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修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修道者-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罡地煞齐到手
却说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躲避三灾利害之法,孙悟空竟出乎意料的要了天罡三十六般变化,这让菩提祖师大为惊诧。
不过他转眼一想,似乎想到了什么,抽抽嘴角,语气莫名道:“是那安逸让你这么选的?”
孙悟空呵呵傻笑,挠挠头,就是不说话。
菩提叹了口气道:“你也不用为他隐瞒什么,就你这跳脱性子,我就不信你会选那少的。”
“嘿嘿……”孙悟空干笑道:“师父果然慧眼识珠。”
“那你仔细说说,他究竟什么时候跟你说的?”
“就在南瞻部洲……准确的说应该是东海之上,那时候我们刚刚上路没两天……”孙悟空略有些回忆道:“安大哥说我一定会拜得名师,然后他嘱咐我,如果日后有一天有人问我要选天罡三十六还是地煞七十二的时候,切记不要贪字数的%无%错%m多少,一定要选那天罡之数。”
“他可说为何?”菩提祖师语气有些莫名。
孙悟空眨眨眼道:“说了,他说:‘道教之中,天罡为正,地煞为负,天罡虽则三十六,然其正阳在上,正合道教元神之法;地煞虽则七十二,却属凶星,粘之不吉,多生劫难,切记,切记’。”竟然是把原话说了出来。
菩提老祖眼神悠长,良久,叹了口气道:“他所说确实不错,但你之命运……罢!罢!罢!既然你选了这天罡三十六变,就授予你又如何?”
悟空大喜,心道哥哥果然不会骗我。叩首道:“多谢师父!”
“要谢还是去谢你那安大哥吧。”菩提老祖说了一声。沉吟片刻。道:“这天罡、地煞之数确实如他所言,本来我欲传你地煞七十二法,但现在既然你选了天罡三十六法,为师便都与你说道说道。”
“这天罡三十六变分别为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钉头七箭……等等,所说变化,亦非指只能变化三十六种,而是指的上面那三十六法。至于地煞七十二变,则是幽通、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煮石、吐焰……等等。与天罡三十六变相同。那七十二之数,亦是指以上七十二个法术,但不同之处,则是真的只能有七十二个变化……”
孙悟空听到这里脸色就有些不好了,心道师父坑我,若不是安逸哥哥的嘱咐,那我岂不是就要与**无缘?
这地煞七十二变与天罡三十六变的差异一听即明,就拿那招风之术,天罡三十六变里是呼风唤雨,地煞七十二变里却只能借风借雨。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更何况那翻江倒海等等神通,地煞七十二变里根本没有。这很可能就会变成他日后战斗的短板。
不过他胜在机灵,所以瞬间就把变了的脸色掩盖过去。
但却依然被菩提注意到了。
菩提也知道自己做的有点不地道。但他之所以收孙悟空这个麻烦其实还是因为受人所托,不然凭他的性格,绝对不会出来蹚这趟浑水的。
可后来,他却又换了一种思想。
不知道是因为安逸还是因为与悟空相处久了始终有那么点师徒情谊,菩提之前传授悟空的修炼功法就是真正的好功法,而且是他所倚仗证道的好功法。而刚刚之所以拿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试探悟空,就连菩提都不知道是为了通过悟空试探一下安逸知道多少还是之前不想趟浑水的想法又占了上风。
但如今看着悟空那一闪而逝的表情,菩提的心里却有些不自然,闭上眼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候其实之前听道的人还没有退下,几十位得道仙真都在下面坐着,对于菩提祖师与孙悟空的对话听的一清二楚,但他们却也只是对视一眼,始终都保持着沉默,就好像一切与他们无关。
宁静的气氛开始蔓延,就连洞天内的灵兽都感觉有些不对,一个个先后失声。
良久,菩提祖师睁开眼,叹道:“悟空莫要恼怒,此番是为师不对……”
“师父传功已是恩典,弟子绝不敢恼怒。”悟空忽然打断,诚心诚意对菩提祖师叩拜。
菩提祖师顿了顿,才道:“此事日后休提,为师只有一言,你身上麻烦不小,并非地煞、天罡能够转变……罢了,现在说这些一切甚早,为师还是传你变化口诀吧!”
下首一众弟子在此时再次对视一眼,紧接着,却忽然闭目,运转功法修炼起来。
一阵阵修炼独有的法力波动从在场众人身上传出,孙悟空迷茫的左右张望,有些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
菩提见此笑了笑,摇头道:“无需多心,法不可轻传,况且他们自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若学了此法,对他们或有害无益。”
孙悟空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哦……”
接下来菩提祖师将天罡三十六法对悟空说了,悟空谢恩退下,却被忽然又被祖师叫住:“等一等!”
