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00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下五千年001-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含糊。”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 

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 

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 

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 

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 

废井田,开阡陌 (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 

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 

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 


… Page 39…

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 

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 (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 

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 

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 

他的师傅应当受罚。”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 

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 

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 

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 

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 (今河南开封)。 



                             30 孙膑庞涓斗智 



     魏惠王也学秦孝公的样,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些金钱招 

徕天下豪杰。当时有个魏国人叫庞涓的来求见,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 

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庞涓真有点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 

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 

     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有一个同学齐国人孙膑 

 (音bìn),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 

传的 《孙子兵法》。 

     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派人把孙膑 

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哪儿知道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 

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办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 

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 

     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 

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见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 (音 

 hándān,今河北邯郸西南)。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 

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人,当了大将, 

会给人笑活。大王还是请拜田大夫为大将吧。”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 

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帐的车子里,帮助田忌出主意。 

     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赵国,国内大多是些 

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了,一定要放弃邯 

郸,往回跑。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田忌 

就按照这个计策做去。庞涓的军队已经攻下邯郸,忽然听说齐国打大梁去了, 

立刻吩咐退兵。刚退到桂陵 (今河南长垣西北)地方,正碰上齐国兵马。两 

下里一开仗,庞涓大败。 


… Page 40…

     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 

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又使出他 

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已经进魏国 

了。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已经退 

了。庞涓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 

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 

只有能够供五万人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 

剩了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 

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 

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 

     一直追到马陵 (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 

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 

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庞涓 

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 

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树瓤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 

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趁着火光一瞧,那树 

瓤上面写的是:“宠涓死于此树下。”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已 

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 

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 

上来。他算准魏兵在这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着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 

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齐军乘胜大破魏军,把魏国的太子申也俘虏了。 

     打这以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一直流 

传到现在。 



                             31 张仪拆散联盟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 

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 

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 

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 

国,去攻击别的国家。这种政策叫做“连横”。其实这些政客并没有固定的 

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 

主张,只要谁能给他做大官就行。 


… Page 41…

     在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 

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 

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 

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 

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 

 “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张仪说:“只要舌头在, 

就不愁没有出路。”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 

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 

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 

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 

     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 

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就被派到楚国去了。 

     张仪到了楚国,先拿贵重的礼物送给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靳音jì 

 n),求见楚怀王。 

     楚怀王听到张仪的名声很大,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 

     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 

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 (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一带六 

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 

岂不是两全其美。”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经张仪一游说,就挺高兴地说:“秦 

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有 

这样便宜事儿,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 

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 

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 

绝交,秦国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 

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 

算晚。”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 

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 

     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 

进攻楚国。 

     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 

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 

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使者回来一 

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 

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 

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 

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 

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3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 Page 42…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 

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 

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 

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奋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革。我觉得 

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泛指北方的少 

数民族)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 

装改一改,你们看怎么样?”楼缓听了很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 

也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了,是不是?”赵武灵王说:“对啊!咱们打仗全 

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要 

学胡人那样骑马射箭。”这个议论一传开去,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 

又跟另一个大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的风俗,可是 

大家反对,怎么办。”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 

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 

说:“我看讥笑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都会赞成我。”第二天上朝的时候, 

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袖的穿着,都吓了 

一跳。赵武灵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讲了,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丢脸, 

不愿这样办。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 

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要改服装,就干脆装病不上朝。 

     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首 

先要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就亲自上门找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 

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 

服。 

     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起胡服来了,没有话说,只好跟着改了。 

     赵武灵王看到条件成熟,就正式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 

多少日子,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来了。有的人开头觉得有点不 

习惯,后来觉得穿了胡服,实在方便得多。 

     赵武灵王接着又号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强大 

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临近的中山,又 

收服了东胡和临近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中山、林胡、楼 

烦都被收服了,还扩大了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