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敏传+番外 作者:桥夕(晋江vip2012-10-04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贾敏传+番外 作者:桥夕(晋江vip2012-10-04完结)-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房大爷的洗三在颇为冷清中落幕,让在房里做月子的王氏不忿了好久,也令另一头快出月子的周氏大为称快。而其后的日子里,史氏虽然没替贾敏的禁足,贾敏始终很少出院子,就算出院子不是往正院去请安,便是去大房里。不多时荣国府上下都知道了敏姑娘现在同大房的关系亲密了。
“姑娘,这抹额的针线倒是与以往的不同些,格外精致了些。”香兰看着贾敏手中正在做着的抹额,眼中惊奇不已。
贾敏一笑,只是道:“不过是多用了些心思而已。”她心中却是知道的,这绣法却是模仿“慧纹”之法了,虽则没有姑苏慧娘那等出神入化的手艺,却也是极为难得了。送给未来婆母姚氏的寿礼,自是要投其所好了。
香兰等人也不多说话,也陪着一边做着针线,金嬷嬷和钱嬷嬷看了一回,心中却是各有想法。两人走到屋外偏僻处才停下来。金嬷嬷道:“老妹妹你是怎么想的?难道就这样一直呆在姑娘这儿?”钱嬷嬷一笑道:“老姐姐难道不愿意?姑娘这样的主子有什么不好?”
金嬷嬷尴尬一笑,终是说道:“我就不相信老妹妹你不想再回太太那儿去,姑娘这里虽好如何比得上太太那里?就是大奶奶和二奶奶都要高看一眼,如今整日里闲在这里,我们老货倒也罢了,家中的孩子谋差事可就不大好办了。毕竟姑娘是要出门子的。”
钱嬷嬷眼神闪了下道:“我没有劳姐姐你想得多,只想在姑娘这边好生做着。若是以后孩子们没个好差事,求姑娘带了我一家去了就是了。”
金嬷嬷一呆,看钱嬷嬷的眼神分外的不解,却也没有多劝,只是道:“妹妹既然不想回去,那我便自己去太太那儿求一求了。姑娘这里丫头婆子们也尽够的,想来太太会答应的。”
等金嬷嬷找了借口去了荣禧堂里,钱嬷嬷心中暗嘲了几句,眼看大房和二房就要斗起来了,这个时候回老太太那里指不定就脱不得身了。钱嬷嬷也不曾想到这想法很快应验了,金嬷嬷回了太太处后经手的第一件事儿,便是送礼贺王家二姑娘出门。本来,按照府中的例子,二奶奶娘家的庶妹出门子,只置办八十两银子的礼尽够了。谁也没想到,二奶奶因为这个闹了起来,最后金嬷嬷落了个办事不利的名头,失了差事,不久就得了病一个秋天就去了。
贾敏听得钱嬷嬷说金嬷嬷去了得事儿,也只叹了一句,只吩咐钱嬷嬷往金嬷嬷家里送了五两银子过去便抛开了,又不紧不慢地过着日子,到了冬天之时,送去林家的寿礼据说很得姚氏的喜欢,心中的滋味却是涩味居多的,原来婆母也是很好哄的。
冬天大雪纷飞之时,贾家出了一件大事儿,应该说是宁国府出了大事儿——贾敬决定离家去道观清修问道,将爵位给十四岁的贾珍袭了。折子上了朝廷,很快就有了答复,皇帝准了,贾珍成了三品的威烈将军,成了宁国府的主人。
史氏作为婶娘恼了许久,荣宁两府可是同气连枝的,又因为一起管家的大儿媳和二儿媳争斗了两回,她心中烦闷,翻了一年入春之时,身体一向很好的史氏竟然病倒了。贾敏赶到史氏的卧房时,王氏和贾绫早已经在床前伺候了。

