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到阮蕾一把推开区杰,捂着脸跑进帕萨特,这场情戏才告一段落。陈维政看着区杰的神色,知道这哥们这回动了真情,走过去拍拍肩膀,说了一声:“走了,快点处理完六盘的工作,到古宜再见。”
区杰裂嘴笑笑,跟陈维政告别,眼光还停留在帕萨特的后半截。
车里的阮蕾在车子开出大约二十公里后渐渐回复正常,看着一脸笑意的刘懿,不好意思的说:“真丢脸,想忍可就是忍不住。”
“幸好阮蕾姐没忍住,不然我们去哪看这么精彩的爱情大片,真人版的恨别离。”最先开侃的居然是刘松照。他已经把刚才那部分照片转到平板电脑上,一张一张的欣赏。一边看一边评论:“别说阮蕾姐还真有明星潜质,你看这眼泪,挂在鼻尖上,还闪着光。”
小竹在后面伸头上去看,叫道:“这张好,可以*情小说封面了,区杰哥哥认真起来还真的像个大情人,好温柔啊!象那边的刘德凯。”她对刘家德字辈的明星比较偏爱,比如刘德凯、刘德华……当然不包括刘玄德。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当事人阮蕾要过平板,一边看一边偷着乐。
一边的刘懿说了:“这人是没救了!看就看,还笑得那么*荡。”引来阮蕾的一通粉拳。
三个多小时的旅程在欢笑声中很快就过去,阮蕾也完全恢复正常,又变成那个思维严谨、敏捷机巧的女孩。
第一次进入市委宿舍大院,思维严谨、敏捷机巧的阮蕾也显得局促拘束。但马上就被陈小美和刘懿之间的融洽气氛所吸引,很快,显示出强大交际能力的她就得到了陈小美的认可。她曲意的奉承和真情的流露,都让陈小美觉得这姑娘不可多得,是个人才。相比之下,刘懿就平凡得多,就象一株普通的小草,把自己隐藏在陈维政的身后,不愿太多出头露面,更不愿意引人注目,她脸上虽然一直挂着微笑却无法让人过于亲近,她眼里闪着天真单纯却让人无法看透。
私下里,陈小美问小竹:刘懿和阮蕾相比较,她更喜欢谁。小竹的回答很明确也解开了陈小美的疑问,小竹的回答是:如果交朋友,我愿意跟阮蕾姐,她会跟我抢得开心,玩的热闹。如果做姐妹,我愿意和大嫂,她宁愿自己不吃,也要让我吃好。
饭后,帕萨特的后排座,又挤进了一个陈小美,把小松小竹送到学校后,随车一起返回龙山陈村。在华侨镇,阮蕾下了车,在庆山妇婴医院,刘懿下了车,她要开自己的电摩回老刘家村,没有交通工具出入太不方便。陈维政跟陈小美返回陈村。
路上,陈小美问陈维政为什么不选择阮蕾而是选择刘懿,陈维政说:“阮蕾很优秀,是个工作上的好帮手,事业上的好助手,思想上的好对手,家庭中的好理手。但是如果有了她,就别想再过安宁的生活,她有强大的前进欲望,会推着你不停的前行,会过得很累。”陈小美想想的确是这样。
“刘懿则不同,她很低调,很自私。她最大的自私就是十分热衷于经营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她不会去忧国忧民,更不会惜春悲秋,甚至都不会去干涉男人的发展和事业,只知道你回来时给你一个温暖的港湾。她对所有的外人都很戒备,但对自己人却毫无保留。比如这次出去玩,阮蕾先是忙着帮区杰*办开业,后来又忙着跟区杰拍拖,都在干大事。刘懿就会一天到晚带着小松小竹出去找地方特色小吃,吃好玩开心,她就是个小女人。可以这么说吧,如果我跟阮蕾,当我们一起出现在别人面前,她会比我更象成功者。如果我跟刘懿,当我们一起出现在别人面前,我肯定衣着更整齐更严谨,而在我身后帮我烫平衣服折皱的人肯定是刘懿。”
陈小美知道了,之前的她也象阮蕾一样优秀,随着刘德厚官越当越大,她就越来越向刘懿的方向靠拢。看来有能力的男人都一样,喜欢家庭型的小女人。能把自己定位成家庭型的小女人,是女人成功的开始,也是一个女人聪明的表现。
难怪小竹视阮蕾为朋友而视刘懿为亲人,因为刘懿就是这样做的。
“我去过刘懿的学校侧面了解过刘懿,一致评价是:这是一个内向的人,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好,唯一的好处是与人为善,从不与人争吵。还有就是存在感很差,很多教过她课的老师都不知道有她这个学生。”陈小美说。
陈维政知道姑姑去学校了解刘懿也是为了自己,是出于对自己婚姻的关心,他很感谢姑姑。
陈小美接着问:“她马上就要面临毕业,面临择业,维政你对刘懿的将来有什么计划?”
