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修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修道者-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见空间中光芒一闪,安逸的元神镜像逐渐消散,最后化为一点灵光,漂浮在这初成的天地之中。
人道化身抬头望望,见安逸已然退走,继而不在理会。低下头,手中光芒一闪,人道之书再次已古卷形式出现。
恰在此时,忽然一所茅屋凭空出现在人道化身身后,静静伫立。
人道化身似乎毫无意外,对天空中悬浮的光点一点头,转身走入其中。
“吱呀——”
一道若有若无的声响后,天地间再次回归宁静……
※※※
外界,房间中。
安逸从意识空间回到体内,睁开双眼,先是打量了一眼房间,紧接着眉毛却不由微微一挑,面露诧异。
只见此时房间中尘埃遍布,所有家具上都有那薄薄的一层,窗外此时正是白天,但却没有太阳出现,无尽的风雪撒满了整个天地,透过窗口看去,外面世界早被白色覆盖,鹅毛大的雪花依然止不住的落着。
安逸心下微动,知道这一次打坐恐怕已经过了很久时间,但具体有多久,却是无法得知。
他沉默片刻,抬起步来走到门前,伸手打开房门,看着外面的风雪微微出神。
只见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落在了空旷的院子中,落在了两旁的房顶上。
顺着安逸的目光望去,那是两株梧桐,是跟他这所院子建造时同时移植的,而现在,两株梧桐竟已有了三四十厘米粗,这让他心下不禁一叹,暗道修真果然无甲子,这一次打坐,也不知过了几年光景。
安逸也懒得细算,左右他现在无牵无挂,不论过了多少岁月,这世上也没有他可惦记的人了。
不过虽然如此,他也在所难免的感叹了一番。心想那古往今来修道者,之所以远避家人、隐居深山,恐怕也就因这个缘故。
只因你不知哪次打坐醒来,再一睁眼,或许已经江山易主,物是人非了。
如此沧桑之事,世间能有几人坦然承受?
恐怕,也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了。
安逸沉默片刻,再次看了一眼外界光景,之后却并未出去,淡然转身关上房门,伴随着一声轻响,他走过了几道屋墙,来到最东边的书房之中。
书房之中满是书籍,有今古传记,古今典籍,但更多的,还是一本本。
这些都是他买来用作穿越的,大部分都是仙侠一类,但偶尔也会有几本玄幻,亦或者是西方魔法之流。
只不过从始至终这几本都没有穿越过,也不知是等级太高,还是大道通明录不承认的缘故。
如果说等级太高就有些可笑了。毕竟西方的魔法写来写去都不过那几种元素。最高的成就就是一方神尊。比之仙侠背景不知要差了多少。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不被大道通明录所承认,至于为什么,想必就是与大道相差甚远的缘故……
安逸摇摇头掐断这些有的没的心思,再次将目光投向书架之上,注视了半晌,手中光芒一闪,将大道通明录拿了出来。
低下头打开翻看。只见其上所有世界的紫光都已经充满,就连《聊斋》世界都已经可以再次穿越。但却唯有《白蛇传》,只有一丝极为细小的紫光闪烁。
安逸顿了一顿,却没有太过理会,低头思索自己眼下的去向。
现实世界因为人道太强,再加上环境被破坏,想要体悟天地自然不可能在这。而天书世界到底是去聊斋,还是重新打开一个,却让他有些犯了难。
聊斋世界作为他穿越的第一个世界,心中若说没有点特殊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但以他现在的推断,聊斋世界的力量体系怕比西游也差不了多少。单拿吕洞宾来说,也不是他现在所能力敌的。
虽然说之前的天地成型,让他道行大近,更平添了万年的法力,但比之“老牌”神仙来说,他那点法力还不够瞧得,毕竟人家的岁数都是论万年的。更何况原著世界未必没有天资卓越之辈,就像西游中的孙悟空,短短三年就成了金仙,比之他要强了不知多少。
安逸沉吟了片刻,最终决定还是保险点,新打开一个世界为好。
这天书世界第一次打开的法力要比后面打开多耗费十倍不止,所以即便统合现在所有的能量,打开新的世界,里面的力量体系最少也要比聊斋低上一筹。
而他此次穿越世界所为的只是领悟天地之道,自然不适合去往太过强大的世界,毕竟若遇到什么危险,他可难以招架。若整天处在逃命状态,那可没时间悟道。而且他还记得,他把人吕纯阳的仙剑坑了,如果回聊斋吕洞宾不找他麻烦,那他还是有点不信的。
安逸打定主意,再次将视线投放在书架之上,走上前从中挑了几本自己认为感觉差不多的,回身放到书桌之上,然后将天书打开扣在上面,就地盘做下来,双目一闭,陷入练功之中。
只见随着大道通明录上紫光一闪,所有被包裹其中,当紫光尽敛,一部无声无息的消失不见……
※※※
这是一片树林,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下有山花烂漫,好一片生机勃勃,只不知是春、夏哪个时节。
伴随着一道微弱的紫光,安逸身着道袍,突兀的出现。可他甫一出现,一双眉就紧紧皱起,对于由白雪皑皑的冬季一下子转变为郁郁葱葱的环境,没有半分留心。
倒不是他心境多么高广,只不过是对自己所来的世界有些不满而已。
安逸他看过很多书,不论是古代的现代的,只要是,他大多都会翻翻。而在所有的书中,如果不算现代的种马的话,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一本,《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的立意或许是好的,无非是导人向善之类,但里面透出的道理,不知道是不是在有意恶心人,总之非常令人腻歪。
单说里面有一段,说什么一辈子为恶的人,只要真心改过做一件善事,那就是天下第一大善人。反之若是一生为善的大善人,临死前做了一件恶事,那就是天下第一大恶人。
先不说这种逻辑合不合理,单说这种功过乱抵,就不像是一个正常人说的话。
在安逸心中,功是功,过是过,什么时候能这么混淆了?就算是将功折过、功过相抵,但也不能这么乱来吧!
