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下来的工作是把一些适合新明国的企业,送往新明国,但是什么是适合的,什么是不适合的,很难判断。比如平南一个临近倒闭的工厂,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工厂,手表厂。这家的手表很不错,四十年前也曾经雄霸一方,平南乃至红河,甚至周边省市,平南手表都算不错,特别是全自动机械表,走时准确,大方美观,得到一致认可。然而,在之后的市场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企业越走越窄,最后只生产一款石英电子表,品牌全废。
大江帮一个帮众,找到大江集团总裁,大江帮财堂执事刘五洲,希望得到财堂的支持,以垃圾价收购部分平南手表厂的机械设备,运到新明国首都龙山市,在当地生产一款以当地宝石为装饰的手表,金属原材料来自于国内渡口市,经过三木重金水加持,借用国际品牌的优秀特点,打造一款适合东方人的手表。
刘五洲觉得很有想法,制表业是一个十分暴利的行业,对原材料的要求不多,对工艺的要求不少,在瓦国这样的一个传统手工艺国家,找到一批手艺精湛的手工艺人并不难。也许,手表在这里会有一个全新的改观。向集团成员征求意见,陈维政第一个赞成,让这位帮众拿出可行姓方案,需要多少资金,以及资金运营方式。最后确定,投资五千万,陈维政仅获得5%的股份,其它股份被一分而空。
能够不参与,尽量不参与,一定要参与,也是表态而已。陈维政知道一点,不能什么都有自己的份,毕竟要发动大多数人参与才能集思广益,达到潮流般的推进。
古宜风临厂设备没有动,全新的设备已经在新明国龙山市准备就绪,胡国平带着一半老职工离开了古宜,古宜的风临厂总经理将由张弛出任。
新明国的汽车厂已经定名为新龙汽车厂,首先出厂的三款车,原龙山汽车厂生产的龙山云龙,原风临车厂生产的风临天际和风临天运。龙山汽车厂的龙山云龙以后只供国内,出口部分全部在新明国生产。风临天运是半年前推出的一款新车,定位为家庭使用,谁知道国人对这款车并不感兴趣,认为这款车既没有派,也没有样,过于实用,价格还不低,认可度不高。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国际上对这款车需求量却很大,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车,工作车。
新明国山多河流多,雨多水多树林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维政来到金陵航空航天大学。给了一个课题:一款旋翼垂直起降飞机,之所以选择金陵航空航天大学,是因为之前在新闻中看到过金陵航空航天大学的设计创意,就是那款类似电影阿凡达的飞行器的东西,电池驱动,需要多大功率的电机,由大学研究所决定。研究费用由龙山电池厂提供。
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所很有意思,告诉陈维政,这种技术不是什么新技术,只要有钱就可能随时完善。陈维政告诉他们,钱不是问题,主要是技术可靠。
给了一笔钱后,大学研究所弄出了一个图纸,上面标明了各种数据和要求,让陈维政找一个电机厂,定制几个这样的电动机,陈维政觉得可以交给古宜电机厂解决。
回到古宜电机厂,电机厂的专家只是随便一看,就看出了陈维政的目的:“陈总这是想弄小型飞机?”
“是啊,每天在地上爬,就想跑到天上看看,其它人怎么在地上爬。”陈维政说。
“这个电机只能勉强把一个小的实验机拉上天,如果要应付一些问题,功率不够。”专家就是专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能不能在不改变外型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功率?”陈维政问。
“完全可以,对方的一些知识点有些老化,一些新的东西没使用,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和新材料的采用,增加50%的功率是可以做到的。”
金陵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所的教授告诉陈维政,一个飞机的出现,不象一辆汽车那么简单,特别是这种没有先例的探索型飞机,绝对不能玩山寨。教授告诉陈维政,在六盘,有一个不死不活的航天厂,生产过汽车,生产过摩托,还生产过农用机械,但是它本身就是为航空准备的,骨子里还是一副航空的特姓。如果能够把这个厂收在旗下,在资金充裕的条件下,新飞机才可能出现,而且可能很快就出现。
从金陵出来,陈维政来到六盘,在正义市,找到了金陵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说的那个航天厂,这个厂还真的很难找,听到陈维政说航天厂,基本上所有人都一楞。因为当地人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的城市还有一个能够生产航天器的地方,现在那地方只能生产三轮车,而且是那种连棚都没有的晴天一脸灰,雨天一身泥的三轮车。
走进厂里,诺大的一个厂区,只有三分之一还在使用,还有三分之一已经变成大型仓储,还有三分之一是密封的老厂区,听厂里的工人说,密封的老厂区里就是航天设备生产车间和生产线,十来年没有用了,估计也坏得差不多,只是这些东西卖也没人要,扔又没人敢,只好放在这里自然降解。
陈维政找了几个老工人,问这里的员工现在怎么安排,老工人说,基本不安排,有能力调走的都调走,次一等的在生产三轮车,再次一等的就指望着仓储出租得回点钱发低保,最没劲的不是死了就是进去了。
陈维政听到这话,乐了,敢情人家这厂的人,都能活出个三六九等了!
