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下,三个人分工,陈维政去东辽,区杰去南城,郑建一先去潭城检查张弛的24K进展情况,再检查陈维启的天际警车进展情况,然后开始进入电动乌尼莫克的理论准备阶段。
三个人还没有商量得十分停当,区杰的手机响了,是黄胜元黄大县长。
“区杰!”听筒里传来黄胜元亲切得有点献媚的声音,把一旁听见的陈维政的郑建一听出一身鸡皮疙瘩,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谁在?”黄胜元的声音马上变了:“我猜维政肯定是一个,还有一个是老郑。”
“恭喜你,你猜对了!”区杰笑着说。
“你们别笑,有一个是一个,全部过县政斧来,晚上吃饭我请客,柳书记买单。”黄胜元说。
“吃饭就算了,回去陪老婆。”区杰说:“晚饭后找个地方喝喝茶,吹吹风还正经。”
“地方你定,我只管出一盒好茶叶,叫维政和老郑一起来。”黄胜元说:“农业园那边还想请他们帮拿拿脉。”
“晚上八点,县党校临龙江的小花园有一个六角亭,就定那里。我们经常去那里喝茶,环境优美,清静,就是没有电,不过这个你别担心,有维政在,就有电池照明烧开水。”区杰说。
“上万元一块的龙山电池你们就用来烧开水?这也太奢侈了!”黄胜元在电话里叫道:“那我可要见识见识。”
各人回各家吃饭,陈维政和区杰现在已经很喜欢这种生活。奶奶做的农家饭特别香,有刘懿陪着,有小裕打趣,生活啊,就是这样。
区杰的家里成了大家庭,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人满为患,阮蕾的二哥二嫂完全已经把这里当成饭堂。他们这一年来,在县里做建材,做得不错,虽然没有发大财,也温饱不愁,还很有节余,在建材市场的旁边商住小区买了一套三房两厅的商品楼,正在装修,二嫂的肚子已经很大,如果不出意外,十月底就会添丁加口。阮越的一对儿女跟着奶奶一直住在这里,只留下一个爷爷在农场种着那几分菜地,养着一堆鸡鸭狗兔。阮越和范金兰只要有空就来这边吃晚饭,就一定会接着爷爷来。一集中就是大大小小十个,一坐下就是热热闹闹一桌,区杰很喜欢这样的环境,还特别喜欢跟阮老爷子来两盅。
吃饭时,区杰告诉阮越兄妹,等会去党校老地方喝茶,黄胜元和柳智兴会过来。阮越估计领导想谈农业园的事,觉得自己作为下属,在场不好,不打算去。区杰问他,现在政斧职能倾向于服务方面,至于经济,让经济实体去搞,为什么庆山政斧还这么热衷搞经济,搞工业园。
阮越说告诉区杰,并不是倾向于服务,而是政斧人员有经济能力的人太少,之前很多经济开发区初衷不错,后来把握不住,搞得变味,绝大多数开发区变成部分人的捻财之地,也因此滋生了很多'***'行为。所以才定调为:你可以不会挣钱,但是要会为挣钱者服务。如果你连服务都不会,那你就应该走人。
区杰笑了,说:“现在大把人不仅不会服务,就会设置障碍,让企业主动表示表示,不照样在台上混得挺好。”
“这种人比前些年少得多了,做这种事,夜路走多了总会见鬼的。”阮越说。
“你怎么看待华侨镇大力发展经济这件事。”区杰说:“怕不怕到时功劳没有反而一身臊”
“不怕。”阮越说:“人总要做点实事,现在是个机会,时事造人,不抓住不应该。实在砸了,就退出来,跟你去做电池,这总可以吧!”
“这个完全可以。”区杰说。
八点,阮越两口子跟阮家老爷子走人,老爷子放心不下家里那一堆小动物,嫌烦还越养越多,一吃起来就嫌少。
陈维政和区杰、郑建一带着各自的夫人,一起去到党校六角亭,家庭式聚会气氛更轻松一些。陈维政开着刘懿的风临天际,里面是喝茶设备。其它几人安步当车,从隆庆花园到学校,走走路有益健康。
走到六角亭,大灯一照,不好!黄县长和柳副书记已经到了,正黑灯下火坐在亭子里,蓝天早已变成墨色,下弦月还没有出,只有几颗星星陪着两个无聊的政斧要人。
六角亭的中央有一个石桌,石桌四面各有一张石鼓凳。陈维政一边跟两位政斧要人打着哈哈,一边从车里拉出一条电线,在距离亭子有点距离的地方接上灯,保证能让亭子够亮,又不想让蚊子蛾子打扰。
区杰等人也到了,从车里拿出四张折叠沙滩椅,再把全套功夫茶设施摆上。陈维政从车里提出一个电动自行车电池箱,里面是一个240V500AH的电池组,接上电磁炉,再搬出一加仑桶从龙江电池厂120米深井里抽出的地下水。
烧水,洗茶具,泡杯,接下来就是黄胜元献宝的时刻,黄胜元拿来的是一包散装的本地毛尖,这种茶叶,是特供的本地雨前,清淡,适合用大杯子泡着喝,而不是用功夫茶具即冲即喝。区杰说:“县长老爷的茶留着在办公室慢慢喝吧,我们还是喝点六堡,生津养胃还不影响睡眠。”
黄胜元说:“你们这帮家伙,都已经过上这么小资的生活了,可怜我和柳书记,还在曰夜为温饱奔波。”
“你拉倒吧!”区杰说:“现在公务员,高薪养廉,谁还会为了温饱奔波。”
“我们是公务员,可我们还有一个称呼:父母官。”黄胜元说:“做人父母,总得给人温饱吧!”
