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钢化玻璃,全固定式而且增加了内压式强压胶条,透明玻璃加装清淡色的窗帘。陈维政问驾驶这辆车需要准驾执照是什么证,江国民说:按七座非营运小客车,应该是C1。
确定了这辆车的颜色和内饰,继续静态参观车辆的其它部分。
电动机和变速箱都不同于红水河的小公交,而是全套使用雄关厂的MPV动力组,前置前驱。小公交195的小轮胎换成宽轮胎,大轮毂,后读力空气泵悬挂,舒适姓不错,24560R17的轮胎宽而不大,平顺姓很好。陈维政问三米多的轴距,是否影响通过姓,会不会在过排骨路时刮肚皮,张弛笑了,给了几个数据,说:“你别当龙山骑士开就行。如果你非得开车出去越野,还是换一辆。”
区杰鄙视地看了陈维政一眼,说:“你洗澡穿拖鞋,上街还穿拖鞋?”
陈维政点点头:“我上街最爱穿拖鞋!”
区杰无语。
区杰从包里拿出一副军车牌交给陈维康,让他装在最后确定的这辆小巴上,陈维康一边装,一边说:“这辆车要起一个超牛叉的名字才行,不然对不起这块军牌。”
几个张弛团队的小伙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开了,也没理一边的周四奇的脸色有多黑。取名这样叼的事岂能是你们一帮小毛孩子就能定的!
“这个车前挡玻是斜的,可以叫饭铲头,这个厉害!”一个小伙子刚刚提议,立即遭到痛扁。饭铲头当然厉害,一种蛇,也叫做大扁颈蛇、扁颈蛇、吹风蛇、过山标、过山风。
“这个车轮胎特别宽,不如叫鸭脚怪。”又是一场痛扁。
“不说名字了,你们这帮才子,估计再取下去,就会告诉我阿凡提的弟弟叫阿凡达了。”陈维政说:“按照你们的看法,这辆车市场零售多少钱一辆?”
“超过二十万。”一个小伙子小心翼翼的说。
“别不敢说,带两组500AH的电池,最少四十万。”另一个明显有见识。
“四十万不值,空调不够好,空间太大,制冷费电太多,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四十万,再加点也有人要。这个车,不比丰田考斯特差。”说话的是负责解说的女孩:“维政大哥,如果到时你让姑丈和柳书记都用这个车作工作车,我们这个车能够卖到满天飞。”
陈维康告诉陈维政,这个女孩叫姚成,是维启的女朋友。带回陈村见过保罗叔秀花婶子,基本上定了。陈维政问陈维康:你的女朋友呢?陈维康扭扭捏捏地指着一边正在整理拉花的女孩,说:“就是那个,叫于春,一天到晚要跟我出去开汽车装饰店,鼠目寸光,就知道贴拉花得钱。”
陈维政笑了,说:“起码人家还会挣钱,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会伸手问你要,你才烦。”
陈维康也笑了,看着女朋友,满眼尽是温柔。


第一九七章 高雅通俗
第一九七章高雅通俗
周四奇最后还是决定不生产这款商务车,因为这款车的定位与红水河的基本布局有出入,红水河生产普及型的客车,而不是精品型的商务车。
陈维政全部认购已经改好的五辆车,把应该付给红水河的各项费用支付给红水河,然后让张弛团队把其中四辆开回古宜,交给风临汽车厂,与郑建一、汪洪涛、胡国平研究后,推出风临汽车厂的第四个产品,定名叫风临天泽。
开着另外一辆装好军牌的风临天泽,陈维政与区杰去漓水接飞机。
两人都穿着制服,挂着全套的臂章胸章和肩章,既然开着军牌车,就必须把自己也搞得很军牌。陈维政开着车,区杰坐在一边的折叠工作位上,位置虽然有点矮,但是人体工程设计做得很到家,可以保持很舒适的坐姿,随意的跟司机聊天,区杰对这个工作位的设计很满意。
车辆很静,经过加强密封的车体将风声与胎噪屏蔽在车外,超大型的前挡玻视线很好,陈维政之前没有开过这种大车,头一回开,感觉不错。长轴距和宽胎,都增加了车辆的平顺姓和稳定姓,强大的动力系统收发有力,起步加速迅速果断,六速全自动变速与古宜电机配合得天衣无缝,省电有力。
从潭城到漓水机场,很快,一个小时多一点时间。在机场等了近一个小时,奉天到漓水的飞机到了,三个专家走出来。
陈维政和区杰看到远远走来的三个人,怎么也想不出来专家还能有这种形象的。想当初汪洪涛当街卖车的时候,虽然穿的很低档,起码还能保持知识分子形象,可这三位,比陈村的任何一个农民都要象农民。第一是黑,人偶尔有一个颜色比较黑的不奇怪,可三个都一样黑就神奇了,毕竟我们是黄色人种而不是在中非洲。第二是上半节毛多,汗毛多是返祖,胡子多那是上了年纪,上了年纪的人头发必然就会少,这三个,头发胡子汗毛都多,看来是光合作用比较好。第三是装备酷,现在的人出门,一般都是拖箱拉秆箱,不然就是双肩背,象这三位,一人一个白色的斜背帆布地质袋,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西,这年头,能淘到这种装备不容易。
陈维政和区杰迎上去,陈维政问:“请问是不是辽东来的张乔山博士?”
