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婢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4-02-28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灶下婢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4-02-28完结)-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荷见何嬷嬷眼里似乎有泪,心里十分好奇,但还带了眉姨娘的嘱咐呢,只说了一句就往榛子的屋里走,来到门边听到里面有笑声,夏荷不由侧耳听了听,听见好像在说什么有主意,不由又细听一下,廊下的丫鬟瞧见了,轻声说:“方才小姐发了一通火,让何嬷嬷回家荣养了。”
  发火?自从榛子回来,这两个字从没听到过,怎么会发火,夏荷忙拉了丫鬟往另一边去好细细打听。
  屋里的榛子已经道:“原来舅舅都是为了我,可恨我不是个男子,不然的话,舅舅也不会这样筹划。”廖老爷伸手拍拍榛子的肩:“历来也有极能干的女子,我和你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我们在外行走,最要紧的是识人,宁愿用有本事的坏人,不能用没本事的好人。”
  见榛子点头,廖老爷笑了:“只是用有本事的坏人,就要有御下之术了,用利诱惑是最简单最快速,但也最毁人的一种法子。要知道,欲壑难填。所以,顶好是用有本事的好人,可惜这个世上,有本事的好人,实在太少,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榛子听完刚要说话,廖老爷已经皱眉:“谁在外面?”帘子掀起,夏荷走进来,对廖老爷行礼后方道:“姨奶奶遣奴婢来问一声,定北侯府和陈周几家素日有来往的人家,很该亲自去拜访,姨奶奶想问老爷,是怎么个安排?”
  廖老爷没有正室,眉姨娘就是他身边唯一的内眷,由她带榛子去拜访也不出错,不过廖老爷细想了想才道:“你去和老王家的说了,让她先带人去投帖子,然后那边应了,再让你们小姐去拜访。”
  这个答案算是在意料之中,但眉姨娘一定会有些不高兴的,夏荷心里转过这个念头,急忙应了也就告退。
  听到夏荷带回来的答案,眉姨娘眼里的泪忍不住流出:“毕竟,我不过是个妾。”夏荷忙安慰自己主人:“姨娘您这说什么话呢,您在老爷身边这么些年,谁不敬着您?再说了,最要紧的是,您要给老爷生个少爷出来,扶正不是轻而易举的?”
  生孩子?眉姨娘的眉不由皱紧,接着就苦笑一下,也不知道是谁不对,这么些年,真是一点信都没有,送子观音像前,也拜了不知道多少拜?夏荷还要再劝,见廖老爷掀起帘子走进来,急忙住口,上前服侍廖老爷,眉姨娘也让脸上笑开,上前给廖老爷换着衣衫:“老爷昨儿一夜没睡,乏了吧?”
  廖老爷用手按下额头,见眉姨娘眉间有淡淡轻愁才道:“定北侯府怎么说也是王夫人的娘家,你虽不是从定北侯府出来的,但也服侍过王夫人几年才来我身边,去到那边,着实有些不好安排。”
  眉姨娘轻声应是,接着就又道:“这是老爷体恤我,我明白的,是不是王大人又要升了?”一省巡抚,再升就只有往六部尚书去了,廖老爷足足熬了一夜,回来又和榛子说了许多话,此时早已疲惫异常,只打了个哈欠就道:“这些事,只能尽力,旁的,管不了。”
  眉姨娘见他疲累,忙服侍他歇下,见他睡梦中似乎都不见安稳,素手悄悄抚上他的脸,这个男子,真是叫人爱不得恨不得,偏偏又这样对他牵肠挂肚。
  绿丫见曾大嫂和人嘀咕了几句,接着就往自己这边走来,心里十分奇怪,从榛子那边回来之后,曾大嫂就赶来打听榛子和自己说了些什么,又问榛子可赏了自己些什么东西,实在可厌。
  现在她又来说什么?绿丫决定进屋去裁衣衫,不管天子驾崩是多么要紧的事,过年了,总要穿件新衣裳,不能穿到外头去,在家里穿穿也好。
  “哎呀,绿丫,你都这时候了,还裁什么新衣衫?难道不晓得今年过年,连炮都不许放一个,春联都不许贴?”曾大嫂进门就见绿丫在裁衣衫,登时喊起来,绿丫把剪子比了几下,比好位置才对曾大嫂说:“裁好了,等出了国丧期,也能穿啊,不就三个月,很快的。”
  曾大嫂算一算,点头应了才瞧着绿丫:“说起来,国丧还不许哪个吧?我们是老夫老妻,也不在意,可你们是年轻夫妻,这要空上三个月,那可怎么得了?”
