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事如易-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原来如此。”

听了这九皇子的事,余舒不禁地想起景尘来,同样都是为了保命被送到道门中,这九皇子犹能三年回来一次见见亲人,可是景尘却一待就是十八年,好不容易下一次山,回京路上又波折重重,险丢性命。

就不知道这九皇子和景尘是不是同在一个道派?

“公子爷,饭菜备好了。”

余舒刚联想到点什么,就被门外说话声打断,收起思绪,跟着薛睿到隔壁去用饭。

将至正午,马街上突然响起了锣鼓声,街上行人被这喧哗吸引到了街中央,聚在一座新建的酒楼外看热闹,但看门前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子的,绣球翻飞,门前挂着九九红一长串炮竹,显然是要在今日开张。

余舒和林福站在门内,看着外头的人越聚越多,时辰差不多了,林福才向余舒禀告一声,到门前去说话。

他嗓门倒也大,先谢过父老乡亲捧场,让小晴小蝶端着盘子出来发了喜点给围观者,又趁机好一串子吉祥话,得了人心,最后才一嗓子亮道:

“正是吉时,请我们大管事起红了!”

余舒知道轮到她露面,便从贵六手里头接了香头,面上挂了一点笑,不慌不忙地从门里走出来,站到门前那一长串的九九红跟前。

那酒楼外面围观的众人,正猜测这么一大间酒楼是城北哪家的后台,就见到一个打扮殊异的年轻姑娘走出来,先是唬了一跳,才回过味,看她手腕一高抬,就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炸了耳朵,漫天的喜烟迷了眼,等到炮声响没了,再回过头去瞧,已经不见了人影,那门头上的红匾绸缎不知何时被人揭开,露出翰墨,上书“忘机楼”。

余舒点了炮仗,揭了牌匾就扭头进去了,要不是薛睿不便露面,这么“风光”的活儿也轮不到她干。

林福在门前接替了余舒的位置,笑脸迎人道:“请诸位客人们进门,我们忘机楼今日开张大吉,盛在上元,故能猜中灯谜的,一切酒水全免!”

闻声罢,楼外众人面面相觑,片刻后,纷纷涌进楼中。

姑且不细说他们进到忘机楼里,看到那些精工细琢的桌子椅子,碗碟儿牙筷,还有那罕见的玻璃屏风是怎么个眼花缭乱,总之这楼下的二十桌是很快就坐满了,还有客人不断地进门来。

余舒站在后堂门口,看了半晌动静,才放下帘子,到后院去和薛睿汇报,刚巧就错过了两名手挽团扇遮颜的小姐带着丫鬟走进来。

“二位姑娘,楼下没座儿了,二楼还有雅间,小的引你们上去?”

“敏敏,我看这里人太多,不如我们换到别处去吧。”纪星璇喜欢清静,看这里人声喧闹,难免不喜,皱着眉扭头询问身旁的人。

夏江敏笑道:“刚听街上人说这家酒楼今日开张,答对了灯谜就免饭钱,碰上这好事儿还到别处去干什么,就在这家吧,小二,带我们上楼去。”

“好嘞,姑娘这边请。”

第二百六十七章一桌人

夏江敏这会儿正郁闷着,打从夏江鹤郎进京之后,她就被禁在别馆,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好不容易挨到了过年,夏江鹤郎大发恩旨允许他见外人。

初九那天她和纪星璇出门,偷空使唤了贴身的侍婢到回兴街上送信,回来竟然告诉她,那一家人年前就搬走了!

更坏的消息是,据说他们离了京。

无处找人,夏江敏回家后噎了三天的饭,若不是怕被夏江鹤郎看出端倪,昨日纪星璇派人邀约,她是没那个精神出门的。

正好走到这马街上,听路人谈论前面酒楼开张的事,才有了一点心情,就拉了纪星璇过来凑热闹。

二楼雅间里,两女座下,打量四周环境,清雅怡人,都很满意。

“你们这里都有什么招牌菜?”纪星璇问道,今日是她请的夏江敏出门,自然也要她来做东请客。

夥计道:“招牌菜多了,冷的热的荤的素的,凡您在外头吃过的,咱们忘机楼里都有。”

“呵呵,这么大的口气,”夏江敏笑了笑,突然插话,抽出小架上一双象牙筷子,在桌面上点了点:“我问你,你们酒楼今天是不是猜灯谜,答对了就免饭钱,可是确实?”

夥计道:“真真切切的,您看您头顶上的灯笼,上头都是现成的谜题,只不过一桌只能答上一回,限在五十两的酒菜内,对了就免,错了您还得结账,嘿。”

夏江敏皱眉道:“若我点多了呢?”

夥计道:“点多了也不要紧,超了五十两,往上每道菜是一题,答对就接着送。”

“有意思,”夏江敏又露了笑,转头询问纪星璇:“姐姐猜谜如何?”

