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初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初三-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心情还是不错哒~
嘿嘿嘿被表扬了!
林美坚持了数天每天早晨七点半到校,在周五班会上被郑老师点名表扬!
“就像林美,上次考不好以后就努力了!每天七点半到校!我天天来都能看到她坐在那里背书!有这种精神怎么可能学不好?你们要都跟林美似的,下次成绩肯定能再进步二十分!!”
被全班同学行注目礼的林美在这么多年以来,再一次像个小姑娘一样脸红了。
郑老师继承说:“林美上次虽然只考了67分!”
林美: 
喂!
“但我看她一次能考87分!”郑老师。
林美: 
“被预言”下次能考87的林美放学收拾书包的力气都没有了,朱海嘿嘿嘿的冲她怪笑,周罄倒是真心实意的对她说:“郑老师很看好你啊!”
周罄的频道肯定跟大多数同学不一样。
林美发现班上除了不在意的,剩下的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嘲笑她。
嘲笑去吧!姐下回就考个87让你们开开眼!
大概郑老师发现周一考试能让大家保持一周的紧张气氛,所以又到周一,郑老师再次抱着卷子进来了。
郑老师严肃的说:“让我看看你们上一周学得怎么样,有进步没有。”
林美感觉郑老师重点看了她一眼。
林美在上次郑老师考过之后就划了重点。总的来说,郑老师不可能会考太远的知识点,试卷出题点主要集中在初二的下半本书和初三这两周讲的课上。
之前她一直是从头复习,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次她做重点突击,先根据课本在《总汇》上划出重点,再用一周的时间抱着《总汇》使劲看。
连数学和物理都放下了。
不是她厚此薄彼,而是学习就是为了应试。她的目标一直都很清晰,那就是应试。是中考还是随堂考都一样。
既然是为应试服务,那就要有侧重。最近数学和物理都不考,只考语文,那她就只冲击语文。语文只考这部分内容,她就只看这部分。
如果说成长带给她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那就是学会了给自己找一个目标。
下午自习课,郑老师让人把卷子抱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单独拿出林美的卷子进行表扬:“上一周,林美只考了67分。之后我发现她努力学习,我说过努力就会有成果。林美做到了!这一次,她的分不是最高的,但她的进步是最大的!林美上来。”
林美起身,走向讲台。
“89分!”郑老师把卷子面向全班,然后递给林美,温柔道:“继续加油,不要放松。”
班上陡然响起一阵掌声!有几个故意捣乱的还拍得很响!
林美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坏蛋先拍手的。
她脸发烫的坐回去,展开卷子,见上面还有郑老师写的一句话:进步很大,继续努力!
这次放学,还是有人冲她发笑,还有人跟她吹口哨。等她跟周罄和朱海走出班级,看到还有别的班的再冲她指指点点。
朱海说:“别的班的也知道了。”
周罄说:“我看是郑老师说的。”把你当典型了。
林美: 
进步这么大的典型,绝对需要好好宣传一下来激励同学。
林美完全能理解〒▽〒

、第 10章
运动会后不久就是伟大的国庆节。
国庆节放假三天。

郑老师非常不想让他们放假,她在讲台上叹气:“一放假你们的心又野了。”
下面的同学们嘿嘿嘿的偷笑,他们很喜欢郑老师露出这种“没办法”的表情。但其实他们只占了一天的便宜。
周五,周六,周日。

为了这多出来的一天假,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加印出来了好几份卷子发给他们。这就是身在纺织附中这个学校的“坏处”了,学校里绝对不缺印卷子的油墨和纸和机床。有整个纺织厂做他们的后盾。据说当年厂里还有厂报呢。
语文三份,郑老师轻松的说:“我就不给你们另外布置作业了,会主动学习的人不必我说就会自己学。这三份卷子,后面的作文不用写,你们只用一天抽出一小时做一份,非常简单。”
——你们占大便宜了!
一天只需要学习一小时,难道不是大便宜吗?

叫郑老师这么一说,大家还真有占便宜的错觉呢。

然后英语老师来了。高老师微笑的抱来了两摞卷子,一进教室就说:“别哭丧着脸。”她拍拍卷子,“题特别少,你们一看就知道了。”
卷子只有两张,题确实不多。
然后高老师再说:“每人再做几页练习册,从23页做到38页,不多吧?”
林美翻了翻,确实不多,七八页而已,捻在手里几乎没有厚度。
“再每天背十个单词,几个短语。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这么日积月累的。”高老师说,“找点英文阅读看看,去书店买两本原文书。”

林美想,再过十年,英语老师可以这么说:“混圈吗?找点欧美同人看看吧。”
她的英语就是混圈虐出来的。谁叫她爱的CP本土产出就两篇!!OOC她都认了,两篇背得滚瓜烂熟。结果欧美圈居然是大热的CP之一,文、图、漫像山一样多!最后她一咬牙去啃了。一周后,不知不觉间,她就能自由阅读了。
林美内牛满面。虐了她上学时近七八年的英语竟然一周就通关了,虐哭。这让她想起以前的朋友因为喜欢日漫,大学就去读日语专业,留学去了日本。这也是兴趣的力量。

