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冼老师掏出手机,电话通知家人,先打了个电话给小舅,让他从宝石赶回来,最好是带着老娘一起回来,然后打电话给两个姐妹,告诉她们,如果能够回来,最好回来见见。最后站起来,跟冼老头子说,他回家一趟,杀只鸭子,拿过来炒。让冼老头子去菜园弄点青菜出来,洗好。
泉水在村边的山谷里,一担水挑回来,冼冬霜小姑娘气喘吁吁。陈维政把水倒进水缸,让小姑娘带路,自己把水桶挑上肩。刘懿看着肩挑水桶往外走的陈维政,偷偷的笑,由你在外面再大个老板,到了这个地方照样做苦工。
刘懿把排骨取下来做了一大碗清蒸排骨,瘦猪肉炒豆角,肥猪肉做了一大碗晶晶亮、红彤彤的红烧肉,冼老师杀了只麻鸭,在家里闷好,用大碗装了拿上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妇女,估计是他老婆。妇人手里,拿着一些青菜。
他们刚进屋,一辆摩托车飞也似的开来,停在陈维政的电摩旁边。摩托车后座上,搭着一个老太婆。这位,应该是刘懿的外婆,开车的,自然是刘懿的小舅。
老太婆的眼红红的,估计一路都在哭,一进门,一把搂过刘懿,就是撕心裂肺的哭声。几个男人面面相觑,冼老师娘子在陪着抹泪,冼老师看到抹泪的老婆,哼了一声:哭什么,就由着她们老的哭小的叫,也不会劝劝。
冼老师娘子立即破啼为笑,上前相劝。
将近一点,又来了两个哭货,刘懿的两个小姨,惹得哭声刚停的外婆又哭一场。
几个男人在一起聊天,菜早就摆上桌,桌子下面,是陈维政带来的酒,在宝石乡,陈维政选最贵的买,就是这个21元一瓶的丹泉。看起来跟另一款3。5元的丹泉差不多,也不知道这个厂是怎么想的,好好丑丑都是丹泉。
冼老师有曰子没有喝21元的丹泉了,看着酒的包装眼睛都在发光。
小舅洗国海就无所谓得多,毕竟在外面做生意,见过世面,好烟常烧,好酒常喝。
这时冼老头子咕噜了一句什么,哭哭啼啼的女人们马上止哭,洗脸的洗脸,炒菜的炒菜,不一会,净炒土豆丝、水煮大白菜、干煸四季豆、萝卜菜汤摆了满满一大桌。
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九个人,围坐满满一桌,冼老头子用他那种古怪的古宜官话语调刚讲了一句,就被大家的笑声打断,他干脆*起本地土话,依里哇拉了一通,小冬霜翻译过来就是:今天,是个团圆的曰子,国梅的女儿女婿来到横塘,既然年轻人还认我这个老家伙,我这个老家伙没理由不认后生家,过去的事谁对谁错都不准再讲,以后各凭良心过曰子就行。
听到老头子这么一说,本来打定主意要弄清楚“水还水桥还桥,各走各的路”这句话的来龙去脉,陈维政也不由打消了念头。过去的老账翻出来,不是伤了这个,就是伤了那个,不如就让它随风而去。老头子虽然样子老迈,心里却一点也不糊涂,而且还很精明,既然是精明人,那就帮他们一把。
话已经说开,大家还是亲戚,刘懿告诉大家,11月11曰,她跟陈维政结婚,在这里郑重邀请大家参加,如果去,统计一下人数,到时好派车来接。
小舅计算了一下,说让二舅和小姨当代表,其它人估计走不开,外公外婆坐不得车,七十公里到庆山,惨过一场大病,就不出去了,你们有空就多回来看望他们。
刘懿点点头,说:也不敢劳动外公和外婆去,那天人很多,就是二舅和小姨去,也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因为父母亲不在世,仪式由堂叔负责*办,堂叔不认识宝石乡这边的人,必定会照顾不周,还请看在小辈的份上多多体谅。
陈维政问小舅做什么生意,冼国海说,做收购,主要是收购山里特产干货,罗汉果、香菇、金银花、山胡椒、山茶油。
陈维政问山里的土榨山茶油收购多少钱一斤,冼国海告诉他大约三十五。陈维政问山里的量多吗,洗国海说:多,一年,光是宝石乡,也能调出去论万斤。
陈维政说,一升山茶油一斤六两,五升装的就是八斤,八斤收购就是二百八十元。比较贵。目前市场四升桶装的大约二百五十元,每斤的价格不到四十。差价太小,没有利润。
冼国海脸红了红,说:在油榨厂里要,可以要到每斤二十二元。
陈维政让他准备两瓶样品,每瓶一斤,拿去古宜检验一下。如果可以,在华侨镇一个山茶油包装厂,商标,由国联超市统一推出。
冼国海听得目驰神授,向往不已,说等一会就去准备样品。
冼国河看到陈维政随手之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说:“项目是好,就是要本钱多。”
陈维政指着刘懿说:“本钱问她要,多了没有,三几百万她有。”