“十中八九。”纪星璇神色自若彷佛不知谦虚,但这话她说来又不见半点傲气,似这不过是个寻常的事。

夏江敏眼睛一亮,喜道:“姐姐厉害我同样也擅长猜谜,咱们今天就好好地吃它一顿”她目光闪烁,放下筷子道:

“小二,将你们这酒楼里的好菜色,先挑二十道送上来,甭管什么价钱。”

夥计看她们两人穿戴,知道非富即贵不怕她们待会儿赖账,囡而诺道:“小的去报菜,姑娘稍等。”

看着夏江敏兴致勃勃的样子,纪星璇微微皱眉,没说什么。

余舒从前楼回到后院,敲了薛睿的房门,进去把外头情况大致说了一下,最后调侃他道:

“我看这席面上不少都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你就等着今天大出一回血吧,少不了赔个几千两在里头。”

薛睿翻着手中书卷,道:“赔得越多将来赚的就越多。”

余舒也知道这个理便没再多说什么,瞧他手里那本书厚重,好奇问道:“你看的什么?”

“大理寺历年的卷宗,”薛睿顿了顿,补充道:“都是冤案。”

余舒一手托腮,感兴趣道:“你不说我差点都忘了你还是个审官,我问你,你到现在为止,破了几起案子啊?”

薛睿一听这话,就晓得她是个门外汉抬头笑看她一眼,道:“一般的案件都是各个衙门和刑部审管,我们大理寺负责的是审对。我进大理寺以来,经手的案子有十多起,但谈到破案,却只有两件罢了。”

“咦?你是说你们不管破案?不对呀那一次太史书苑出了人命,不就是你们大理寺去查的案?”说起这个,余舒不禁又想起夏江家的姐妹来,为那芳华早逝的夏江盈有些可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薛睿若有所思道:“也有这样的情况,每逢重大案情,皇上会直接指派给大理寺来查。说起来,那是我审的第一个案子,最后却”

余舒知道夏江盈的案子另有内情,那时候为了破夏江盈的案子,薛睿三天两头地找她,还曾怀疑过夏明明,后来不知怎么就没了声音,等到破案那一天,薛睿没在公堂上出现,反倒是在对面酒馆喝酒,被她遇到。

听薛睿说到一半停下,她目光闪闪,故意道:“那件案子不是结了吗,杀夏江盈的那个魔头最后不是被砍了头?”

薛睿缓缓点头:“说的是。”

余舒还要再说什么,外面门被敲响,林福的声音道:“公子爷,世子爷和冯公子他们来了,已经请到后院二楼的雅房里。”

薛睿站起身,一边拂着衣摆,一边对余舒道:“走,和我去认认人,求个照应。”

余舒一听就知道是薛睿一夥的那帮王孙贵子们到了,她当初被薛睿说动来这酒楼里帮忙,就有一个原因是要结识上流的权贵,如今更不会怯场,站起来就跟着他走了。

忘机楼后面其实有两个院儿,一个是供客人们夜宿的楼房,后头还有一个停车放马,丫鬟夥计们住的小院儿。

余舒和薛睿在后院各占了一间雅房用作平日休息,其余的都用来待客,不同酒楼前头的雅间,这客房里有床有被-厅也更宽敞,容纳个十来人是不成问题的。

薛睿带着余舒上了二楼,沿着围栏走廊到头,停在一间雅房门外,守门的两个侍卫都不是忘机楼里的人,但认得薛睿,恭敬地问了好,让开门。

薛睿连门都没敲,直接推开了,余舒走在他后头,就听里头笑声一静,接着便是接二连三地恭喜声:

“恭喜恭喜,睿哥你这酒楼总算是开张了!”

“可不是么,两年前就听他说要弄个好地方,谁知拖到现在才好。”

这话说声里不乏女子的轻笑,余舒侧过一步,看清屋里面,那张锦缎搭桌大圆席上在座的一群人,几乎她全都见过。

冯兆苗就不用说了,冯将军家的小公子,那个长相文质彬彬的是翰林院齐大学士家的少爷,那个细长眼睛的是忠勇伯的独子,再来就是湘王世子刘炯,另外三个少女,两个她曾在那次定波馆赌易见过,还有一个,她没认错的话,正是湘王府上的郡主,奇术考试最后一天她去拜问湘王时候,也见过。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不认识的,一男一女,坐在当中,尤其那个样貌平平的少年人,年岁不过十六七,看主次竟比刘炯还坐的靠上。

这想必是九皇子了,余舒心道。

“咦,这不是莲房姑娘吗?”最先叫出余舒的,不是冯兆苗,却是那世子刘炯,屋里众人听他出声,才将注意力转到薛睿身后走进来的余舒身上,一个个面带审视。

席间有人神色一动,脸上有一瞬间没了笑,但很快又浮上。

薛睿往旁边让了让,一手虚护了余舒上前,和他们一桌人介绍:“都认得的,便不介绍了,只是你们这群人满肚子的坏水,又爱生是非,我先讲一句明白话,这可是我妹妹,什么时候我不在,你们来了,若是欺负她年小捉弄,回头别怪我找你们算账。”