陈维政说:“她是学医的,不过我不想让她进医院,医院工作太忙,自己受累还照顾不了家庭,我想能不能给她找一个轻闲一点的工作,也好照顾家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就想让她做全职太太,多生几个孩子开枝散叶。”
陈小美说:“你先想想哪一类轻闲一点的工作,然后再去努力,最后才考虑全职太太的事。”
陈维政说出自己的计划:“最好的工作是去学校做校医,又轻松又轻闲,没有夜班,没有压力,虽然钱少一些,胜在工作稳定。姑姑你知道我有钱,我让她上班主要是怕她无聊。”
“做校医在古宜难一些,在庆山就比较简单,我帮你联系一下庆山县党校,工作量不大还能转公务员编制。庆山党校校长是赵长富,这个事他可以做主。”陈小美说。
姑侄俩聊着,车子开进了院门。
四个老的在打麻将,刘德厚在看电视。正好是八点正新闻时间。
跟大家打了招呼,陈维政把在花溪买的十斤辣酱拿了出来,还拿了二十几个玻璃罐,跟装灵丹的罐子是一批货,准备把辣酱分装好。
陈奶奶放下手中的牌,叫刘德厚顶手,过来装辣酱,刘奶奶直接停下牌局,她闻到辣酱的香味,麻将对于她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反正打的是娱乐麻将不来钱不来米,想不打就不打。两个老头也装模作样走过来闻闻,刘老爷子还一副检验员的模样用牙签叉了一点来尝。辣酱一入嘴,当场叫了起来:“闻起来香,吃起来更过瘾!”
瓶子大小合适,一斤正好两罐。刘奶奶用纸写了标签,再用透明胶贴紧,老药师做事就是有板有眼。
陈维政又去车上来回几趟,在博公馆买了一些书籍和一些文献的拓件,这是买给陈老爷子的,在石板寨子买了两斤新鲜的野生铁皮石斛,这是送给刘老爷子的。陈老爷子把书籍放在一边,对那些拓件兴趣很大,其中有前中央领导同志题词的拓件,老爷子爱不释手。拿着石斛,刘老爷子开始向大家普及中草药知识,并解释野生与种植的不同,说了半天,不及刘奶奶一句话:“明天开始,我用石斛煮水,大家就不要喝别的茶了,这段时间就喝它。”问现在这个东西多少钱一斤,陈维政说鲜的九百多,干的没有问,应该比龙井便宜。
刘德厚问国联的开业情况如何。陈维政说:“船小好调头,船大好冲浪,六盘的商业网点本来就很饱和,这回国联进入是强势杀入,对原有的商业格局造成影响是肯定的,与国联相比,其它网点相对较弱。目前看来,花溪的美国大超市沃尔码也会被局部压制。只要不遭遇行政打压,应该问题不大。”
刘德厚问“国联不在红河投资难道真是有担心行政压力的成分在内?”
“是的,起码我担心。”陈维政说:“商业不同其它企业,商业如果没有跟方方面面打好交道,一旦某方面干预下来,销售渠道受到干扰,商品就会成为废品,商场就会面临倒闭,投资也就宣告失败。”
“上次找你麻烦的高副书记是市委张副书记的死党。张副书记一直盯着市长这个位子,我是他最大的拌脚石,谁都知道三十万不可能对我造成什么实质姓影响,但是能够有我一些负面对于他来说还是有利的。”刘德厚说:“这次他很惨,被招商引资局参了一本,现在调到市统计局当副局长。前不久还有领导问我国联集团的投资情况,我说在六盘开业之后才有有计划,我说的没错吧。”
“没错。”陈维政说:“我这次去六盘也是要区杰把六盘的盘子全部交给杨天正,他来红河运作新项目。”
“什么新项目?”刘德厚很感兴趣。
“高能电池。项目还没定,如果要落在龙山,我会有几个要求。”陈维政说。
“什么要求?只要项目好,政斧会大力支持的”刘德厚说。陈小美走过来坐在刘德厚身边。两位老爷子一直很用心听着他们两个谈话。
“第一、古宜市市委书记由您担任,第二、庆山县县委书记由赵长富担任,第三,龙山乡党委书记由维刚担任。”陈维政说得很认真。
刘德厚一听,呵呵大笑起来。拍拍陈维政的肩:“你还真敢想!不过也不是没可能,那就是你的项目能通天。”


第四十九章 调理小裕
第四十九章调理小裕
夜已深,龙山陈村进入静寂。
陈维政来到空间里,看看那些灵体在干什么。绝大多数的灵体都附着在青幡上,只有邓中升和另外几个淡淡的勉强看得出形体的灵体飘在半空,看到陈维政到来,邓中升迎了上来。
“这位就是此间的主人。”邓中升给其它灵体介绍。
“这四位都是我同时代的人,在战争时代分属两大阵营,在一起相处八十年,已经无所谓恨与怨。”邓中升对陈维政说。
“只有这四位了吗?那其它人呢?”陈维政问。看看那四位灵体,相当弱小,似乎连说话都费劲。