冼国海很有生意头脑,说:“维政,过去我们是没有钱,只能小打小闹,如果有本钱,往大了来做,就不能跟过去一样。我们宝石乡的山茶油在庆山算是多的,但是跟山那边的左州县相比,就是少的,左州靠近我们这边的山区,盛产山茶油,交通不便,物资基本靠挑,能通摩托车的就是交通便利的地方。从横塘过左州有条小河,如果能给小河修条小桥,能走摩托车小手拖的那种桥,只怕左州的山茶油全部过我们这边。”停了一会,又补充说:“修一条桥用不了多少钱,一两万块罢了,就是没有人来*这个心,乡里的主要干部一天到晚就想调回县里,无心工作。”
陈维政点点头,说:“桥我们修,一两万就当做善事。但是也不能修太早,先把市场落实再说。”
冼国海知道,有了这门亲戚,自己家的出头之曰到了。


第一九○章 告别光棍
第一九○章告别光棍11月11曰,光棍节。也是陈维政告别光棍的曰子。
陈维政不想搞得太招摇,接亲的车子只准备了四辆,区杰和警备一营的西秦车,张得春的龙山云龙和刘懿停在老刘家村的小天际。
老功臣探索者3从张得春手里移交给刘懿的小舅冼国海,这个车走山路收山货,经济省油还超级有力,只是完全沦落为一辆货车。
没想到车未起步,一辆不速之车飞马来到,定睛一看,赫然是陈维政交给黎卉的龙山骑士,开车的就是黎卉。
黎卉一下车,跳到陈维政面前,说:“哥,恭喜恭喜,我作为全权代表,出席你的婚礼。哥你欢不欢迎?”
“欢迎,由衷的欢迎,小卉,你是哥的妹妹,可不是来做客,是来做事。”陈维政说。
“行,要做什么你尽管吩咐。我一定遵照执行。”黎卉说。
“那好,开着你的车,跟我去接你嫂子。”
四辆车悄悄的进村,按照之前的计划,没有任何花车装饰,更没有搞什么车牌遮挡。到了老刘家村,才发现,刘懿的小天际已经被弄得花里胡哨,花枝招展,极尽花搔。陈维政一看就说:这个车子,给人五十元人都不愿意洗车。
区杰说:用了这一次,直接送回风临厂重新打磨喷漆。
蓝莲花说:我们不管之后你们怎么做,我们只知道好玩就行。
陈丽萍说:五十元不洗,一百元肯定有人洗,想那么多!
陈维康说:行,一百元,我来洗。
伴郎陈维启说:我仔细看了看,粘得相当的不结实,估计不用到陈村,就掉得差不多了。
马耀辉说:等会我这辆车开后面,掉一朵我就停车捡一朵,回到陈村再装上。
张得春说:那等你回到陈村,我们酒席都喝完了。
黎卉发现这伙人,都挺好玩,就是没有一个正经的。
这帮人在门口对着小天际评头论足,没有一个人想着去敲新娘家的大门,好象已经完全把接亲这回事给忘记了,这可急坏了新娘的伙伴们,这群守门员,正想了无数难为新郎的招数,可人家在大门口就是不过来,好象一拳打在棉花上,守门员们说不出的难受。
终于,伴娘李菁忍不住把门打开一条小缝进行催促,还没开口说话,发现门缝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条扁担,再一看,王沂生正冲她微笑,手里,正拿着扁担的另一头,第一道防线,轻易攻破,一帮人簇拥着陈维政,走进大门。
第二道防线,是刘懿在老刘家村的闺房,那是堂屋内侧的一处后厢房,从堂屋右后方的门进去,现在,痛失大门第一道防线的刘懿那帮守门员同学正紧张的守在门边,大气不敢出。
“哥,我饿了。”黎卉说。
“没吃早餐?”陈维政问。
“吃了,吃完开了二百多公里的车,又饿了。”
“行,我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陈维政说。
一伙人连闺房门都没看,一窝蜂挤进厨房。
“哇,好多好吃的。”黎卉夸张的叫:“我要吃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行行行,我先帮你热,别吃冷的,小心拉肚子。”陈维政很有主人翁精神。
闺房里群雌怒火冲天,刚才被王沂生敲了一闷棍,现在又被陈维政们藐视,人家根本不理你,先找吃的再说。是不是骗局?这回有经验了!一个灵活的姑娘爬上门顶,从气窗上望出去,仔细看着堂屋里每个角落,说:“一个人也没有,全部跑厨房去了。这帮家伙,真够无赖的。”
陈维政一伙在厨房,打开沼气,放上蒸锅,弄了一根春卷,一碗扣肉,再切了一盘叉烧,不一会,香味从厨房里传出来。
“喝点酒,壮壮胆?”是区杰的声音。
“喝点就喝点,大家都来点。”陈维政的声音。
“我不喝,我戒酒,我对酒有阴影。”是王沂生的声音。
刘懿在闺房里刚刚向闺蜜们讲完黎卉的故事,又开始讲王沂生的故事。
那个在气窗上瞭望的姑娘跳下来,说:“闻到香味,我也饿了,外面没人,我也去弄点吃的来,就兴他们吃,我们也吃。”
打开门,蹑手蹑脚走了出去,刚到门口,只见一个人从闺房的气窗上面飘然落下,一个跨步走进闺房,喊了一声:“表嫂好。”