第19章经年(三)

“姑娘来了?”王氏抬眼看了贾敏一眼,手中端着一只玉碗亲自服侍史氏喝药,而贾绫却像是王氏的小丫头办,只在一边端碗送帕子。
“太太可好些了?依着女儿的意思,东府那头的事儿太太也少操些心,每日里只看着孙子岂不好?”贾敏坐在床头道,看着史氏有些憔悴的样子,心中难免有些不好受。
史氏这些日子冷着贾敏,心中早就不自在了,听得她关切的话语,叹道:“两家子同出一脉,如何能撂开手去不管?哎,想当年贾氏一门两公,如今却都只剩下个将军的爵,说起来还真是愧对祖宗啊。”
王氏放下玉碗,劝道:“太太快别这样说,大爷虽则只是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待出了孝或许能得皇上的青眼,这爵位说不定又上去了呢。”
史氏想到没什么本事的长子,皱着眉头没有接话,倒是掀帘子进来的周氏笑道:“二弟妹说得极是,大爷这些日子已经改了好多了,太太您也多督促他一些,以后定能有所出息的。太太就要快些好起来才是。”
“大嫂子好。”贾敏在王氏眼前从来不掩饰她对周氏的亲近。
周氏手中抱着一只刻漆楠木竹盒,对着大丫头春喜道:“这里头是上好的鹿茸,你收起来给太太用上,太太这病也好得快。”
史氏让春喜收了,才对周氏道:“太医说了我这病要静养好几个月的,你要打理家中一干事务,我这里你也不必和你弟媳妇一样侍疾,好生管家就是了。”
周氏心中惊讶,太太之前让王氏和自己一道管家,如今却又说不让她管事儿,这可真是稀奇了。当即笑道:“伺候太太您那是应该的,若是不尽心伺候,说不得大爷也要埋怨我了呢。”
史氏神色疲倦就说:“你还有瑚哥儿要照看呢,没得累倒你了。就这么说定了,你每日晨昏定省时来看我就行了。老二家的和敏儿都在跟前,你还担心什么?”
周氏忙笑着应了,目光却是看向贾敏。贾敏心中却是起了波涛,太太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当年也是如此,留着二哥二嫂子侍疾,等太太病好了,也快出了孝,而二哥和二嫂子已经在荣禧堂正房后头的三间小抱厦里安住了下来。
贾敏心头主意闪过,只是对着周氏轻不可微地点了头。再看一边面含忧色的王氏,贾敏暗道她到底知道不知道太太的打算呢?
不管史氏是真病还是假病,贾敏都跟着王氏一起侍疾,有时候也碰见了贾绫,也只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淡笑点头致意。贾敏看着周氏在没有了太太和王氏压制后,日渐张扬的行径,不觉得有些担心。劝了一回不见她收敛,便罢了。等她知道太太和王氏的打算,她便会明白她想接管整个荣国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时间一晃就到了二月,正是春闱之时,贾府是勋贵之家,府上也没有去应考的主子,就是外头的族人也没有一个有参加会试的资格。之所以稍微关注了一番,也不过是因为贾敏的未婚夫婿林家大爷参加了今科的会试。
“妹妹倒是半点不见忧心,你就这么笃定林家姑爷一定会高中么?”贾绫看着桃花枝下的悠然的贾敏,笑盈盈地说着。远处的人也只瞧见两姐妹都是面上带笑,是为姐妹二人相处极好,谁曾想过两人说出的话都是绵中藏刀呢?
