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继续,爱我到时光尽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请继续,爱我到时光尽头-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筠伸手拨了拨头发,她手上有水,一抬手水就流到了袖子里,冷得她一哆嗦。她干脆放下衣服,说:“说的是我的导师俞老师。他一直教育我,水利工程师每到一处,一定先要地考察,这是基本功。我们在长滩水电站实习时,有两个月的时候都跟着他在勘测河道水情,我们大概走了五百多里路,差点就追溯到了河流的源头。”   
  吴维以微笑听着,用目光示意她说下去。   
  “俞老师是个很健谈的人,我们沿河走了几百公里,他也给我们讲了几百公里长的典故,从古到今的都讲,还说曾经谁谁也考察过青泯江,听起来很有意思。”陆筠笑起来,“他甚至都能背下全本的《水注经》,还让我们也背下来。”   
  本来只是普通的聊天,不知什么时候两人渐渐离开了宿舍区,沿着河道慢慢行走,依稀洋溢有着古诗词中散步于江边月色下的浪漫情怀。至于谁先跨出的第一步——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在意,现在才最重要。   
  本质上而言,陆筠一个非常善于言谈的人,十多年的住校经历,加上看书多,只要她兴致一起,绝对是口若悬河,宿舍卧谈时根本没有别人插话的份;虽然上大学、读研、工作后脾气慢慢地收敛了许多,但时不时的本性还是要暴露出来。只要兴致一起,连续说上几箱话都没问题。   
  例如现在。她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地跟吴维以讲着旧事,本不觉得有何不妥;直到某个瞬间才想起身边的吴总工这一路他都没有怎么说话,于是声音嘎然而止,小心地觑他一眼,并没发现异常:“吴总,是不是觉得我话太多了?”   
  “没有,你继续说,你们考察青泯江,然后怎么样了?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吴维以这个人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倾听者。他只是听她说,必要的时候微笑着颔首,发表几句简单的议论。同事们一直有个说法:跟吴总谈事情是最轻松的。他很善于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不论多么是多么复杂的问题,只跟他谈一次他就能明白你的意思,并且提出合理的见解。   
  跟他说话,获得得第一个印象是他的全神贯注,他会记住你的话;让人倍感亲切,当然长得好固然一个原因,但更是一种罕见的天赋。   
  陆筠仿佛受到了鼓舞,开口:“我们一行八个人,两个老师六个学生,背着一堆器材和仪器沿着上游走。青泯江的河床很平坦,白天走一段就测量水位,画地形图等等;后来到了山谷里,真是是一片孤城万仞山,抬头往上看,都是几十米高的绝壁,嗯,跟前面的地形有点像,”说着伸出手臂往前方的夜色中一指,自嘲的笑了,“我跟另一个名女生一个帐篷,半夜的时候两条小蛇爬了进来。一尺多长,五颜六色的。不过蛇没有咬我们,灯一亮它们就爬走了。我平生最怕蛇,看一眼就受不了,以后好些天晚上都睡不着觉。不过那都是最初了,后来才知道,野外考察时真是什么古怪的东西都能遇到。”   
  “没错,什么都能遇到,”吴维以忍俊不禁:“有这样的觉悟也很难得。”   
  陆筠看到他笑起来眉梢以优美的弧度上挑,眼睛里波光粼粼,犹如纯水毫无杂质,下意识头昏脑涨,抿了抿着唇:“这都是我的个人感觉了,吴总,我的经历跟你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吧。”   
  “不能这么比的,”吴维以摇头,“人和人不一样。”   
  “都是人,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吴维以笑而不答,转而问:“你老师是不是叫俞斌?”   
  陆筠“啊”了一声:“是啊,你怎么知道?”   
  吴维以说:“我跟他有过一面之缘。几年前校庆的时候,我见过他一次。我们算师出同门。”   
  “原来如此,”陆筠仔细一想,很惊讶:“吴总,你是华北大学毕业的?”   
  吴维以点头。   
  “你当年成绩一定是最好的,”陆筠深深的感慨;“我现在有种感觉,越走得远才发现世界不过这么大。”   
  “都是水电人,又是同校校友,各种消息多少都会知道一些。”   
  “这个倒是。”   
  吴维以非常礼貌,她的速度多快他就走得多快,永远跟她并肩而行,绝不超前,也不会落后。气氛倒是前所未有的好。有人说,增加交流最好的方式是散步,话都不必太多,现在她总算有了些深入的体会。   
  沿着这条临时踩出来的小路一拐弯,穿过一片灌木,他们就来到了江边。这里河风簌簌,但视野也极好,近处的正在修建的厂房,远处的低矮的临时宿舍群一览无余。岸边堆放着着一捆捆的钢筋,夜里看上去,仿佛有了肃穆的表情,宛如一座座不说不动的小山。河风吹过,深呼吸一口,全是金属的气息。   
  侧过头去,只见到吴维以半蹲在地上,影子被远处的音乐的灯光拉得老长,最后和夜色融为一体。他把脚边的碎石块拨开,露出了被压弯的几截发黄干枯的草根,他抓了一把起来托在手心,渐渐表情凝重。陆筠没料到他会注意到地上的花草,倒是相当意外,也弯下腰盯着碎叶看:“这些草怎么了?”   
