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在前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在前进-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慢玩了”。

“命令,前面的士兵们撤退,休息半小时。”不再焦急的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脑袋好像也恢复了清明,前因后果一想,马上知道苏联军队可能已经弹尽粮绝了。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命令道:“下次进攻,一定要注意各种武器的配合,据我估计,苏联军队已经弹尽粮绝,慢慢的向前推进,这样也许我们只需要付出轻微的代价,就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好的上校,我马上叫他们回来!”参谋一个立正下去了。

接到后面的命令,仍然在和苏联士兵们肉搏的士兵们,纷纷撤回到了自己的阵地上。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已经发现了苏联军队弹尽粮绝的事实,所以下一次的进攻肯定不会这么容易了。

果然,再次休息完毕的北方战斗集团的士兵们,这次小心翼翼的逐个攻克苏联军队据守的据点。根本没有给苏联军队肉搏的机会,也许苏联士兵想冲上来和德国士兵拼命,可是德国士兵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只要一冲上来,立刻找到无情的打击。

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则去迎接从森林中出来的芬兰部队,通过交谈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知道,苏联军队的西伯利亚滑雪旅已经在森林中,被芬兰军队歼灭了。

说起来,芬兰第二十七步兵团和西伯利亚滑雪旅的较量,也许并没有北方战斗集团和苏联第十八摩托化步兵师的较量这么壮观。但是在残酷性上面,一点也不比这里差,甚至还有过之。

两支部队不断在森林中追逐,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重武器,而是对天气的适应性,和在森林中生活的经验,虽然西伯利亚已经非常寒冷,而且也不缺乏森林,但是在地利上就没有芬兰士兵有优势了。

一个远道而来,凭借地图作战的军队,肯定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军队的对手,当然,前提是两支军队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西伯利亚滑雪旅在森林中和芬兰第二十七步兵团整整在追击战中,打了两天,森林中到处都是两军士兵的尸体,有苏联人的,也有芬兰人的。所以经过苦战,终于在今天成功的击败了西伯利亚滑雪旅。

西伯利亚滑雪旅被歼灭的消息,被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得知之后,无疑让他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巨石。从现在开始他在也不用担心,自己在进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一支苏联军队给他捣乱。

但是这个时候,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想到了瓦解苏联军队的士气的办法,苏联军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苦战,无非就是他们心中有一个希望,那就是会有人来救他们的。况且苏联第七集团军也确实派出西伯利亚滑雪旅来就他们。所以他们才拼死抵抗。现在西伯利亚滑雪旅已经被消灭了。他们还会在坚持下去么?

想到这里,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马上去第二十七步兵团找到了几个懂得苏联话的芬兰人,不一会大喇叭的声音,就在阵地上响起:“对面的苏联士兵们,你们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现在你们弹尽粮绝了,可以进行体面的投降,不要奢望会有人来救你们,现在苏联大部分部队已经达到了曼纳海姆防线,不在这里。前来救援你们的西伯利亚滑雪旅已经在森林中,被芬兰第七步兵师第二十七步兵团全歼。你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我们一定会按照日内瓦公约,不会虐待你们”。

大喇叭的声音,传到苏联军队中,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弹。

“不可能,西伯利亚滑雪旅不可能败在芬兰人的手中”有的士兵大叫道。

“现在我们已经弹尽粮绝了,没有人来救我们了,我们完了!”一个悲观的士兵绝望的喊道。

躺在床上虚弱的g。f。康德拉肖夫师长,也得知了外面士兵们的骚动,在听从了参谋长的报告。已经很虚弱的g。f。康德拉肖夫闭上眼睛,过了半天他忽然费力的挺直身子,透过小窗子看着外面那些绝望的士兵们,“现在,第十八“雅罗斯拉夫尔”红旗摩托化步兵师师长g。f。康德拉肖夫,命令,所有还在抵抗的士兵们,放下武器,放弃抵抗,士兵们需要活下去,而不是继续无谓的送死”g。f。康德拉肖夫说话的时候,好像都要断了气一样。

“是,师长”参谋长看着已经虚弱到极点的师长,心里想着如果投降了,一定要尽快解救师长的生命。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在参谋长出去传达命令之后,g。f。康德拉肖夫轻轻的哼起国际歌,并且随手拿出了自己的配枪,呐呐的说道:“我是英雄的红军师长,我是一个无产战士,我……绝对不会投降”。

“啪……”一声枪响,第十八雅罗斯拉夫尔红旗摩托化步兵师师长,g。f。康德拉肖夫自杀了。

“师长……”刚刚听见枪响就马上跑回来的参谋长大喊道。

过了十几分钟之后,在参谋长的带领下,一千多名苏联士兵走出了阵地,接着他们投降的是第七步兵师第二十七步兵团的团长,而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早已经躲得远远的去了,这个情况下,要是他出去受降,难保没有对方的军官懂德语,一下子就让人知道这支部队是德国人组成的了了。