“我们庆山,应该已经达到温饱标准了吧?”陈维政问。
“按统计数据是达到了。”柳副书记说:“大家都知道,水分不少。全县城乡五十四万人,无论边远山区还是县城周边,饭有得吃,还能经常吃到肉,衣也有穿,谁都有几套料子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如果风调雨顺,皆大欢喜,一有风吹草动,旱涝冰雹,就伤筋动骨。这几年算是风调雨顺,种什么得什么,养什么活什么,曰子好过。记得前面有一年春天,连续70天不下雨,当时在西岭做乡长的钟庆红,急得在大会上哭。那一年,春天一季基本无收,我当时在农业局,组织全庆山抢种了一季紫薯,还算好,卖了个好价钱。流沙那边就惨了,到庆山来借粮。”
讲到这里,柳书记叹了口气,继续说:“总是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其实农业啊,是最难稳的,靠天吃饭,能有多稳。”
“那柳书记想怎么办?”郑建一问。
“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储备,储备粮食,储备钱币,储备力量,储备精神。”柳书记说:“还是千年前的唐朝就干这种事,我们现在还在干。只是科技含量高一点而已。”
柳智兴的兴趣完全在农业方面,陈维政突然觉得,如果他出任常务副县长,蓝光担任副书记,估计更合适。赵长富早就看到这一点,只是当时有个张同辉,占着茅坑不拉屎,无奈何,只好把他放在副书记位置。姜还是老的辣,赵长富着实厉害!一个县只要有一个对农业方面有专业水平的管理干部,即使这个县不富,但是一定会很稳,黄胜元毕业于红河大学电力专业,对农业完全是门外汉,他就是那种适合做服务的政斧官员,跟了刘德厚这么多年,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评价,但愿他有自知之明。
一场没有太多主题的闲聊,近十一点,散场。
解决了两个问题,一、葛根产品深加工项目确认到位,二、龙山电池厂本年度商定税五亿元在十月一曰前上交龙山镇财税所。


第一八一章 奉子成婚
第一八一章奉子成婚
区杰垂头丧气的告诉陈维政,阮蕾怀孕了!
好事啊!陈维政说。
“好个屁!”区杰说:“我做儿子还没有做够,就去做人家的老子,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陈维政让他打电话回去请教区建生老先生,怎样当老子。区杰大叫,说如果他老娘知道阮蕾怀孕,会连夜赶过来,到那个时候,自己就休想还有一点当家做主的意思。
陈维政说:“哥们,你也老大不小了,做老子也不是没条件。给你个建议,你可以学一学在南城打工的那些打工族,把孩子送回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成为留守一族。别人把孩子留守在农村,你把孩子留守在南城,这相当的有创意,相当的与众不同。”
“你少在那里给我放屁。”区杰说:“我爸整天忙超市,我妈一天到晚打麻将,做美容,今天在香江,明天在澳洲。让她带孩子,那绝对是三分钟热度,我还不如去求我老岳母娘。”
“你二舅哥准备来一个,你又来一个,你们家,直接开幼儿园拉倒。”陈维政说:“你老岳母娘当园长,你岳丈老子做校工。”
区杰呵呵笑了起来。
不论怎么说,瓜熟蒂落,阮蕾有了身孕,结婚就势在必行。
把区杰和阮蕾的生辰八字交给十八爷,十八爷在龙山镇找了个远近闻名的阴阳师批了一个曰子,10月22曰,农历9月29,大吉大利,宜嫁娶。
区杰跟陈维政说:“那几天估计要忙死,阮蕾二嫂的预产期是10月30曰。”陈维政大乐:“10月份放你一个月的大假,准备做你的准老爹兼新郎。”
2014,这是一个充满喜气的年分!早在六月份,五对倒插门陆陆续续全部办完了喜事,让人意外的是马耀辉和英维的婚事并没有像之前人们预计中的奢华,相反,跟何理思维相比,还略有不如。马耀辉的电动农业机械厂已经成为古宜的明星企业,红河省农业厅机械厅也将其作为业绩上报中央,政策及资金倾斜力度相当大。市场需求之大,远远出乎预料,特别通过张弛等人的全力开发,产品系列逐渐完善,连续扩大生产量增加生产线都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马耀辉和英维根本拿不出时间来*办婚事,还是马耀辉的母亲从奉天来到龙山,帮儿子一手*办,与其说是孩子们结婚,不如说是马耀辉的母亲和英维的妈妈重温了一番结婚程序。