“老爷当初说过,林家大爷少年英才。我便是不相信林家大爷的才华,也是相信老爷的话的。再说了,若是今科不中了也算不得什么,林家大爷年不及弱冠,下科再试就是了。倒是未来的姐夫家,听说今年内务府新晋的几家皇商里头,也没有桂家的名儿呢。要是姐夫不擅做买卖,还是置办些田地安心做个富家地主就是了。”贾敏甩了甩手中的帕子,笑得比贾绫更灿烂。
“首夏,时候也不早了,我们得回去看太太起了没。”贾敏转身离了花园,丢下脸色青紫一片的贾绫。
才进了荣禧堂后巷边的夹道,便听见抱厦中间屋里传来一阵说笑声。
“哎哟,珠哥儿可真乖巧,别抢别抢,这个紫色的大珍珠便给你就是了。”史氏的笑声里丝毫不掩饰喜爱。
“珠儿还小,不如让丫头用丝线编了网兜将这紫珠子串起来,也免得他一个劲地往嘴中送。”王氏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婉。
贾敏想到很少抱了孩子过来的大嫂子,微露苦笑,在奉承婆母这件事儿上,大嫂子可真是比不得王氏,纵使周氏是因为心疼早产的儿子,而王氏狠得下心抱着不大结实的儿子来奉承。
她只站了一会儿,便提步入了屋子,对着史氏行了礼,又对王氏福了福,在炕下面的小椅子上坐了,才笑看着襁褓中的贾珠,大概是因为早产的抱着并不是一般五个月大的婴儿白白胖胖的,只是一双大眼乌油油地看着很是机灵。
“太太,我看珠哥儿怎么总不见胖呢?昨日我看了瑚哥儿,他只比珠哥儿大十几天,看着却比珠哥儿胖呢。”贾敏摸了摸贾珠的小脸道。
王氏脸上的笑容一僵,史氏也不大高兴,敏儿也太不会说话了:“定是你看错了,方才乳娘还说了,珠哥儿每日里吃五回奶,胃口好得很呢。你嫂子虽然晚间里经常要照看我,却也半点没有疏忽珠哥儿。方才那样的话不要再说了,没得惹人不快。”
贾敏垂头应是了。王氏心中愤恨,便道:“我昨日听说姑娘求了大爷让小厮出府去打听林姑爷考试的事儿,姑娘也不要担心了,听说林姑爷出了会场时出了脸色青白了点便没有什么的。”
王氏这般以为自己会恼羞成怒么?贾敏扯着史氏的袖子,带着担心道:“太太,您说林家大爷会不会有事?要不要让赖大去打听一下吧。”
史氏脸色沉了沉,想着前日老大家的来报说府中遣人送出得两样贺礼:一宗是镇国公牛家的大爷娶妻,另一宗是西安郡王娶妃。史氏想到西安郡王妃不过是个五品同知家的女儿,如何比得上敏儿?贾代善在世时和老西安郡王的交情不错,当时她还想着敏儿嫁个宗室郡王也是极好的,现如今的女婿林海,就算高中状元,也比不上这郡王之家的。
“去打听下也是应该的,只是敏儿你纵使订了亲,也是个没出门的姑娘,这般急切外人看了真是要笑你了。”史氏淡淡地道。
王氏心中高兴,只是片刻后就高兴不起来,因为贾政说他想亲自去打听一下情况。
贾敏自是谢过了贾政,看着贾政出门,暗道这个二哥心中对于读书大成的人还是很敬仰的。
贾政虽则对未来的妹夫有一分关心,但是更多的是想出门透透气,说不行还可结识一二在贡院参加会试举子。他想到可以几个月不出门的大哥,嘴角抽了下。
“二爷,现在快到晌午了,也不知道会试结束了没有。”小厮张材跟在骑马的贾政后头道。
贾政没有说话,他在贾府长辈眼中是个爱读书的,其实却是乡试也未曾考过的,只知道会试考三场,今日十六日,正是会试的最后一天。至于何时结束,他也是不清楚的。
待贾政带着小厮们走到离贡院颇远的成贤街时便不能再骑马了,只因街上到处都是人,来接人的马车更是动弹不得一辆接着一辆的,都在翘首看着紧闭的贡院大门。
申时才到,会试结束的铜锣声响起,又过了两刻钟,贡院的大门方才缓缓打开,出来的举子们个个脸色青白,更有面上含泪的学子,甚至也有举子刚一出门就倒在了地上来……
贾政看地心有戚然,暗道若是自己去应考或者也是这样了。小厮们更是目瞪口呆:平日里一派斯文的读书少爷们,现在可是狼狈极了。张材睁大眼睛,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忙叫道:“是林家姑爷!”
