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军事史-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超过其在二战中消耗量的一倍多;平均每击毙一名人民武装力量人员要耗费 

数吨弹药。大规模搜剿给人民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困难和损失,从 1965年底起 

战场态势发生有利于美军的变化。搜剿作战还造成越南南方社会的毁坏和解 

体,后果严重。“自由开火区”使数百万农民离开家园,流入城市或沦为难 

民;数十万未离开的平民死于轰炸;大量村庄被摧毁;近一半的丛林和大片 

农田被喷撒化学药剂,遭到长期、严重的毁坏;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生活依 

靠美援维持。此外,在搜剿作战中发生大量美军屠杀、残害平民的事件。 

     面对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美军,人民武装力量进行了坚韧不屈的抗美战 

争。1965年12月,劳动党中央采纳南方局书记阮志清提出的战略,决定不 

惜重大牺牲不断地采取攻势,用革命战争的升级对抗美国的战争升级,以维 

持战场主动权和军民斗志。根据这一战略,北方的人民军正规部队大量进入 

南方,成为南方抗美战争的主力。人民军通常能预先了解并避开美军的搜剿, 

并按自己的选择主动进攻美军,曾发动师一级的大规模进攻,但往往伤亡较 

大。由于搜剿及其造成的南方社会解体,南方的解放武装力量处境艰难,但 

仍有效地在许多地区向美军发动小规模袭击,抵御美军炮火和轰炸的能力不 

断增强。民族解放阵线的基层政治组织仍较活跃,南越政权仍无法有效控制 

广大农村。 

     人民武装力量的大部队进攻战略未能扭转战场态势,从1967年逐渐实行 

新的战略。新战略要求把遍布南方全境的游击战、重点地区的阵地战和对所 

有中心城市的突击式进攻战三方面的作战结合起来,目的是在基本保存人民 

军主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打击美国的战争意志,力争把战争推进到边打边 

谈的阶段。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指出:抗美救国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战争越 

