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天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天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晨灿看到这个,血管里的血浆仿佛要迸射出来一样沸腾!

这是他最爱的电影啊!

中华帝国本身是世界上第一大票仓,国产电影在全世界都有着庞大的票房,《飓风特警》完全就是商业爆米花大片。

如果在前世的中国,一部电影的大陆票房,基本上就是全球票房了……可是,这一世,《飓风特警》这样纯粹打斗、大场面的爆米花电影,能够在全球轰下57亿国民币的票房。

当然,57亿国民币的票房之中,有35亿是中美两国贡献的。(国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是5:1)。

李晨灿来自一个国产电影如同风暴里的扁舟一样飘零落魂的世界,而现在,他所在的帝国,帝国电影却在全球能够有前世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在这个国产电影是精致代名词的世界,作为主业为导演的李晨灿,怎么可能不激动?

更何况,他的脑袋里,存着无数部那个世界的电影……

他现在变态到了极点的记忆力,能够记清那些电影里哪怕是一个最不起眼的细节,也能记清那个世界电影剧本上的每个标点符号。偏偏那个时候他为了能成为一个导演,看过的电影不下五千部!那个时空中经典的电影,他基本上都看过。

虽然这个世界的电影产业万分发达,但地球上的很多经典电影,这边根本根本没有同类型的,就算有同类型的,很多也没有地球上那么经典。当然,这边也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经典电影类型,有也比那个世界的经典的多……

但互通有无,说的就是这个……哦,李晨灿不可能把这些带回地球了,但他可以把那个时空中地球上的经典电影带到这边来。

很多想法甚至足够让李晨灿夜不能寐!

恨不能一夜之间,把所有经典的东西,都弄出来。

但他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正如一本《明朝那些事儿》他写了很久很久一样,他想要把经典的东西带过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此时此刻,《明朝那些事儿》在全国已经展开了销售的热潮。

过了第二天之后,《明朝那些事儿》销售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蓉城,不仅仅局限在天府省。

也就是说,《明朝那些事儿》展开了全国规模地大销售。

有蓉城这个例子在前,全国各地的书店里,也尽量吧《明朝那些事儿》挂在了新书上架比较显眼的位置上。

很快,全国各地都传来了相当不错的捷报!

到了9月25曰这一天,光是蓉城一个地方,《明朝那些事儿》就已经累积售出4000多册!

这是一个惊赞到了极点的数据!

最开始的时候,就算是十分苛责这本书,十分苛责石传峰的严小康,也只给这本书设下了一千册的总销量的勉强及格线,但现在,光是蓉城一个地方,《明朝那些事儿》就卖了接近五千本!而且,随着这本书的好口碑传播得越来越广,《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还在呈一个很稳定的速度往上增长。

与此同时,这本书在全国各地也有了十分不错的销售量。

《明朝那些事儿》在国家的很多个城市都得到过当天新人新书销量第一的成绩。在中海、燕京这样的大城市,《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已经超过了蓉城,燕京到二十五号这天累计售出5500册,中海累计售出4700多册……

全国累加起来,到了25号这天,《明朝那些事儿》已经累计售出了4。2万册!

短短地五天时间!

《明朝那些事儿》就实现了绝地反击!

一个新人,只要他的第一本书累计销售量达到一万册,接下来这个人的前途就会很宽广,也能够得到出版界、文化界的重视!如果第一本书累计销量能够达到十万册,那这个人就可以争夺年度新人王了。

而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才上架不过五天,就销售了四万册!这个成绩,让很多关注出版界的人都瞠目结舌,纷纷开始打听,李晨灿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冲下这么可怕的销售量。

要知道,这书才多久啊?就这么恐怖了!

这个李晨灿,是要争夺年度新人王的节奏吧?不,这可能已经是近五年来的新人王了!

帝国当然有很多第一本书就销量惊人的惊才绝艳的天才作者,但李晨灿不仅进入了这个天才作者的名单中,而且他还是这些天才作者之中的佼佼者,五天卖出四万本书,作为新人,他很牛叉。

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其他很多天才作者,自然能够写出销量不错的书来,可他们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小说,但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如果硬要说成这是小说的话,这可是历史小说!

有什么人,能用历史小说,轰下这么庞大的销量?!

也就只有那个神秘的李晨灿了!

这可是头一遭啊!

“传峰,这次做得真的很不错!你签下《明朝那些事儿》对出版社有很大的作用。”石传峰的顶头上司吴刚拍着他的肩膀,笑眯眯地道:“之前也许有一些人对你有所误解,但你现在已经用自己签下的书的成绩告诉了他们答案!这很不错!”