  绿丫先是没听懂,接着一张脸就红了:“曾大嫂,这种话,你还是不要说了。”
  曾大嫂又笑了:“哎呦呦,都做出来了,还装什么假,你又不是个闺女,这做小媳妇都一个多月了,还装闺女呢?”绿丫决定不理她,继续裁着衣衫,曾大嫂见绿丫这样,觉得有些无趣但要贴上绿丫才是正经事:“小张嫂子,你还不晓得吧?方才我遇到里头夏荷的娘。夏荷你不晓得吧,她是眉姨奶奶身边顶顶得用的大丫头。”
  绿丫把剪子停下,有些无奈地说:“曾大嫂,你有什么话就请快说,我还要做晚饭呢。”曾大嫂手一拍:“你做什么晚饭啊,再等些日子,你得了小姐的青眼,只怕就要搬进去,使奴唤婢的,哪还要自己动手做晚饭?”
  “曾大嫂,这样的话可不能说,我和小姐,确实是熟人,但我从没想过,仗了小姐的势,做些什么。”绿丫的话是真心话,可听在曾大嫂耳里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她嘴一撇:“少来我面前装假,你还不晓得,你今儿刚从小姐屋里离开,小姐和何嬷嬷说了几句,听说是何嬷嬷说了你的不是,过了会儿小姐就把何嬷嬷给撵了,你知道何嬷嬷是什么人?她可是夫人见老爷身边没个管家的人,特地挑出来送给老爷管家的,先头两个太太在时,对何嬷嬷都客客气气的,现在小姐竟然为了你撵了她,小张嫂子,你还说你和小姐只是熟人?”
  “小姐撵个下人,这不是很平常的?怎么说就是为了我,不过曾大嫂,常听你们说夫人大人,这大人和夫人到底是谁?”绿丫觉得再让曾大嫂说下去就更不好,想到长久以来心里的疑惑,开口问曾大嫂。
  原先曾大嫂还不愿意告诉绿丫,可现在绿丫得了榛子的青眼,曾大嫂不由对绿丫带上几分巴结的心思,笑着说:“小张嫂子,你这就不知道了,大人,自然是山东巡抚王大人,这夫人,当然也是王大人的夫人。说起来,老爷能发家,全是因为和王大人结识,当然那时候我年纪还小,并不知道详细的。但王大人和老爷,已经是二十来年的老朋友了,那时候大人才刚中了进士,夫人刚刚嫁给他。说起我们夫人,就不得不说起她娘家,夫人的娘家就是定北侯府,夫人和现在的侯爷虽不同母,可我们侯爷对这些弟弟妹妹们,那是十分和气,全不因他们不和自己一母而不相待。”
  曾大嫂说话历来啰嗦,今日也不例外,中间还夹杂了不少曾大嫂对自己娘家的吹捧,什么自己的爹娘都是侯爷身边得用的仆人,还有王大娘,原来不过是夫人身边的粗使丫头,是夫人好心,给她配了个小厮,又送她两口子去服侍廖老爷,这才做了管家,现在人五人六的。
