道了,为了避嫌,太后竟赐锦霞自缢而死。” 
  小燕子和紫薇听到这里,脸都吓白了,尔康可摇头叹惜,小燕子说:“没想到现在的太后也这么狠心,在宫里好不安全,总要担心吊胆自己的脑袋。” 
  永琪接着说道:“皇阿玛当时好后悔好痛心,没想到几次闲聊竟迭掉了锦霞的命,满心的内疚。说起来奇怪,二十年后,又有一个与锦霞一样相貌的和坤来到皇阿玛身边,而且更奇的是和坤的脖子上天生就有一条细细的红色的痕迹,好似勒痕。再加上皇阿玛和他一见如故,当时宫里传得沸沸扬扬。皇阿玛一怒之下,惩罚了几个人,才没人敢说这件事。我今天斗胆告诉你们三个,已经犯了大讳了。所以千万不能再传此事了。” 
  小燕子眼睛瞪得大大的:“还有这么离奇的故事啊。” 
  永琪说:“是啊,有人说锦霞对皇阿玛有了感情,所以转世投胎为和坤来为皇阿玛效力。和坤对皇阿玛忠心耿耿,鞍前马后服侍,不辞劳苦,皇阿玛也器重他,屡屡升职。我想皇阿玛重用和坤是看重他的才干,不是单纯象传说中说的那样。” 
  小燕子一直在那里念念有词:“如果有来生,我会是谁呢?会不会真的变成一只小燕子,变成小燕子,飞飞飞……”满眼憧憬,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就在屋子里乱“飞”了起来。 
  永琪一跃而起,挡在小燕子“飞”行的路上,小燕子急刹不住,就“飞”进了永淇的怀抱。永棋深情地望着小燕子的眼睛:“小燕子,不管你变成小燕子也好,小鸟也好,小鹿也好,永远也别想飞出我这个猎人的怀抱。” 
  小燕子俯在永淇的肩上,满脸的幸福。 
  尔康也握着紫薇的手,两人互相凝视、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两人的眼睛都在告诉对方:“一生一世,千千万万世,永不分离,永远在一起。” 
  乾隆不安地在密室中踱过来踱过去,面色凝重。拿起两份奏章又放了下去。心里没来由地紧张着,手心满是汗,也许他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谜就要解开了,也许永远都解不开了。 
  一个深深的怀疑沉重地压在乾隆心头,让他食不知味,夜不成寐,日日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他做了一个危险的决定,让和砷带着他的信物,带着他的亲笔书信以检查行宫为名悄悄地去到海宁陈家,他决定亲自揭开这个谜底。 
  和坤应声而入,仔细地把门掩上。一个转身对乾隆行礼:“臣和砷叩见皇上,叩请皇帝圣安” 
  乾隆忙说:“起来吧,你一路辛苦了。往返海宁一趟,一路上舟车劳顿,你这么快就回来复命,真叫朕感激。” 
  和坤赶紧道:“能为皇上效命,是臣几生修来的福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何况一路上有车马照应,臣不仅不觉得苦,反而是十二分的乐意。只恐没把皇上交待的事办妥帖,辜负了皇上的信任。” 
  乾隆道:“爱卿请坐下,我们再谈。” 
  和坤道:“谢皇上赐坐。” 
  乾隆道:“你把去陈家的情况给朕仔细道来。” 
  和坤答道:“回皇上,我到了陈家之后,找到了陈家管事的老太太,查了陈家的家谱,其中陈家二小姐是与皇上同年同月同日生,陈老太太说:这位小姐的名字叫满儿。” 
  乾隆听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这句话时,心头一震。 
  和坤偷偷地看了看乾隆的脸色,只见皇上脸上阴晴不定,心跳不由地加快了。 
  和坤继续奏道:“待老太太看了皇上的信之后,表情很复杂,很长时间才平静下来。她说多谢皇上对陈家的关心,陈氏一族位极人臣,家业兴旺,承蒙皇帝的眷顾,皇恩浩荡,陈家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力。” 