物理老师今天没课,特意趁上午两节课后的课间来发卷子,二十分钟全浪费在这上头了,林美都没能下楼去买个饼夹菜加加餐。
“不多啊,就一份卷子。”凡是老师,进来第一句都是这样。“回去好好做,尽量别看书。还有练习册力学这一章后面的习题抽空做做,下周来了就讲。”

上午一共收获了十四张卷子,林美卷成一卷拿回家了。下午两节课上完都没发卷子,大家呵呵呵呵的轻松了,都在畅想放假三天怎么玩。
自习课一开始,徐老师微笑着进来了。

大家被她笑的心里一凉。再看她手里没拿卷子,还自欺欺人的想:数学可能没卷子。
徐老师刚来一个月,对班里还不太熟,就几个班委都认识,她的目光在教室里一扫,对郑凯说:“郑凯是吧?去办公室我的办公桌上抱卷子吧。”一边掏出钥匙给郑凯,“都是你们班的,都抱过来吧。”

郑凯想了想,站在教室门口冲最后的高源招手,带着这个壮劳力去老师办公室了。
全班的心瓦凉瓦凉的。

等郑凯和高源气喘吁吁的把卷子抱进教室,林美已经很自觉的开始收拾书桌了。一会儿发卷子,桌面上还是干净点的好,不然容易碰掉书啦笔啦,不方便。她抬头一看,大家都是这样做的,看来是都习惯了。

“三天。”徐老师用“时间很多”的语气说,她的目光扫过全班,好像在说“这么多时间你们舍得浪费吗?浪费了不心虚吗?”。
“你们已经没有时间了。”她语重心长的看着他们,像在看一群病入膏肓的垂死病人,再不努力就晚了。
“卷子是我综合最近两年的中考的题型出的题,比中考的题量大,不过你们如果认真做了,那中考时也不用害怕了。”徐老师轻松的说。

大家觉得貌似有点道理,要是做了这份卷子连中考都不用怕了,那不是很好吗?
卷子发下来,十张。

林美一看,原来是两份。
“AB卷。”徐老师说,“本来是想给你们班和四班考试用的。不过没想到赶上国庆节,没时间考试了,所以才直接发给你们当作业。”

于是大家又“占便宜”了。怎么能不感激涕零?我们是不是很幸运?国庆真是美好到哭。
反正都有逃过一劫的小兴奋。

大家嘿嘿嘿嘿准备把卷子收起来,徐老师眉一挑:“开始做吧,正好我在这里,有问题就举手。”说着往讲台后一坐,摊开书开始学习(?)。
林美怀疑徐老师又在出卷子了,要么就是在备课。

大家开始做卷子。此时便是人生百态了。

钱亮算完第一道填空,勾头往林美这边凑:“第一题你算出来什么数?”
“10。”林美头都不抬的说。
“不是9。5吗?”钱亮转头去问另一边的。
林美看到讲台上的徐老师轻轻抬眼扫了钱亮一下,林美都替他背上一寒。

等差不多第一大题填空题的都做完了,班上开始响起一片嗡嗡声。大家开始对题,徐老师在讲台上静静看着底下的他们。
郑凯重重的清了下喉咙。
班上一静。
很给班长面子嘛。

五分钟后死灰复燃。
还有郑凯身前、身后、旁边的哥们问他:“老郑!你填空做完了没?”哥们都是很自来熟的,坐郑凯前头那个呼的一下趁郑凯不备把他的卷子给抽走了!
郑凯从背后连三赶四的又拍又拉那混蛋。
前头的男生不动如山,只把宽厚的后背留给郑凯去拍,“看看,看看。”一边奋笔疾书中。
郑凯急得扯着哥们的衣服,险些把衣服给撕了,一边小声的急道:“快还给我!徐老师在上面看着呢!”
哥们抬头偷偷看讲台,徐老师气定神闲的专注看自己的书呢。

哥们抄完了,把揉得皱巴巴的卷子扔给郑凯。
郑凯赶紧捡起来展平,埋头做认真学习状,一边警惕身边的哥们。坐他背后的站起来勾头从他肩上往卷子上看:“让我看看呗。”
“滚!!”郑凯怒咆。

徐老师让他们“自由”了半节课,在只剩下十五分钟下课的时候,她从讲台上走下来开始巡视。第一趟就是从郑凯那边走,在郑凯的前桌那里流连了五分钟。
她就站在那哥们的背后看他做题。
那哥们无比认真的背影让人印象深刻,就好像他从一开始就把全部心神都投注在了卷子上。

桌子下面的腿哆哆哆哆的抖着。

郑凯的心理素质比哥们强出一座山去,他还举手趁机问了徐老师一个问题,特别自然。

徐老师转了一圈,在其中几个她刚才在讲台上看到不认真做题的人的背都都站了站,还挑出两个典型说:“半个小时你就做这么点儿?那你还考什么啊?回老家得了!”

