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弗莱明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弗莱明_2-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尔曼——一位圣玛丽来福枪俱乐部热心的队友。来福枪队很希望赢得当年的 

国际大赛,而弗莱明在队中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约翰·费尔曼为了让他安 

心留下,特为他安排了一个工作,使他不致为生活发愁。 

     费尔曼也是奥姆斯·莱特部门的一员。他知道莱特正缺一名助理,于是 

便推荐弗莱明去担任。 

     就在1906年的夏天,亚历山大·弗莱明加入了奥姆罗斯·莱特的研究部 

门,他的生活问题也获得解决。弗莱明很快就被他的新工作所吸引,从而全 

神贯注地投入。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工作岗位。 



                          六、细菌学的早期研究 



     45岁的奥姆罗斯·莱特当时正处于事业的巅峰。由于他首创的研究,使 

得声誉如日中天,同时他还有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朋友,包括英国政府官员在 

内。 

     他的认真负责以及热忱感染了整个实验部门的同仁,八九名年轻的硕 


… Page 7…

士、博士,正以无比充沛的精力着手进行研究,而弗莱明正是其中的一员。 

他们都深信自己正领导着一项医学大革命。 

     有时,当实验中遇到重要的测量步骤,需要仔细观察时,他们经常彻夜 

工作。每天下午午茶时间,大伙儿聚在一块进行热烈的讨论。一天的工作终 

了,午夜时再聚会一次,检讨这一天的工作成果。实验部门永远充满朝气、 

活力。 

     弗莱明对他的工作感到愉快,虽然一开始他显得有点沉默。但他随和的 

个性和浓厚的研究兴趣,不久便使他拥有极佳的人缘。再加上纯熟的技巧, 

他成为实验部门不可多得的人才。凡是认识他的人,无不赞赏他灵巧而熟练 

的手指。 

     在工作中经常伴随着一些实际而复杂的难题,例如:如何测量或处理微 

量的物质。弗莱明经常会在听完奥姆罗斯·莱特说明一些新观念后,一声不 

响地离开实验室,在失踪几个小时后,忽然又带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巧妙的 

小道具回来。 

     疫苗接种对人体的防卫系统——即免疫系统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疫苗注 

射到人体后,会发生何种状况?他在人体内是如何作用的?还有,人体跟疾 

病作战的详细过程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实验室正专心致力于研究的项目。 

     莱特相信这种可跟细菌作战的人体天然防卫系统,是十分重要的。他认 

为想要控制 (预防及治疗)细菌疾病,必须先刺激人体本身,使人体本身不 

致受伤害。 

     可是他们对于天然防卫系统或免疫系统所知并不多。莱特研究部门的工 

作人员想尽各种方法,企图了解它们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举例来说,当他确定某一种细菌是发某种疾病的原因时,就培养这种细 

菌,然后将死菌溶入液体中,制成注射疫苗,当他们确定每一疫苗都含有数 

量相同的死菌后,便将它订为“标准”剂量。然后,他们将这些疫苗注射到 

动物、病人以及自己身体里。然后再从这些注射了疫苗的动物或人体采集血 

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什么变化,以及这些血液与正常人的血液有什 

么不同? 



