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00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下五千年001-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朝。他表面上对桀服从,暗地里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那时候,部落的贵族都是迷信鬼神的,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最要紧的 

事。商部落附近有一个部落叫葛,那儿的首领葛伯不按时祭祀。汤派人去责 

问葛伯。葛伯回答说:“我们这儿穷,没有牲口作祭品。”汤送了一批牛羊给 

葛伯作祭品。葛伯把牛羊杀掉吃了,又不祭祀。汤又派人去责问,葛伯说: 

 “我没有粮食,拿什么来祭呢?”汤又派人帮助葛伯耕田,还派一些老弱的 

人给耕作的人送酒送饭,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饭都抢走,还杀了一 

个送饭的小孩。 

     葛伯这样做,激起了大家的公愤。汤抓住这件事,就出兵把葛先消灭 

了。接着,又连续攻取了附近几个部落。商汤的势力渐渐发展了,但是并没 

引起昏庸的夏桀注意。商汤妻子带来的陪嫁奴隶中,有一个名时伊尹(音y 

ǐn)。传说伊尹开始到商汤家的时候,做个厨司,服侍商汤。后来,商汤渐 

渐发现伊尹跟一般奴隶不一样,商汤和他交谈以后,才知道他是有心装扮作 

陪嫁奴隶来找汤的。伊尹向汤谈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汤马上把伊尹提拔做他 

的助手。 

     商汤和伊尹商量讨伐夏桀的事。伊尹说:“现在夏桀还有力量,我们先 

不去朝贡,试探一下,看他怎么样。”商汤按照伊尹的计策,停止了对夏桀 

的进贡。夏桀果然大怒,命令九夷发兵攻打商汤。 

     伊尹一看夷族还服从夏桀的指挥,赶快向夏桀请罪,恢复了进贡。 

     过了一年,九夷中一些部落忍受不了夏朝的压榨勒索,逐渐叛离夏朝, 

汤和伊尹才决定大举进攻。 

     自从夏启以来,同姓相传已经四百多年,要把夏王朝推翻,也不是一 

件简单的事。汤和伊尹商量了一番,决定召集商军将士,由汤亲自向大家誓 

师。 

     汤说:“我不是敢进行叛乱,实在是夏桀作恶多端,上帝的意旨要我消 

灭他,我不敢不听从天命啊!”他接着又宣布了赏罚的纪律。 

     商汤借上帝的意旨来动员将士,再加上将士恨不得夏桀早早灭亡,因 

此,作战非常勇敢。夏、商两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打了一仗, 

夏桀的军队被打败了。 

     最后,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汤追到那里,把桀流放在南 

巢,一直到他死去。 

     这样,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历史上把商汤伐夏称为商汤革 

命,因为古代统治阶级把改朝换代说成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 

这和现在所说的革命完全是两回事。 


… Page 11…

                                 8 盘庚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 (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 

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 

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 

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 

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 

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 

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 

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 

这是办不到的。”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 

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 

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 

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 

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 

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墟”。 

     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 (就是龟壳)和兽骨十多万片,在 

这些龟甲和兽骨上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才把这些 

文字弄清楚。原来商朝的统治阶级是十分迷信鬼神的。他们在祭祀、打猎、 

出征的时候,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一下,是吉利或是不吉利。占卜之后, 

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和现 

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后来就把它叫做“甲骨文”。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 

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 

     在殷墟发掘的遗物中,还发现大量的青铜器皿、兵器,种类很多,制 

作很精巧。有一个叫做“司母戊”的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 

百三十多厘米,大鼎上还刻着富丽堂皇的花纹。这样大的青铜器,说明在殷 

商时期,冶铜的技术和艺术水平都是很高的。但是也可以想象得出,像这样 

巨大的精美的大鼎,不知道渗透着多少奴隶的血汗哩! 

     考古工作者还在殷墟发掘了殷商奴隶主的墓穴。在安阳武官村一座商 

王大墓中,除了大量的珍珠宝玉等奢侈的陪葬品之外,还有许多奴隶被活活 

杀死殉葬。在大墓旁边的墓道里,一面堆着许多无头尸骨,一面排列着许多 

头颅。据甲骨片上的文字记载,他们祭祀祖先,也大批屠杀奴隶做供品,最 

多的竟达到二千六百多个。这是当年奴隶主残酷迫害奴隶的罪证。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对殷商时期的社会情况有了比较确凿的 

考证。所以说,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 Page 12…

                               9 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 

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 

战争。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 

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 

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 

     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没完没了 

地建造宫殿,他在他的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 

把搜刮得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 

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 

他和宠姬妲己 (妲音dá)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 

镇压人民。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 

柱上烤死。这叫做“炮烙”(音luò)的刑罚。 

     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 

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 

活动。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 

音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 (后来称为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 

