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侠种-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了门,解下了马,赵奎把僵绳往岑明手里塞:“明哥,我是回家,你还得在外面跑,这匹马给你代步了!”

  岑明忙推拒着道:“不用,奎,我这样很方便,有了马多少是个累赘……”

  “谁说的?赵奎道:“我看得出,你腰里没钱了,有了它没奈何的时候多少可以卖几个钱,救救急。”

  虽然是理,但岑明仍不肯,他还是再推拒。

  赵奎把缰绳往他手里硬塞,道:“自家弟兄,还跟我客气?拿着吧,明哥,只一进山东,不管是那儿,我还怕没马骑?”

  也是,“渤海三刀”威震齐鲁,名扬道选,只进了“山东”,就是身无分文,也是要什么有什么。

  岑明没推拒,当即把药绳接过来,这;“那么谢谢你了,奎。”

  赵奎笑道:“瞧你,怎么搞的,自家弟兄还来这一套,这不是自嫌生分么,明哥,我先走一步了,你也早点回来,外头不比家里,谈厉练你也许不如我,多保重。”

  岑明感动地点头说道:“我知道,奎,你也保重,一路小心。”

  赵奎道:“我知道,明哥,别嘱咐我,自己小心,我走了。”

  说完了话,他转身要走。

  “慢点,奎,”岑明突然唤了一声:

  赵奎回身说道:“还有什么事?”

  岑明道:“你身上没钱,别的地方不说了,只一进‘山东’,记住先找个地方看看腕子,日子拖久了怕麻烦……”

  赵奎脸上掠过一丝异样神情,道:“我知道,明哥,别为我操心了……”

  “还有,奎!”岑明突然之间红了脸,慑儒说道:“沈姑娘身边有位姑娘叫小凤,你替我多照顾她,告诉她我很快就会回去了赵奎“哦”地一声,尾音拖得老长,眨眨眼,笑道:“我明白了,瞧不出,真是瞧不出,俗话说会抓耗子的猫不叫,你可真应了,一句话,明哥,你放心,她要稍感不适,你回家后唯我是问,只是,你得先告诉我,她长得标致么?”

  岑明红着脸道:“我天生一张笨嘴,说不上来也不会描述,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说得是,”赵奎笑道:“只听人说没有用,凡事都得自己去看看,这就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明哥,你上马吧,我要回家瞧我那还没有过门的准嫂子去了。”

  话落,腾身飞射而去。

  岑明望着赵奎箭一般快速的身形,他咧嘴笑了,笑得爽朗,笑得天真,嘴角上那一丝,更带着点甜密意味。

  然而,旋即那笑容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片凝重的阴云,那就好像奔驰而来的一片乌云遮住了日头。

  只听他哺哺说道:“我宁愿跑断两条腿再找,他可千万别是李慕凡,…”

  适时,远处有一个带笑的话声:“嘿嘿,李慕凡,李慕凡,这才是山不转路转,鬼使神差呢,嗯,沈姑娘很标致,那敢情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可有你瞧的,这不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么,嘿嘿。”

  可惜,两下里距离太远,岑明听不见,他缓缓跨上马鞍,抖疆磕马,纵骑驰去……

  “李集”距“登封”没多远,登封距“十里铺”也不过十里之遥,就因为这两段没多远的路,岑明在暮覆初垂,日头下山时就到了“十里铺”。

  老远地他就瞧见了,那黝黑一堆的几间茅屋,他分心跳了起来而且砰砰然跳得很厉害。

  再近一点,他更看见那黝黑一堆的茅屋四周,围着很多人,算算恐怕不十个,扎眼的是这些人都带着兵刃。

  这是干什么?

  不管是干什么,这情形极不寻常,岑明机灵,他没回头,也没往茅屋走,他缓下坐骑,装成了个过路人,打算在徐缓的蹄声中,听听那些人在说些什么,又到底在干些什么?

  马近十丈,话怕随风飘送了过来,而且很清晰:“娘的,咱们来迟了一步,又让他脚底下抹油,溜了!”

  “你们瞧,这些布上都是血,这不正说明那小子带着伤,跑到这儿来了么?”

  “我早说该到这儿来瞧瞧,你们偏说这儿就住个乡巴佬带着个黄毛丫头没这么大胆,瞧,如今怎么说?”

  “准是那老头儿跟他那黄毛丫头治好了他的伤……”

  “看来那老头儿跟他走一路。”

  未必见得,不是好来路倒有可能!

