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临近开学,小松和小竹离开陈村,陈维政把他们送到古宜城里,随行的还有一桶完整的五加仑桶装水。
过年封包非常有用,四个老的在陈村有了名声,维字辈的小屁股看到他们天远就叫:“刘爷爷、陈爷爷。”华字辈的喊起来比较好听:“刘太爷爷,陈太爷爷。”两个老太太随身总带着糖果,喜欢谁就给谁。
村子里有一个小诊所,就在村公所旁,比较简陋,看病的医生也不太高明,有一天,在村里散步的刘大中医走过诊所,听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在诊所里哭得差不多要断气,职业习惯让他忍不住走进去看了看,三个手指一搭,叫家长去乡医院取药,乡中心医院院长看到处方上刘大中医的签名,吓了一跳,连忙跑进陈村问候。村里的医生陈维世再三恳求,还请十八爷出面,摆了酒席,才求得刘大中医一个星期在他的小诊所坐诊半天。早早传出风声,县委书记的老娘排号排在第一个。在市里,排队三天也不一定挂得刘大中医的号。
陈奶奶在小学校兼了一份不收钱的差事,义务当英语老师。这个消息把乡教委主任乐得一蹦三尺高,要求凡是陈老师的课,全学区英语老师必须到堂听课,走夜路打火把也必须到,教室里坐不下就坐外面听,没有凳子就站着听。听到陈奶奶那口标准的伦敦口音,龙山人知道了什么是英语,不再是鸟语。
刘奶奶最大的爱好就是饲弄那半亩菜地,菜地已经完全弄成艺术品,在上面没有一根杂草。估计下一步谁要进她的领地得换鞋。
陈老爷子的心思放在鱼塘上,不知道想了个什么方法,居然把鱼塘分为四个区域,并分别养上了不同的鱼,其中还有一池子的观赏鱼。鱼塘四周,种上了几种观赏竹,最有名的是方竹和斑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真是老有所乐啊!
最无聊的是陈维政。回到龙山第一次打开QQ。
那个小企鹅跳得相当的欢!差不多每一个头像都在动。打开一看,有一半是留电话的,同学们去了异地,有了工作,换了电话,在QQ上留言。
只有区杰的头像是黑色!不知道是不是美国用不了QQ还是时间不对,上QQ没人聊。
给区杰留下龙山的电话号码,留言一声:“很想知道你的近况”,下线。
早餐时,陈维政对四个老人说:“我要出去几天,有同学到平南来聚会。”
老人知道年青人有年青人的生活,嘱咐了几句。陈维政装模作样捡了一点行李,走人。来到古宜陈小美家,这次来主要是要解决购车款的事,陈维政要给,陈小美不要。给是必须的,虽然不多,但是送一辆车绝不是一般公务员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姑姑所能承受的。
跟陈小美进行了长谈,几个问题达成了共识,第一、陈维政不缺钱,有足够的钱买车。第二、26号车的油卡让黄成龙退给公家,这种小便宜不占。第三、陈维政在陈村大兴土木,肯定会有嘴贱的反映到上面,认为是得到陈小美的支助,纪委会去查刘德厚和陈小美的个人财产,要有准备。这一次陈维政就是想去南城,一次姓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区杰家的超市能给一个退股证明。
听到陈维政一番话,刘德厚让陈小美收下购车款,说:“小政你借给我五十万,我打借条给你。”
一听这话,陈维政笑了,立即知道刘德厚的想法,说:“行。五十万够不够,如果不够就一百万。我这次去南城就是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刘德厚果然打了个一百万的借条给陈维政,时间是去年国庆前。陈小美在一边看得一脑袋浆糊。
在刘德厚家住了一晚,检查刘松照的进步情况,也检查小竹的身体状况,陈维政很满意。
一早,陈维政离开了刘家,开车找到一个偏僻处,把车扔进空间,打车去了客运站,坐上去平南的大巴。坐大巴又省钱又省力,陈维政还没有搔包到一个人开车走长途的程度,有空间当停车场,多好。
在平南买上个硬座上了火车,反正是进空间,没必要软卧。
在火车站等开车时,手机上出现一条信息,是区杰的,美国的手机号。陈维政第一时间短信开通了国际长途,准备在晚上八九点钟时打电话过去。
上了火车,时间是下午六时。
春节后不外久,车上人很少,一个车厢居然只有六个人,标准的VIP待遇。
走到车厢一角,从空间里拿出一包快食面,两个袋装茶叶蛋,一根火腿肠。这是他久违的快餐,做学生时经常这样吃,这半年就没有这样吃过了。泡好,来一口,不好吃,再来一口,有点难吃,再来一口,相当难吃,亏得学生年代,吃得那么有味。
时间慢慢的来到九点,陈维政掏出手机,按区杰的电话号码,拨了出去。
“维政,是你吗?”电话里传来区杰的声音。
“是我,是我,区杰,你好吗?”
