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官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谋官场-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懒得和她纠缠。
想着这儿,郑为民板着脸,说道:“我姓郑,这个回答你该满意吧?”说完这句话,郑为民索性抱起胳膊,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起来,再也懒得搭理眼前这个叫乔小兰的女孩。

7 郑家的家务事(一)
郑为民回到他父母所住的大柳村郑家庄时,时间已近傍晚六点了,夏天天黑的晚,此时的太阳还明晃晃的,高挂在村庄西边十公里外的山头上。
大地在太阳的照耀下,仿佛涂抹了一层金色,给宁静的小乡村带来温馨和安逸。
远远瞅见自家灶房的烟囱里,往外冒出缕缕炊烟,知道他母亲田腊梅正在灶房生火做晚饭,此时,郑为民有一种倦鸟归巢的感觉,心里瞬间变得温暖踏实起来。
想着母亲一生操劳,本已乌黑的发丝被一缕缕白发取代,郑为民忽然心里一热,眼睛有些发湿。
要不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倔强,主动要求转业,也不会过早的让父母为自己操心,自己完全可以在部队长期干下去,至少四十岁之前,不需要考虑转业的问题,这一点团政委找自己谈话时,已经明确表示过。
可要把自己由一个特种兵连长,发配到一个军用农场,当普通的助理员,这确实让自己接受不了,自己当初由江洲大学计算机系主动报名,特招入伍,是冲着到部队干一番事业,为国防献身而去的。
可命运对他郑为民来说,为什么这么不公,明明在攀岩训练中,因准备不充分,指挥失误,造成两名战士坠落伤亡的事故,是军长儿子,连队的副连长雷鸣一手造成的,倒头来却让他这个出差在外的连长承担一切后果,这叫什么事。
军里只给了雷鸣一个严重警告处分,调离特务连,到军政治部任干事,而他郑为民却要由正连降为副连,调离特务连,到军里远离城市的农场,当什么助理员。
说是调离,其实就是发配,就算能混到四十岁转业,又能怎样,自己背着这个黑锅,估计以后肯定不会得到重用,于其这样lang费青春,流失生命,在部队耗着,到时,年纪大了,一事无成,灰溜溜的转业,还不如现在脱下这身军装,趁自己还年轻,到地方干一番事业,不也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从这一点来看,当初找自己的军区老乡弄了个指标转业,应该是对的,可现在真的脱下这身军装,心里却又是一番滋味袭上心头,对部队有些留恋,不舍,对未来又有些恐慌,迷茫,还有作为村里唯一的军官,面对村里父老乡亲不解的眼光,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
最不敢面对的是自己的父母,郑为民心里总有些愧疚,自己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没能力管自己,从小到大,都由着自己的性质来,他们只一味的辛苦劳作,挣钱养家糊口,供自己和哥哥上学。
这次转业,自己只是草草的跟父母说了一下,二老主要还是担心自己回到地方找工作的事,自己要求转业,他们也没有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只说自己的路自己走,只要自己不后悔,以后不要怪他们就行。
不管父母开通也好,无能为力也好,能给自己足够自由的空间,郑为民已是感激不尽了。
有了部队的这次打击,郑为民最近在思想上慢慢有了些转变,开始渐渐变得成熟起来,以前心高气傲,棱角分明的个性,也降温了不少,接下来,面对找工作的问题,毫无关系的他心里一直没底,不得不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妈,我回来了。”郑为民放下迷彩包,走进灶房看见正在灶口生火的母亲田腊梅,大声叫了一声。
母亲抬起头,一脸愁容,见是儿子为民,脸上勉强有了些笑容,说道:“为民,你回来啦,上午,小芳打电话回来了,问你回家没有,这孩子,大学里放假了,她说先到女同学家去玩两天,然后带同学一起到家里来玩,我真是急死了,来了都不知道住哪里?你看看家里乱的,跟打地铺似的。”
“嘻,嘻,这丫头,就知道玩,妈,这是好事,在大学里有几个玩的好的同学很正常,这锻炼她的交际能力,只是把我这个做哥哥害苦了,就那俩工资,基本上全花在她身上了,等她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我可叫她把钱还给我。”郑为民笑道:“妈,你别担心没地方住,让她俩女孩住我哥新楼房里,不就行了嘛。”
“你这孩子,说的轻巧,就算你哥同意,就你嫂子那小气气的样,会不会同意还两说,你别指望你嫂子,全村哪个不知道老郑家的大媳妇菊花厉害。”田腊梅提到自己的媳妇不觉叹息了一声。