好嘛,做一辈子好事,临死杀个狗就得下地狱,杀一辈子人、强奸妇女、拐卖儿童,临死前救条狗就能成佛,真不知这是佛家的思想,还是作者高端黑,故意黑佛教。
但不论那种,这本书都是围绕着这种思想,而且更可气的是,整本书除了济公身边的就没一个好人,没一个智商正常的。
单说强。奸犯吧,里面有名有姓的就不下十个,但问题是大多都没得手过,也不知道使迷药,也不知道晚上去,就愣了吧唧光天化日去,去了女的一叫人,也不跑也不打晕,拿起刀来就杀,杀完了就跑,反正奸没奸成,最后让济公拿了下狱。
这就跟送经验一样,就好像人家活了这么多年,为的就是等济公出来,然后上去送人头,成全济公的一世善名。
更可气的,别的强。奸未遂的济公三两天都能抓去交给官府,偏偏有个叫华云龙的,先奸后杀好几个,济公还一直不着急抓,一直跟在屁股后面,就好像做剧情任务一样。其实说白了,也未必没有凑字数的嫌疑……
葱郁的树林中,安逸的表情看不出喜怒,一双眼光芒闪烁,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发出了一声轻叹,就似乎,懒得放弃什么……
叹息之后,他抬头看向不远处,那里有一条小路贯通树林,遥遥不知通向何处。
安逸微微沉吟,忽然甩开大步,踏上小路渐行渐远。目标,却是树林深处……
密叶下,零星的阳光撒在身上,影影绰绰间,使他的背影显得越加捉摸不定……(未完待续。。)
ps:依然6500,一更~u

第一百六十五章 捣乱
却说安逸一路向树林深处走去,一路上芳草萋萋,树绿茵浓,他也不管身处何地,绕有兴致的两旁景色,以图对天地之道多有领悟。
他现在意识世界中的天地,天上还差日月,地上差草木山川,所以当然是要对这几者多加体悟,争取早日完善,将整个世界搭建起来。
如今他为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寄情山水,遥望日月,暗掌阴阳,体悟五行。天之道在于阴阳交会,地之道在于五行生克,这句话或许并不准确,但却是安逸如今的体悟。所以阴阳、五行亦在他计划之内。
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毕竟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金、土,草树为木,川海为水,日照木而生火,这一切之间都是互有关联的。
而安逸此时体悟这些也比之前要快的多了,不仅仅是道行的增长,最主要的还是有人道相助。
人道秩序大体分为十二家主体,其中道家、阴阳家、农家、墨家,正是以窃取天地之道为能。
而现在安逸得了人道助力,自然对领悟天地之道更加容易,是以虽想早日成道,但姿态却甚为悠闲。
一路上走走停停,他也不施展什么法术,就像普通人一般。可他走着走着,却发现四周树木从少到多最后竟又逐渐稀少,跳眼望去,正有一城池在不远处。
他心下不禁摇头。他本意是找一深山茂林,领悟山水之道,是以才往树林深处行走。没想到这么一会儿竟然把树林贯穿了。原以为是进林的路。现在反而又出林了。
不过安逸倒也不失望。抬眼看了看前方城池,心道既然来了倒不如进去瞧瞧,左右也不知身处何地,倒不如打探一番。想罢,就向林外走去。可他刚走出不远,还未出林,脚步却不由停下,侧着头看向一边。有些哑然。
只见那里有一颗歪脖子老树,老树下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手上正拿着一条丝绦,也就是古时栓裤子的裤腰带,此时正一蹦一蹦的往树上扔着,看那意思,似乎想把腰带挂在树上,打个结,系个扣,然后把脑袋套到里面。上吊玩呢。
安逸不由心下无奈,他忽然想起整部《济公全传》貌似就是济公解救一个上吊的老头开始的。那老头姓董名士宏,钱塘县人,有个女儿叫董玉儿,因为母亲病重无钱医治,老头董士宏就把女儿卖了,给母亲治病。没成想他母亲该死,过不了几天就一命呜呼了,老头就把母亲葬了,然后用了十年时间,攒够了赎女儿的钱,然后回到临安府想要把女儿赎回,另找婆家。
