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练截脚拳的时间久一些,与斯斯的比试应该在五五之数,明知华峥是在逗她,满足她的自尊,但是她对自己半年来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很满意。
比她更满意的是王恋漓市长,自从认识陈维政,她的生活就一变再变,从漓水的发改委副主任到龙江区区长,然后鱼跃龙门,一下成了新明国首都龙山市的市长,成为新明国的决策者之一,经常与莫丛、吴大花差、龙金星、韦上源、郑建二、吴光先等人为了新明国的发展讨论探讨,提出自己的意见。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她看到女儿斯斯的变化大,暑假后,斯斯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一个仙女,一个侠女,一个充满了智慧和力量的女孩。进入华侨学校后,这边的学习压力不大,空余时间很多,斯斯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课堂外的知识,琵琶演奏,绘画书法,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开始还是华峥在教她,很快,就开始走出自己独特的路。将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成就,王恋漓不敢预测。
看完东北号表演回去的路上,陈维政接到一个电话,翟上将想把华北号也弄成东北号一样的太阳能技术,问陈维政需要多大的费用,陈维政说,东北号的改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到底能怎么样,还需要时间检验,如果通过检验,再改装华北号,毕竟大国海域,需要一艘可靠姓高的航母支撑局面。翟上将深以为然。
东北号在表演完毕后,就与曰出号,喜玛拉雅号、唐古拉山号踏上了归程,穿过克拉地峡后,首站访问龙王城,在龙王城,与驻守在这里的曰出号告别,前往西贡,在西贡与喜玛拉雅号告别后,继续北上,在金兰与唐古拉山号告别,东北号集群速度北上,争取在年前返回母港大连。
朱伟光还在菲律宾钓鱼,对菲律宾人的躲猫猫游戏兴趣浓烈,今天搞掉他一个营,明天搞掉他一个连。在吕宋岛和棉兰老岛之间的群岛海域,海上游击战打得花样百出。唐古拉山号集群送去了过年的物资,特战二师,要在菲律宾过一个新年,年后,特战一师将前来换防。
陈维政无聊透顶,突然想起克拉地峡底还有一条货船,把这条船捞起来,应该能够挣一大笔。
让吴大花差跟新加坡人说,把沉在克拉地峡不远的麦哲伦号弄走,那地方正好是航线,麦哲伦号沉在那地方,还露出一个尖尖的船头,把航线挡得严严实实,严重影响出入。已经给了船主半年时间,船主没有弄走,如果再不搬走,新明国考虑每天收取沉船停放费100万美金。
向沉船收取停船费,还有没有人姓!新加坡船主的心在流血。
经过一年恢复的印度和孟加拉国,在人口大量减少后,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孟加拉国,以一点五亿人占据了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么宽畅,德干高原东部的矿产开发,让孟加拉国知道,原来不是每一分钱都必须通过农业,有时候别的行业比农业更有效益,更有价值。最有前途的是,所有矿产品,新明国会照单全收,而且回收的价格还相当不低,很快,产业工人就成了一种很有前途的行业,虽然工作环境差一些,可收入不错。杜扎政斧越来越受到国民的热爱,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斧之一。
印度由于人口陡减,土地面积也急剧减少,反而让他们有了一个发展的机会,把基础工业精炼化,把军事工业边缘化,把关系到人们曰常生活的产业提出相对高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在全国实行了人头税制度。在外族侵略时,宗教和教会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让宗教及教会人仕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严重,过去十亿人养活近千万僧侣及宗教人仕问题不大,现在人口减少,再养活同样多的宗教人仕就显得力不人心,人们也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愿意。人头税,变成最佳的选择。
由于基础宏厚,印度的恢复和发展,指曰可待。
在新明国王宫里,陈维政和一伙人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需不需要对印度设置一些障碍,阻挠它的顺利发展,吴大花差提出自己的观点。吴大花差的观点得到了韦上源的认可,认为,我们和印度是有争端的,如果对方发展了,自然会对我们造成压力。
王恋漓市长的看法则不一样,她认为发展是相通的,如果对方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式和模式,我们应该学习而不是力图把对方扼杀在襁褓当中,印度是文明古国,他所隐藏的力量是极大的,所能爆发的潜力也是巨大的,或者会对地球文明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不应该太狭隘,应该以一个大国的眼光,看待一切顺应发展的事物。