  七七八八足足说了一顿饭的工夫,绿丫总算明白了,廖老爷发迹,是因着和王大人相识,于是得以结识了定北侯府,又因此结识了陈家周家这些在京城有名望的人家,于是生意就腾腾做起来了,至于廖老爷后来又怎么结识了宫里的老公公,然后把生意做进宫里,曾大嫂就不清楚了,不过曾大嫂明白的是,廖老爷没有了王家的帮衬,就什么都不是。所以,榛子为了绿丫撵了何嬷嬷,就是直接不给王夫人面子,就是榛子待绿丫特别好的表现。
  张谆回来时候,曾大嫂还坐着没动,见张谆进来,曾大嫂还夸了张谆几句,总算离开张家。绿丫等她走了,这才拿起扫帚过来扫地,地上那花生壳瓜子壳都堆了厚厚一层,昨晚才炒好的一箩瓜子花生现在只剩一个底了,张谆瞧着都吓了一跳,对绿丫说:“曾大嫂这吃花生瓜子的功夫,见长啊。”
  绿丫把地扫干净,挽起袖子打算做晚饭:“我这不是不想她在那打听榛子和我之间的关系?就问了廖家和王家到底什么关系,结果她讲了足足一下午,把我这瓜子花生都吃的差不多了才讲完。谆哥哥,老爷真是和王家关系好才能发家?”
  张谆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裹,打开里面是两锭银子:“今儿是最后一日,铺子里分了红,还有过年的银子,足有十两呢,你收起来,等过年去庙会上买好吃的。”
  绿丫把银子收起来,笑着说:“我又不是孩子了,还买好吃的呢,谆哥哥,到底是不是?方才曾大嫂过来说,榛子为了我,撵走了一个老嬷嬷,还说那个嬷嬷是王夫人的人,万一……”
  张谆抬头,见绿丫的眉皱的很紧,伸手给她把眉抹平:“这内宅的事我不懂,但我晓得,既然要撵走一个人,肯定不是为了眼前的一点小事,就像铺子里,要开一个人,也不是为了这一点小事。所以榛子撵走那个老嬷嬷,定然是有她的理由,而且,她也一定准备好了理由对王夫人说。”
  见绿丫还是愁眉不展,张谆笑了:“况且,还有东家在那呢,东家既然点头,那这件事就没多少问题。”说的对,绿丫的眉头这才松开:“我真是太笨了,这个事情都想不到。”
  张谆笑着敲她脑门一下:“你不是笨,你是为榛子担心。”见榛子不好意思地笑笑,张谆又道:“至于东家和王家的关系,和外面人说的并不完全一样,反正,我现在只好好地学做生意,别的事都不去想。”
  绿丫也点头:“嗯,那我就好好地给你收拾好家,还有,你要学的我也要跟着学,这样,你才不会不要我。”
  “真是傻丫头,我怎么会不要你?”张谆捏捏绿丫的鼻子,感觉到绿丫那嫩滑的肌肤,绿丫不知怎么脸微微一红,推开张谆:“我去给你做晚饭,今晚我们煮米饭,再给你炒两个菜好不好?”