“身体没问题吧?”区杰首先问。
“没问题,现在很壮,前所未有的壮。”陈维政真的觉得自己很壮,接着说:“我回到老家养了一段时间,很好的。你呢?在美国还好吗?”
“还行吧!在异乡为异客,我的适应能力还不错。现在在这边的大学读学位,一边在超市打工。”区杰说。
有人在旁边喊叫,区杰说:“有事了,我要去搬货。找时间我打电话给你。”
陈维政嗯了一声挂了机,他知道区杰在骗他,因为他听懂了那个人在喊叫什么。这段时间,小竹跟陈奶奶完全英语对话,让他的英语水平也涨不少。那个人在叫:“黄皮猪,再不给钱就要你的命。”


第二十三章 有恩必报
第二十三章有恩必报
之后又打了几次电话,区杰都是关机状态。
天蒙蒙亮时,火车到了南城。陈维政走出车站,找个没人的地方拿出车,开到学校附近,整个南城市,只有这个地方他最熟悉,知道什么地方能停车,什么地方有东西吃。
吃完早点,按照一年前的电话号码找到区杰父亲的号码,拨了过去。
“是区叔叔吗?”在对方喂了一声后,陈维政忙打招呼。
“是,我是区建生。”
“区叔叔好,我是陈维政,区杰的同学陈维政。区叔叔还记得我吗?”陈维政说。
“记得记得,小陈好久不见,在哪里发财?”区建升不愧是个生意人。
“我回老家了,今天有事来南城,想见见区叔叔,不知道区叔叔有没有空?”陈维政说得很客气。
“有空有空,我现在我们家超市对面喝早茶,你有空过来吗?”区建生说。
“好的,我马上到。到你们超市停车场再打电话给你。”
“不用,你停好车,问保安,他们都知道我在哪里喝茶的。”
的确,区建生先生是有固定茶位的,这个茶位只有在他同意时才能给其它人使用,不然即使空着也不能让其它人使用。
这个茶位正对着区大老板家超市的正门,每天区大老板就在里面喝着茶看超市的运营情况,有事也会在这里处理。在这里的时间比在办公室的时间多。
很快,陈维政来到这里。
看到本人,区大老板才把名字和真人联系起来,呵呵笑着:“你跟我们家阿杰最好,不过我就是记不住你们几个的名字,要看到人才搞得清。”
“区叔,这段时间你们一直跟阿杰联系吗?”
“联系啊。”
“除了这个号码还有别的号码吗?”
“就这一个。”
“哦!”陈维政有点觉得不太对劲。也不敢明说,差开话题说:“区叔,超市的生意还好吧!”
“还可以。自从那个美国超市被人三更半夜席卷一空后,这一片就是我们一家超市,还算不错。”区建生有点得意。
“有个事想请区叔帮忙,区叔看看行不行。”陈维政说。
“你说,能帮的我一定帮,你同我家阿杰的关系,什么都好讲。”
“我去年回老家后,把家里的老屋整修了一下,花了大概四十来万,后来又买了辆二手车,花了六万。”陈维政说。
“你小子还真有钱啊,一下不见五十万。”
“就是不太低调,有点显眼露财,人家问我钱是哪里来的,我又回答不上来。实话跟区叔说,这个钱是我在边境捡到的。”陈维政说。
“你运气好啊,出门有钱捡,一捡还几十万。”区建生呵呵大笑。
“所以我想给我的钱一个清楚的来路,请区叔帮我出个主意。”
“容易,你上大学时,跟我家阿杰一起搞了个网络营销,现在还经营得很好,你回去后,就退了股,一次姓拿走一百几十万退股金,够不够?我给你证明”区建生说:“从去年八月开始,我出资金让你在老家帮我收购山货,我按规定价收购,差价归你,每月你的收入可观。我有你的流水记录。”
陈维政大喜,说:“不用这么麻烦,如果有人打电话给你们财务了解,按照刚才说的回答就足够。”
“那简单。你把身份证号码给小吴,”区建生指着一边的小姑娘。说:“小吴你马上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拟一个文件给财务部留档备案。”
正事处理完,陈维政说:“区叔,在美国区杰还有没有什么熟人?”