大概“回老家”是徐老师和郑老师这个年纪的人独有的特色。

被骂的学生无不垂头做忏悔状,额头几乎要贴着卷子了,有几个还在咬笔尖,一脸苦大愁深。

徐老师也在林美背后站了站,林美怀疑自己的名声已经传到数学老师那里去了。徐老师站完走了,没说话,应该只是路过。

林美松了口气。
放学后,周罄挽着林美下楼时说:“我看徐老师也对你有信心了。”

林美:“……不用吧。”
她还没做好准备要当所有老师的小甜心。一个郑老师就够了!再加个徐老师真的会挂!

晚上回到家,林妈妈说:“明天放假对不对?去看你姥姥吧?”
“好啊。”林美说,“涛涛在家吗?”
“听你舅说没回来,在学校呢。”林妈妈一直觉得林舅舅和林舅妈对涛涛太放松了,一个男孩子,每天打架不学习,他们就一点都不着急。
“没事,涛涛以后可以跟舅舅一样去做生意嘛。”林美说。陶涛最后确实去做生意了,先是在电脑城支了个摊,代理清华同方电脑,兼卖U盘、MP3、P4、P5,国产手机一类。后来有了淘宝,他就干起了淘宝店,也不少赚钱。林美还找他配了个电脑呢,特别便宜。

所以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世道变得快,未来什么样没人知道。
林美突然觉得,其实她也应该想一想未来要做什么了。首先,留学还去吗?其实要是不去留学,省下来的钱正好可以再买一套房。她读个硕就出来工作,在职读个博什么的,一边刷资历,好像也不赖。
再往前推,初中要不要换个学校读?她上一次上的是七中的高中,在市里只算中等学校。这一次往省六努力试试?省一高不敢想,省六应该不算奢望?
要是能进省六,考清华北大可能还有些做梦,浙大呢?

林美晚上给周罄打了个电话,在她的印象里只有周罄可能有这方面的信息了。
“你说想知道浙江大学去年的录取分数?”周罄在电话里愣了一会儿说,“我去问问我爸。”她说,“林美,你现在就考虑上大学的事了?”

林美突然发现她做了件蠢事。高中还没上就考虑起了大学,这真是太着急了。
但周爸爸却很推崇这件事。
第二天上午,周罄给她打了个电话。
“我爸说我了,他说你同学现在都知道考虑大学了,我还每天什么都不知道呢。”周罄深深叹了口气,“我去找你吧?咱俩说说话。”

“我中午去我姥姥家,下午吧。你来我家还是咱们出去?”林美说。
“你想去哪儿?”周罄。
“新华书店?我想去再买两套卷子。”林美说。

中午在姥姥家,舅妈做了卤面,黄豆芽放了足有一斤,肉就从头到尾没看到一块。就这舅妈还说她特意放了很多肉,在哪儿呢?
林美在厨房里一翻,翻出两罐午餐肉,乐滋滋的全开了,切得厚厚的片,端了一盘子出来。舅妈吓了一跳:“你吃得完吗?”说着就要拿碗先分出来一部分放回去。
林美:“大家都吃吧。舅妈不吃是吧?妈你吃吗?”
林妈妈把碗一伸:“来点。”
林美端着盘子挨个分,每人碗里来几片就不剩什么了。最后剩下两块,林美给舅妈:“舅妈真不要?那我都吃了。”
“来一片吧。林美真能吃啊。”舅妈把剩下的挟走了。

吃完回到自己家,林美就收拾书包准备去新华书店了,她跟林妈妈说:“我跟周罄去逛书店了。”
“别再买辅导书了,你买的够多了。”林妈妈说,她现在挺发愁的,孩子不用功成天混日子她着急,孩子一下子变得太懂事太用功,她又怕她学坏身体了。
林美跟妈妈招招手:“我不买书,就买两套卷子。”
“卷子也别买,你们学校不是发了吗?别买了,跟你同学溜冰去,吃小吃去。”林妈妈塞给女儿二十块钱,“我现在看你拿书就心慌。”

林美嘻笑着替林妈妈拍背:“不心慌啊,就这一年。考完就好了。”
林妈妈认真的说:“听话啊,要劳逸结合。你学了一周,休息时就该好好休息。”
   “好的,知道了。”林美答应得很乖,出门就想真没想到,难得用功一回妈妈还不愿意。这让她想起工作后还要考证,林妈妈跟她说:“不用赚那么多钱,身体要 紧。你白天上班,晚上看书看到几点啊?睡得够不够啊?”再摸摸她的脸,“熬夜对皮肤不好啊,容易老。”后来看她劝不住,林妈妈就给她五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