  和坤喝了一口茶继续奏到:“老太太还说,待皇上南巡到海宁时,她会来面奏皇上。解开皇上心中所有疑惑。” 
  和坤见乾隆沉吟着不出声,就对乾隆问道:“皇上,我觉得好奇怪,这位老太太非陈宰相的夫人,只是二小姐的奶娘,她在管着陈家的事务。她读了皇上的信之后,竟然泪流满面,口中念念有词道什么‘老天有眼,等到了,终于等到了’,臣始终不明白。” 
  乾隆听了和坤的话,已经明白了七八分,见他已奏完了,就对他道:“这件事你办得很好,只是你是奉朕的密旨去陈家的,你所见所闻,对任何人都不能提起,包括皇后,皇太后,如果有什么闪失,朕可保不住你。” 
  和坤一听这话,见乾隆的脸色阴郁,忙双膝脆下:“皇上放心,小的承蒙皇上信任,就有十个脑袋,也不敢有负于皇上。”说完不住地给皇帝叩着头。 
  乾隆的本意是吓他而已,就和言悦色地安慰了他几句,让他告退了。 
  和坤离开密室之后,乾隆独自在体会着那种深深的震憾,所有的往事点点滴滴、涌上脑海,原来每句话,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寓意,让他一点点地去感悟。 
  他是万人之上的君王,威风凛凛,老天也会让他有这种扑朔迷离的生世。 
  乾隆问苍天:“为什么?为什么?” 
  乾隆记起在先帝临终时,特意嘱咐他要眷顾海宁陈家。 
  乾隆记得,第一次南巡到海宁,在陈氏隅园中欣赏“百亩池塘十亩花,擎天老树绿搓研,的著名园林,听潮涨潮落回京后,跟太后提起时,太后那复杂的表情历历在目。 
  当天晚上,当他准备去看望乳娘时,太后与乳娘私语“皇上去过海宁陈家”的声音,隐隐约约传人驻足在外的乾隆,似乎还有提到“公主”两个字时低低的哭泣声。 
  陈家那位老太太得知他是皇上时,那种包含千般感触的复杂的目光。自己心中对陈家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 
  乾隆终于明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与那个海宁陈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至亲的骨肉之情。 
  几个时辰,乾隆似乎老了十岁,做为祖父最出色的孙子的骄做,大清皇上的威严,一点一点的破碎,还有慈爱的母后,也只是一个迷梦中的幻影。 
  自己这个骄做威严的皇帝的根,竟要寻根到海宁这块土地。 
  乾隆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只能永远地让这个秘密存在自己的心里。他要做好大清王朝的皇上,皇太后的孝顺的好儿子,诸多格格阿哥的威严的皇阿玛。乾隆突然觉得好累。为了社稷,为了国家,为了万民,他决心承受上天安排给他的命运,保持上天安排给他的这份残缺,他不会打破局势,不会引起宫运动荡,不会让皇太后失望的。 
  乾隆主意一打定,所有纷乱的心绪,慢慢平定下来,乾隆相信,这就是命运。 
  乾隆正准备打开密室的门,忽然听到小燕子大声地呼喊着:“皇阿玛,皇阿玛,你在哪里,你听见了小燕子在叫你吗?” 
  又听见他对来福,大声地发脾气:“你为什么不让我去找皇阿玛?再等一下,我钓上来的鱼都冷了。” 
  乾隆心中感叹道:“原来我和小燕子的身世也有相通之处。”想到小燕子的热情,心中不由得一热,快步走出密室,来到甲板上,见小燕子正要硬闯,来福跪在地上叩着头,阻拦着她,永琪在用力拉着小燕子。 
  乾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燕子,你又是在演哪一出戏啊?” 
