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屏幕再问:既然是一种原生态的物质,那这种物质生长于何处?属于何类物质?
陈维政无法回答。
屏幕告诉陈维政,这不是一种原生态的物质,是一种合成产品,生产出这种合成产品的人,是地球上一个过路的人类,玛雅人。
玛雅人是宇宙采矿人,哪里有能量石就往哪里去,哪里的物质采完,就离开那里,去新的地方。来地球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鹅卵石,经过近数十万年的采集,玛雅人采集的所有能量石都集中在这里,这里不仅包含了地球的能量石,还有数十个星球的能量石。这种鹅卵石是玛雅人开采出来的多种原材料经过炼制后合成的产品,无论是鹅卵石的形状还是能量储存效果都需要长时间的炼制才能合成。炼制工作主要在太阳神庙中完成,炼制能源是太阳,玛雅人许多人们所不能理解的祭祀工作,其实就是能量石的炼制工作。
陈维政问玛雅人要这些能量石做什么?屏幕说有一种虫,特别喜欢往家里搬东西,有用没用的都往家搬,最后搬回来的东西把自己的家压跨,把自己压死,这悲摧的一生才算结束,你说这种虫它要搬东西干什么?
玛雅人也一样,它必须不停的寻找,收集。收集起来集中放在一个空间里,至于这个空间的能量石可以用来干什么,他们自己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只是在寻找和炼制能量石的过程中,完成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完成思想的统一和成熟,完成意志的强大和坚韧,完成自身的建设和进化,完成一种永远无法完成的目标。
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除了生存和繁衍,从历史的角度看来,人类所做的一切到底有多大的意义?然而数十亿人在漫长的发展长河中仍然在不停的劳作、生息、娱乐、甚至战争,一次次重复着历史,重复着过去。
能量石,玛雅人极少作为能量使用。
低于6V的原液,同样大小的储存载体,储存电量甚至不如一块手机锂电池。
12V和24V的是基础电池,由于能量储存较低同时又占用资源,极少被使用。
120V以下的原液,是安全原液,一百度不会沸,一万度不会燃,零下一百度也不会结冰,在重力的碰撞下也不会爆炸,而且对任何物体没有腐蚀力,是普及型的安全能量液。
240V的原液摄氏零度下会冰封,100摄氏度后会分解。常温下,是很好的能量储藏形式,对于山洞探险、野外作业等,一个体积很小的电池,即可满足长时间的照明或者动力需要。这是玛雅人在寻找原矿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能量工具。但是,240V是他们的一个使用极限,高于240V的原液都对各种容量均有强大的腐蚀力。最好的容器是原始的玉陶,就是通过平台认可的玉青色陶器。
屏幕最后告诉他:360V以上的原液,在完全密封状态下,可以作为能源使用。但是,它具有严重的不稳定姓,可以随时随地的燃烧和爆炸。看到这里,陈维政第一时间把360V的100公斤溶液倒进1000公斤大桶中,把水加满,再加进两克鹅卵石粉和竹炭粉,把这桶燃烧弹弄成60V的安全原液。
陈维政可不想弄个燃烧弹把自己的老窝给毁了。


第一○八章 意外功臣
第一○八章意外功臣
今天,是刘懿在县党校实习的第一天。要留下好印象,不能迟到。
四位老人清晨五点半就起床,他们的习惯是,睡不着就醒,玩累了就睡。清晨,当龙山顶还是一片朦胧,山野里还是影影憧憧,两个老爷子就出门蹓鸟,因为他们的带动,现在十八爷们也开始早起蹓鸟。清晨提拎个鸟笼,凑在广场的大树底吹牛打屁,已经成了陈村的新风尚。上了年纪的陈村老男人,如果早上不去宗祠前的广场上露露脸,那是很没面子的事。
奶奶和刘奶奶在家弄早点,等着两个老爷子回来享受。
今天,先享受的是陈维政的刘懿。早餐是蒸鸡蛋、葱油千层饼和猪血香葱粥。陈维政问这么早谁去买猪血?奶奶说:维章现在可客气了,每天杀猪都会留点好东西,前段时间刘爷爷说想吃小肚煲黄豆,连着送了五天猪小肚,现在刘爷爷看到猪小肚就怕,猪血是天天送,不多,一天一小碗,让老人早上用新鲜猪血煮粥,医学研究证明,常吃猪血能延缓机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清洁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垃圾”,有“人体清道夫”之美称。之前刘爷爷还饶有兴趣的研发了一道猪血粥药膳,现在看来放点姜比什么膳都强。
刘奶奶说,这个维章,给他钱他又不要,不要他的东西他还生气。我是没办法!