8 郑家的家务事(二)
老郑家向来门风纯朴,长辈仁慈,晚辈孝顺,划成分那年,家里明明是地主,由于祖上乐善好施,村里哪家受难,遭灾,都会出手帮助,救活了许多人的命。
运动来了之后,村干部和村里老百姓为了感谢老郑家的恩情,想着法子保护老郑家,虽然房子和田被分了,最后硬是把成分划成了中农,别看是定个成分,可在黑五类遭压的那年月,家里不知要少受多少罪。到现在,村上老一辈的讲起来,还念着老郑家的好。
也不知老郑家祖上哪点没做好,自大儿媳菊花嫁进门后,就没消停过,门风基本上都被这个媳妇败尽了,才过门不到半个月就闹着要分家。
分就分呗,以为分了家就清静一点,谁知这个儿媳妇,只要有点点不合她的意和她这个婆婆吵,真是让田腊梅操碎了心。
大儿子也是个没用的东西,连个媳妇都管不了,整天被女人捏着脖子过日子,哪像个男人,平时,小夫妻俩有好东西吃时,总是把门关的严严实实,躲在房间里吃,生怕她这个婆婆向她俩口子伸手要。
光这也就算了,男人郑三根和她田腊梅是苦里成家,也不是想不开的人,关键小女儿小芳上大学,老俩口无力供她读书,想让两个儿子一人出一点,先把大学念完,好让这闺女以后有点出息。
大儿子良田在城里工地上做泥瓦匠,还挣了几个钱,可一谈到出钱给他妹妹念书,儿媳妇菊花愣是把脸拉的跟马脸似的,说什么也不肯出,后来,只得由小儿子为民一人出了这个钱,供他妹妹上学。为民也二十六了,到现在对象都没谈。
一想到这些,田腊梅心里堵得慌,幸亏小儿子懂事,从没埋怨过她老俩口,可小儿子越不埋怨,老俩口越是心里内疚,总感觉亏欠了小儿子为民。
这孩子真是命不好,从大学里到部队当特种兵,才几年功夫,就转业回来了,问他什么情况,这孩子就是犟,什么都不跟老俩口说。
反正她和男人三根也老了,儿子的事由着他们自己折腾,老俩口不想管,也无力管,是好是坏都由自己受承。
“妈,这事你甭管了,你不好说,我去跟嫂子说,小芳和她同学,又不是长期住,顶多住上十天半月的,不碍事的,真不行,我让她俩住来水家去。”郑为民说的来水,是他小时候光着屁股长大的,最要好的伙伴,两人上小学时,一直是同班同学,后来读到初中,来水没考上县高中,就中止了学业。
后来,郑为民念县一中,上大学,特招到部队,郑来水就跟着他舅舅在秦唐市搞小工程,两人一直保持联系,关系相当好,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郑来水这些年跟着他舅,大钱没挣到,不过日子过的还不错,家里盖了二层的小洋楼,很是气派。
“你这孩子,来水前几天回来了,还到家里来打听你回来没有,这几天又回城里去了,他不在家,你就别去麻烦他爹娘了,能在家凑合几天就凑合几天。”
“要是让外人知道,还不笑话死,你哥家亮堂堂的房子立在那里,还到人家找房子住,你让人家怎么想,我和你爹这张老脸还往哪里搁。”田腊梅是个要面子的女人,现在和儿媳妇关系僵成这样,她也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郑为民理解他母亲的心情,笑道:“妈,时间还早,我找个时候,给嫂子好好说说,说不定她会听我一次,真要是不行,她不是爱财吗?住一天多少钱,我给她钱不就行了;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晚上,吃饭时,郑良田知道弟弟从部队回来了,特意从自家的新楼里赶了过来,儿子毕竟是儿子,虽然怕媳妇,但郑三根和田腊梅还是心疼这个整天水一把汗一把,在外面卖苦力养家糊口的儿子。
田腊梅走进房间,从那条阵旧的有些发黄的枕头底下摸出了二十块钱,叫男人三根到村西头的杂货店里拿了五瓶啤酒回来,她想让他父子三个,好好乐一乐,交交心,唠叨唠叨生活的酸甜苦辣,融洽一下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
知道男人良田肯定要在公婆家吃饭,杨菊花心里乐开了花,干脆把八岁的儿子志林也赶到爷爷奶奶这边吃饭。

9 郑家的家务事(三)
知道儿子回来,田腊梅专门杀了一只土鸡,弄了一个土鸡火锅,菜很简单,外加一碗黄豆炖肉,豆腐干炒辣椒,一碗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碗红烧豆腐,加上一小碗腊肉,共有六个菜。
酒桌上气氛温馨,父子三人每人面前斟满了一杯啤酒,田腊梅见孙子志林过来吃饭,突然想起了媳妇杨菊花,尽管平时婆媳关系有点紧张,但田腊梅是个开通之人,毕竟也是长辈,她想让媳妇过来一起吃饭,感情能弥合多少就弥合多少。
田腊梅见孙子蹦蹦跳跳的走了过来,赶紧上去一把把孙子抱进了怀里,开心地笑道:“哟,我的小林林又长高了,肚子饿了吧。”说完,拿起一双干净筷子,夹了一个鸡腿,递到了孙子手上,然后,转头对坐在桌上的男人三根,说道:“三根,你去把媳妇叫过来一块吃,一家人难得团聚一次。”