“其它的太零散了,无法恢复意识,只能永远保持那种形态了。这些也不全是我们的战友,绝大多数是对方的人。分不清了,也不想分了,打死打活的,完蛋了还不是一样。”邓中升指着青幡上的灵体说,语调里充满痛惜。
“我们家有一个宗祠,供的是陈氏先祖牌位,由于我们家族贡奉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先祖没有人滞留在这一界,平时烧祭,除了指定贡奉的,其它都让周边游灵随意享用,即使这样,我们家的宗祠仍然存有大量剩余功德,如果把你们五位送到宗祠,能不能对你们有所益处?”陈维政问。
“那太好了!只需要一年半载,我们就会强大起来,我们可以保证,享用你们陈家的贡奉,我们一定会帮陈家服务。”邓中升喜出望外,其它几个也喜形入色。
陈维政走到房顶,把搬指往宗祠一扔,人就来到宗祠里,宗祠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陈维政通过屏幕看到神台上只有几个极为弱小的灵体盘驻,应该对邓中升几人造成不了什么威胁,把邓中升等五人从搬指里放出来,指引他们来到神台之上,那几个小灵体,看到来了几个大POSS,吓得连滚带爬,一溜烟无影无踪。陈氏宗祠不愧为大家宗祠,香火旺盛,功德无量。五个灵体立即沉浸在浓浓的功德之中,向陈维政深深敬礼,表达谢意。
回到搬指里,二话不说,把青幡上的灵体全部炼成灵丹,轻车熟路,驾轻就熟,玻璃糖罐里又增加了一大堆细如芝麻的白色颗粒。
拿出一个加仑桶桶装水,打开,放了一颗芝麻大小的灵丹进去。装好手压泵,这是他给小裕准备的,是时候开始调教他的左膀了!
从货架上找了三套适合刘裕大小的保暖内衣和三套山寨勾勾运动服。天气渐冷,孩子的衣服也应该换季了。
第二天一早,陈维政开车来到老刘家村。
奶奶已经起来了,正在喂鸡,小鸡有半斤左右,满院子乱跑。奶奶看到陈维政来,笑着说:“小政这么早,小懿去墟上换米粉,做早点吃,你来时没有见她?”
“没有碰见,只怕是在镇上走岔了。奶奶我去看看小裕。”走进小裕的房门。
刘懿奶奶看着门口消失的背影,一脸的慈爱,这个孙女婿,有学识、有礼貌、有能力、有担当,她相当的满意。
进到小裕房间,看到小裕睡得正香,刘懿家的房子只有一层,应该是刘懿父母在世时做过翻新,时间不很长,看起来还不旧。红砖墙面虽然没有刮腻子,也修整得干净整洁,铝合金玻璃窗,还装有防蚊纱窗。顶上是现浇的钢筋水泥平台,估计还能往上加层。房间里的东西有些简单,就一张床,没有柜子,没有木箱,只有一张没有抽屉的小方桌。方桌上除了上次给他的海棉宝宝书包,还有一个纸箱,纸箱里整整齐齐叠放着小裕的衣物,衣物不算太破烂,只是有些见小。自己上次给他的那几套夏装,折得见棱见角,放在纸箱的上方。
陈维政把保暖内衣和运动服放在方桌上,坐在床边,薄被里的刘裕脸蛋红扑扑的,比第一次看到时脸色好了许多,头发应该是刚剪,很短很精神。陈维政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过小裕的小脸,掖了掖被子,站了起来,一转身,看到刘懿倚在门边,正一脸爱意的看着他。
“你买的?”指着方桌上的衣服,刘懿问。陈维政点点头。刘懿走近陈维政伏进怀里,问:“你什么时候去买的,我怎么不知道?我昨天晚上回来,看到弟弟的衣服都短了,正后悔没有帮他买,你就买来了。谢谢你,老公。”
“你叫我什么?”陈维政问。
“老公。”
“既然是老公还谢什么?嗯!”陈维政捏了捏刘懿的鼻子。
“姐姐、姐夫!”小裕醒来了。
刘懿离开陈维政的怀抱,来到刘裕面前,说:“姐夫帮你买了新衣服,你穿一件旧的短袖衫在里面,外面穿新运动衫,穿一条新运动裤,再配上姐夫给你买的波鞋,好不好?”一边说,一边在陈维政带来的三套运动服中选了一套天蓝色的,提起来比一比,满意的点点头。天气还暖,穿保暖内衣的时间还早,折起来放在一边。
小裕起来穿衣服,刘懿对陈维政说:“怎么买那么多套?”
“就三套,换洗穿。”陈维政走到站在床上穿裤子的小裕跟前,比了比,说:“又长高了,再过几年,就有姐夫这么高了,幸好我选的长,应该合适。”
小裕伸手揽着陈维政,说:“谢谢姐夫。”
“走,起来漱嘴洗脸,准备吃早餐。”伸手在小裕的屁股上轻轻一拍。把整个人提拎了下来,双脚套进大头沙滩鞋里。
小裕裂嘴一笑,向卫生间跑去。看着两个互动的男人,刘懿心里一阵甘甜,看着陈维政的双眼里面全是小星星。
奶奶在叫刘懿,用土话说家里没有油了,要去镇上买点油。家里老人过世还没断七,是不会去别人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