这次围歼苏联第十八雅罗斯拉夫尔红旗摩托化步兵师的战斗结束了。可是他的惨烈程度永远的记在了双方参加作战的士兵心里。

德米特里?安德烈维奇?克鲁特兹基赫是当时的一名排长,几十年后他回忆道:“战地条件非常艰苦,但我与手下的士兵们却亲如一家,大家虽然来自多个民族,但过得非常和睦和愉快。我向来坚信,如果指挥员胡作非为的话,那么第一场战斗对其而言就是意味着死亡。至于和上级的关系,我和营长的关系非常好,与团长、师一级的首长也不错。不过,副国防人民委员梅赫利斯将军留给我的印象 就比较粗暴了:他曾在我们师司令部住过一晚,当时他命令我天亮之前必须要抓个俘虏回来,否则就要枪毙我。我们搜索了一整夜,但一个芬兰人影也没见到。当我们空手而归向旅长报告时,我自然将自己就要被枪毙的担心报告了旅长,但古谢夫斯基将军却给我打气道:没关系,你明天再去。他走了,你再去找他。没必要白白冒险。今天报告的事情就交给我好了!”

尽管全军众志成城,但战斗非常残酷和激烈:营长冲在最前面,他身后25米处是连长,连长身后则是排长们带的散兵线。四周全是厚厚的积雪,但我们的步兵却没有滑雪板,部队只能沿着道路推进,仅有的一些滑雪部队——比如我下属的42人的侦察队——也准备不足:士兵们最初都是把脚绑在滑雪板上的,每次下滑雪板都要先解开腿上的绳子!装备精良的芬兰滑雪部队却要灵活得多,而且芬兰兵非常优秀,他们仗打得也比后来的战争打得好。在我看来,这里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他们非常熟悉地形而且对严寒条件下的战争也是早有准备。而且,虽然他们的炮兵在总体上也很弱,但他们的迫击炮却很厉害,芬兰人到处布的地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伤亡。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苏芬战争(15)

第一百五十三章 苏芬战争(15)

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在和第二十七步兵团的的团长商谈之后,则带领着北方战斗集团开始撤退,目的地是卡累利阿地峡构筑的曼纳海姆防线中心地带,拉多加湖处在曼纳海姆防线侧翼,由于地形限制,让苏联军队不能展开手脚。

由第二十七步兵团押解着苏联俘虏,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也表示自己放心,在他看来苏联士兵既然已经投降了。在背叛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了,特别是上层指挥官已经被控制的情况下。

随之对苏联第十八摩托化步兵师的被歼灭,在拉多加湖地区剩下来的芬兰军队纷纷朝曼纳海姆防线移动,不论是苏联人还是芬兰人,他们都知道,苏芬战争的结果,就取决于双方在曼纳海姆防线较量的结果。

芬兰军队撤退之后,苏联军队遗留下来监视芬兰军队的部队,也从另外一个方向,到了曼纳海姆防线外围,苏联军队驻守的驻防地。

当苏联军队避过拉多加湖地区之后,虽然曼纳海姆防线的中心地带,地形也十分恶劣,但是比之拉多加湖地区,已经好上太多了。现在曼纳海姆防线已经集中了芬兰十个步兵师,而苏联军队也云集在防线之外。

苏联军队的总指挥官,还是第七集团军司令员梅列茨科夫将军,由他指挥四个集团军朝曼纳海姆防线进行攻击,除了他自己自认司令员的第七集团军之外,还有各个地区专门调过来的部队,剩下的部队分别为,第8,第9,第14集团军。