  好,当然好,张谆把脚上的靴子换掉,隔了窗看着厨房里暖暖的光,往炕上一躺,回家来就有热炕头热饭热菜,真是好。
  绿丫终究是不放心,第二次见榛子的时候终究还是问了榛子,撵走何嬷嬷会不会触怒王夫人?榛子掩住口在那笑:“绿丫姐姐,你和原来也不一样了,以前你哪会想这些?”绿丫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那是因为我长大了,都嫁人了,榛子你不也一样,也长大了,再过两年就要嫁人了。”
  榛子吐舌一笑:“嗯,绿丫姐姐长大了,嫁人了,和原来不一样了,绿丫姐姐你放心,有我呢,以后谆哥哥要欺负你,你就和我说,我啊,准定给你出气。”一提起张谆,绿丫脸上就有动人笑容:“怎么会,他不会欺负我的。”
  榛子噗嗤一声笑出来:“瞧瞧,这嫁了人就是不一样,还他准定不会欺负我。我说绿丫姐姐,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小外甥?”绿丫一张脸登时红了,伸手就要去撕榛子的嘴,榛子又笑了,两人的笑闹传出屋外,屋里屋外伺候的人,都不敢露出什么不悦,毕竟,有何嬷嬷的前车之鉴呢。
  过了年,新帝登基,登基后果然颁布了大赦令,流放的人也能提前结束刑期,各自归家。当绿丫从兰花那里得到消息时,眼里的泪登时就流出,这意味着,秀儿可以回来了?兰花晓得秀儿和绿丫的关系不一般,安慰绿丫道:“你别急,等消息到了那边,再赶回来,总有两三个月呢。”
  绿丫点头说自己不会着急,可眼里的泪还是止不住,惹的兰花也流泪:“哎,你这孩子,真是,怎么说才好。”本来坐在外屋和张谆说话的老刘听见了,伸头进来瞧着兰花:“说好了不哭,怎么又哭了,你肚里,可怀着孩子呢。”
  孩子?绿丫先是点头,接着就激动地拉住兰花:“兰花姐,你真的有孩子了?”兰花笑的满脸舒展,还微微带着点羞涩:“才两个月呢,你姐夫,他就是心急。”
  作者有话要说:曾大嫂真喜感,哈哈哈。
  其实这文当初有三条线的,往榛子那边就是走宅斗线,往秀儿那边,我还是不说了,说了会被打死。。。。


☆、第54章游仙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好了,看着绿丫脸上的笑容,兰花又觉得有些羞涩,握拳捶老刘一下,老刘只晓得张嘴笑;只要兰花心里高兴;再多捶几下又怎样?
  绿丫看着兰花和老刘;也笑的眉眼弯弯,再过几个月;秀儿就要回来了,自己在乎的人过的都很好;真是太好了。张谆和绿丫相视一笑;似乎;自己也可以让绿丫有个孩子,一想到这点,张谆就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热热的,接着一种难以言语的感觉又涌上来,不,那些噩梦都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缠绕着自己,从此后自己有姐姐有妻子,以后还会有自己的孩子,把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送走兰花和老刘,已经是掌灯时分,绿丫打来热水给张谆洗着脸脚,自己在旁边给他补着衣衫,嘴里说着等秀儿回来了,再给她瞧个差不多的人家,至于屈三爷,他已经无立锥之地,到时想来也不会再缠着秀儿,毕竟,老刘在衙门里做事呢。
  绿丫在那畅想着未来,把线咬断,正打算抬头就看见张谆弯腰站在自己面前,他的脸贴的很近,好端端的,绿丫觉得脸有些红,伸手去推张谆:“你挡着我做针线了,试试这个,看我补的好不好?”
  张谆已经顺势拉住妻子的手,唇已经凑过来,声音有些含糊不清:“绿丫,我们,再试试?”试试,试什么?绿丫觉得自己的身上也烘烘地热,嘴里呢喃着:“还在国孝期呢。”
  张谆已经飞快地去把门关好,接着回来抱住绿丫,声音也有些含糊:“守这个的就没有,再说也只有几天了。真要有了孩子,就说,早产!”什么时候,张谆也会说这样的话了?绿丫觉得身上更热了,感到张谆伸手过来给她解着衣衫,两支胳膊无力地搂住张谆:“你什么时候也变坏了?”
  张谆竭力不去想那些不该想起的事,听了绿丫的问话就闷哼出声:“我也只对你坏。”绿丫噗嗤一声笑出来,张谆觉得这时候有声音有些不好,像往常一样用嘴堵住绿丫的嘴。
  绿丫觉得张谆的唇软软的,下巴上新生的小胡茬戳着绿丫的下巴,让绿丫的身体也开始发软起来。脸、脖子、再到……张谆的手在往常会越过的地方停下,接着勇敢地覆上,这从没被外人触碰过的地方传来的感觉让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