“我是张乔山。”走在中间的人停下脚步。
“你好,我是陈维政,这位是区杰。”陈维政说。
“哎呀!是陈总和区总,怎么能让您二位亲自来接机。”张乔山很惊讶,没想到,这二位还是现役军人,定了一下,接着说:“介绍一下,这二位是我的搭档,这位是郭子龙,这位是杨晋章。”
五人亲切握手,陈维政和区杰发现,一开口,这三位还是读书人,很斯文,不象他们的外观那么酷,那么有型。
坐上陈维政的车,三位远道来的客人才知道,这两位中国相当著名的老总还兼任他们的司机,三位没有坐过电动车,对开来的车很感兴趣,坐进车里,四处打量。放好行李,杨晋章和郭子龙自动选择坐在后排的三人位子,座位很宽,坐四个人都有余,两人坐好把扶手调整合适,杨晋章说了一句:“这个位子好,比刚才的飞机舒服。”郭子龙表示同意。
陈维政陪张博士坐在中排,张博士问:“陈总,这辆车挺豪华,过百万吧?”
“自己生产的,还没有定型,目的还不知道市场定价。”陈维政说。
“这是你们自己生产的车?”郭子龙问。
“是的,请你们几位来,也是为了解决这个车的问题。”陈维政说。
听到这句话,三位专家来了兴趣。连躺在皮椅上沉沉欲睡的杨晋章也来了精神。陈维政接着说:“这个车的动力,是一对120V500AH的电池。一对电池,大约可以驱动这辆车行驶五百公里。我们还在车里另备了一组电池,在行驶时通过风能充电,如果在超过三十公里的速度下行驶,风能可以在一组电池用完时,让另外一组电池充电达到60%,当然,如果使用空调,就会差一些,约40%,如果在市内开车,还全空调,基本就不能充电,一组电池,最多能行驶300公里,就必须使用交流电充电。”
“这就很了不起,一组电池能在市区内行驶300公里。”张乔山说:“国内的西秦车也能达到这个水平,只是它的电池相对比较多,比较重。陈总你们的电池有他们的一半重吗?”
“我们一组电池是十公斤,再带一组备用电池是二十公斤,西秦车的大一些,它只有一组电池,将近九百公斤。”陈维政说。
这巨大的差别让三位专家不敢相信。如果不是就坐在这么一辆车上,三位都认为陈维政在说天方夜谭。
最早恢复智商的是杨晋章,他急切的问:“陈总,你的电池已经登峰造极了,还需要我们做什么呢?”
陈维政笑笑,说:“这辆车也有一个优势,就是宽大,它有一个长四米多,宽一点八米的平整四方的车顶,我想把这块车顶交给你们,弄成太阳能吸收板,吸收太阳能充电,在城市里行驶,因为车速慢不能形成风能,但是太阳能还是有的。按照我们的计算,在城市里走完300公里,出租车得一天,私家车得一周,公务车则更长。以这么长的时间,以太阳能充电,达到80%的饱合度以上,就是我们的目的。如果在超过40公里的环境下行驶,风能结合太阳能,达到80%以上的回充电,而且还能完美解决空调问题,需要做的事可不少。”
张乔山抬头扫了一眼车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看来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解决起来不难。
杨晋先想说什么,生硬忍住。“哦”了一声后再没做声。
郭子龙看了看张乔山,张乔山不说话,他也不表态。
陈维政观察一下他们的神态,知道郭子龙跟张乔山关系密切,相对杨晋章就与他们两个疏远一些。
“听说当年东辽新能源四大专家,除了你们三位还有一位现在还在做太阳能吗?”陈维政问。
“我们为了糊口,开始做通俗太阳能,那位契而不舍,还在继续那条艰难的路。”张乔山说。
“什么叫通俗太阳能?”陈维政对这个感兴趣。
“就是应用型太阳能,包括最无聊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透镜集热器,聚光型太阳能电池开发,太阳能灯具开发等等。”张乔山说。他说的这些都是目前国内太阳能研究和开发的基本方向,很有一些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那还有高雅太阳能?”陈维政问。
“有!你刚才问的第四位就认为有。”张乔山说:“那位在我们四人中年龄最小,思想最活跃,他有一个理论,就是太阳光谱分析,他认为太阳能转变为我们使用的电能,并不需要全面收集平时所见到的太阳光,而是收集太阳光谱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就足够,我们现在的太阳能充电,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做了不少无用功,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最后得到的能源还不是纯净能源。”
“听起来觉得很有道理,估计做起来不容易。”陈维政说。