  这儿是有个十七八的姑娘,也有个带伤的人来过,赵奎的话没有错,可是还不能证明那人就是李慕凡。

  突然

  “奶奶的,让他跑吧,公恨私仇,我要不放倒他李慕凡,从今后江湖上就没有七狼这一份,天涯海角,我看他能跑到那儿去。”

  “李慕凡”,这三个字像个闪雷,只击得岑明身子一幌,全身的血沸腾,整个人像要爆炸。

  “没错,是他,是他,他竟会是这么个人……”

  岑明在心里失声叫着,直到嘶力竭。

  “七狼?”七狼八虎九条龙,这不正是那七个以凶狠震慑江湖的狼么?

  岑明心进直冒寒意,他明白,再有十个“渤海三刀”也不行,别说如今只他一个了,推不动人家一个指头。

  心中念转,他一磕马腹便打算快走,敬鬼神而远之,这些人像蛇蝎,早离开早好,离得越远越好。

  潇湘子扫描,aim…9 OCR,潇湘书院连载 
 

 
 
 
 : 



二 十
 
  嵩山,是五岳中之中岳,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大名山。

  诗经上说:“赵高维狱,峻极效天”,诗经过了夸大,实际上嵩山并没有多高。

  所谓太室原有三十四峰,少室请峰,高略相伯仲,这也是文人的赋歌之辞,实际上它也没那么大峰头。

  嵩山颓而不奇,风景形势也远不及泰山、华山,然而古人皆以登嵩山为乐事,像王维的诗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域临大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

  那是因为古时以“洛阳”为政治中心,中岳三阙子堪称古中之古,所以古业学人皆以登嵩山为乐事。

  嵩山虽不峻拔奇传,但名迹之古,天下无出其右者,像“中岳三阙”,就是最古的古迹里。

  “中岳三阀”里的“中岳太室神道阔”在“中岳庙”。

  “中岳庙”庙宇雄大,庙门像城墙,中有高楼,叫“天中阁”再进叫“崇圣门”、“化三门”,内有风云雷雨四殿,左右供祀八十四司,后来乾隆皇帝还在这儿御笔题了“峻极于天”四个大字。

  雪虽然早停了,天空里可仍是布着层层密密的黑云,黑压压的,低得令人有窒息之感。

  在这种天气里,只能知道天亮了,天黑了,可就永远看不见太阳,不过年老一点的人,他只消抬眼看一看,就能知道是什么时辰。

  看天色,如今日头该已爬起老高了。

  站着登山道,踏着地上的雪泥,走着几个人,那是香客,虔诚的香客上“中岳庙”或者“少林寺”烧香的。

  这寥寥无几,隔老远才见一个的香客中,有个衣着打扮很气派,很讲究的人。

  这个人看上去有三十多岁,长袍外面罩着皮袄,由头到腿全是崭新的,看样子不是达官便是贵人,再不就是城里大户人家的人。

  他个子长的挺好,颀长的身材,看上去很是派头,也很洒脱,只可惜那张睑苍白,长像也不好看,长眉细目,死板板得,显得阴沉怕人。

  他背着手走在前面,身后,还跟着个挑东西的半大孩子,这半大孩子只有十五六岁,肤色黑黑的,个头儿很壮,担子的两头,是两只较为大一点的书筐。

  看样子,他像个游学四方的读书人。

  可不是么,瞧那位文质彬彬的,他的步履是那么稳,举止那么洒脱,斯文。

  他跟在稀少的香客之后,到了“中岳庙”前,而这“中岳庙”前的一幕景象却看得他一怔。

  “中岳”庙前,站着十几个黑衣汉子,神态凶狠,腰里跨刀,正在逐一检查上山烧香的。

  他走到了,如今再折回头下山,那并不见得有祸可言,可是他明白,这时候折回出去,非惹人动疑不可。

  这,换谁谁也一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个游学四方的读书人,他怕什么,根本没有必要再折回去。

  当即,他招呼了挑书筐的半大孩子,往前走!

  那些香客一个个地被检查着,被盘问着,最后终于轮到他,他停步凝目,道:“诸位这是……”

  黑衣大汉冷冷说道:“爷们是官家派来的,奉命帮登封县捉拿飞贼的……”

  他“哦”地一声道;“原来诸位是官差,我失敬了。”

  他拱了拱手,那些黑衣大汉大刺刺地做不为礼,适时说话那黑衣大汉冷然问道:“你姓什么,叫什么?”

  他忙道:“有劳官差动问,我姓吕,单名一个桓字。”

  那黑衣大汉凝目说道:“你姓什么?”

  吕桓道:“吕,双口吕。”

  那黑衣大汉“哦”了一声,道:“那儿来的?”

  吕桓忙道:“开封,我住城西。”

  那黑衣大汉道;“上嵩山干什么?”