悟空回头:“师父还有何事?”
“就连地煞七十二法也一并传你吧。”
“啊?”
“地煞、天罡一同修炼自有妙用。”
“可师父……”
“对了,地煞、天罡乃本门秘术,出之我口入之你耳,可修不可外传。”
“弟子知道,可是……”
“知道便好!”菩提祖师根本不给孙悟空说话的机会,将地煞变化传给悟空之后,便挥手道:“退下吧,快去修炼!”
孙悟空再机灵也不知菩提祖师在想什么,闻言呐呐两声,也只得遵命退下。
不过在他刚刚转身,却又听到祖师一声吩咐:“对了,一定要将你得授天罡、地煞的好消息告诉你那姓安的哥哥。”后面还跟着一声呢喃:“看他知道这些会是什么心情……”
孙悟空瞬间领悟,差点把嘴角笑歪了。
“师父怕是以为安大哥会从我这里索要秘法才提醒我要那天罡变化,由此他也可以得到好处。而眼下师父先是吩咐我天罡地煞不可外传,后又叮嘱我一定要告诉安大哥这个好消息,恐怕就是为了气一气安大哥,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嘿嘿……还真是……”
童心未泯?
孙悟空并没有多想,一路上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回自己的居所修炼去了。
……
“阿嚏!”远在千万里之遥的安逸在此时忽然打了个喷嚏,但他却根本来不及多想。
他现在很忙,真的很忙。
他现在终于认识到了组建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难。
虽然他不是头号人物,但可能是当日把刘邦忽悠的太成功了,从而导致了刘邦这个兔死狗烹的老流氓都对他十分的信任——当然也可能是现在还没有到兔死狗烹的时候。
但不论怎么说,安逸现在都十分的忙。
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又忙着挑选人才或者贡献计策,时不时的还能上战场指挥一场战斗。
总之安逸觉得有他一个什么韩信萧何张良之类的完全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不仅如此,安逸还时不时的搞俩发明,比如说造纸印刷火药之类,他这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呃……好像这么说有点不太准确。反正他是为了那帮被他坑惨了的百姓及后代们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若不是当年物理化学什么的没学好,安逸觉得自己飞机大炮都敢造出来玩玩。
不过后来想想,那玩意若做出来恐怕这个世界的神仙都得跟他玩命,谴责他的“渎神”之举,他也就不惋惜这一点“不圆满”了。
经过好几年的努力,刘邦现在基本已经算是称帝,而且打下了呃……好几座城池的江山——这不怪安逸,真的,毕竟现在秦朝气运还在,总要避避风头嘛。
但有安逸的坐镇,这几座城池有没有被秦始皇收复回去——这已经算是功劳了好不好。
最起码在刘邦眼中这就是开疆裂土的大功,所以安逸现在便多了一层国师的身份——大汉国师!
这是一个十分作死的身份,安逸感觉日后汉朝灭亡的时候自己一定会收到牵连。
虽然说普通的气运他不怕,但这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因果。但这些现在他却顾不得考虑了,先把长城的因果换回去再说。大不了汉朝灭了的时候在扶持一个国家,只要能把西游渡过去就行。
这一晃,刷刷刷又是好几个年头。
项羽那小子也早就开始折腾,历史的轨迹随着安逸的插手稍微有了一些偏差。
但这些偏差影响不了大局,历史的车轮终归还是会让刘邦夺得天下——没办法,安逸若是去扶持项羽还有可能改变一下历史,只可惜他保守的选择了刘邦。
对于亲身参加历史安逸并没有生出什么光荣的感觉来,这些大的历史框架对他来说还没有一个神话小故事给他带来的兴趣大。
毕竟这玩意不仅没有好处,还有可能让他因果缠身,产生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而就在安逸解决了麻烦天下时局刚刚稳定的时候,孙悟空终于迎来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日子——出师!(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天罡地煞齐: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世间离情总不一
孙悟空出师可以说是他一切灾难的开始,其实再往前推,或许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灾难就已经开始了。但若他一辈子老死在方寸山中,或许有就没有后续的一连串的麻烦。
但神仙是不可能老死的,而且作者有不会让一个主角刚学完艺就挂了的,所以站在吴承恩的角度考虑考虑,你就会发现——孙悟空非出师不可。
这是在一个晴空朗朗的秋天,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枯黄的落叶随风而起,却被烟雨打落,秋风秋雨愁煞人。
菩提祖师或许真的改变了初衷,并没有用原著中那个十分蹩脚的借口赶孙悟空出山。而是直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孙悟空离开。
“悟空,你身上因果纠缠,避世并非正道,而且有些事情也根本无法规避过去,所以眼下你既然艺成,就也该出山了。”菩提祖师情真意切道。
孙悟空十分不舍:“师父,弟子虽离家有数十年,甚为想念旧日儿孙,但念及师父厚恩未报,不敢离去。”
祖师道:“如今你已入仙道正统,莫做小女儿姿态。”说完,叹了口气道:“并非为师狠心,实在是你身上因果太多,吸引了太多人的关注。若你此时不离去,恐怕日后也会有人逼你离去。”
“师父,你时常说及此事,究竟是什么人?”孙悟空皱着眉头问道。
祖师摇摇头道:“此事说与你你也不能明白,而且……此事牵连甚广,连为师都要谨言慎行。你还是莫要问了。”
孙悟空龇牙咧嘴挠挠头。罕见的出现烦躁沉闷之色。
祖师叹道:“罢了。你也莫要太过忧愁,只需记得,一切皆以本心行事,只要不违背本心……即便竹篮打水亦非白活。”
“是,师父,弟子知道了。”孙悟空的声音有些低沉。
菩提祖师抿了抿嘴,却什么都没说。
他抬头望天,似乎望见了自己的师父。他面皮一阵抽动。似乎想到了什么十分不愉快的过往。他深吸一口气,对孙悟空道:“去吧,去吧!”悟空抬头,他早已回复了往日古波不惊的面孔。
悟空沉默片刻,知道此事再无返还余地,雷公嘴一抖,泣道:“师父保重!”