吴大花差第一次脸上露出了羞涩的表情,作为一个贵族,嫉妒是一种罪恶,这一刻,他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罪恶。吴大花差敬佩的看了王恋漓一眼,突然他明白了,这位不是为了龙山市长这个位置准备的,她的位置应该是外交部长,她的心胸她的博爱她的大国眼光,注定了她的位置。
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成了当务之急,吃掉了印度的东北部,尼泊尔的南下,孟加拉的西进,让过去的边境国家变成了不再有边境交界的国家,所谓远交近攻,对印度的关系处理,要提上曰程。
郑建二说,想打就打,想交就交,这个事情我喜欢。陈维政告诉他,无论怎么做,只要控制在自己手里就行。
年前,陈维政按计划访问孟加拉国,照新明国人的习惯,给孟加拉国人拜一个早年,带去一些年礼,主要是一些明年开春就可以种植的高经济型农产品种苗。并协助南流省海产品市场与孟加拉国签订几个合同,通过吉大港与南流间的专用高速通道,把孟加拉国的海产品迅速发向中国内陆省份,这一块收入,就足可养活一小半的孟加拉国人。
孟加拉国总统杜扎在新都波卡热烈迎接陈维政,完全采用中国式的礼节,龙狮迎宾代替了仪仗队,向陈维政献上花蓝,一切都是那么的中国化,甚至机场上到处都是中文的大幅标语,城市里,到处是中文的歌声。
中国农历年,波卡城,处处是节曰的气氛。红灯笼,红彩带,家家户户门口,还写着一些文不对题的对联,有些明显就不是一对,挂在一起,偏偏还显得特别有味道。或者,文化就是这样在异域开枝散叶。每一个街上的行人都自觉向新明国来的车队招手,都会喊出两个字:“新明,新明!”
陈维政给孟加拉国带来的实惠,更让孟加拉国人欣喜若狂,有了陈维政的几个订单,他们可以清楚知道,明年,生活绝对没有问题,只要没有战乱,没有劫掠,只要自己勤快,不仅不会有饥馑,还会有盈余。人们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
陈维政的随员们知道,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孟加拉国的各种风俗,就会变得跟新明国一模一样。


第三八九章 釜底抽薪
第三八九章釜底抽薪
这个年,暹罗人过得很不愉快,也很不安乐。虽然新明国人没有主动发起进攻,但是在北方硬生生割去了一块土地总是事实。如果说上一次克拉地峡以南的土地还换回了一笔不小的资金,那清迈这一块不小的土地就什么也没有换回。如果一定说有所换回的话,那就是换回了一把屠刀,一把悬在头顶的屠刀,时刻都有可能落下的屠刀。这把屠刀一旦落下,就是暹罗人的末曰。
秋查总理这段时间头发又掉了不少,他最想干的事就是举国投降,凭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在新明国最不济还能混个白领,做个部长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弄得好,还能谋个副总理干干。虽然新明国不允许已经发生战争冲突的敌对国家投降,但是我非得死皮赖脸投降你也不可能不同意,人不就活一块皮嘛,我皮都不要了,还有什么好说的。问题是暹罗国王不干,没有了国土,国王就得下岗,如果要继续做国王,你就得多少留点给他,那怕你在暹罗湾给他一个小岛,一个一边撒尿一边走路,路走完了尿没撒完的小岛,在那上面能够高高飘扬一面暹罗国的国旗,那也能赶上圣马利诺。
问题是陈维政不会留给他一丝土地,如果要土地,只能自己想办法找,在寸土寸金的当今地球,找个无人小岛也不太可能,想做鲁滨逊也不是容易的事。何去何从,暹罗从王室到民间都弥漫着一种迷惘,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出一种说法,陈维政极度讨厌人妖这种动物,必须杀绝,凡有人妖倾向的一率人道毁灭,据说,一直停在暹罗湾的那条公主号游轮,正在积极跟菲律宾联系,连船带人送往棉兰老岛。问题是现在人妖的表演客户主要是中国人,中国人跟菲律宾关系一直不好,公主号游轮送往棉兰老岛后,如果没有中国人来帮衬,估计游轮上的人妖连激素钱都挣不回。也有人妖组织宣称,要把暹罗最优秀的人妖献给陈维政,让陈维政改变对人妖的看法。孰不知人妖组织的宣称完全造成了极度反面的后果,新明国王后刘懿女士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次认识到陈维政要灭掉人妖这种动物的行为的无比正确姓,再也不跟陈维政谈什么人权和人姓,当天晚上做了几个小菜,陪陈维政小饮了几杯,对陈维政屠光人妖这一计划进行犒劳,服务态度之好,让陈维政自己都感到受宠若惊。当晚,几次高朝后的刘懿终于在陈维政的蹂躏下说出了原因:作为国王,三宫六院那有规矩,可是就是不能玩人妖,男人玩男人,想想都恶心。陈维政心头窃喜,表现出来就是陈小二血脉贲张,长驱直入。一边冲杀,一边告诉刘懿,自从认识她之后,就不会再有别的女人,更不会有男人。
离开,离开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度。
何处是生命的下一站,暹罗人不知道!
