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在前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在前进- 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第十一军一样,第五十二军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该军在杰里耶夫卡——河西岸一个很大的村庄——附近勘察了一个渡场。但两个大岛——士兵根据其形状称之为“火腿岛”和“蜗牛岛”——对顺利渡河构成了障碍,八月二十八日夜间,德军开始向这两个岛屿发起进攻。第一百轻装甲师的进攻较有成效。在夜暗中,第二零七轻装步兵团的一个连在“蜗牛岛”北端对面做好了进攻准备。而另一个连则在该岛南端对面用灯光信号和声响来欺骗苏军。翌日拂晓,工兵悄悄将橡皮艇放入河中,在类似原始森林的灌木丛中摸索前进,当遇到第一批苏军时,立刻遭到其激烈的抵抗。在短兵相接中,经过艰苦战斗,才逐渐将敌人击退。直到下午,当第二零七轻装步兵团第二营登上该岛时,敌人才放弃战斗。第二天,第十一军军和第五十二军完成了强渡第聂伯河的准备工作。为加强作战部队,八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集团军向前方输送了最后一批火炮和工程技术器材。仅在杰里耶夫卡附近第九十七轻装甲师的地段内,除了师属炮兵外,还配置有第五零一炮兵团参谋部及第四十六炮兵团第二营、第一七六炮兵团第四营、第八六三炮兵团第二营,以及迫击教导团第一营和第四十八高炮营第一连。

用了两天的准备时间,强渡第伯聂河的行动开始了,三十日晚上,一直在准备的第五十二军阵地突然之间大炮轰鸣,呼啸的炮弹飞向了火腿岛,把在熟睡中苏联士兵送上了天,与此同时,一条浮桥火速般的开始架设,第五十二军之所以选择晚上开始进攻,就是因为在晚上可以隐蔽的时间长一些,不会因为在架设浮桥的之后,成为苏联士兵的活靶子。不过防守岛屿的苏联士兵反应也很快,在遭到炮击的第一时间内,岛上的苏联士兵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朝天上发射了照明弹,一瞬间,天空有如白昼,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第五十二军的士兵们的动向,一下子被苏联人看的清清楚楚,一下子苏联人明白了,德国人要渡河。

眼见一个浮桥已经快要架设完毕,缓过神来的苏联士兵立刻把手中的轻重武器一股脑的射向河中的德国士兵,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完了,虽然杀伤了一些德国士兵,但是浮桥已经架设完毕,德国第五十二军第五十四团的士兵们成了这次进攻的部队,他们端着毛瑟98式步枪,冒着岛上射过来的枪林弹雨,快速的从浮桥上面冲到岛上去,短短几百米的路程,不知道有多少士兵被击中,然后倒在了冰冷的第伯聂河之中,但是后面的德国士兵还是前赴后继的快读通过浮桥,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到了岛上,这次的行动就等于是胜利了。

不断从德军阵地后方升起的照明弹刺破了夜的掩护,引到着德国士兵冲向岛上,这时候苏联士兵已经阻止不了德国士兵们登岛了,不过苏联人也被激发了凶性,一些士兵端着步枪到来岛屿的边缘,看架势是要把已经登陆的德国士兵赶下去,短短时间内双方的士兵们已经在岛上混再在一起,在照明弹的掩护下,双方士兵扭打在一起的场面清楚的落在了还没有加入到进攻的士兵们眼中。而从岛上的灌木丛出现的苏联士兵和从浮桥上冲上岛屿的德国士兵,还在源源不断的加入到战团之中。这时候双方的士兵似乎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枪不是这么用的,热兵器的步枪一下气被忘记了,步枪的其他效用倒是被发掘出来,在河边的沙地上,河水混合着血水还在不停地向下游流淌,时不时还带着几具已经变凉的尸体。

战斗从半夜一直持续到早晨,从岛屿的边缘发展到岛中心的灌木丛,第五十四团步兵踏上了灌木、树木丛生的“火腿岛”,与敌人展开了近距离厮杀,经过七个小时的顽强战斗,终于占领了该岛。

和第五十四团的进攻同时开始,第九十七轻装甲师命第二零四轻装步兵团从杰里耶夫卡渡河,与此同时,第二零七轻装步兵团也从“蜗牛岛”登上了强击艇。德国军队的的火炮和迫击炮压制了苏第三百步兵师的诸炮兵连,并向东岸施放了烟幕,强击艇高速前进,轻装步兵们登陆后,高喊着“万岁”。向苏军岸边阵地发起冲击。此后,他们迅速向博祖雷推进,在击退敌人之后占领了该地。靠近河岸的地带被我占领后,弗雷特尔皮科少将率领第二零四轻装步兵团登上了敌岸,该团奉命向西北方向的皮德戈拉高地发起攻击,并于黄昏时占领了该高地。第二零三轻装步兵团随后也跟了上来。这样,整个第九十七轻装甲师就占领了一个纵深五公里、宽四公里的桥头堡。