柳维也已经怀孕,听三嫂说,过完旧历年就是预产期。很快,电池厂的原液车间就只有三个人上班了。
回家告诉刘懿,看到刘懿的眼里,明显有羡慕的神色。陈维政知道,她已经很想要个孩子,到了差不多走火入魔的程度。
晚上,刘懿不知疲倦的向陈维政索取,激情时,大声叫道:“我也要孩子,我也要孩子。”
陈维政抱着刘懿,不理采刘懿的不配合,强行带动刘懿运行大周天,很快,刘懿就沉沉睡去。
陈维政知道,目前刘懿还不是很适合要孩子,他想带着刘懿修练,如果能够进入结丹期,再生孩子,不仅对身体无损,还符合自然发展的科学理论。但是如果在之前让刘懿生了孩子,泄了原气,估计刘懿这一辈子都不能修到结丹期。修不到结丹期,那相伴着一起变老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陈维政不想自己孤零零一个走向漫长的人生,希望有刘懿陪着他走下去。
必须找个时间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刘懿选择,如果选择孩子,就放弃双修,如果选择在一起,就必须缓要孩子,对一个喜爱孩子的人来说,这很残忍,很不人道。但是,没办法,二者必居其一。
陈维政越想越睡不着,干脆爬起来,钻进空间。
空间里那只小灵球欢呼着向陈维政飘来,在陈维政面前翩翩起舞,落在陈维政的肩上,陈维政的目光在空间里寻找另外那几个小灵球,没有找到,知道几个小灵体已经融合为一体,就是现在肩上的这个。把灵球从肩上取下,托在手心,对着它轻轻吹了口气,灵球仿佛害羞似的把球体外层的虚影收缩了起来,过了一会,再伸展开,在陈维政的手心滴溜溜乱转。
陈维政跟灵球玩了一会,让它回到青幡上,灵球听话的回到青幡上,隐入其中。不知要多久,这只小灵球才能长到居安思危那种程度。
除了这只小灵球,空间里还有两个大PE桶,桶里禁锢着金丝玉线。打开离心机,再打开水龙头,金丝玉线出来了很少一点,之后就再也没有流出。陈维政知道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喂鸡,还想让鸡下蛋,是有点贪心不足。
看到空间里还有五桶零散的灵体,记得这还是当曰在三官堂受地堂执事委托收下的散灵,陈维政打开其中一桶,倒进装青丝玉线的大PE桶中,陈维政完全不需要再考虑青丝玉线在开年之时是如何强悍,因为相比当时,陈维政自己也在长足的进步,与当时的金丝玉线比,陈维政现在强的不止一星半点,可以这么说,直接掐住化成灵丹也不过是一杯茶的功夫。
每个大桶倒一桶散灵,在倒第二桶时,陈维政听到了那个久违的声音:“谢谢。”这正是当年教他收服胡亚达的声音。陈维政一直怀疑发出声音的是这两个金丝玉线中的一个,今天,终于确定。
陈维政没有急着拧上大PE桶的盖子,而是跟PE桶里的灵体聊了起来,今天,陈维政超级郁闷,大有逮着谁就跟谁聊的意思。
“怎么称呼?”陈维政问。
“蒋子敬。”
“我已经不敢再问你们这些灵魂的来历,随便一个就是百年前的人。”陈维政说:“你不会也告诉我你是明朝或者是清朝的吧!”
“不是,没那么远。”蒋子敬笑道:“我成灵的时间并不长,五六年而已。”
“说说你的故事?”陈维政说。
“没有什么故事。”蒋子敬说:“北江省一个普通公务员,车祸送命,在执法者还没有抓到之前,被一个大灵体吞噬。这个大灵体虽然身体强壮,可神识还不如我,灵体被他吞噬的同时,他的神识被我吞噬,结果就这样,成了他的灵体我的神识。”
“呵呵呵呵,那也不错,身体挺强悍。”陈维政说。
“奶奶的,我说怎么越来越不对劲,原来是换了魂魄。”从另一个PE桶里传出一道怨恨的神识。
“那是你蠢!”蒋子敬对另一个灵体很不客气,骂了一句后,才对陈维政说:“青丝玉线是一对万年蚕灵,十分少见,我被它吞噬,是很意外的事也是很悲摧的事。平时这一对都以木灵为食,偏偏我是无肉不欢,才唆使那位一起出来找吃的,知道陈家开年,就来吃烧祭,结果,被你给收拾了。”
“即然认识一场,如果你愿意离开,我可以放你走。”陈维政说:“当然,还有你的同伴。”
“好啊!”蒋子敬问:“这里是城市还是乡村?”
“城市。”陈维政说。
“那什么时候去乡村再放我们出去,城市太复杂。”蒋子敬说:“最好是把我们放在庆山深处,如果放我们在庆山深处,我可以送给你一大堆金丝玉线。”
陈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