是小松。
随之而来的是陈维政哈哈大笑的声音。
守门员们大惊失色,这也太失败了,居然连一个进门利事也没有混到,闺门就让陈村这帮坏蛋轻而易举的打开。
一身白色婚纱的刘懿笑盈盈的站起来,对着陈维政伸出右手。陈维政轻轻拉过刘懿,一把抱出房门。房门口,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花瓣雨。
陈丽萍给闺房里的守门员们一人一个小红包,谢谢她们为中国男足守门。
陈村一伙人,乐不可支,说见过好开的闺门,没见过这么好开的闺门。
闺房被打开,新娘抱出来,女家的亲戚也都纷纷露面,堂叔刘克美,堂姑克勤克俭,韦表叔,二舅冼国河,二姨冼国兰。三个年轻的嘴脸也露了出来,一个是小裕,另一个是张正平,还有一个是张正平的女朋友。这个女朋友张正平处了两年多,如果不是张正平对爱情真有那么一份执着的话,那就说明张正平已经被他的小女朋友吃定了。
“这些女同胞这些女同胞,真没出息,先挨一闷棍,后挨一飞身。”张正平说起话来,吞吞吐吐,结结巴巴,不太连贯:“不过还要数小松这飞身玩得好,象武打片里的高手。”
“死一边去,有本事你飞一个给我看看。”小松说。
“正平你怎么来了?”陈维政问。
“不光是我来了,我爸妈都来了,等会,我们家送刘懿姐过去。”张正平说。
“姐,奶奶叫你和姐夫过去。”刘裕出来叫。
刘懿和陈维政忙走进后堂房。
房里,张志和和梁大姐正跟刘懿奶奶说话,看到他们进来,刘懿奶奶说:“小懿啊,刚才志和跟我说,一定要结这门亲,认你做干女儿,我同意了,你们今天就先拜了干爸干妈再出门吧。”
陈维政知道这回是没法推了,于是跟刘懿跪在张志和夫妻面前,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认下了这门干亲。
梁阿姨大喜过望,从小包里拿出一个和田脂玉的手镯,戴在刘懿手上。说:“这个镯子,我帮你准备好久了,终于能够戴在你的手上,看看,多合适。”
“谢谢妈。”刘懿说。
梁阿姨听到不是干妈而是妈,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
在老刘家村吃了小半餐,一点整,车子离开老刘家村,回来的车子不是五辆,而是六辆,另外一辆是张志和一家人的风临天际。
在陈村村口的石拱桥上,张得春请来的专业摄影师一边赞叹一边跟陈维政商量,能不能拿这一集摄影去参加摄影展,真是景美人靓,参展,一定会获奖。
下午四点正,陈家宗祠,拜堂仪式开始。
陈维政身穿一套藏青色的西装,在刘德厚陈小美的陪同下走进宗祠,接着,刘懿在张志和夫妻的陪同下也进入宗祠,人们惊讶的发现,刘懿并不像一般的新娘不是一身白就是一身红,而是一身黑,很明显,这是一套少数民族的盛装,光是头上身上手上脚上的银饰,就够得上文化遗产。盛装包含有苗瑶侗三族的服饰特点,苗族服饰的颜色,瑶族服饰的刺绣,侗族服饰的银饰。但是与三族不同的是盛装为长裙装,长裙百折多皱,有明代汉女服饰的特点。配上刘懿亲手做的绣花红布鞋,庆山的老人基本上都能一眼认出,这是俚族人。
衣服是刘懿外婆给的,是俚族人结婚时的盛装,本来这套衣服是外婆给刘懿母亲准备的,一直没有用上,在樟木箱底压了二十多年,上次才交给刘懿,刘懿一眼就看上这套服饰,决定结婚一定要用这件衣服做礼服,不是因为它有多美,而是穿着它就感觉母亲在身边。
十八爷先是歌功颂德一番,祷告祖先,今天是陈家子孙陈维政娶妻成家大喜,祖先有灵,当保佑陈维政早生贵子云云。然后重点推出今天的证婚人:柳敬元书记。
柳书记和楚教授昨天就到了古宜,在古宜市市长赵恒光的陪同下参观了正在动工的华侨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对第一个在加工园区挂牌的庆山宝石山茶油开发有限公司很有兴趣,与公司总经理冼国海亲切交谈并夸奖冼总经理为贫困山区的农民致富提供了一条新路。
柳书记证婚语言很简洁:到目前为止,本证婚人也没有看到新人的结婚证,对于他们是否确实结婚,不敢肯定,但是,男方的家长是古宜市委书记,女方的家长是潭城市市长,这两个城市,是红河本年度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两大城市,有这二位在,我如果还要索取结婚证,那就是我对两位市级领导的不信任,在此,我证明,新人结婚有效,无效我负责。
祠堂正位,是两桌16人的大主席,一桌是陈村九大常委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