黑色中空军无法为部队提供掩护,不过一旦时间到了白天,德国空军就可以显现出他们的威力了,第四航空队派出其战斗机中队为渡河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不过他们虽然战绩卓著,但损失也很大,以致于出现了飞机的短缺,难以再补充满额。由于没有飞机,一些中队只好被撤销。

成功强渡第伯聂河的行动,为南方集团军群参加下一步的基辅会战占领了出发地位。这些天来,集曼施坦因元帅发现了由于迅速占领克列缅楚格桥头堡而出现的良机,决心贯彻陆军总司令部为即将开始的会战所下达的不可违抗的基本命令。

这个时候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指挥权已经由东南集团军群移交到了南方集团军群,在分析了现在的局势后,曼施坦因元帅忽然发现,现在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行动竟然各部队中最慢的,所以马上给迪特里希发了一封电报:“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不仅要前出至杰斯纳河畔,而且要渡过杰斯纳河,与南方集团军群协同作战,直至会战取得胜利,这对于东乌克兰的歼灭战是必不可少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之所以下达这种命令,那是因为曼施坦因元帅认为,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向南夹击可以消除中央集团军群最后向莫斯科发起攻势时在翼侧所受到威胁。此外,还可以使第六集团军的兵力转隶到中央集团军群。这样可以让南方集团军群中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在基辅会战后,帮助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八章 基辅会战

第三百五十八章 基辅会战

陆军总司令部对冯?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想法不置可否。无论是冯?布劳奇元帅还是哈尔德大将,这时竟都没有干涉业已开始的作战行动。因此,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也如同南方集团军群一样,经过独立苦战占领了出发地位。8月26日,第二装甲集团军的第十三和第四十三军正向南开进,另外两个军正向叶利尼亚突出部靠近。第三十五军司令部从普里皮亚特地区出发,已接近戈梅利。撤退中的敌人没有进行认真的抵抗,以致于该集团军能在宽大正面上向杰斯纳河推进,但尚未与友邻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建立联系。

第二装甲集团军各师——从右至左:第十七、一三四、二六零、一三一、一一二步兵师和第一骑兵师——越接近杰斯纳河,苏军的抵抗就越激烈。这说明,苏军已决意要坚守杰斯纳河防线。第二装甲集团军的古德里安给其各个师规定的进攻目标是切尔尼戈夫,因此,在进攻正面中央开进的第二六零步兵师于8月29日夜间接到了这项命令,命令它在基谢列夫卡两侧强渡杰斯纳河,并在维布利附近建立一个桥头堡。

第二六零步兵师命第四七零步兵团立即由行进间发起进攻。在通过切尔尼希高地时,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的炮击。第四七零步兵团第二营压制了敌人的炮火,并一举占领了河岸。一个年轻军官发现对岸有一条小船,便跃身跳入水中,将小船拉了过来。第四七零步兵团第一营和师长施密特中将随即利用这只小船渡过了河。工兵终于来了。他们立即准备好了橡皮艇,第四七零步兵团第二营渡过了河。随后,第四七零步兵团第一营也涉水通过了没膝的河流。杰斯纳河畔的桥头堡建立了。对这一类似突袭的行动,敌我双方都深感意外。军司令部虽然从电话里接到了关于这次成功的渡河尝试的报告,但仍然表示怀疑。同样,苏军过了半个小时才从震惊中醒过来。开始有计划地以强大炮火压制这一地区。

在这个不平静的、凉爽之夜还未逝去的时候,英勇的步兵们便紧握卡宾枪和手榴弹跃跃欲试了。冲击开始,步兵们冲过泥泞不堪、间有稀疏灌木的开阔地带,在一片“乌拉”声中,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阵地,不久便攻进了维布利。这样,杰斯纳河对岸的第一个较大的村庄就被占领了。此时,第二六零步兵师的官兵还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正好与苏军第五集团军右翼的外围部队遭遇。苏第五集团军司令部发现了这一危险情况,马上命令其第十五步兵军以第二十四和第五十五步兵师残部发起反突击。反突击前,敌人对我军后方地域进行猛烈的炮击,基谢列夫卡大桥是这一地段唯一的一座桥,由于该桥被炸毁,给养和弹药均无法前送到第四七零步兵团。

德军拼命进行抵抗,但未能阻止苏军向维布利推进,在维布利,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损失都很惨重。苏军每时每刻都在得到加强,午夜前,苏第六十二步兵师和第四十五机械化师投入了这一激烈的战斗。苏军随“t34”坦克向维布利挺进,并于第二天拂晓再次进行反突击。昼间,苏军向第四七零步兵团的临时阵地实施了十五次冲击。德军步兵们打完了子弹,只能以栅栏的板条、枪托和铁锹进行自卫。但他们没有屈服,用这种原始的近战工具打退了敌人十五次大规模进攻。