吴刚的确很高兴。

这样一本《明朝那些事儿》简直就好像是捡来的馅饼一样!

蓉城百花出版社,一直走的就是百花齐放的路线,这里会有严肃的书,也会有剑走偏锋的书,总之就是百花齐放!什么类型都有。

而百花出版社也很希望可以另辟捷径,由出版社自己来开创一些书的流派,这样才能让出版社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

但开创书的流派这谈何容易?

他们用尽全力,也只能是出版一些新颖的书而已……可这次,在不知不觉中,还真是有一个新人开创了流派,而且还是用这么高的销量来开创流派。

这叫他吴刚怎么能不高兴?

第三十五章 好评如潮

“谢谢吴总夸奖。”石传峰听到吴刚的夸奖,心里也挺高兴。

《明朝那些事儿》帮助他完成了一场翻身仗,把严小康踩在脚下。

现在,严小康在出版社里,大气不敢出,遇到石传峰的时候,总是黑着一张脸,也不敢多说话,这次的严小康,可算是栽到家了!

“这个李晨灿,还真是不简单!你一定要把他拉拢过来,《明朝那些事儿》接下来几部的版权,我们也要尽快找他确认下来。”吴刚说:“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分成上多让一些。”

石传峰微微一惊,听吴刚这口气,对李晨灿可是真重视。

想想也是,对于这样一个开创了新流派,而且还能卖出那么多书,年纪又那么小的作者,不重视才是没天理。

石传峰也知道要尽快把去见李晨灿这件事儿,提上议程!他要尽快把《明朝那些事儿》的版权买过来。

“我知道了。”石传峰冲着吴刚点了点头,然后说:“那我这就去忙了?”

吴刚刚要点头,转而又想起了什么,然后道:“这样的好书很难遇得到,接下来我们会展开对这本书的新一轮宣传,希望能够再次刺激下销量!现在的销量是不错,但这本书不应该是这个目标就停止的。”

石传峰心中明白得很……

李晨灿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可谓是开创了一个流派,开创一个流派的书,怎么可能那么轻易放弃?百花出版社一直以来都是打算打造出百花齐放,这里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形象,现在有了《明朝那些事儿》可以利用,直接开创一个流派的书,好好炒一下,不仅仅是李晨灿会火起来,百花出版社也能奠定出版社的地位。

此时此刻,外界的评价纷至沓来。

帝国最有名的读书人聚集的论坛叫做豆仁网,大家喜欢在这个网站上交流自己看书的心得体会,交流自己看书的书评。

在豆仁网上,目前为止,评分最高的帝国书籍是《红楼梦》,评分高达9。6分,有57万人参与评价,有1。3万条长评。

进入2010年之后,豆仁网上评分最高的书这几年出的书籍,叫《敦煌密宝》,评分是8。9分,3万人参与评分,400多条长评。而百花出版社这两年出过一本迄今为止全套5册总销量达到210万册的书,这套书叫《川滇往事》,是一本掺杂了言情、历史的书,这本书在豆仁网上评分8。6分,2。1万人参与评价,共380多条长评。

所以,在豆仁网这个相对而言比较权威的书评网站上,一本书只要能够超过7分左右的评分,一般就能算得上是不错的书了,超过8分,那就是好书,超过8。5分那就是超级好书,超过9分那就能迈进经典殿堂了!

而五天时间,《明朝那些事儿1》就已经得到了8。9分的评分,同时有1500人参与评价,有21条长评!但这本书,才刚刚卖出来五天而已!

这本书下方,就是如潮的好评——

“从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体验。看完十来行,回头,把这十来行再看一遍。如此反复。为的是控制速度。要把这种阅读的快感,延到最长……惊才绝艳的作者,用一种奇妙的方式,来抒写了原本十分刻板的历史。”

“本来咱一直都不爱看畅销书,哪怕火成《敦煌密宝》那样咱也不乐意看,但《明朝那些事儿》,但那天拿起一本翻了一翻,一翻就伫立良久,强忍着没买,但过了一刻钟,你就会看到一个在街头疾走的姑娘,风风火火闯进一家书店,提起这本书付了钱就走!而现在,这个姑娘已经把《明朝那些事儿》看了第二遍,并且在责问那个叫做李晨灿的作者,为什么不尽快把第二本写出来?”