他这两句话,听起来像是玩笑,但在座的人都领会了当中意思,是要他们照应,转眼间脸上对余舒就和气了,放下架子笑声与她问好,是都卖了薛睿面子。

但也有人唱反调,娇笑道:

“睿哥,这位姑娘他们都认得,我却不认得,想来九哥刚回京也不认得,你还是介绍介绍吧,这是哪一家的千金,看著有些面熟。”

话说的是湘王府的息雯郡主,正歪着脑袋瞅着余舒,一张白里透红的小脸,任谁瞧了都不禁喜欢。

薛睿看了看她,正想着如何说,余舒却揽过这话头,笑眯眯地对着那个陌生的少年施礼,又对息雯郡主一揖,道:“见过殿下,见过郡主。我也不是哪家的小姐,就是一个平头百姓罢了,郡主忘了,我曾与郡主在定波馆有过一面之缘,我姓余。”

余舒心里明白,这息雯郡主能不认识她,她却不能装作不认识郡主,再加上九皇子坐在一旁,由她开口,要比薛睿替她开口恰当,别人卖个笑脸,她总不会傻到以为真能和这一群天之骄子们平起平坐,该顾忌的还得顾忌。

息雯看她接了话,准备好的说辞没处讲,便扭头同刘炯身边那位小姐说话。

九皇子看上去是个寡言之人,只对余舒点了点头,便将目光转移到薛睿身上:“都坐吧。”

桌上还有两个空位,不过都不在一起,一个在九皇子边上,一个在冯兆苗边上,薛睿犹豫要不要让人再添个凳子,冯兆苗已经冲余舒招手,小声喊她:

“莲房、莲房。”

余舒直接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薛睿见状,也就坐到九皇子身边,抬头看看,冯兆苗正一手捂着嘴,不知道小声在和余舒说什么。

冯兆苗和余舒说什么呢,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奇术一科考试时余舒去太史书苑找他,想通过他进去湘王府,却被冯兆苗建议去找薛睿,结果余舒没去那档子。

“对不起啊,你那天要是说了不打算找睿哥,我就直接带你去湘王府了,没耽误你的事儿吧?”

冯家小公子是个性情中人,看得顺眼的怎么都好,看不顺眼的连句话都不讲,余舒同他一块儿偷进过太史书苑的藏书楼,听冯兆苗无意提起心事,随口宽慰了两句,恰解了他心结,余舒便因此入了他的眼。

余舒听冯兆苗为那没头没尾的事向她道歉,心中就多了几分好感,摇摇头,也学他样子小声答话:

“没有,后来薛大哥带我去见了湘王爷。”

“你那一科答的怎么样?”

两人就这么闲聊起来,这一桌熟人聚在一起,本来就不见外,有说有笑的,薛睿被人拉着问话,看余舒没有不自在,便放心地收回神。

第二百六十八章骰令

薛睿和余舒在忘机楼后面雅房里陪着一群人,酒菜一样样摆来,嫌光吃菜喝酒无聊,刘炯便提议作酒令,张口就问薛睿要十坛酒拎过来,换上大杯,冯兆苗随声附和。

薛睿见这阵仗,便知这群人要阄,他是不怕什么,可顾及着余舒,别人不知余舒底细,薛睿却知的清楚,心道这原先是“大字不识一个”,现在让她来附庸风雅岂不难为,何况这群人又是玩起来没个止限,少不了醉她一场。

于是他便聪明地在他们闹开之前抢了话头,让人去取骰子,哄了这一群人玩“骰令”,不弄诗词歌赋,这般通俗,有人愿意也有人不愿意,皆被薛睿一句冷笑压下去了:

“平日整天地四书五经、吟诗作对,还不嫌头疼吗,今天要玩就玩的轻松些,不比聪明就比运气,哪个要自认倒霉就先离席,不然等下别嫌我灌你们。”

在座的都是不服输的,哪个又自愿认了倒霉,被他拿话一激,就有了兴致,纷纷鼓动快点开始,又有笑称待会儿要给薛睿“颜色”看的。

见到不用舞文弄墨,余舒那头暗松一口气,猜到薛睿这是在为她开脱,便趁人不备递了个感激的眼神过去,薛睿见到,微微一笑,心道有他在,怎会叫她吃亏。

却不知两人这番互动,落在席间一人眼中,只当他们是眉来眼去,心中更存了不快。

骰令最是简单,余舒从没玩过,但听薛睿有意地讲了一遍规矩,心里便有了数,说白了就是猜点数。

众人推了九皇子来做令官,负责着掷骰子,一掷一回,一桌人猜,对正的就可以免酒;猜错的就要挨罚,为了有趣,他们又设一个关卡,猜对的人可以在桌上任意选一人另外罚酒;或者是免罚。

两枚骰子共是十二点,最小猜二,这一桌十一个人,不算九皇子在内,即便是人人猜不同点,也总要漏掉一个。

这头局甫一开始,余舒就猜错了;点数相加是个七,她猜了十,不过桌上猜对的人也不多,就只有薛睿和瑞林两个,薛睿想当然是免了余舒的罚,惹来一通抱怨,薛睿不以为然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