  小燕子见到乾隆出来了,很高兴,就说到:“演了一场‘小燕子大闹御舟寻爹记’”。 
  紫薇听见御舟小燕子的大叫声,正好赶到,说:“这出戏的大结局皆大欢喜,小燕子寻到爹,欢欢喜喜地和爹一起回舟上去吃鱼。” 
  乾隆说:“哦,有鱼吃。” 
  小燕子见乾隆出现了,不再去和来福计较了,拉着乾隆的手,满脸得意之色:“皇阿玛,吟诗作画这些事呢,小燕子不大会,钓鱼,小燕子可有一套,今天我钓了好大一条鱼,已经吩咐厨房去做了。今天,小燕子要用新钓的鱼来宴请皇阿玛,还准备了一些酒。我们来个边吃鱼,边喝酒,边唱歌,就是那个小燕子想用个成语来形容,结果卡住了。永琪一笑,补充道:“就是那个‘把酒当歌,人生几何’。” 
  “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不醉不休’”。 
  几个人簇拥着乾隆回到小燕于住的船上,在甲板上入坐,把酒吟唱,其乐融融,乾隆心里郁闷,暂时抛向那九宵云外。 





  南巡船队走走停停,乾隆一路陪着太后游名山,访古刹,陶醉于秀丽的湖光山色,承欢膝下,和坤命人把各地行宫装饰得美丽万分,各地方官唯恐殷勤不够,乾隆一路上心情慢慢恢复,感到很畅快。 
  一日,在游山玩水之后,继续南下,乾隆意兴盎然,召集小燕子、紫薇、尔康、永琪、纪晓岚,还有随驾南巡的六阿哥永熔到御船上的书房。 
  乾隆道:“几日来,咱们游名山,访古刹,饮清泉。想来大家有许多感想,正好今日得空,先每人做上一首诗。” 
  乾隆目光一转,对着小燕子说: 
  “小燕子,朕要检查你的学习情况,看看你有没有进步。” 
  小燕子的大眼睛一瞪,望着屋顶,翻了一个大白眼,叹了一口气: 
  “唉,怎么玩得好好的,又要作诗啊。皇阿玛一声令下,小燕子不敢不作,这叫舍命陪皇阿玛。” 
  紫薇说道:“皇阿玛才思过人,请皇阿玛先给我们做个榜样。” 
  乾隆爱怜地看着紫薇,笑道:“紫薇丫头好利害,要先来考皇阿玛了。” 
  乾隆沉思了一会儿,徐徐吟道: 
  “载登青雀航,初试自云程。 
  入画看风景,平雷听水声。 
  岸杨烟外袅,沙鸟诸边鸣。 
  极目烟波意,诗裁亦觉涛。” 
  大家纷纷叫好。小燕子听懂了诗中的景色描写,也拍手附和着叫好。 
  纪晓岚道:“皇上此诗意境修悠远,极其清雅。” 
  永琪忙抢上接着纪晓岚说:“皇阿玛的诗,让儿臣受益非浅,这么美妙的景色,这么高远的意境,也只有皇阿玛的诗中才有。” 
  紫薇、永琪、尔康明显感到永熔那并不高明的,对乾隆的奉承之意。都把眼光投向永熔,永熔感到了三人的目光,心中不觉有点恼怒。 
  乾隆哈哈一笑,心中不免有些得意,对纪晓岚说:“纪卿,朕的诗是节拍轻快,你也要来一首,给小辈们做个榜样。” 
  纪晓岚早已酝酿好了诗情。一句“请皇上赐教。” 
  便一气呵成了一首七言诗。 
  “又值佳辰九月九,湖光山色好明朗。 
  云中隐约山含黛,雨后嘉徽天蔚蓝。 
  花屋菜畦围郭外,竹简茅舍俏江南。 
  兰亭即景思临本,肥瘦诸家宋易请。” 
  吟毕,乾隆抚掌赞叹道:“好诗,好一个‘花屋菜畦围郭外,竹篱茅舍俏江南’,好一幅田园风光。” 