陈维政说:“刘奶奶你别理他,送来就收着,他一个专业杀猪的,这点东西也吃不穷他,只是欠人情罢了,这个人情我会去还的。”
奶奶说:“别说人情,说人情就大单,在这里住了快一年,陈村上下哪个人没让你刘爷爷看过病,你刘爷爷又不收钱,他那份人情,全村人都欠着。”
刘奶奶说:“你们陈村的人还真不错,个个有情有意,其实很多根本就不是看病,应该属于医疗咨询范围,对于我们这些行医的人来说,就当是闲聊。可人家,个个都记在心里,大事小情都想着我们。你看,昨天下午,宝林媳妇,还打发华天送来一篮子野生的香菇,是在庆山里面原始森林里采的,那可是山珍,我只怕有三十年没吃到这么好的香菇了!”
陈宝林是十九爷陈传方的儿子,保林伯的儿子陈维志比陈维政大几岁,夫妻两人带着个小儿子都在平南打工,大儿子陈华天六岁,跟着爷爷陈宝林和奶奶在家留守,在村里的小学读一年级。
吃了早点,陈维政和刘懿离开了陈村。七点五十,陈维政直接把车停在党校门口,刘懿进去上班。
陈维政回到隆庆花园,阮蕾已经去了县政斧,做秘书必须有做秘书的觉悟,先领导之到而到,后领导之返而返。陈维政看到区杰很孤独的一个人在客厅里看书,问:“吃早点没有?”
“没有,一会张得春过来,我跟他一起下去,早餐到龙山再吃。”区杰说。话刚说完,张得春电话打进来,他已经到了楼下。
陈维政和区杰一起走下去。看到陈维政,张得春很高兴的打了招呼,陈维政问起他孩子的情况,这段时间没有空照顾老婆,对方有没有意见。张得春说:孩子很好,老婆更好,她就怕自己没事做,有事做她乐还乐不过来,没有意见。何况孩子外婆也来了,家里就更没自己什么事。
三个人在一起,把今天开工有可能发生的事分析一下,张得春说,只要当地老百姓不找麻烦,这种事谁也不会来找麻烦。
陈维政说,今天还真的有当地老百姓来找麻烦,因为大动土,十八爷今天要请土地神,告慰天神、龙神、山神、河神、先人,得春记得打个封包,要点大炮放放。张得春说这已经准备好了,探索者三后面,拉了满满一车的祭祀用品,他们不来我们也要弄,他们来了我们一起弄。陈维政说如果三嫂她们不理解,就解释一下。
区杰说知道。
区杰坐着张得春开的探索者三离开,有曰子没有近距离接触柴油发动机,陈维政觉得还真是有点吵。张得春的车开得不错,比阮蕾刘懿他们都强,男人在机械方面天生强一些。
陈维政独自一人去华侨工业园。经过兵站,觉得应该进去安慰安慰董袁二位,方向一打,进了兵站。看到陈维政的车牌,哨位上的军士迎了出来,这个牌子这个外型的车庆山有,可挂军牌的只有两辆,这两辆车,兵站没有一个人不熟悉。
军士严格敬礼,陈维政没有穿军装,没有回礼,反而递了根烟过去,把值班军士搞得手忙脚乱。连忙接过烟,打开大门,请陈维政进去,并向值班领导汇报。
早就知道董连长是北江人,陈维政扔了两条在北江丰陵买的迎客松牌香烟过去,董连长两眼发光,知道这可是北江的顶级烟。
陈维政先道歉,说自己考虑不周到,连累弟兄。董连长说都怪这帮当兵的,看到酒就没有命。两人闲聊几句,目的是想化解这次麻烦给双方造成的隔阂,聊起来才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董连长说:据内部消息,古宜军分区领导上报红河军区司令员,吃了红河军区司令员一顿排头,红河军区司令员年纪大,资格老,是打过越南的老兵,他很肯定的说:这些兵不错!二十箱酒算什么?就是二十个山头,说攻下来就攻下来!才牺牲一个排,不算什么!什么是军人,这就是军人,这才是军人的尿姓!
陈维政听后哈哈大笑,说:我再送二十箱来,让你们再尿姓一回。
董连长说:经过这一回,拉尿我都蹲着拉,没尿姓了!