持久,美国的困难就越大;这些困难将集中表现为美国国内的分裂;美国政 


… Page 81…

府正处在继续升级或就此止步的十字路口。这些判断是新战略的基础。由于 

实行新战略,1967年人民武装力量主要采取小部队突袭的战法,极少采用大 

部队正面攻击,战场态势开始发生变化。 

     对北方,美国实行逐步升级的空中打击战略。这项战略要求由总统根据 

越南的行为确定并不断调整打击的强度,同时向越南展示停炸和继续升级两 

种前景,目的是摧垮越南政府的意志,使其接受符合美国目标的谈判解决办 

法。由于越南不屈地坚持抗战,美国的空中打击不断升级。轰炸最初被限制 

在北纬19度以南;1965年春越过北纬20度并逐渐向北延伸,1966年春达到 

河内、海防地区,轰炸目标以交通线为主;1966年6月底开始轰炸河内、海 

防的油库;1967年春开始轰炸重工业目标;此后,轰炸目标继续增加,包括 

越中边境附近的铁路。轰炸的架次和投弹量也逐步增加,1967年达到全年15 

万架次,投弹近25万吨;最多时一天790架次。轰炸造成北方的近万辆机动 

车和数千个铁路车辆被毁坏,2/3以上的弹药库和油库被摧毁,一半以上的 

发电厂和大中型桥梁被损坏,数万平民被炸死。北方人民显示了抗击美国轰 

炸的巨大勇气,疏散了许多重要物资和设施,维持了基本生活,不断增加了 

对南方战争的支援。到1968年,越南防空部队击落950架美国飞机,俘获上 

千名美国飞行员。逐步升级的空中打击战略未能达到改变越南抗美意志的目 

的。 

     1968年1月底到2月初,人民武装力量发动新春攻势,目的是进一步转 

变战场态势,转变1965年以后根据地减少、政治环境恶化的趋势,打击南越 

政权,在美国总统选举前动摇其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1月初人民军主力在 

南方北端的溪山猛烈攻击美军基地,吸引了近一半驻越美军野战部队。1月 

31日(春节)解放武装力量近10万人同时攻击南方几乎所有城市和美军大 

型基地,袭击了包括西贡美国大使馆在内的重要目标,一度控制了某些重要 

城市,在一些城市进行了激烈的巷战。2月7日攻势结束。这次攻势规模空 

前,美军仓猝应战,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进行密集轰炸,造成大量平民 

伤亡。新春攻势在军事上并不成功,人民军和解放武装力量的损失远远大于 

美军和南越军队;配合攻势的城市起义规模有限;民族解放阵线的许多基层 

组织在攻势中暴露,后来遭到严重破坏。以后几次较大规模攻势也未取得成 

功。但新春攻势在政治上取得重大成功。美国国内舆论随即发生分裂,反战 

运动迅猛发展,先后有20万青年逃避兵役。新春攻势后,威斯特摩兰要求增 

派20万美军,被约翰逊拒绝,他本人随即被调离。3月31日约翰逊宣布停 

止对北纬20度以北地区的轰炸,并宣布不参加总统竞选。这是美国单方面的 

战略退却,表明美国已失去赢得越南战争的意志,标志着战争降级过程的开 

始。5月13日越南和美国开始在巴黎举行会谈,边打边谈成为以后几年战争 

的重要特点。下半年美国开始把南方地面战斗的主要责任转移给南越政权军 

队。11月1日美国全面停止对北方的轰炸。 

     战争的第三阶段,从1969年1月到1975年4月。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已无法继续下去的战争,尼克松 

谋求美军“体面的”撤离,即力争使南越政权在美军撤离后仍能长期存在。 

为此,美国从1969年起通过推行战争“越南化”的政策使战争逐步降级。这 

项政策要求美国向南越政权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帮助南越军队提高作 

战能力,直至它能够完全取代美军;支持南越政权加强对南方各地的控制; 

美军则随着越南化的进展逐步撤离。从1969年7月起,美军开始分批撤退。 


… Page 82…

为确保实现战争越南化,美国还在巴黎会谈中长期坚持要求越南人民军与美 

军同时撤离南方;并一度把作战行动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 

     自1968年新春攻势以后,美军和南越军队调整部署,加强城市和要害地 

区的防御;在西贡等大城市周围逐个地区地派遣小部队进行扫荡,以肃清解 

放武装力量,扩大安全区域;在农村广泛推行绥靖计划,重点肃清民族解放 

阵线的基层组织,扩大控制区域;在政权和军队系统内部也积极肃清民族解 

放阵线的秘密组织。随着战争越南化政策的推行,南越军队的武器装备有所 

改善,火力和机动作战能力有所增强。由于新春攻势的军事后果,解放武装 

力量一度处境困难,在1969—1970年间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和反绥靖斗争, 

主要根据地得以保存,并积极对南越军队目标发动小规模袭击。1969年7月, 

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同年,临时革命政府 

代表和南越政权代表一同参加越美巴黎会谈。 

     老挝和柬埔寨在越南战争中处于特殊地位。越南北方通往南方的主要交 

通线胡志明小道在老、柬两国境内;解放武装力量在柬境内设有军事集结地; 