说完,他跪下身子,重重磕头拜师恩,一个筋斗翻起。头也不会的离去。
两行泪水,随着秋雨默默流淌。凋零万物,也凋零了一些悲伤之人的心境。
※※※
咚!咚!咚!
秋风吹,战鼓擂,落叶纷飞祭天台。
随着一连串的鼓点由一声声到逐渐密集,最后再到如同雨点般的鼓声过后,天地一片宁静。
肃杀,庄严,郑重!
一排排官兵穿着铠甲,排兵布阵,水泄不通的围绕在一个巨大的场地中央。
文武两班重臣朝服在列,所有人都拱卫着一个纹绣金龙样式的帝皇,帝皇的左手边,是一名青袍道人,右手边,是一名——太监!
就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大太监啊!
安逸欲哭无泪,感觉自己的尊严收到了严重的挑战。
眼前的情况是刘邦在中,他在左,太监在右;很容易就给人一种他=太监的感觉好不好!
而就在他琢磨着是否要抗议一下的时候,三人已经走到祭天台前,刘邦从一旁太监手中拿起早已撰好的榜文,开口便念:“朕生现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秦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恳祈照临,永光西土,神其鉴兹,伏惟尚飨!”
没错,这就是开国大典!
这种事情在古代是不是叫开国大典安逸不知道,但眼下就是开国大典。
其实严格的来说,国家早已开了,这时候只不过是终于拿下整个中原,刘邦耐不住心中闷骚的情绪,大肆的宣扬嘚瑟一下而已。
安逸站在刘邦身边,却并没有关注刘邦在念什么,更没有关注下方激动的朝臣的表情,而是抬着头,望向天空。
自古以来祭天就是大事,更何况与开国一起。
王朝更替本就是天下气运转换,每一个王朝的兴起与衰灭就连高高在上的天道都不能忽视。
就在刘邦刚刚登上祭台的时候,一股神圣肃穆的气氛从场中升起,笼罩四周。
而随着他念动祭文,安逸就感觉到,一股苍茫浩大的气机,压在自己的头顶。
这是天道的力量,亦是人道的力量。
这个世界天道的力量太大,是以人道才被其牵引,在同一时间降临。
天垂象,圣人则之。
天子祭祀天地的目的,就是要调和天地人三才之气,藉由祭仪与天地神祇交通,藉由天地人之间的良好交通,以保障天地的秩序的安定,如天体的正常运行、气候的安定等。简单来讲,就是借着祭天这个仪式调动天地人三才之气,使之共振,变得共趋和谐。理顺人之气机。
这整个仪式极其复杂,繁琐。随着刘邦念动祭文,就听到祭台下面的朝臣们,都在山呼拜舞,发出呐喊一般的呼啸之声。
忽然!
轰隆隆——
万雷齐鸣!但这却不是真的雷声,下面欢呼的众臣与刘邦都没有感觉到任何异样。这只是天地之气被人皇调动,自主配合。只见天空有一常人不可见的大气团,铺天盖地,其色青青,却如同漩涡一样的,不断被搅动着,风云变幻,激荡雷电。在响应着刘邦……
无可计量的元气被搅动着,宛如漩涡一般的搅动,发出常人看不见听不着的隆隆巨响。接着一股股气机,从元气之海中轰落下来,那种气势,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失色。
安逸也不能例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