第七集团军的实力最为强大,下辖第19军,第50军,第10坦克军及作为预备队的136,138,150步兵师和第20坦克旅。

24师,下辖7、168、274团,160炮兵团,246榴弹炮团,315坦克营。

(2)43师,下辖65、147、181团,162炮兵团,200榴弹炮团,369坦克营。

(3)70师,下辖68、252、329团,221炮兵团,227榴弹炮团,368坦克营。

(4)123师,下辖245、255、272团,323炮兵团。

40坦克旅,下辖155、157、160、161坦克营。

2、第50军,下辖49师、90师,142师,35坦克旅。

49师,下辖15、212、222团,31炮兵团,166榴弹炮团,391坦克营。

(2)90师,下辖173、286、588团,96炮兵团,149榴弹炮团,339坦克营。

(3)142师,下辖19、461、701步兵团,334炮兵团,260榴弹炮团,445坦克营。

(4)35坦克旅,下辖105、108、112坦克营。

3、第10坦克军,下辖第1、13坦克旅。

第1坦克旅,下辖第1、4、8、19坦克营。

(2)第13坦克旅,下辖第6、9、15坦克营。

4、预备部队,下辖138师、150师,136师,20坦克旅。

138师,下辖554、650、768团,295炮兵团,436坦克营。

(2)150师,下辖469、674、756团,328炮兵团,418榴弹炮团,442坦克营。

(3)136师,下辖387、541、733团,291轻炮团。

(4)20坦克旅,下辖90、91、95坦克营、291装甲车营。一共是十个师、五个坦克旅。

第八集团军:司令员哈巴罗夫,下辖第1军,第56军及作为预备队的75师和第34坦克旅。

1、第1军,下辖139师、155师。

(2)155师,下辖436、659、786团,306炮团,421坦克营。

2、第56军,下辖18师、56师,168师。

(2)56师,下辖37、184、213团,453炮兵团,392榴弹炮团,410坦克营。

3、预备部队,下辖75师、34坦克旅。

34坦克旅,下辖76、82、83坦克营。其中第18摩托化步兵师和第168步兵师、第139师、第75师已经被歼灭。第18摩托化步兵师在拉多加湖地区被北方战斗集团全歼之外,第139师和第75师被芬兰第7和第8两个师追到艾托河边上歼灭,剩下的部队一共是三个师、一个坦克旅。

第9集团军司令崔可夫已经去职,第54师和第163师已经被全歼,中路攻势所遗留下来的部队只剩下两个师,分别为第122师,下辖420、596、715团,273山地步兵团、285轻炮团、100坦克营。还有第44师,下辖25、146、305团,122轻炮团,179榴弹炮团、312坦克营。

第十四集团军的建制保存的最为完好,主要是因为目前为止并没有遭遇到大规模的消耗战,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员弗洛罗夫,下辖14师、52师和104山地师。

1、14师,下辖135、325、143团,241榴弹炮团。

2、52师,下辖58、112、205团,158炮团,208榴弹炮团、411坦克营、349坦克营。

3、104山地师,下辖95团、217山地步兵团、242山地步兵团、290炮兵团,86坦克营。

除此之外,在苏联军队遭遇挫折之后,有紧急从苏联境内开了几支部队,其中包括第9集团军的88师、第七集团军的一个坦克旅以及第八集团军的一个师。现在云集在曼纳海姆防线外围的苏联军队至少有四十万人。

而芬兰与之对阵的部队只有,九个步兵师加上严重超编的北方战斗集团,大约十三万人。

来到这个传说中的曼纳海姆防线之中,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才发现自己上了大当,没到这里之前,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想象着这个让苏联军队一筹莫展的这条传说中的防线,到底是什么样子。可是真正的看到了之后,巨大的失望顷刻间席卷了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的脑海。

“这条防线到底能不能挡住苏联军队?”这是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现在的疑问。

虽然整个曼纳海姆防线包括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第二防御地带,在维普里(维堡)方向还构筑有后方防御地带。保障地带自原来的芬苏国境线至主要防御地带前沿,纵深25~65千米,构筑有野战前进阵地和大量障碍物(石桩砦、树干鹿砦、防坦克壕、崖壁、铁丝网、地雷场等),并作梯次配置,构成大纵深的障碍地幅,因而增强了芬军防御的弹性。主要防御地带自穆里拉至泰帕莱,蜿蜒曲折,全长135千米,防线最大纵深95千米,由25个抵抗枢纽部组成,分为两段:14个抵抗枢纽部掩护维普里方向,11个抵抗枢纽部掩护凯克斯霍尔姆方向,以维普里方向上的工事构筑最强。

每个抵抗枢纽部的正面为3。5~4千米,纵深1。5~2千米,均以少量钢筋混凝土永备射击工事为骨干,与野战射击工事和障碍物相结合,构成环形防御体系。常驻守备队的兵力为1个连到1个营,其任务是封锁主要道路和湖间隘路。

最强的永备射击工事能抗203毫米炮弹直接命中,部分野战射击工事能抗122~152毫米炮弹。抵抗枢纽部之间构筑有野战中间阵地。第二防御地带离主要防御地带3~5千米,主要构筑的是野战防御工事。第二防御地带与主要防御地带之间的有些地段上构筑有斜切阵地。后方防御地带仅构筑一些野战工事。苏芬战争开始之前,芬军还补充设置地雷场,破坏了可能被苏军利用的铁路和桥梁。

可是这些东西在米歇尔?盖伯梅尔上校的眼中远远不够,不说构筑抵抗枢纽部的材料,根本抵抗不住飞机的轰炸,还因为曼纳海姆防线只有那66个机枪掩体,而且事实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