老挝爱国阵线长期开展反对亲美右翼政权的武装斗争,柬埔寨在西哈努克领 

导下长期保持中立。美国军方长期要求采取军事手段摧毁胡志明小道和柬境 

内的解放武装力量集结地,约翰逊仅批准轰炸老境内的胡志明小道。尼克松 

则支持军方的主张,认为在老柬境内采取军事行动是推动战争越南化政策和 

巩固南越政权地位所必需。1969年初美空军对柬东部地区进行持续的秘密轰 

炸。1970年3月柬右翼军人发动政变,建立亲美政权。4月30日,近10万 

美军和南越军队进入柬东部地区,企图清除解放武装力量集结地。这一行动 

遭到世界各国、美国国内舆论以及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7月1日入侵军队 

被迫撤离柬境。1971年2月初,数万南越军队在美军策划和支援下进入老挝 

境内,企图通过控制老境内的9号公路切断胡志明小道。越南人民军主力部 

队经过1个多月激战给予南越军队严重打击,迫使其于3月下旬撤回。美国 

在老、柬的军事行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胡志明小道依然畅通,战争越南化 

的政策遭到严重挫折。从此,印度支那三国的抗美斗争进一步联合,柬国内 

反对亲美政权的武装斗争迅速发展。 

     1972年春,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发动一系列进攻,在多处突破南越军 

队坚固防线,在一些地区开辟了相互连接的大片解放区,使战场态势发生有 

利于解放武装力量的变化。这是对战争越南化政策的严重打击。为报复春季 

进攻并削弱北方的战争潜力,尼克松在4月命令美军对北方进行短时间的大 

规模破坏性轰炸,其激烈程度超过1968年以前;并在北方主要港口外布设水 

雷,以阻止苏联和中国从海上向北方运输物资。随后,在巴黎会谈中,美国 

放弃了长期坚持的人民军和美军同时撤出越南南方的要求;越南方面也放弃 

了改组南越政权等要求;会谈接近达成协议。8月美军地面战斗部队全部撤 

离越南,仅保留6万空军和支援部队。但南越政权不愿接受越美之间达成的 

仅撤走美军而不撤走人民军的协议。越南方面拒绝修改最初协议。为进一步 

削弱北方的战争潜力并加强南越政权的地位,尼克松命令美军在12月中下旬 

对北方进行12天更大规模的轰炸。北方防空部队击落击伤数十架美军飞机。 

美国还紧急向南越政权运送大量武器装备。1973年1月,交战各方在巴黎签 

署与最初协议基本相同的停战协定。军事行动随即基本停止。3月底,北方 

释放全部美军战俘,美军全部撤离越南。7月,美军完成在北方沿海的扫雷。 

美国对越南的直接军事干涉结束。 


… Page 83…

     美军撤离后,南越政权试图加强和扩大控制区域,包围、孤立并蚕食解 

放武装力量的根据地和解放区,逐步巩固其统治,为几年后彻底消灭解放武 

装力量做准备。解放武装力量力图巩固并逐步扩大根据地和解放区,使其连 

成一片。双方不断发生小规模冲突。到1974年,战场态势进一步向有利于解 

放武装力量的方向变化。同年下半年,解放武装力量改变以往多年的做法, 

在雨季继续积极扩大根据地和解放区,组建新的主力部队,从根本上改变了 

双方的力量对比。 

     1975年3月,根据劳动党中央的决定,人民军和解放武装力量主力部队 

向南越政权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3月初首先在南方中部发起西原战役,到4 

月初歼灭和瓦解敌军两个师。3月下旬在南方北部进行顺化——岘港战役, 

歼敌10万余人。由于这两次战役,南越政权丧失1/3以上的军队,南方大片 

地区与北方连成一片。南越政权试图通过大规模战略收缩稳住局势,但军队 

在收缩过程中发生严重混乱。3月底,劳动党中央决定立即发起原计划1976 

年进行的总攻势。4月9日进攻西贡的胡志明战役开始,29日晨向西贡发起 

总攻,30日中午占领西贡,5月1日解放南方全境。历时十余年的越南战争 

以越南人民获得彻底胜利、越南重新统一而结束。在此前后,柬埔寨和老挝 

的亲美政权也被推翻。 

    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人民军和解放武装力量有110万人阵亡,30万人 

失踪,60万人伤残;由于战争,越南平民有近200万人死亡,200万人伤残, 

200万人受到化学药剂或毒气的伤害;美军有近5。8万人阵亡,约2000人失 

踪,36。5万人受伤。美国的直接战争费用达1500亿美元,超过美国在除二 

次大战以外的其他任何战争中的费用,包括间接费用在内的总费用估计在 

3500—6760亿美元之间。战争对越南和美国都造成影响深远的严重后果。越 

南战争表明,弱小国家可以通过人民战争抗击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大国的 

侵略。 



                               4。中东战争 



     中东问题有着久远的历史根源。犹太人在公元1—2世纪离开巴勒斯坦地 

区,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犹太复国运动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 

国和英国扶植犹太复国运动。1947年11月29日,在美国操纵和苏联等大国 

的支持下,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 

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国家以色列成立。次日,埃及、叙 

利亚、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军队开始进攻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爆 

发。 

     战争初期,阿拉伯各国在关于组建联军司令部的问题尚未达成协议的情 

况下,就分别出兵,同以色列军队展开激战。埃及出兵两个旅,共1万余人, 

意图是以一个加强旅沿海岸公路推进,占领特拉维夫;另一个旅进攻内陆, 

占领耶路撒冷。叙利亚军队以两个机械化旅主攻加利利方向。约旦、伊拉克 

和黎巴嫩军队则分别从南、北、东三面向以军发起攻击。 

     战争的头一个月,阿拉伯国家军队节节胜利。以色列军队一方面在特拉 

维夫南侧顽强抵抗,一方面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埃军供应线已被切断。不 

明真相的埃军司令部作出停止攻击特拉维夫的决定,埃军转而攻取内格夫及 

一些公路干线。南路埃军则继续向耶路撒冷推进。与此同时,叙利亚、约旦、 


… Page 84…

伊拉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