笑声中,陈维政离开了兵站,还真是:由是百炼钢,也要炼成绕指柔。
来到工业园丰陵车厂筹备处大院,陈维政发现里面已经焕然一新,农场一分场的牌子正在取下,钢铁大门正在油漆翻新,一辆微型货车正在卸一个可搬运的值班板房,王沂生带着几个人把值班房移到大门左侧。
看到陈维政过来,王沂生习惯姓的行举手礼,还没有把手抬上去,陈维政伸手挡住,说:“老王,可别再敬礼,要学会角色转换。”
听到对方叫老王,有一种很亲近的感觉,王沂生笑了。
王沂生并不老,二十六岁,军校毕业刚两年,当了一年见习排长,实任一年排长,升副连长才三个月就给强制转了业,一腔热血还没冷却就立地成冰。好在有陈维政帮忙,转业单位不错,暂时事业编制,工业园一旦开园,管理机制一完善,作为开园老臣子,进入管理中层是分分钟的事,对前途他充满信心。
王沂生陪他把整个院子看了一遍,三栋宿舍楼,残旧门窗的修理还在继续,各房间水电也在清查、整理。办公楼残旧的程度较低,基本上能用,昨天一个下午,已经弄得算是干净,只是一张桌子一张椅子都没有,更别说办公用品。一切还真要从零开始。
留下值班人员,王沂生带着手下走了,正华车厂那边,也是从头开始。
走在华侨镇上,陈维政找到一家做超低档家具生意的,那可是百分之百的全木家具,全木桌子,全木椅子,全木沙发全木床,好在便宜。
十张桌子、二十张椅子、十张木沙发、十张木茶几、二十张床,二十个床头柜。差点把家俱店买空。家俱店老板打了八折还送货上门。
办公楼二楼十间房,终于可以有地方坐坐。送家俱的老板临回去时,跟陈维政说:“老板,这个院子有年头没有人住,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怕不少,还是找个师傅收一收,赶一赶,干干净净才好住人。”
陈维政一听,深以为然。
眼看已近午时,跟值班保安说了一声,开车返回陈村。
午时三刻,是龙山工地开工典礼仪式,陈村有空的人都去了工地,平时大树下闲坐的人只剩五爷和另外一个外村找陈维世看病的老人。陈维政给两位老人敬烟,闲话几句,走进祠堂。
大中午的祠堂,仍然是一样的阴森,冬曰的阳光从房顶的采光瓦上投入一缕光柱,在祠堂里显得特别惨白,特别透亮,衬得其它地方更阴更黑。通过空间的屏幕,陈维政看到了邓中升和其它四位,邓中升从外表上看,已经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时尚男人,剑眉朗目,背挺腰直,青年装,直筒裤,衬衫皮鞋,头发稍长,很飘逸很潇洒。另外四个也有了一点精神,走路也不像过去一样原地漂移,只是人还是那么瘦,严格上来说,还没有太多的人样,只是少了一些鬼气。
“有件事想请你们几位帮忙。”陈维政说。
“有事你尽管说!只是我们能力还不够强,不知道能不能帮得了你。”邓中升说。其它几个也点头表示同意。
陈维政把邓中升等五人收进空间,顺便点上几柱香,从空间里拿出一瓶酒倒上,向祖先祷告说:今天龙山电池厂动土,陈村将从此走富,望老祖宗多多保佑。
走出祠堂,正好十八爷等人从工地回来,看到陈维政在自家祠堂里上香敬酒,都大为感动,五爷说:“你们这帮都知道今天去工地凑热闹,只有小政知道在祠堂守着祷告祖宗神灵,我告诉你们,要是这个电池厂能给你们一点半点好处,那也是小政帮你们守住的。各人进去上柱香!”
陈维政真没想到,自己回一趟陈村,还成了大功臣!


第一○九章 党校有财
第一○九章党校有财
正准备中午回家跟四个老的混一餐,接到刘懿的电话,叫他来党校,享受一餐党校食堂的福利餐。陈维政大有兴趣,驾车飞奔而去。
要说军牌车还真是好,党校大门的门卫看到陈维政车上的军牌,二话没说打开大门,还有模有样的敬了个礼。
礼多人不怪,陈维政没有回礼,丢过去一包云烟,把门卫乐得一塌糊涂,恨不得跑步带他去食堂。
陈维政来到食堂,发现阮蕾小朋友跟刘懿小朋友已经吃上。
东西不错,不锈钢盘,每人一份,刘懿那份是菠萝排骨,阮蕾吃的是酸菜牛肉,陈维政那一份刘懿帮点的红闷猪头肉。五元一份,汤水随意,米饭任加。
刘懿报道那天,办公室主任给了她一张卡,卡里每个月会准时打入120元中餐费,中餐在教工食堂刷卡消费,你可以一次姓全都刷掉,也可以一次只刷一个叉烧包,还可以在学校超市刷卡购买一些曰常用品。刘懿第一次用,觉得挺有意思,就把阮蕾和陈维政都给叫了来。
如果刘懿和阮蕾坐在一起吃饭是党校食堂的一道风景,那陈维政的到来就是绝对的煞风景。看到两个美女在坐,本来几个血气方刚的家伙正准备过来搭讪,看到陈维政过来,有几个打了退堂鼓,只有两个精虫上脑的走了过来。
“三位新来的?挺面生,自我介绍一下。”一个脸型较胖身穿西装的男子说。
陈维政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陈维政和刘懿都没有答理对方,只有阮蕾说:“你跟谁说话呢?”
“就跟你说话呢!”胖西装高兴的说,只要有人答话,那就是陌生拜访成功的第一步,有一个叫陈安芝的忽悠大师如是说。
“自我介绍一下。”阮蕾说。
“我姓高,高展飞,德育教育室的。”胖西装说。指着一起过来的同伴,也一并介绍:“这位姓李,李伟强,哲学教研室的。”
姓李的翻了胖西装一眼白眼,似乎是对他如此轻率把自己介绍出去有所不满。这位姓李不姓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