                             七、决定性的一年 



     1908年,弗莱明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另一次考试,并且获得一枚金质奖 

章。他决定继续朝着专门医师鉴定考试的目标努力。如果通过这次考试,他 

将成为一位合格的外科医生;然而,他想要获得实际的临床经验,就必须进 

入像“意外灾害外科医院”之类的机构担任门诊工作。就在1909年6月,当 

他27岁那年,果然通过了医师鉴定考试。此时的弗莱明已经取得了一切的合 

格证明,只等着随时当外科医师了。 

     但是,与人们预料的相反,弗莱明决定继续追随奥姆罗斯·莱特,因为 


… Page 8…

他已完全被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深深吸引了。他的弟弟罗勃回忆当时的情况 

说:“那时家里人都注意到弗莱明的兴趣发生了转移。他不再谈论有关外科 

手术的种种情况,反而不断谈论莱特的想法。他甚至开始在家里做起了实验, 

只要谁的噪子痛、感冒或者患了轻微的传染病,弗莱明就会立刻采集他们的 

痰或血液,做成标本加以观察,然后制作疫苗,注射到那个“病人”身上。 

     随着研究工作的持续进展,弗莱明为自己赢得了治疗法专家的美誉。然 

而在另一领域,他也拥有同样杰出的表现。他总结出一套很好的方法,只要 

用一两滴血液,就可以检验出患者是否患有梅毒。 

     在早年医学史上,这种被称为“杨梅大疮”的疾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 

疾病。它会逐渐腐蚀人体达数年之久,什么药也难治好。同时,它还会通过 

母亲的血液传染给未出世的胎儿。而最糟的是,在患病早期,医生根本无法 

判断病人是否患了这种疾病,因为梅毒的螺旋形细菌很难分离得出来。现在, 

弗莱明可以借血液检测的方法查看人体是否含有此种细菌。因此,他的这项 

改良试验,可以说是医学史上的一项卓越贡献,许多病人纷纷登门求诊,并 

得到了正确的诊断结果。自 1910年起的几年之间,对于梅毒的治疗有了很大 

的进步,而弗莱明就是最早使用这项技术的人之一。 

     在德国有位名叫保罗·艾立克 (Paul Ehrlich)的科学家,一直在寻找 

一种既可以有效地对付微生物,又对人体没有害处的化学物质。换句话说, 

他希望发现一种“魔子弹”,既可以杀死微生物,而又不会伤害到其他的细 

胞。他尝试了605种化学药品,终于发现第606种物质具有对付梅毒病菌的 

杀伤力,而且对人体不造成伤害。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六○六”。也就 

是后来被命名为“撒尔代散”的药物,它可以通过注射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去 

杀死梅毒病菌。 

     奥姆罗斯·莱特认识艾立克,他也是最早将实验引进英国的科学家之一。 

艾立克要求弗莱明和另一位研究人员李奥那·柯尔布鲁克 (Lenoard 

Colebrook)继续以“六○六”从事试验,结果非常成功,弗莱明从此在梅毒 

的治疗领域中建立了权威地位,同时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八、战争爆发了 



     非常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弗莱明的研究工作在1914年被迫中断,他也从 

熟悉的圣玛丽医院赶赴几里外的法国医院去工作。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了。 

     奥姆罗斯·莱特自动将他长期研究出来的伤寒疫苗提供给战时的士兵。 

随着战争的爆发,他毫不犹豫地献出全部的力量给军队。 

     他坚持所有的部队都必须立刻接种伤寒疫苗,而伤口已被感染者,则必 

须注射一种新研制出来的疫苗,他坚信,将已经破坏的细菌注射到人体内, 

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以便和伤口的细菌作战。在长达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 


… Page 9…

战中,如果不是莱特的疫苗,英国军队因为伤口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可能高达 

12万人以上,而事实上,在注射疫苗之后,死亡人数只有1200人。然而军 

医并不承认“莱特的疫苗可以治疗伤口感染”的说法,他们建议莱特在战地 

医院设置一个研究小组,以便作查证工作。莱特采纳了这个意见。 

     1914年10月,从圣玛丽医院来的莱特、弗莱明、约翰、费尔曼、李奥 

那、柯尔布鲁克和其他细菌学家,共同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开始调查来自 

战场上受伤的伤兵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里,泥土、血液、灰尘,加上潮湿和拥挤,为 