  手心的枯草被风一吹就跑。吴维以开口:“这里是南亚,属于常绿阔叶林带,一年四季植物都是绿色的。可是你看这里的草木,都没有生机了。”   
  几乎不用思考,陆筠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仔细想想想起近日的见闻,才斟酌着说:“虽然有点事后诸葛亮,前几天我也发现了一些现象,我跟周旭说,大概马上就黄叶满天了……看来,水利工程到底对环境还是有影响的。”   
  这时吴维以抬起头来看着她,安慰鼓励的目光里自有一种深意。   
  陆筠脑子一麻,忽然觉得镇定下来,谈话对象是他,那么说什么都没有关系了。于是她把很久以来的疑问统统问出来:“我一直很想知道,电站修起来之后,这一带的生态环境会受到什么影响。我计算过,水库蓄水之后,所在的这一片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地方,河水都会上涨十多米,跟某些大型水电站比起来这高度不算什么,但造成的影响小不了。先不要说对本地气候的影响……其它的,例如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会因蓄水而影响到什么程度,这个谁心里都没数。我刚到长滩水电站时,在江里还能见到当地人称之为‘玻璃鱼’的一种身体透明的小鱼;当水库蓄水之后,就再也没见过。”   
  吴维以停了停:“你想得这么深,很难得,”说着他拍掉手里的泥土站起来,“有什么建议?”   
  “没有,”陆筠苦笑,“我也看得清楚。吴总,你们……噢,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力度保护自然环境,做了能做的所有事情了。毕竟能力有限——”   
  “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吴维以的声音忽然起了波澜,他在原地踱了几步,复又沉声道,“我一直要求所有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提出问题后,必须找到解决办法,可实际上我也回答不了,我也做不到,真是自己扇自己一个耳光了。”   
  “找到答案不容易,谁都不知道啊。自从我学了这个专业,对水电和环境利弊的思考都没断过,我问过无数搞了一辈子水电研究的人,到现在也谁都找不到完全不破坏环境的办法,俞老师说,尽力而为就够了,人类现有的能源开发研究全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说完这一通话才想起吴维以的经验和知识,何必要自己来劝。这些常识对他来说绝对是烂熟于胸,他是本工程的总负责人,比任何人都知道金钱和时间的限制,以现在的条件,能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建起这样一个井井有条的工地已经他能做到最好的事情了。他的严格是出了名的,对自己更是如此。她以刻意的轻松语气补充了一句:“如果真的太苛求,水利工程这个行业也该取消了。我想,问心无愧就好了。”   
  “问题总是比答案更多,”吴维以摇头,“但不能因为问题太多而放弃寻找方法。真正问心无愧,做到谈何容易。”   
  然后气氛就不可抑制的冷下去。陆筠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接话;吴维以侧头看她一眼,见惯的笑容满面的脸却因为他的个人感慨而不知如何是好。没有神采飞扬,只是眉心微蹙,双手握在一起,下午的时候她迟到了,站在门口,也是这个样子,明显的紧张和无措。他暗自后悔,挑了个轻松的话题说:“你学水利是因为什么?你这样的女孩子,不应该学这个。”   
  果真她轻松下来,眨眼一笑,唇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原因啊。高考的时候没有考好,调剂到了水电水利这个专业,就一直念下来了。又懒得转系,结果成了现在这样。吴总,你呢?”   
  “问我?”吴维以挑眉。   
  “是啊,你问我了,我也应该问你吗,”不待他搭话,陆筠自问自答,“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我们学院曾经统计过,自愿选择这个专业的人少之又少,都是被逼无奈。你肯定也是这种情况的。”   
  “不是。”回答的声音清脆有力。   
  说着他迈开步子离开河边。陆筠迅速跟上去。   
  “你是第一专业选的水利?”   
