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事如易-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娘就是个蠢货,当年她有一份卖身契,存在老夫人那里,后来老夫人交给了我。我瞒着你娘。只骗她说,她进了我们府上,将来要伺候老爷,就不能三心两意再当自己是老夫人的丫鬟,她为表忠心,就稀里糊涂又签了一张卖身契与我。那会儿你爹还没进京,我留着这一手。没想到竟有了大用。”

尹邓氏得意地笑起来:“你爹也是个蠢货,我为了让他放心带着你娘走,就拿了她后来签的那张卖身契给你爹,可他居然没胆子收,背着我找到我家老爷,当面一把火烧了那张卖身契。发誓不会把他与我房里丫鬟私通之事泄露出去,以求脱身。所以我手头上这一份,如假包换是你娘的卖身契子,你大可不必心存侥幸。”

“。。。。。。”余舒哑口无言,不是被尹邓氏震住了。而是因为她知道余父根本就没有烧掉尹邓氏给他的那张卖身契。

原来余秀才是这样骗过了尹周嵘夫妇,才能带着翠姨娘全身而退,这一招金蝉脱壳,遇上了尹邓氏的李代桃僵,真不好评论是谁更精明。

不过,她弄清楚了前因后果,这下更有意思了,就算两张卖身契都是真的,她也能让这夫妻两个阴毒小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余舒沉默不语,被尹邓氏误以为她是怯了,这便乘胜追击:“这次三司会审,有宁王监审,就算薛家那小子帮着你又如何,我家老爷有真凭实据,你娘必会被判做我家逃奴,我们要将她捉回尹家,是打是杀,全凭我一念之间,果真你娘出了什么事,一个‘孝’字就能让你一辈子抬不起头,遭尽天下人耻笑。”

余舒沉下脸来,问她:“你告诉我这么多,无非是要让我害怕,有什么目的你就直说吧,不要绕来绕去。”

“你知道怕了就好,”尹邓氏得逞地挑高了细长的眉毛,道:“我们尹家也不是得理不饶人,非要把你往死路上逼,冤家宜解不宜结,我家老爷和我有心与你化干戈为玉帛,就看你识不识相了。”

“化干戈为玉帛?”余舒以为她耳朵听错了,对方居然是来求和的?

“不错,我给你指一条活路,”尹邓氏老神在在地说出了她的条件:“只要你肯嫁给我家元波,做我的儿媳妇,我就饶过你们母女,等到三司会审一结束,我就把你娘的卖身契给你,还她自由身。”

“。。。。。。你让我嫁给尹元波?”余舒的声音不由地拔高了。

尹邓氏冷笑道:“对,我要你嫁给我儿子。”伺候她儿子下半辈子,给他守活寡!

“哈哈哈,”余舒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笑得她前仰后合,脱口道:“你坑傻子呀,当我不知道尹元波叫人打折了命根子,做了太监吗?让我嫁给他,你痴人说梦话呢!”

“哈哈、哈哈哈!”那鹩哥也学着她笑,在笼子里扑腾着翅膀。

尹邓氏咬紧了牙齿,才没骂娘,冷哼道:“你嫁是不嫁?”

笑声戛然而止,余舒恶狠狠地说:“鬼才嫁给那兔崽子。”

尹邓氏握紧了拳头:“我再问你一遍,你嫁是不嫁?”

“不、嫁。”

“好!”尹邓氏愤愤起身,两眼冒着火,居高临下地指着余舒的脑门道:“我只给你这一次机会,是你给脸不要脸,偏要选一条死路,来日你别后悔哭着求我!”

余舒眸中寒光四溅,“啪”地一下捉住了尹邓氏的手腕,猛地从石凳上站起,高出她半个头去,突然变得咄咄逼人——

“我爹一介秀士,本有报国之志。却被你这个毒妇毁了前程,他孤身一人,抵不过你们尹家势大,只好放弃科举被迫回乡。十年寒窗毁于一旦。他受此打击一蹶不振,潦倒至死,算起来,你这毒妇却与我有杀父之仇,我不到衙门去告发你,你反倒跑上门来威胁我,我看你真是活腻了!”

余父十五岁便有了功名,不说天赋秉异,却算得上真才实学,他进京赶考。若是没有借住到尹周嵘府上,没有被尹邓氏下药和翠姨娘有了苟且,没有被现实毁了志向,他未必不会一路青云。

假如他是个狠心人,为了前程大可以舍弃翠姨娘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但他没有,他也许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他一定是一个有良心的好人。

“你信不信我现在就豁出去杀了你替我爹报仇?”余舒一手死死地捉住了尹邓氏,一手抓起装着蛋黄的小碟子朝石桌上一磕,捏住尖锐锋利的瓷片当刀子,夹着一道猩红的血丝。举到她面前,目露凶光,一身匪气。

尹邓氏脸上血色尽褪,满眼惊恐,她一个劲儿地往后仰着脖子,却不敢使劲儿挣扎。生怕余舒扑上来划她的脖子,就是不小心划了脸一下,那也不是闹着玩的。

“你、你有话好好说,这是干嘛?”