  乾隆转向紫蔽和小燕子,还没开口,小燕子吓得连忙直摇头:“皇阿玛,小燕子左想右想,上想下想,前想后想,脑袋想,眼睛想,耳朵想,,嘴吧想,心里想,就是还没想出来。皇阿玛,你让我再想一想吧。” 
  小燕子在那里说得摇头晃脑,一脸可怜兮兮,满眼的祈求,一连串的十多个“想”字,把大家都弄糊涂了。 
  乾隆不忍看着小燕子的可怜兮兮,叹了一口气说:“小燕子!学问不是靠想出来的,是要多读书,多学习,朕要让永琪、紫薇他们好好地教教你。紫薇丫头先做吧。” 
  紫薇沉思片刻,轻启朱唇,笑靥如花,目光如水,深情地望了望乾隆,又转头望了望尔康,正好跟尔康深情凝望的目光一接,触电般把目光闪开,盈盈地念出一首: 
  “水阁金荷半日阑,双枭惊起隔花闻。 
  北涛南定三千里,不解飘零好识君。” 
  语音刚落,乾隆沉吟道: 
  “紫薇丫头,句句含有深意,能做出此诗,说明你把以前受的那么多苦痛和磨难都释怀了。你能这样朕很开心,朕要你以后一定平平安安,幸福地过日子。” 
  紫薇感动他说:“皇阿玛,您对我的爱,那么多,那么深,能陪伴在皇阿玛身边,我好幸福,这首诗是借景抒情,表明我的心意,说出我内心的感觉。” 
  正说着,和坤前来求见。 
  和坤怀里抱着一大堆东西进入书房,忙向乾隆阿哥格格们请安:“皇上吉祥,阿哥。格格吉祥。” 
  乾隆道:“起来,你抱着的一大堆是什么宝贝。” 
  和坤道:“回皇上,此乃各地老百姓奉送给皇上的一些字画,各地知府怕皇上谦让,托臣代为转送。” 
  乾隆精通书法和字画,痴迷收藏珍品,一听和坤之言,面色一喜,忙道:“快拿出来看看。” 
  和坤见乾隆大喜,心里好开心,把字画古玩放在书桌上,道:“皇上别急,待臣慢慢给皇上展示。” 
  永琪见和坤抱着大堆字画古物进来,心里一紧。原来以前大臣所说的和坤下令让知府去搜刮民间的字画珍宝来取悦皇上,确有其事。这次不知又有多少民户遭了掠夺,有多少人在痛哭不已。 
  大家都觉得好好奇,纷纷围了过来。 
  小燕子伸长了脖子,叫道:“什么宝贝啊,让我瞧瞧。”看清楚了,原来只是些泛黄的纸卷,好失望,嘀咕了一句“我以为还有金银珠宝呢。”大眼睛一闪,嘴巴一扁:“原来只是一些旧纸卷。” 
  永琪神色凝重,似有心事,上前去拉着小燕子的手说:“小燕子,这个你就不懂了,许多名人的字画,哪怕一小幅,就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甚至有再多的珠宝也买不到。”然后似有深意地看了和坤一眼。说到:“只是不知和大人从哪得来的?”此句话中似有点刺。 
  和坤充耳不闻,忙着向乾隆展示他弄到的这些宝贝。永熔早就围到了乾隆的身边。 
  这是一幅《芙蓉锦鸡图):一枝盛开的木芙蓉自画的左上方斜伸下来,枝上仁立着一只羽毛璀璨的锦鸡。它的重量把花枝压得微微弯垂。一丝萧疏的秋菊安排在画的左下方,边上角则对称地翩飞着一双彩蝶,蝴蝶下面用瘦金书题着一首五言绝句:“秋劲拒霜盛,峨冠锦忌鸡。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