“历史用这种手法写出来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没有半点哗众取宠的感觉,作者文字精练,文笔老道,所有的事情在他笔下都写得一针见血,包袱也半点不生硬!我就想,如果咱们的中学历史课本是这样的,那每个中国人的历史水平都得高到什么地步?”

“真是一本看了就放不下的书,看完之后我还在问自己,为什么历史也会这么好看?现在我唯一接受不了的就是,这第一本看完了,第二本呢?”

……在这样的好评之下,《明朝那些事儿》不火不行!

正因为如此,吴刚才会有底气,扩大对这部书的宣传!

他心中有一些预感,《明朝那些事儿》甚至有可能超过《川滇往事》的销售,成为蓉城百花出版社的扛鼎之作。

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比较专业点的书评人,并没有发表文章来赞美《明朝那些事儿》,这第一个原因是这本书毕竟只是发售了五天,时间还短,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火则火矣,可这部书很可能会引发争议,因为这部书写历史的方法太新颖了,太新颖的东西,引发争议是免不了的。

一些书评人不想自己被卷入到争议的漩涡中,所以他们暂时没有发表观点。

但就算他们不发表,《明朝那些事儿》照样在全国继续大卖。

“晨灿,《明朝那些事儿》现在的销售成绩十分火爆,我会争取把数据发给你。”石传峰专门打了个电话给李晨灿,说:“不过,晨灿,《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二部,你抽个时间过来吧,咱们聊聊。”

李晨灿在电话这头沉吟了一下,然后说:“抱歉,石主编,我这两天有些忙,所以这个事情暂推一下,过两天等我的时间空出来了,咱们再谈,好吗?”

“嗯?”石传峰有点着急了,难道这小子和其他出版社开始交谈了?要不然他怎么会这么说呢?

石传峰连忙道:“晨灿,是不是有其他出版社在联系你?”

李晨灿哑然失笑:“没有,石主编你放心吧,不是那样,我最近是真的很忙……”

李晨灿的确很忙,因为他的两首歌也开始打榜了!

ps:感谢大家的支持,继续求推荐票、会员点击。

另外,今天下午《重生之大天王》将会迎来第一个推荐,所以周一凌晨发一章冲榜,还望各位来捧场。

钟离先谢过啦!嘿嘿。

第三十六章 新歌发布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两首歌,之前在视频网站上就有不少的点击,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现在经过宣传,又出了高清音质的版本,也就有很多人等着下载。

24曰,这两首歌正式发布!

萧治和上头林学清,最开始就觉得公司投入一个三流歌手的宣传量给李晨灿有些不值得——他又没有被签入到星创音乐制作公司中来,给他多少好处,最后都有可能会打水漂。

在正式发布的第一天,林学清还特意把萧治喊了过来,然后说道:“小萧啊!这次,那个李晨灿的两首歌,虽然咱们已经投入了不少地宣传资本,但也要做好成绩不好的准备,如果最后两首歌加起来能卖个二十万左右的下载人次,那也还可以勉强收回成本,如果二十万人次都卖不到,以后你挑歌和新人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把握,就当这次是个教训,我还是很器重你的,知道么?”

萧治听出了林学清话语之中的敲打之意,心中也没有太担忧。

这两首歌很有质量,也很能调动起一些人的怀念校园的心情,林学清觉得,要让这两首歌小火一把,凭借这两首歌的后劲,得到一个二十万的下载人次,那还是有可能的。

这次,公司说是在李晨灿的两首歌上投入三流歌手的宣传量,实际上,因为考虑到其他的很多问题,所以两首歌的实际宣传成本也就是一万多。如果两首歌能够达到十万的下载人次,那下载量上的收费,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收入,加起来也还是能挣到一点钱,第三首《朋友》可能会有更大的下载量,到时候第三首歌上也能挣到更多,但就算全部一起算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

而且,仔细一想,公司这样做是可以把李晨灿培养出来,但李晨灿他并没有签入到星创之中,培养出来也没用啊!

就这样,在经过一番仔细思考之后,萧治也发现,自己这次似乎是真的做了一件没有太大用处的事情。他心中有点沮丧,但仔细想想,毕竟承诺给了人李晨灿,那也只能尽量把这两首歌安排好。

两首歌发布之后,那些被这两首歌吸引的人,现在看到高清音质的版本总算发布了,很多人立刻赶过来下载。

原本,萧治给这两首歌设置的目标,是第一天能够冲上艾米音乐榜新歌榜前200名,第一天能够得到1000以上的下载人次,这样就能满足他的目标了……但事实上,这两首歌在榜单上的排名,超过了萧治的估计。

这一天,来下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