她转动着眼珠子,试图呼喊求救。却发现亭子外头空无一人,连她带进来的贴身丫鬟都不见踪影,竟像是故意设计好的圈套,方便杀人害命。

“我干嘛?”余舒冷笑道:“你不是要把我往死路上逼吗,那我就先拉你做个垫背的,免得吃亏。好歹给我爹报了仇,等到了九泉之下见着他老人家,我好有个交待。”

“我那都是气话,当、当不得真,”尹邓氏两腿发软,真以为余舒要害她性命,哭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和她嘴硬呢。

“当不得真,那你刚才说的那些话,都是和我开玩笑吗?”

余舒的瞳仁极黑,眼白极白,尹邓氏被她冷冷盯着,感觉就好像被一条毒蛇盯着一样,毛骨悚然,一动也不敢乱动。

“对、对,我是在和你开玩笑。”她顺着余舒的意思,扯动嘴角硬挤出笑脸,暴露出她欺软怕硬贪生怕死的本性,不堪入目。

“呵呵,”余舒突然笑了,手一松,就丢开了尹邓氏,将那瓷刀片子随手一抛,对着她眨眨眼,顽皮道:

“我也和你开玩笑呢。”

说着,抬手舔了舔划破的手指,轻轻“啧”了一声。

尹邓氏浑身哆嗦,快要被她气疯了,嘴唇发青,随时都有晕过去的可能,偏偏这个时候,那鹩哥又来凑趣,扯着嗓子喳喳道——

“蠢货、蠢货!”

这是方才尹邓氏辱骂余舒爹娘的话,被它听了去,现学现卖。

尹邓氏怒到极点,心肝肺疼地像是要炸开,浑身燥得慌,只觉眼前一花,紧接着就不省人事了。“扑通”一声,余舒就见她翻白眼厥了过去。

“呃。”余舒蹲下来,伸手到她鼻子下面探了探,还有气儿,这便放心了,没死就好。

“来人,”她高声喊道:“找两个力气大的婆子过来,把人给我扔、算了,抬出去吧。”

话音一落,不大会儿,鑫儿就带着两个身材强壮的婆子,把昏迷不醒的尹邓氏架走了。

余舒跟着往外走,到前院见到周虎,就交待他:“你去跑一趟,看着把人送回侍郎府,替我转告尹周嵘那老小子,就说我说的,让他看好他的蠢婆娘,别再到我面前蹦跶,这回抬回去还有气儿,下回就不一定了。”

说罢,甩甩袖子,披着头发,趿拉着厚底子棉鞋,回房补眠去也。

等她走远了,周虎才对鑫儿使眼色,一脸古怪地小声打听:“姑娘怎么就把人打晕了?”

鑫儿悄悄翻着白眼儿,“乱说什么,明明是园子里暖和,尹夫人穿得厚,多走了几步路热晕了过去,和姑娘有什么相干。”

哪里是打晕的,活活被气躺了,她算是长见识了。不过这话千万不能传出去,不然姑娘这么厉害的脾气,将来怎么嫁人呢?

有谁敢娶她。

第七百二十四章原形毕露

三合一)

不提周虎将尹邓氏送回侍郎府,将余舒的警告一字不落地转达,尹周嵘脸都绿了,周虎则是机灵地抢在他发飙之前溜了。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等到尹邓氏从昏迷中醒来,哭哭啼啼地将她在余府的遭遇说了一遍,只瞒去余舒道破她当年下药撮合余秀才和翠姨娘一节。尹周嵘气绝,他和尹邓氏一样,压根想不到余舒会这样“不识好歹”。

“老爷,绝不能就这么算了,你别看那丫头年纪小小,贼精贼精,心肠歹毒着呢,她是吃定就算她输了官司,咱们也奈何不了她,所以猖狂如斯。她口口声声说是您断送了她爹的前程,还要找咱们报仇呢。”尹邓氏抹着眼泪说。

“胡说八道!”尹周嵘额上青筋跳动,愤愤道:“余秀才自己行事下流,我好心接济他,他却勾搭我家的丫鬟,险些坏了夫人你的名声,我岂能容他留在京城,若不是夫人替小翠求情,我当时就打死了那贱婢。”

“早知今日,我真不该有一念之仁,真该打死了那白眼狼,还叫她生下个小畜生,倒来找我们讨债,恩将仇报的狗东西。”尹邓氏不住地咒骂。

“行了,”尹周嵘不耐烦道:“说这些有什么用,当面你为何不骂她,让你去吓唬她,你竟被她吓得昏了头。”

尹邓氏委屈极了,她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他不说安慰她,却还责怪她不顶事。

“那你说,这下怎么办好?”

尹周嵘阴沉沉地坐下来,想了半晌,终于狠下心肠:“不能就这样算了,打蛇不死后患无穷,好似前任司天监纪右判家,就是因为招惹余舒此女,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我们不可步其后尘,等到三司会审一过,就将小翠抓回来,先将她打个半死,我就不信,那丫头真不在乎她母亲的死活。”

“那不是违背了爹的意思,怎么跟他老人家交待?”