老工人师傅问陈维政,来厂里是招人还是租仓库。陈维政告诉他们,想弄一个生产民用小飞机的小厂,听说这里还有一大堆的老设备,想来看看,能不能按称斤的方式把设备弄走,如果有可能,再带走一些保养设备的人。
老师傅说,那些设备,基本不能用,倒是人还有,就是领低保的那一批,年龄都在四十多五十多岁,生产三轮车也用不上他们这种大知识分子,上市场去找饭吃,他们有些是下不了那张脸,有些是真的没那个本事,文不能笔,武不能打,唱也不会唱,跳也不会跳,做个保安都没人要。偏偏一个个还臭味实足,有个搞专用材料的,在他面前,神十八都是不合格产品。
陈维政听到这些,很为这家厂的一些高精尖技术人员悲哀,这些人,太过于专业,又过于依赖于团体,除了自己的专业和企业,想去做点别的事养家糊口,的确困难。这也与当地的发展有关,在其它地方也有大量的航天厂转为民用,大多数转得非常成功,部分还在国内保持技术先进行列。只有地处夜郞国的这个厂,混得与众不同。
仓储区的保安头目,曾经的生产厂长,在一堆垃圾中会见了陈维政。
这哥们姓郝,五十多岁,秃顶,尖嘴少须,一副老式秀郞架眼镜,卡在高高的鼻梁上。一口大黄牙,手上不离烟。
他一开口,让陈维政知道,老有老的价值,老有老的必要!


第三○八章 便宜垃圾
第三○八章便宜垃圾
老郝头说:老设备还有部分能用,为了便宜,最好能用不能用的全拉走,选择着要付的是设备钱,一把拉走付的就是垃圾清理费。
老工程师要带走,能带走的全带走,他们虽然已经没有太多的作用,但是,他们就是垫底的砖,有他们,才有后来的传承。
再从金陵航空航天大学要部分这几年的毕业生,再从其它厂挖几个骨干,这个厂就成了。
陈维政告诉他是去新明国,郝老头说,只要曰子好过,去哪都行。
接下来就是谈垃圾处理费以及老工程师的待遇。陈维政第一次知道,原来垃圾是如此的便宜,而比垃圾更便宜的是工程师,越高精尖的工程师越不值钱,知道了当年说搞两弹的不如卖咸鸭蛋的不是传说。
郝老头本身不是什么专家,作为生产厂长,据说是因为当年他最会打考勤,所以被任命厂长。经过十来年的磨练,现在说起做厂长,他是经验老到,感触很深。他告诉陈维政,搞飞机不同搞汽车,汽车弄一个模具出来最少生产几十万辆甚至几百万辆,飞机搞一个模具出来多的生产几千架,少的几十架。所以,飞机的模具很粗,相对汽车,手工程度很高,它需要一批手工水平很高的工人。同时,所以飞机钣金零件(蒙皮、翼肋、框等)的制造力求用简单的模具。广泛应用橡皮成形、蒙皮拉形、拉弯等钣金成形技术,尽量采用塑料制造成形。
陈维政大惊,飞机就是一个这么随意的玩艺?