“没有。”
“我昨天跟他通电话,通到一半就断了,到现在一直打不通。”陈维政想想还是说了实话:“我听到他旁边有人威胁他,骂他是黄皮猪,我很担心。”
听完,区建生连忙掏出电话打了过去,仍然是关机。
区建生“噌”的一下站起来。一把拉着陈维政的手,说:“多谢你阿政,我也发现不对,这段时间阿杰打电话回来很少,我总觉得不对劲,要出事,我马上动身去美国,你放心,你的事会帮你处理好的。”匆匆忙忙,准备离开,“区叔我今天返回去,有什么事你就打电话给我。”陈维政跟着区建生一起走出茶楼。
正事办完,陈维政想不起再呆在南城还有什么理由,决定找个安静的地方呆几天,开车去了机场。坐最近的班机离开南城,返回平南。
距离平南八十公里的地方有座高山,山名龙头山,山上建有微波站,有路直达峰顶,这几年开辟为旅游胜地,名声在外。陈维政决定到这上面找个地方隐居几天。
来到山顶,有一座龙母庙,风水极佳,从龙母庙过去有一段绝壁,人兽难过,陈维政掏出手机,先给姑姑打了个电话,说要去越南旅游,那边电话不通,要关机一段时间,听完姑姑一箩筐的嘱咐之后关机。
取下搬指,对准绝壁上的一处小平台扔过去,随后身体一掠消失得无影无踪。
首先,要尽情的吐纳一回,不计时间,不计速度,不计效果,只求过瘾。很快,陈维政沉浸在混沌之中。
星移斗转,时空变化,空间一切照旧,混沌依然混沌,陈维政身上红了黑,黑了又红。终于,从静坐的状态中醒过来。
陈维政站起来,查看了一下自身,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只是觉得自己的精神力更好,更强。
来到屏幕前,没有说话,对着屏幕笑笑,屏幕弹出了几个大字:“傻了一年,还没笑够!”
陈维政哈哈大笑起来,说:“不够不够,永远不够。”
屏幕又显示出一行字:“傻,未必不是一种境界。”
“对,这也就是我这次打坐得出来的唯一感悟。”陈维政回答。
“对于你那傻的一年,你有何评价?”屏幕问。
“虽然傻,但一直能够坚持自己的底限。”陈维政回答。
“你所谓的底限指的是道德底限还是人格底限?”屏幕又问。
“都有,都有,一个人可以违背道德,违背人格做事,但是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底限,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不击穿自己设置的底限,都可以。”陈维政回答。
“你如何评价刘德厚。”屏幕问“一个好人。”回答得很简洁。
“这么简单?”
“对。”
“解说一下。”屏幕象好奇宝宝,又象教课老师。
“他首先是一个官员,官员的首责是维护现状,平稳中求发展,他做得很好。然后作为一个父亲,他有一个全市排名第一的女儿,还有一个将来会让他骄傲的儿子,他也做得很好。作为一个凡人,他敢承担责任,不顾世俗,有恩必报。敬重老人,爱护孩童。虽然不长于言辞,但是思维严谨,算个人才。”陈维政这么说也是这么想。
“你对他评价不低!对于一百万的借条你怎么看?”
“这应该是一种游戏手段,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一个人为了完成本身的责任,可以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强硬或者阴谋手段,他做得不错。”
“对于那辆26号车呢?”
看到这行字,陈维政笑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心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答案也很多,都不确定,想了想,说:“这可能与他对那辆车的了解有关,这辆车是他升到市里做一般副市长时的座驾,新车购回他第一个使用。后来升常务,配了一辆四圈,才把这辆车淘汰给下面的人使用。如果说车子克官,为什么不克他?这是他不理解的地方,如果不是发现那两个灵体,我也不理解。从内心深处,他并不认为这辆车克官,而是对这辆车很有感情,听到别人对这辆车的评论,他不舒服。”
“那他就不担心这辆车会防碍你?”
“也许我不是官吧,毕竟传说这车只克官。这里面应该还有一点图小便宜的意思,六万元,一辆只开了几万公里的八成新车,相当的值。不过这车给我就对了,这车只会助我,不会克我,以后古宜市会有一个传说,我和姑丈爷俩福大命大,26号车克不住。”陈维政玩笑说:“至于他偶尔占点小便宜,只要符合规则就行。能够灵活运用规则,利用规则,总比那些墨守成规毫无创新的人强吧。”
“往往那些墨守成规毫无创新的人,总能成为社会最稳定的柱石。这又何解?”屏幕又问。
“我不知道,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就是因为这些人,中国的封建社会才绵延了两千多年。先进文化硬生生的被他们拖成了落后文化。”陈维政说。
“每一个人都想率姓而为,活得潇洒,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那是。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中,行为都受到各种准则的规范,想完全率姓生活,除非异类。”陈维政说。
“今天你离开空间,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你,你会发现你的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外面的众生对于你来说无异蝼蚁,你怎样对待他们,很需要你自己设置一个底限。否则会天下大乱,天不容你。”屏幕显示。
“质的飞跃?”陈维政觉得还跟过去差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