黄昏时,该师另外两个团终于抵达这里。第四八零步兵团从维布利右侧、第四六零步兵团从维布利左侧投入战斗,直到这时,敌人才停止进攻。施密特中将对他的英勇的士兵说:“集团军已经对你们不抱希望了,但是我满怀信心地向它报告说,我的施瓦本士兵德国的一个民族;从古老的斯威本族演变而来;主要居住在内卡河和多瑙河上游。能够守住他们的阵地。”第二六零步兵师的勇敢行动,为第二集团军进行大规模会战赢得了出发地位。

第二装甲集团军在几天前就已占领了出发地位。这是德军官兵以大无畏精神、果断和勇敢换来的战争中为数不多的幸事之一。莫德尔中将的部下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占领了有利位置。八月二十五日黄昏时分,第三装甲师进抵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城郊。此处的杰斯纳河宽达八百米。莫德尔中将在随其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开进途中,被榴弹片打伤。他下令停止对这座有许多教堂和修道院的城市进行的夜间攻击,在漆黑一团的夜晚,想攻下这座由敌人占领的城市是不可能的。

此日拂晓,第三装甲师以两个战斗群向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发起进攻。凌晨三时四十五分,北面战斗群的先遣支队——第六装甲团第一营、第三九四步兵团第一营、第三九四装甲步兵营第三连、第三九四工兵排离开出发阵地,发起冲击,坦克和人员输送车冒着敌人的炮火驶过罗马桥,突破苏军前沿的防步兵障碍物,冲垮了敌人的机枪阵地。敌人进行了顽强抵抗,迫使我军步兵在离该城三点五公里处跳下人员输送车,以便将苏军逐出公路。不久,他们就到达了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城的北边。坦克和人员输送车停止前进。眼前出现了一幅绚丽的景象:左边是杰斯纳河的宽大的支流,前面是一座坐落在许多山丘上的、建筑美观的城市。在它的后面是一座七百米米长的高高耸立的大桥,桥上马车、小轿车和载重卡车来往不绝,川流不息。

这个小型战斗群的指挥官福佩尔中校激动地命令:“坦克前进!”德军迅速开进城。他们以寥寥数发炮弹便驱散了敌人,摧毁了敌人的载重卡车,接着穿过了广场。一名俄国俘虏被迫带领福佩尔中校及其先头坦克通过市区驶向大桥。当战斗群接近高高的、由四对桥墩支撑的大桥时,正好是十点点整。

守护大桥的苏军进行了抵抗,福佩尔中校命令其先头装甲部队以宽正面队形驶向大桥。工兵排长施特克少尉搭乘人员输送车冒着敌人机枪和步枪火力,冲向大桥,在离大桥不远的地方,这位少尉和四个工兵跳下了车。他们上桥后,便开始在桥板上搜寻苏军为破坏桥梁而设置的炸药包。苏军发现了他们的企图,遂以火炮、轻武器和机枪对大桥进行射击。工兵们时而快速隐蔽,时而跃身向前,终于找到了第一个炸药包,接着又找到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他们把炸药包从隐藏处拽出来,投人高高的拱形桥孔下的水中。敌人又开火了,工兵们只好再次隐蔽起来。敌人炮弹随时都可能击中炸药包,从而将大桥炸得粉碎。

福佩尔中校等不及了。他命令坦克冲过大桥。坦克隆隆驶上大桥,从正在作业的工兵身旁急驶而过。士官博罗夫策克驾驶他的p4型坦克首先到达了杰斯纳河南岸。十一时,德军坦克到达了大桥对面。他们马上通过无线电向团和师报告了这一战绩。第六装甲团团长施密特奥特中校立即命令所属各部向大桥方向开进。此后不久,莫德尔中将来到大桥。他发现这一突袭行动所带来的战略利益。遂命令扩大桥头堡,以夺得尽可能大的地域。

八月二十七日拂晓,第三装甲师继续向前推进,横穿基辅布良斯克铁路线,占领了沃罗涅日西面的高地。该师的另一战斗群在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以南的皮罗戈夫卡附近建立了第二个桥头堡。它的西南方向,由普拉格曼少校指挥的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的一个战斗群建立了第三个桥头堡,并占领了奥博隆耶。第四十连第三排乘橡皮艇渡过了河。

第二装甲集团军以突袭方式夺取了三个重要地点,为继续向南实施突击创造了条件。古德里安急忙赶到第二十四摩托化军,他想利用一下面前的这一有利时机。第二十四摩托化军似乎已楔入敌人的一个缺口,准备一直向前推进并达成突贯。

但古德里安的手脚被束缚住了。他充其量只有两个军,而且其中第四十七摩托化军还得负责掩护第二十四摩托化军的东翼,抗击敌人越来越强的反突击,从一开始,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