  吴维以颔首。   
  换来陆筠的由衷的击节赞叹,顺便送上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恭维:“也对也对。您到底跟我们凡夫俗子不一样呢。”   
  不知道有多久的时间没听到这个评价,差不多快被遗忘的那些记忆犹如夜空的星星一点点亮起来,在心头闪烁不停。他轻轻转过脸看一眼身畔巧笑倩兮也正歪着头直视自己的年轻女工程师,不由得微微扬起了嘴角。   
七   
  人一旦无事可做,思维也会停滞生锈。   
  回国后陆筠休息了一短时间,又开始上班。局长亲自下令,表示她还可以继续带薪休息,可她无论如何都不同意。考虑到她刚刚经受的九死一生和在社会上引起的影响,哪个领导也不会再给她外派的任务,让她干起了文职,在总局的物资部门坐办公室。   
  她的新工作很轻松,应该说轻松过头了。每天只需要对着电脑做好统计记录数据就可以了。以前是在外奔波,部门的同事自然不认识,现在了解起来,发觉这些人相当不错。从主任到普通职员每一个都很和善敦厚,对她没有一句重话,稍微麻烦一点的事情从来不派给她。她准时上下班,白天平心静气地办公室里坐一天,最多去一趟食堂。生活极其规律。   
  于是她就成了现在这样,就像那些工作一辈子最后终于功成身退的老革命,每日坐在办公室优哉游哉地喝茶看报度日。   
  周旭刚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她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打盹——别人都去吃午饭,只有她没有去。办公室三面都靠窗,高深明亮,无人的时候显得尤其空旷,她浑身都浸在金色的阳光里,从指尖到头发,甚至白净脸上的的细微绒毛都染上了一层金色的粉末。她的头歪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眼睫时不时的一动,均匀的呼吸着,似乎睡的很深。   
  她睡着了都是这个样子,嘴角有笑,表情恬静,仿佛岁月的痕迹一点也没有留下。读书的时候,不知道多少男生为了看她这个表情而偷偷跟着她去上自习。   
  想着是不是一会再过来找她时,她却忽然醒了,托着腮凝神看了他半晌,最后才犹犹豫豫地他的名字:“周旭?”   
  “是我。”   
  “……”陆筠看着他走进,说:“你好像变了。刚刚我差点没认出你。”   
  周旭拖过一张椅子在她面前坐下,说:“小筠,最近还好吗?”   
  “挺好的。”   
  “我一直想来看你,但周峡电站的发电机组刚刚安上,进入测试期,我脱不开身,”周旭说,“拖到现在才有了孔回来。又听说你回了总局,我来看你,顺便交接任务。”   
  “哦,”陆筠笑笑,“谢谢你的关心。”   
  “我们这么多年的朋友,说什么谢谢。”   
  陆筠“嗯”了一声,别开了目光,转而看着手心里的报纸。   
  然后气氛就不可抑制的沉默下去。她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以前的她,话可多了,说笑起来,整个房间都是她清脆悦耳的声音。现在她声音还是清脆的,可就像她的人一样。也许外表是没怎么变,可是她整个人上下,就是缺失了一部份不应该缺少的东西。以前她的目光清澈如水,一读就懂;可现在不是了,他已经看不懂她的眼神了。   
  想到这里,他以前所未有的严肃语气开口:“小筠,你不要强撑着,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我知道这一两年发生的事情对你的影响。”   
  “我没事。”陆筠轻声说,“我还活着,我还在这里。我怎么会有事呢。”   
  她声音轻,但语气却是肯定的。   
  周旭不确定她是否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可拿她毫无办法。当一个人经过那么多事受过那么多伤害的时候,别人怎么安慰都是自以为是的隔靴搔痒。事实就那么简单,没有经历过的就是不会明白别人。虽然他们曾经有过无话不谈的日子,不过那早就过去了。周旭叹口气,终于从公文包里抽出最后一张请帖,说:“还有一件事情,我下星期结婚,你有空参加来参加婚礼吗?”   
  陆筠看着请帖,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笑脸。说是笑脸也有些勉强,只是些微有点笑意,但感觉上整个人如斯温暖:“你结婚,我如论如何都去的。”   
  婚礼现场是永远的热闹,尤其新郎新娘双方亲戚中有人身居显赫之位的时候更是如此。陆筠第一个感觉,金碧辉煌的酒店楼上楼下都是人,大多人陆筠都不认识,于是也谈不上跟他们交谈客套。有时候结婚现场就是由这个好处,人太多,哪怕你跟那对新人有多深的关系,也没有人会来特别关照你。虽然还是时不时的有人朝她看过来,但都还算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陆筠一桌的客人都是单位有过一面之缘但并无深交的同事,他们说话谈起单位内部的人事调动之类的事情,她大都不懂,也不想懂,只是唯唯诺诺的听着,默默喝着饮料吃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