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00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下五千年001-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管成功。”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怎样攻打郑国。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 

 (蹇音jiǎn)和百里奚都反对。蹇叔说:“调动大军想偷袭这么远的国家, 

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而且行军路线这样 

长,还能瞒得了谁?”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 

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第二年二月,秦国的大军进入滑国地界 (在今河南省)。忽然有人拦住 

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孟明视大吃一惊,亲自接见那个自称使臣的人,并问他前来干什么。 

     那“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到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 

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表示我们一点心意。”接着, 

他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 

     孟明视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郑国使 

臣老远地跑来犒劳军队,这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 

你们何必这么费心。你就回去吧。”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 

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说罢,就灭 

掉滑国,回国了。 

     其实,孟明视上了弦高的当。弦高是个牛贩子。他赶了牛到洛邑去做 

买卖,正好碰到秦军。他看出了秦军的来意,要向郑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他 

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 

     郑国的国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 

发现秦军把刀枪磨擦得雪亮,马匹喂得饱饱的,正在作打仗的准备。他就老 

实不客气,向秦国的三个将军下了逐客令,说:“各位在郑国住得太久,我 

们实在供应不起。 

     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 

     三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机密,眼看呆不下去,只好连夜把人马带走。 


… Page 27…

                               21 崤山大战 



     秦国的大军想偷袭郑国,晋国那边早就得到情报。晋国的大将先轸认 

为这是打击秦国的好机会,劝说新即位的晋襄公在崤山 (今河南洛宁县北, 

崤音yáo)地方拦击。 

     晋襄公亲自率领大军开到崤山。崤山本是形势十分险要的地方,晋军 

在那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秦军到来。孟明视他们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 

被晋军团团围住,进退两难。秦国的士卒死的死,降的降。孟明视、西乞术、 

白乙丙三员大将全都被活捉了。 

     晋襄公得胜回朝。他的母亲文嬴 (音yíng)原是秦国人,不愿同秦 

国结仇,对襄公说:“秦国和晋国原是亲戚,一向彼此帮助。孟明视这帮武 

人为了自己要争功,闹得两国伤了和气。要是把这三个人杀了,恐怕两国的 

冤仇越结越深,不如把他们放了,让秦君自己去惩办他们。”晋襄公听母亲 

说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视等三个俘虏释放了。 

     大将先轸一听让孟明视跑了,立刻去见晋襄公,说:“将士们拼死拼活, 

好容易把他们捉住,怎么轻易把他们放走呢?”一面说,一面气得向地上吐 

唾沫。 

     晋襄公听了,也感到后悔,立刻派将军阳处父带领一队人马飞快地追 

上去。 

     孟明视三人被释放之后,使劲地逃跑。到了黄河边,发现后面已经有 

晋兵追上来。在这紧急的关头,幸好有一只小船停在河边,他们就跳了下去。 

     等阳处父赶到,船已经离了岸。阳处父在岸边大声喊叫:“请你们回来! 

我们主公忘了给你们准备车马,特地叫我赶来送几匹好马,请你们收下!” 

孟明视哪里肯上这个当。他站在船头上行了礼,说:“承蒙晋君宽恕了我们, 

已经万分感激,哪里还敢再收受礼物。要是我们回去还能保全性命,那末, 

过了三年,再来报答贵国吧。”阳处父还想说什么,那只小船哗啦哗啦地, 

已经越划越远了。 

     阳处父回去向晋襄公回报了孟明视的话,晋襄公懊悔不及,但也无可 

奈何了。 

     孟明视等三个人回到秦国。秦穆公听到全军覆没,穿了素服,亲自到 

城外去迎接他们。 

     孟明视三个人跪在地上请罪。秦穆公说:“这是我的不是,没有听你们 

父亲的劝告,害得你们打了败仗,哪儿能怪你们呢?再说,我也不能因为一 

个人犯了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他的大功啊。”三个人感激得直淌眼泪,打这 

以后,他们认真操练兵马,一心一意要为秦国报仇。 

     公元前625年,孟明视要求秦穆公发兵去报崤山的仇,秦穆公答应 

了。孟明视等三员大将率领四百辆兵车打到晋国。没想到晋襄公早有防备, 

孟明视又打了败仗。 

     秦穆公仍旧没有办他的罪,但孟明视实在过意不去,好像对国家欠下 

一笔债。他把自己的财产和俸禄全拿出来,送给在战争中死亡将士的家属。 

他跟兵士一块儿过苦日子。兵士吃粗粮,他也吃粗粮:兵士啃菜根,他也啃 


… Page 28…

菜根,天天苦练兵马,一心要报仇雪耻。 

     这年冬天,晋国联合了宋、陈、郑三国打到秦国的边界上来了。孟明 

视嘱咐将士守住城,不准随便跟晋国人交战,结果又让晋国夺去了两座城。 

     这一来,秦国就有人说孟明视的坏话,说他不该这么胆小。附近的小 

国和西戎瞧着秦国一连打了三个败仗,纷纷脱离秦国,不受管了。 

     公元前624年,也就是崤山交战以后第三年的夏天。孟明视作好一 

切准备,挑选了国内精兵,出发了五百辆兵车。秦穆公拿出大量的粮食和财 

帛,把将士的家属安顿好。将士的斗志旺盛,整装出发。 

     大军渡黄河的时候,孟明视对将士说:“咱们这回出来,可是有进没退, 

我想把船烧了,大家看怎么样?”大伙说:“烧吧!打胜了还怕没有船吗? 

打败了,也别回来了。”孟明视的兵士们憋了几年的气闷和仇恨,全在这时 

候迸发出来。没有几天工夫,就一举夺回了上次丢了的两个城,接着又攻下 

晋国的几座大城。 

     晋国这才感到秦国攻势的厉害,上上下下都着了慌。晋襄公跟大臣商 

量以后,下了命令:只许守城,不许跟秦国人开战。秦国的大军在晋国的地 

面上来回挑战,没有一个晋国人敢出来。 

     有人对秦穆公说:“晋国已经认输了。他们不敢出来交战。主公不如埋 

了崤山的尸骨回去,也可以洗刷以前的耻辱了。”秦穆公就率领大军到崤山, 

把三年前作战死亡将士留下的尸骨收拾起来,埋在山坡里。 

     秦穆公带领孟明视等将士,祭奠了一番,才班师回国。 

     西部小国和西戎部落,一听到秦国打败了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先恐后 

地向秦国进贡。秦国从此就做了西戎的霸主。 



                          22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可是南方的楚国 

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 

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 

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 

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 

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 

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伍举 

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 

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 

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 

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没有 


… Page 29…

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苏从说:“我知道。只 

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打这以 

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 

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 

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 (在今 

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 

     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 

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 

重怎么样。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 

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 

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 

也就带兵回国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 

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 

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没 

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 

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 

 (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 

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 

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 

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 

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 

何必多杀人呢?”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 

主。历史上通常称他们是“春秋五霸”。 



                             23 伍子胥过昭关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 

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 

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 

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音shù)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 


… Page 30…

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 “弭兵会 

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 

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 

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 

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 

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 

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 

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 

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 (今湖北江陵 

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 

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 

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 

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 

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 

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 

交界的昭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