“怕什么,左右我是他儿子,出了事他不向着我,还能向着外人不成?”尹周嵘说出这句话,倒有些底气,毕竟是两父子,尹相爷刀子嘴豆腐心,等到事发,就算皇上恼了他,他爹一定不会不管他。

“说的是,”尹邓氏放下心来,仿佛看见了不久以后,余舒跪在她脚边哭求的场面,就有心情对尹周嵘说起:

“今天我去她家,看到她府上好大一座花园,外头天寒地冻,可园子里一派春景,人在里头,穿着单衣都不觉冷,好不稀奇。”

又将永春苑里的珍禽花木形容了一番,尹周嵘半信半疑:“真有这样的神仙去处,早就传遍京城了,你不是说她乔迁宴请办的很热闹吗?难道就没人逛过她家园子?”

“那是几时的事了,天还没冷呢,怎么瞧得出稀奇,”尹邓氏撇嘴道:“你没见她家大门一天到晚闭得死紧,平日里能有什么客人。”

尹周嵘心思一动,颇为艳羡道:“传言她拜过一位老神仙为师,很有些通天的手段,那园子八成是修成了一处风水宝地。可惜了,竟叫她占着。”

尹邓氏眼珠子一转,冷笑道:“等到官司了了,我们拿稳了她,就叫她把那宅子让出来,来换她娘的平安,不愁她不答应。”

两口子这会儿倒是心有灵犀,只是他们此时机关算尽,妄想着侵人家财,全不知三日过后,公堂上会是另一番光景。

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三方搜查证据,事先了解了案情,各有准备,就在腊月初五这一天,开堂公审。

由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御史中丞组成的又叫小三司会审,分头调查,共同审理,各人的主张并不一致,打个比方,大理寺通过调查认为被告无罪,刑部侍郎和御史中丞却都认为被告有罪,那么在审案当中,就会互相攻坚,互相举证,说服另外一方,最后才能判定被告是否有罪,从而量刑。

在翠姨娘这件案子上,薛睿和王御史的立场都很坚定,一个要为余舒开脱,一个则要攻讦她。

是以今日升堂,一开场火药味就很浓。

尹周嵘作为原告,先行被带了上来问话,其余涉案人员都在偏厅等候传唤。因为是公审,除了有宁王坐在一旁监审,衙门大门敞开着,有人望风而来,也有些过路的百姓停下来看热闹,不一会儿就把大门外面堵了个水泄不通。

“堂下何人?”在座刑部李侍郎最为年长,所以由他最先问话。

尹周嵘自报了家门,将状书递了上去,这是必需的过程,有两位主簿当堂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作为供词。

王御史伸长手拿了状书,匆匆瞥过一眼,就递给李侍郎,不等他和薛睿详阅,就拍了惊堂木,高声道:

“将犯奴翠屏带上。”

还没问过原告就要传被告,李侍郎皱眉,扭头看薛睿,见他脸色平平地默看状纸,也就没说什么。

不一会儿,翠姨娘被带了过来,两旁衙役一声“威武”,就把她吓得差点摔倒,缩头缩脑不成样子,再说旁边还有个理直气壮的尹周嵘,对比之下,更显得她心虚。

“你就是翠屏?”王御史先声夺人,“十七年前曾在尹家做过下人,后来和人私奔的那个?”

话里设有陷阱,翠姨娘只要点头就上了当,得亏这几日余舒耳提面命,把她耳朵都念出了茧子,她听到王御史问话,没急着回答,而是抬头瞅了瞅问话的人,见是个马脸大鼻子的老男人,就没说话,反而闭紧了嘴巴,看向坐在右侧的薛睿。

余舒叮嘱她——到了公堂上,那个长的最丑的问你什么,你都不要理他,只管盯着我大哥,看他怎么说,你就怎么答。

翠姨娘自然是认得薛睿的。

王御史不见她答话,冷哼一声,就要发难,却被薛睿打断:“王大人不忙,原告就在这里,不如让他自己辨认。”

说着就问尹周嵘:“这位余夫人,是否过去在你家做过下人?”

尹周嵘答是,不等薛睿发问,就主动说道:“她叫翠屏,曾是我母亲院中丫鬟,因我成家立业,分到别府去住,母亲不放心我独自在外,就给我拨了几个人手,翠屏就在其中。”

这一说,就将翠姨娘的来历交待了个清楚,又掩盖了尹老夫人给他送通房丫头的本意。

薛睿点点头,看向翠姨娘:“他说的对吗?”

翠姨娘眼瞅着他,也点点头,傻乎乎道:“对。”

王御史抢话:“那你也承认是你当年背主私逃,并且偷窃了主人家的财物吗?”

翠姨娘闭嘴,看薛睿。薛睿也问她:“户部侍郎尹周嵘告你与人私奔,并且偷盗了他家的钱财,你有没有做过?”

“我没有!”翠姨娘这回不必看他脸色,也知道要大声否认了:“冤枉啊,青天大老爷在上,替民妇做主,他那是诬告陷害!”

余舒叮嘱她——只要有人问你私奔与盗窃之事,一概要喊冤枉,不但要喊,还要大声的喊,打死不能低头。

翠姨娘少女思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