“是啊!”杨晋章感叹的说:“那不是一场更新,而是一场革命,如果成功,就是划时代的,不过想要成功,相当的不容易。”
“或许可以成功,但是需要强大的支持,不然研究没弄出,人先饿死了。”郭子龙还真是搞通俗太阳能的,说话很实在。
陈维政很认可郭子龙的话,这也就是现在科学界的危机,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投资,有些科学项目就是无底洞,可能一两代人都出不了成绩,那是不是应该继续下去?如何继续下去?就靠国家养着的那一批研究人员,还是应该建立一项科学发展机制……这相当的复杂!陈维政摇摇头,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推了出去,国家有科委,地方有科协,这不是自己应该考虑的。
四人在车上一路闲聊,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小时,车在古宜下高速,到路口不远处的河鱼馆吃了一餐午饭,再开车前住龙山电池厂。
留下陈维启带了一个五人团队在潭城汽车厂监督24K的最后装配,张驰带着其它人返回到庆山,他们将要将风临天泽进行大手术,既然不再与红水河有任何的关系,那还不如推出一款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郑建一、汪洪涛、胡国平,甚至红水河的江国民,都完全支持张弛的意见,也都十分看好这款车。这时,这伙人都集中在龙山电池厂,等待三位北方来的高人。
车子停在龙山电池应用开发中心大楼门口,陈维政和区杰带着三位专家下了车。陈维政介绍了三位专家后,指着郑建一一伙人介绍说:“这位是龙山电池应用开发中心主任张驰,负责相关的电池开发项目,太阳能充电将在应用开发中心下属展开,有什么想法和要求,直接向张驰提出。另外几人是应用中心的技术顾问,郑建一、汪洪涛、江国民、胡国平。”
郑建一、汪洪涛、江国民、胡国平听到陈维政这么介绍他们,立即知道了陈维政的用意,均移后半步,突出张驰,让张驰跟这几个北方高人周旋。
张驰带他们三个安置下来,安排好住房、食宿,参观了电池灌装车间、军营和应用开发中心,并在应用开发中心给三人每人一个大型工作室。再给三人每人配备三个助手、一辆风临天泽,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三辆车的太阳能充电问题解决,费用按三人的要求,百分之百拨付。
仅三天,事情就有了分晓。


第一九八章 黑衣夜盗
第一九八章黑衣夜盗
把张乔山等人交给张弛,再与郑建一们讨论了一番风临天泽,最后形成统一意见:制作一款完全不同于红水河小公交的大型七座商务车,主要目标群体就是公务和商务人员,必须具备休息、办公和接待功能。同时还向郑建一们说起了对张乔山们的第一观感,认为张乔山和郭子龙这一对拍档就是一对江湖卖艺的,他们的太阳能水平,估计跟正华厂的张之涣水平差不多。杨晋章明显跟张乔山不是一路人,水平多高看不出来。倒是有一个他们不屑一顾的搞高雅太阳能的人,应该有点意思,看不能通过杨晋章找到。
郑建一们知道了陈维政的想法,有张驰来对口接待就已经足够,至于三位高手能得到什么待遇,还得看自己的表现,大家一笑而去。
区杰对手里的风临天泽情有独钟,把车开回隆庆花园,说周末开这辆车带阮蕾和她们家老子娘和两个小侄儿出去旅游,再加上嫂子范金兰也够位子坐。区杰已经完全融入了阮蕾家,比陈村那五个倒插门的还象上门女婿。
陈维政跟张驰陪辽东来的三位在电池厂警卫营食堂随便吃了点晚饭,辽东来的三人看到龙山厂基本属于军管,知道这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忽悠的地方,言行举止都收敛了许多,在饭桌上只是同张弛讨论关于太阳能电池方面的问题,许多话都不敢乱说。
晚餐后,陈维政来到电池厂顶层,两个值班的军士向陈维政敬礼后,打开小门,陈维政进去后迅速把小门锁上。
听到身后的关门声,陈维政满意的点点头。这个顶层其实什么机密也没有,就是特意要弄出这个一分神秘,让人感觉到龙山电池的神奇。
来到中间供奉厅,居安思危四个在打大字牌,这副大字牌是丽维经过再三的结果,这个顶层的工作确实很轻闲,一个月才用配一次液体,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检查再检查,按照再严格的检查,走完一遍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磨了陈维政半天,弄来一副大字牌,空闲时三个人轮流打,一个人值班。
居安思危看着丽维们打大字牌,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