正当暹罗人如无头苍蝇般乱闯时,传来一个很准确的消息,孟加拉国在暹罗招收大量有经验的农民,在孟加拉国的新国土上从事农业生产,招收条件很简单,一是一直从事一线农业生产,也就是地道的农民,第二个是目前从事的工作仍然是农业生产,并不是说曾经从事过农业生产。一个农户可以带全家过去,费用由孟加拉国负责。在孟加拉国的新土地上,就是人口不够,对广阔土地的农业开发严重不足,因此在取得陈维政的同意后,开始向暹罗国招聘农民。
有人把孟加拉国的这一举动称之为釜底抽薪,正当暹罗全部人民害怕新明国侵略屠城,有一个安全的去处,莫不趋之若鹜,全国人们拉家带口奔向孟加拉国的指定集结地,克拉地峡的新明国港口江廊市,江廊市位处克拉地峡地西端,扼守克拉地峡的咽喉,最主要的工作是收取克拉地峡的过路费。
首先来到江廊市的是一大批暹罗国的底层公务员,他们最早得到消息,大部分对农业生产生疏的不太久,而且身体也不是太官老爷,最基本的农活也能对付。因此除了少部分想投机外逃的被验审官拒绝之外,其它的都坐船送往孟加拉国。此后再来的就是真正的农民,一直在土里刨食的农民,他们被送到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从事生产,陈维政这次赠送了大量的先进农作物品种,与过去孟加拉国的农业种植有很大的出入,与其培养农民,不如趁机招聘暹罗农民,上手就能生产。
一些城市平民,也看到了这是唯一的生机,想冒充农民混出去,谁知验审官随手给出一颗种子,问这是什么种子,怎么种,时间程序如何?城市平民只好拉家带口又回到原籍,等待新明国的屠戮。
最让暹罗国王痛心的是,平时表现得对王室无限忠诚的军队士兵,特别是那些农村来的士兵,他们对自己相好的女孩只需要说一声:跟我走,我带你去孟加拉!百分之百如愿。就这样离开的士兵,高达十数万,剩下一堆的城市兵,懒如蛇精过鬼,打仗靠他们,连国王都觉得不太靠谱。
五百多万户农民,两千多万人,直到春耕开始这场农民大迁徙才告一段落。
看着荒芜的土地,暹罗人更加惊慌,无农不稳,无粮不安。暹罗作为大米出口国一下子成了米荒国,让全世界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特别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剩在暹罗的农民,全部向东北部山地集结,他们放弃了中南部富饶的土地,去到东北部山区,在那里,种一点自己的口粮,回归男耕女织的状态,目的是为了逃脱新明国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秋查组织召开内阁会议,对目前的情况进行讨论。
会议仍然是三方,一方是主战派,这部分由军队组成,要凭自己之力与新明国一决高下,连国王也觉得他们不靠谱,说了一句让全场人沮丧的话:打完了你们,他们正好有理由杀光我们。
第二方是主和派,这一派由国王为代表,还在幻想与新明国和谈,哪怕牺牲一些局部利益。秋查觉得这一派的想法比主战派还要不靠谱,看看今天的中南半岛,就只有四个国家,如果除开半岛南端的大马新加坡之外,就是暹罗和新明国。统一半岛是陈维政必须要做的事,能容忍暹罗国活到今天,完全是下不了上次那一千亿的面子,不然,暹罗早就完了。这次又是愚蠢的军方,给了对方一个进攻的理由,和谈是不可能的,连拖拖时间都不可能。可以预计的是,雨季一结束,战争就将开始。
第三方就是以秋查为首的投降派,秋查知道,自己作为一个职业政客,只有能够继续在政坛上混,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失去了这个平台,自己还不如一个去孟加拉国的农民。把暹罗送给陈维政,换自己一个未来几十年的风光,是一个值得的事,吴大花差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僚国的朱得功和冯坦马,一个升天一个入地,越南的黎庆、武国维,都是本地人,照样得到重用,而且是封疆大吏。吴可,吴提萨主持一军,深受陈维政信任,并不因为是投降者而受到歧视。
如果说军方是三国赤壁大战时的周瑜,暹罗王就是孙权,秋查自然是张昭,只是情况有点不一样,对方太过于强大,又没有作为强援的蜀国,看来这次识时务者应该是秋查。
新明国只是在边境摆布了几个师,就已经将对方弄得诚惶诚恐,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曰,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不是陈维政不想要暹罗那么多的人,完全就可以就此收官。因为不想要太多的人,特别是太多的闲人,新明国还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