经很强大了。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纣王正相反。纣王喜 

欢喝酒、打猎,对人民滥施刑罚。 

     周文王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 

多种粮食。他还虚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 

他。 

     周部落强大起来,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有个大臣崇侯虎在纣王面 

前说周文王的坏话,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不利。 

     纣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关在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一带, 

羑音yǒu)地方。周部落的贵族把许多美女、骏马和别的珍宝,献给纣王, 

又送了许多礼物给纣王的亲信大臣。 

     纣王见了美女珍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光是一样就可以赎姬昌 

了。”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 

     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可是他身边缺 

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他暗暗想办法物色这种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 

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大队人马过去,那个老头儿只 

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车,走到老头 

儿跟前,跟他聊起来。 

     经过一番谈话,知道他叫姜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 

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 

     文王非常高兴,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 

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样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 


… Page 13…

了。”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 

     那老人家理了理胡子,就跟着文王上了车。 

     因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来叫他太公望;在民间传 

说中,叫他姜太公。 

     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帮手。他一面提倡生产,一面训练兵马。周族的 

势力越来越大。有一次,文王问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们应当先 

去征伐哪一国?”太公望说:“先去征伐密须。”有人反对他,说:“密须国 

君厉害得很,恐怕打不过他。”太公望说:“密须国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 

民心,他就是再厉害十倍,也用不到怕。”周文王发兵到了密须,还没开战, 

密须的老百姓先暴动了。他们绑着密须的国君归附了文王。 

     过了三年,文王又发兵征伐崇国 (在今陕西省沣水县)。是商朝西边最 

大的一个属国。 

     文王灭了崇国,就在那里筑起城墙,建立了都城,叫做丰邑。没过几 

年,周族逐渐占领了大部分商朝统治的地区,归附文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了。 

     但是,周文王并没有完成灭商的事业。在他打算征伐纣王的时候,害 

了一场病死了。 



                                10 奴隶倒戈 



     周文王死了以后,他儿子姬发即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太公望为 

师,并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姡Вㄒ簦螅瑷┳魉闹郑绦倌凇

政,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第二年,周武王把军队开到盟津 (今河南孟 

津东北)地方,举行一次检阅,有八百多个小国诸侯,不约而同地来到盟津 

会师。大家都向武王提出,要他带领大家伐商。但是武王认为时机未到,检 

阅结束后又回到丰京。 

     这时候,纣的暴政越来越厉害了。商朝的贵族王子比干和箕子、微子 

非常担心,苦苦地劝说他别这样胡闹下去。纣不但不听,反而发起火来,把 

比干杀了,还惨无人道地叫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把他的心掏出来,说要看看 

比干长的是什么心眼儿。箕子装作发疯,总算免了一死,被罚作奴隶,囚禁 

起来。微子看见商朝已经没有希望,就离开别都朝歌出走了。 

     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一年,武王听到探子的报告,知道纣已经到 

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发兵五万,请精通兵法的太公望 

做元帅,渡过黄河东进。到了盟津,八百诸侯又重新会师在一起。周武王在 

盟津举行一次誓师大会,宣布了纣残害人民的罪状,鼓励大家同心伐纣。 

     在武王进军的路上,一天,有两个老人挡住了大军去路,要见武王。 

有人认出来,这两人本来是孤竹国 (在今河北卢龙)国王的两个儿子,哥哥 

叫伯夷,弟弟叫叔齐。孤竹国王钟爱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伯夷知道父王 

的心意,主动离开孤竹:叔齐不愿接受哥哥让给他的王位,也躲了起来。在 

周文王在世的时候,他们两人一起投奔周国,定居下来。这回听到武王伐纣, 

就赶来阻止。 

     周武王接见他们时,两人拉住武王的马缰绳说:“纣王是天子,你是个 


… Page 14…

臣子。臣子怎能讨伐天子,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啊。”武王左右将士听了这 

些话,非常生气。有的把剑拔出来,想杀他们。 

     太公望知道这两人不过是两个书呆子,吩咐左右将士不要为难他们, 

把他们拉开。哪知道这两个人想不开,后来,竟躲到首阳山 (在今山西永济 

西南)上,绝食自杀。 

     周武王的讨纣大军士气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离开朝歌 

仅仅七十里的牧野 (今河南淇县西南)。 

     纣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拼凑了七十万人马,由他亲自率领,到牧野迎 

战。他想,武王的兵力不过五万人,七十万人还打不过五万吗?可是,那七 

十万商军有一大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日受 

尽纣的压迫和虐待,早就对纣恨透了,谁也不想为纣卖命。在牧野战场上, 

当周军勇猛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掉转矛头,纷纷倒戈,大批奴隶配合周军一 

起攻打商军。七十万商军,一下子就土崩瓦解。太公望指挥周军,趁势追击, 

一直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