可等老头到了地界,没料买他女儿的那户人家早就搬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当官。所以他心中一失落,就难免借酒消愁,多饮了几杯酒。等老头酒醒之后,一摸身上却发现银子没了,当下万念俱灰,想着银子也丢了,女儿也找不到了,倒不如死了一了百了,所以就来西湖边树林上吊。
此事正好被济公遇到,拦住老头寻死,然后施展佛法帮其寻回女儿。最后老头父女团聚,这也是游本昌饰演的《济公活佛》里的第一集,“阴阳泪水”的剧情。
安逸之所以无奈,是因为他打来就没想跟济公有什么交集,毕竟这本书的逻辑让他不喜欢,若跟济公发生什么不愉快,那他也别想好好悟道了,这也是他刚来就想往深山老林钻的原因。不过现在既然遇到,他倒也没想刻意避开,心想万事随缘而已。
安逸在脑中把剧情回顾一遍,再次看向老头,只见老头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裤腰带扔树上了,估计是怕摔着,老头把裤腰带拴好后使劲扯了半天,想是在试验裤腰带能承受多大分量。
就在老头探着脖子伸伸缩缩狠不下心来的时候,打树林外边来一个脏和尚,浑身破衣烂帽,满脸的黑泥,一双布鞋踢踏踢踏的不跟脚,大拇哥打前边漏出来,上面长着二尺长的指甲,指甲里也都是泥。和尚腰里跨个酒葫芦,手上拿个破扇子,头发打缕全是油垢,衣服上也大体一样。浑身臭气哄哄,一步一摇打着摆子“踢踏踢踏”走了进来。
安逸在一旁看到,心道这肯定不能是巧合,这癫和尚除了济公,有不了第二人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癫和尚也看到了老头要上吊,可他却没有上去阻拦,反而也开始解腰带,就着离自己最近的一棵树就要往上扔,口中也要嚷“我要上吊”。
安逸在一旁瞅见,知道这是和尚的怪招,忽然嘿嘿一乐,抢在济公前面把腰带扔到身前一颗树上,麻利的打了个结,脖子一伸,大嚷道:“死了死了,一死就能了,死了定比活着好,道爷我要上吊!”
恰在此时,济公也正好把裤腰带拴上,口中也叫着:“佛爷我要上吊!”这把董士宏看的一呆,不明白自己不就上个吊吗,怎么还有一僧一道结伴陪着?
济公此时心里也纳闷,不知道这到底怎么回事,按着灵光推演半天,始终算不出安逸的来历,他心下不由一奇,暗想难道这道人与自己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搭救董士宏?想罢,不由对安逸上了些心思。
安逸此时却在暗笑,他本来就看这本书不顺眼,连带着对济公也有点意见,这时候恰逢其会,所以就起了捣乱的心思。只见他一边把脑袋往绳子里边钻,一边嚷着要上吊,但却始终不真个动手。
那边济公也是如此,把对安逸的好奇暂时放在心里,装疯卖傻嚷着上吊。
董士宏这时候奇了,也顾不的自己寻死,放开裤腰带对安逸、济公喊道:“和尚、道士,你们这是为什么要寻短见?”
济公一瞥安逸,抢先说道:“我跟师父化了三年之久的善缘,日积月累,好容易凑了五两银子。师父让我买两件僧衣僧帽,可我最好喝酒,因为在酒馆中多贪了两杯酒,就把五两银子丢了!我有心回庙见我师父,又怕老和尚生气。所以来此上吊!”说完,同董士宏一起把视线转在安逸身上。
“道士你又为什么上吊?”董士宏好奇问道。
安逸嘿嘿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大白牙,瞥了一眼济颠,道:“这倒也是奇了,我跟这位和尚一样,也是好不容易化了五两银子,也是奉了师命出来买衣服,也是因为贪了几杯酒,把银子给丢了。有心回去见师父吧,又怕老道士生气,左思右想没路活在这个世上,所以倒不如死了算了!”
董士宏一听这话,好嘛,这一僧一道都是为了一个原因,都是为了五两银子,这天底下还有这么巧的事?
济颠这时候看着安逸也寻思,心道这道士肯定是故意的,不然怎么会自己说什么他说什么,这不故意找茬吗!
正在济公寻思间,董士宏忽然说话了,道:“你们俩为了这五两银子,也不至于去死。我这里还有五六两散碎银子,你看看你们要吧。左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