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最好的温床。有些危险细菌的孢子可以挨过恶劣的环境甚 

至长达数年。等到环境适宜,它们又会活过来,变成细菌。破伤风菌就是其 

中的一种,它会产生毒素,造成肌肉痉挛,使患者死去。至于坏疽,除了截 

肢以外,便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治疗了。 

     临时的战地医院设在布尔隆的一所大型俱乐部里。天花板上悬吊着美丽 

的豪华灯饰,这里曾是有钱人消遣娱乐的地方,现在却挤进了一排排的行军 

床,躺满了痛苦呻吟、流血不止的伤兵,等待着开刀或治疗。他们有的已经 

躺了好多天,伤口看起来既肮脏又恶心,许多都已经发炎溃烂了,有的甚至 

形成了可怕的气性坏疽,它们的罪魁祸首当然是各式各样的细菌。 

     气性坏疽是由一种毒性很强的微生物所造成的,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繁殖 

传播,不但毒害伤口,也使周围的肌肉和皮肤全都变成黑色;仅仅在数小时, 

伤口处便充满了腐败的气味。唯一的治疗方法只有立即截肢,这样或许还能 

保住性命,如果稍有延误,伤者便会无法挽救而死亡。 

     在这种情形下,医生们所能做的就是将杀菌剂倒在伤口上,对来势汹汹 

的细菌做些消极的阻止工作。这种治疗方法始自1860年的一位苏格兰医生约 

瑟芬·李斯特(JosephLister),是他首先引进这种杀菌药剂。其后数十年, 

医生们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医治伤口。小组成员在一个十分简陋的工作场所从 

事实验。首先,因为污水渗漏,地下室的几个小房间内充满了令人无法忍受 

的恶臭;其次,房子里空气不流通,缺水,排水不良,他们只好搭起一间临 

时的实验室,供水、排水设备也十分简陋。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做起了实 

验。 

     李斯特是在1867年读到巴斯德的研究报告后,才了解到伤口的溃烂是由 

于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它会随着开刀时手术不洁而发生。他于是采用一种叫 

做石碳酸的物质,避免医疗器材、空气及手术后的伤口受到细菌污染。 

     李斯特使得外科手术从此有了很大的转变。倒不是他使别的医生也使用 

石碳酸做为杀菌剂,而是他让大家逐渐了解清洁、无菌的必要性。 

     可是要在已经发炎的伤口上杀菌时,问题可就不简单了。要怎么样使用 

杀菌剂才能有效地杀死细菌而又不伤及身体组织呢?李斯特试着稀释石碳 

酸,希望除了细菌以外,不会伤害到其他。多年来,为了寻找这样一种破坏 

细菌而不影响人体组织的化学药剂,李斯特尝试了许多实验,然而还是一事 


… Page 10…

无成。 

     又过了70年的时光,许多研究者也为相同的目标而努力,然而直到亚 

历·弗莱明的盘尼西林被发现后,探索的工作才有了结果。 

     现在,莱特的研究小组已经在布尔隆工作了。此时一般的医生和军医们, 

对于用化学杀菌剂治疗伤口仍然深信不疑。可是,任意地将杀菌剂倒在伤口 

上,并不能出现预期的效果,发炎仍然持续发展,有时伤口更加恶化。事实 

上,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些物质对人体组织有何影响?尤其是已经受伤的伤 



                          九、战争年代的弗莱明 



     为什么有时杀菌也会失败?到底是哪些细菌造成伤口发炎?发炎时,血 

液会出现什么变化?如果再将杀菌剂倒在伤口上,又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最奇怪的是,这种杀菌剂在实验室的试管测试时有效,但遇到了真正的 

伤口却又失灵了! 

     这些问题正等着莱特、弗莱明等人来解决。他们将所有资料及状况收集 

起来,描绘出一幅可能的情景。例如他们想到,衣服也许是致病的媒介,而 

肮脏的衣服正是细菌的温床。 

     还有一项尤其重要的发现,在刚受伤或尚未处理过的伤口上,所流出来 

的液体和血液里,都布满了正在吞食细菌的“吞噬细胞”。可是在使用过杀 

菌剂的伤口上,研究人员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吞噬细胞还存活,其余的不是死 

了,就是即将死亡,反而是那些原本想要杀死的细菌却都很活跃地活着,且 

正成倍地滋长。 

     事实胜于雄辩,多年来他们一直相信的理论,如今就在眼前证实了:人 

体内的吞噬细胞是与细菌对抗时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医生所使用的杀菌剂 

却将它们杀死了。 

     由于怀疑防腐剂的功效,弗莱明再次做了一个有价值的实验,且在技术 

上做了巧妙的改进,他怀疑杀菌剂产生不了作用,因为它根本无法接近伤口 

深处被撕裂的肌肉组织。于是他利用试管制造了一个人工伤口。 

     首先,他将试管加热,让玻璃软化,然后将其做成中空、犄角状的长管, 

模仿伤口参差不齐的形状。他将包含发炎细菌的液体填入,再倒空,然后再 

装入杀菌剂。果然,细菌又开始繁殖扩散了,因为杀菌剂并没有杀减隐藏在 

犄角深处的细菌。 

     根据收集齐全的证据,莱特鼓吹医界改变伤口消炎的方式,他坚持绝对 

不要再使用杀菌剂了,只要用稍强的食盐水清洗伤口,倒可以促进吞噬细胞 

继续它们的任务,而病人只要保持衣服的清洁,便可以防止新细菌感染。 

     这些观念领先当时的医学界数年之久,但很遗憾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 

战时,这群在布尔隆的细菌学家精心研究出的结果,并没有改变大部分医生 

的工作医习。一直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方法才被广泛采用。 


… Page 11…

    在战场上多年来总结的工作经验,对研究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 

不可磨灭的可怕记忆。他们努力研究,企图扑灭感染和发炎,然而最后他们 

还是得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大部分经过他们手中的伤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