贾政一看,果然是未来妹夫林海,当即出声招呼起来。林海的面色倒还好,入考场前父亲和先生都将该注意的说了,是以他出场时虽然脸色有些苍白,但是衣服还是整洁的,并不显得狼狈,反倒是有几分悠然,在一干应试举子之中,颇为出众。他听见有人喊自己,一看不是自己家的下仆,却是自己未来的妻舅贾政,眼中闪过诧异,还是走了过去道:“存周兄怎么过来了?”
贾政看林海的样子,心中参杂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脸上却是笑道:“家中人关心你,我便出来看看。看如海你这神情,当时考得不错才是。”
林海一笑,暗想贾敏也是这“家中人”之人,心中有些暖意流过。轻掸了下衣袖道:“在号房之中只顾着答卷,如今又累又饿,不如找个地方坐坐说话?”
贾政才想答应,林家的管事林忠带着随从青木找来了,一看林海就大喜道:“大爷你让我们好找,快些家去吧,老爷正在家中等着呢。”
林海抱歉地对贾政笑道:“家父开春后身子一直不适,我也不好让他就等。不如改日再同存周兄聚聚说话?”
贾政自不好拦着了,看着林海上了林家的马车去了,这才打马去了书画铺子极多的城南翰墨街。
成贤街上最大的酒楼“及第楼”三楼雅间临窗前站着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他身披紫色的大裘,头戴明珠紫金冠,容貌虽然平凡,一双浓眉却如浓墨泼就,直入发髻,双眼目光深如幽潭,看着一干举子悲喜不同的神态。
“那个人倒是很悠然,衣衫齐整神态如常。恒一先生可认得他?”青年指着正同贾政说话的林海道。
青年身后一名四十来岁玄衣中年人,随着青年的话朝着楼下看去,咦了一声曹笑道:“老夫确实认识他,他是前吏部尚书林垣之孙,现朝议大夫林鑫之子林海,我常听国子监的陈祭酒说他才干非常。”
青年双眼中眸光闪闪,笑道:“哦?那朕可等着看他的考卷了。和他说话的那人是谁?看衣着像是世家子。”
青年身后另一边三十来岁的沉稳汉子目光一扫,恭敬地道:“那是先荣国公贾代善的次子,贾政。”
青年眼中闪过深色道:“林家和贾家有关系?”
“皇上大概不知,这林海的未婚妻子乃是贾代善的嫡女。”中年男子答道。
皇帝看着林海上了马车,笑容比之前淡了许多。那中年人瞧得分明,再看林家的马车驶远了,心中暗道林海这门亲事定的不大妥当,倒是有些可惜。
皇帝自也将中年人的惋惜之色看在眼中,却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心中所想同中年人截然相反,若是林海的才干真的堪当大用的话,有这样一门妻子倒是让他更好掌控了。
贾府里,贾敏等得贾政回来,问了林海出贡院的事儿,眼见王氏的丫头催了两三回,这才告辞回了自个院子的。
会试放榜这一日,贾敏去求了贾赦去贡院看榜,贾赦经不得贾敏一再请求,只得离了府往贡院去了。在贡院前人山人海中挤了半天,才听得小厮满头是汗地跑来道:“大爷,林姑爷是第二名呢,我听得人喊道第二名姑苏林海,可是对的?”
贾赦心中满意,看着欢喜悲伤迥异的两类人,他顿时也为林海高中而欢喜,不愧是自己的妹夫啊!“你赶紧回去将好消息告知太太和姑娘知道。”
小厮欢欢喜喜地挤入人群中去了,一进了贾府就将这消息高声宣扬起来。很快满府上下都知道了,王氏摔碎了一只梅枝缠瓷杯,而在书房中写字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