郝老头看陈维政不太相信自己,就找了大门口补皮鞋的张老头为他证明,张老头叫张宏平,开放改革后首届研究生毕业生,在六盘航天厂倒马前,曾经做过厂副总工程师。快六十岁的年纪,明年就能够领社保,算了算,社保能够领到每月一千五六,是这辈子领到的最多的钱。加上帮人修鞋,一个月还能挣上千把块,他觉得,小康生活不过如此。
见郝老头带一个小伙子来到他的摊前,向他请教飞机制造的事,他觉得有点岂有此理,但是看到小伙子递上的烟,张宏平忍住没有说郝老头,而是客气的跟陈维政打起了招呼。他告诉陈维政,飞机制造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都比较低,特别是飞机部件装配和总装工作,手工劳动是主要工作方式。加之飞机制造中要使用大量的成形模胎、模具、装配型架和供协调用的标准工艺装备(样板、标准样件等),使得生产准备工作十分繁重,飞机生产的周期比较长。现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提高飞机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量压缩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飞机生产的周期。
陈维政说如果只是针对生产一款小型旋翼垂直起降飞机,电池驱动,自重一点五吨,总载质量约三吨,定位为空中吉普,而且一旦定型,就会需要大量制造。说着,在平板电脑上打开金陵航空航天大学的设计图纸及各种参数。
张宏平搂着平板电脑,一会摇头,一会点头,最后抬起头,跟郝老头说:你去,还做你的后勤,找冷工,曹工,鲁工,雷大胡子,一起去我家,一边喝酒一边讨论。陈维政说在家比较麻烦,不如就在外面找一个饭馆,安安然然谈事,说话。
张宏平看了陈维政一眼,点点头,郝老头屁颠屁颠的掏出手机打电话。
就在厂门口不远处的一家花江狗肉店,坐进唯一的一间包厢,张宏平让店老板把空调关了,打开窗户,说等会那帮子烟民来到,空调房里虽然不能把人熏死,但是完全可以熏晕。陈维政听到这句话,忙去车里拿出一条玉溪,一条烟应该能够对付这些中国烟民。
郝老头当真是搞后勤的,先点的五斤狗肉,再来一些其它的小菜,盐菜肉、花江米皮、怪味花生、尖椒木耳、炝黄瓜。狗肉是熟的,带皮,放进原汤里煮,很香很劲道。
菜上齐的时候,其它几位也到了。
张宏平向陈维政介绍了几位,告诉陈维政这些都是一些专业领域的强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弱者,其它方面估计帮不了陈维政太多,但是飞机制造这块,应该可以帮得上陈维政的忙。
听说陈维政要搞飞机,这几个第一反应就是陈维政想生产蜂鸟一类的私人小飞机,当他们听说是一款纯军用的飞机时,激情被点燃了!
一餐酒,喝得痛快,六个人表示一定会跟陈维政去新明国,去组建这个全新的飞机厂,生产厂长张宏平,后勤厂长郝大卫。陈维政当场给了张宏平现金人民币六十万元,每家十万安置费。另外给了郝大卫一张五百万人民币的支票,告诉他,用这笔钱,把厂里能用的机械设备,在年底之前,全部拉到南流,资金不够再增加。张厂长等五个人,尽量在国庆节前,去到新明国,在江城建设全新航天厂,分清各人职责,谁负责人员招募,谁负责新设备采购,谁负责土建,谁负责与金陵航空航天大学与古宜电机厂对接。
六个人眼睛定定的看着支票和现金,感觉在做梦,直到陈维政走人,他们才醒悟过来,确认,姜子牙在渭水边八十遇文王,是完全可能的,在座者,张宏平已经将近六十,再过几年,与姜尚也就相差无几。这一切都是时势造成,并非个人命运。
离开六盘,陈维政直接来到龙山城,与唐威莫丛讨论建立飞行器厂事宜。
唐威问陈维政,任随娶老二,要不要去帮他迎亲,陈维政说肯定要去,不仅要去,还要搞得挺大单,听说,吕苇家条件挺好的,我们家也不能让别人看小。
唐威说那好吧,去玩玩,就是黎卉去不了。
陈维政问为什么?
怀孕了!
陈维政说唐威挺猛的,唐威擂了他一拳之后,问:你就不显示显示自己有多猛?
陈维政嘿嘿的笑,这话不太好解释。
莫丛告诉陈维政,说家里摊上麻烦,自从上回家长会,他们家莫珊就情真意切的爱上了陈维政,每天在家里弄一大堆陈维政的照片,还有一大堆的关于陈维政的材料剪贴本,跟人说话,开口就是维政哥怎么说,闭口就是维政哥怎么讲。陈维政笑着说,这不是爱上,是偶像。是小屁女孩的都爱干这事,不去追明星就去追暗星。
唐威说维政属于明星,比演戏那些明亮得多。
三人聊起飞行器,唐威对能够拥有这样一款跨时候的飞行器,充满了渴望,莫丛则告诉陈维政,有这么一个玩艺为后盾,正好做一场游戏。
七月份,瓦国全部投降,国王将王位禅让给郑伯龙之后,双方进行融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整合军队,肃清国内不安定因素,建立各式企业,发展国民经济。但是,军队的发展势头依然很猛,虽然没有向四邻发起进攻,也已经令四邻不安,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暹罗。
从七月底开始,暹罗开始全民总动员,国王发布告国民书,认为暹罗已经遇到从未遇到过的危险,一个不讲道理不讲道义的邪恶民族正在向他们*近,暹罗人们正面临亡国灭种。因此人民要团结起来,武装起来,走向边境,用生命与鲜血捍卫国土的完整和民族的读力。国书写得声情并茂,很有号召力和感召力。人民也全部动员起来,工厂的,商场的,田野的、学校的、甚至包括医院的,能站起来的全部去军营。发枪,发弹,组织民兵,组织担架队,整个暹罗,弄得跟淮海战役差不多。
莫丛说:不用我们去打,就这么大惊小怪的自己一闹腾,暹罗的国民经济就此完蛋。只要我们每天保持试图进攻暹罗的态势,总有一天,能让暹罗*疯,弄不好,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