三根答应了一声,赶紧从桌上站起来,准备去叫儿媳妇过来吃饭,大儿子郑良田嘴里吃着一块腊肉,边嚼边说道:“爹,叫她干啥,这东西上不了桌面,来了也不让人省心,我就看不惯她小家子气,让她一个人在家做着吃。”
见侄儿边吃边看着他爹良田说话,郑为民知道他哥怕嫂子,担心小侄儿听见后,回去告诉他娘,赶紧叉开话题道:“哥,说这些干啥,嫂子一个人做饭也麻烦,要是不来,给她盛一碗饭送过去。”
田腊梅见小儿子郑为民说的有道理,放下孙子,到灶房盛了一碗饭,夹了些菜叫孙子林林给他娘端了过去。
见孙子走远了,田腊梅转头对大儿子郑良田埋怨道:“你就是嘴硬,这话要是让菊花听到了,还不跟你吵翻天,回去后又不知怎么欺负你。”田腊梅叹息了一声,说道:“不是娘说你,你做男人的,也要硬气一点,在家里别什么主都让女人作,女人总归头发长见识短,心眼要小些。”
“只怕以后还是这样下去,哥,恐怕你这辈子就别想抬头。”郑为民笑着跟了一句。
“以后,我是的狠一点,她再敢跟我跳,看我怎么收拾她。”郑良田喝了一杯啤酒,底气似乎比平时足了很多。
“行啦,行啦,你这老娘们多嘴,我看这样很好,菊花是有点小性子,不过,手上要是不紧一点,我看良田这栋楼房难的立起来。”郑三根白了女人田腊梅一样,埋怨道。
见孙子志林给他娘送完饭走了回来,三根说道:“你们别在这事上多嘴了,还是说说为民转业的事吧。”
“为民,不是哥说你,你年纪轻轻的转什么业,部队不是挺好的嘛,虽然你的工资不比我挣的多,可我挣得是辛苦钱,你怎么说也是个军官,吃的是轻巧饭,以后还有向上爬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好。”郑良田举起玻璃杯和郑为民碰了一下,咕咚一声,一口干了下去。
郑为民见他哥干完杯中酒,自己也跟着喝完,转手拿起酒瓶,给他哥酌了一杯,虽然郑为民心里有难言之隐,但在家人面前,自己还是显的很坚强,他始终不肯告诉他家里人自己转业的原因。
笑道:“我有我的打算,人一辈子在哪里都是吃饭,部队也不是干一辈子的,早点转业有早点转业的好处,我始终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哪里都有路,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为民这句话说的好,爹支持你,现在既然已经转业了,就要面对现实。”三根皱了皱眉,忧心忡忡地说道:“眼前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工作安置好,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毕竟家里有个军官,郑良田在外做工时,闲聊时,也听到过许多关于军队干部转业的事情,说道:“为民,爹说的话没错,找工作的事,你一定要抓紧,我听说,现在转业干部,都在花钱找关系,想着进好一点的单位,你想进哪个单位,有没有初步的意向。”
“我还没想好,明天县军转办主任叫我去一趟,好象要找我们军转干部谈一次话吧,先看看再说。”郑为民用筷子夹了两根豆腐干,送进了嘴里边嚼边对他哥说道。
“为民,这次找工作,家里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能靠你自己了。”听见说儿子找工作的事,田腊梅脸上有些无奈:“至于花钱的事,我和爹尽量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亲戚借一点。”
“妈,你们能不能不提钱,不管怎么样,你儿子也是个军官吧,好歹有份工作,不会饿死,我不信,不花钱找关系,县里就不给我安排工作了。”其实现在的社会风气,郑为民都知道,他主要还是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怕给他们增加经济和心理负担。
他从小惯了,尤其当了特种兵连长之后,身上总是充满着自信,总觉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为民,妈说的对,你可不能这样想,这是关键的时候,关系到自己一辈子的事,马虎不得。”郑良田见儿子站在边上,捧着碗埋头吃饭,笑道:“林林,你回去看你妈吃完了没有。”
林林碗里菜吃的差不多了,见他爹跟他说话,赶紧把碗伸了过去,要他爹夹菜,郑良田夹完菜,把碗递给了儿子林林。见林林开心的跑走了,郑良田这才神神秘秘的把手伸进了自己的下衣口袋,看样子似乎要拿什么。

10 郑家的家务事(四)
田腊梅见大儿子神神秘秘的样子,笑道:“你看你,跟你爹一个德性,装鬼弄神的。”郑为民其实早就猜出了,他哥从口袋里掏什么,等他哥从口袋里掏出了捏的皱巴巴的一叠钱,笑道:“哥,你还是自己留着用吧,别让嫂子知道了,又闹得鸡犬不宁。”
郑良田把钱掏出来,用双手平整了一下,然后一张张的点着数,正好是二十张百元大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