  吕桓道:“我是个读书人,奉双亲之命到处走走,增长些见识,听说这“中岳庙”创建放汉安帝元初五年,唐武则天也曾经住锡聆此……

  那黑衣大汉是个粗人,一摆手,不耐烦地道:“爷们不懂那么多,只直说你是于什么来的。”

  吕桓忙道:“是,是,我来是为拓印中岳三阙……”

  那黑衣大汉道:“什么叫‘中岳三阙’?”

  吕桓尚未答话,旁边一名瘦高黑衣汉突然说道:“老三,不懂就不问,那可以少丢点人,现点眼,让我来问他……”阴写目光一扫吕桓,道:“你去不去‘少林’?”

  吕桓忙道:“去,去,当然要去,‘中岳三阈’中的‘少室阙’就在少室山,不去少室怎能拓得‘少室阙’。”

  “我听这就头大脑袋涨,要不然我今天就不会于这吃粮拿俸的差事儿了,没事了,你可以上去了。”

  吕桓连忙谢过,他招呼了那半大孩子刚要走,而他又转过了身,神情紧张地低低说道:“刚才听那位说,要拿什么飞贼?”

  瘦高黑衣汉子道:“是啊,怎么?”

  吕桓道:“这地方会闹飞贼?有什么好偷的?”

  瘦高黑衣汉子道:“谁告诉你他是来偷什么的?”

  吕恒愕然说道:“不是……那么是……”

  瘦高黑衣汉子道:“他就是来烧山折庙也不关你的事,你快走吧,记住,那飞贼本领大了,杀人不眨眼,你可留点神。”

  吕桓吓得一哆咦,答应着匆匆而去。

  刚走没两步,突然一声沉喝传了过来:“站住!”

  吕桓一惊忙又停了步。

  适时由中岳庙“崇圣门”里走出一个人,那是个身穿皮袍的中年汉子,个子高高的。但不瘦,目光犀利,眼神十足,看上去样子挺慑人的,唇上还留着两撇小胡子,他,赫然竟是‘七狼’的大徒弟韩一俊。

  韩一俊步履稳健快捷,转眼间已到广场上,深深打量了吕桓一眼,道:“你,是干什么的?”

  吕桓未语先陪上一脸惶恐笑容,也没有答话,那瘦高黑衣汉子已抢着说道:“大师兄,他是个读书人。”

  韩一俊横了他一眼,冷冷说道:“老六,我问他。”

  瘦高黑衣汉子窘迫一笑,没有说话。

  韩一俊目光射向吕桓,吕桓忙道:“这位没说错,我是个奉双亲之命出来游学的读书人,姓吕名桓,由‘开封’来,住‘开封’城。”

  韩一俊道:“你可知道‘开封城’里我很熟?

  吕桓“哦。”了一声道:“原来你这位……”

  韩一俊冷冷说道:“据我所知。‘开封城’东没有姓吕的这一户!”

  吕桓忙笑道:“你这位说笑话,不信请去问问……”

  一指那半大孩子,接道:“我这书童就是我的街坊邻居,在家闲着没事,所以他的双亲叫他跟我出来到处走走,开开眼界,长长见闻。”

  韩一俊的犀利目光望向那半大孩子,冷然问道:“是么?”

  那半大孩子白着脸,惊恐地连连点头:“是,是的官爷,我爹娘叫……叫我跟吕……吕相公……”韩一俊转望吕桓,道:“我看你会武?”

  瘦高黑衣汉子忙道:“大师兄,别难为他了,我试过了。”韩一俊韩一俊霍然转脸,薄怒说道:“老六,你那儿吃草去?”

  “是啊!这儿没青草,那来的多嘴驴。”

  瘦高黑衣汉子脸一红,没敢说话。

  韩一俊收回目光,淡然问道:“你来‘嵩山’是……”

  吕恒忙把刚才说的又说了一遍。

  听罢,韩一俊道:“这么说来,你是来瞻仰古迹及拓印‘中岳三阙’的?”

  吕桓忙点头说道;“是的,是的。”

  韩一俊目光深注,沉默了一下道:“你知道‘太室神道阙’在什么地方?”

  吕桓道;“就在这‘中岳庙’前……”

  抬眼向中岳庙方向搜寻,手一指,尚未接话。

  韩一俊突然冷冷说道:“那么,刚才你为什么不往‘太室种道’闻所在处走,反而匆匆忙忙往上面走?”

  此人心细,足见他经验历练都高人一等。

  吕桓呆了一呆,道:“你的胆子很小,但设若你胆子小,你就不会在这时候上‘嵩山’……”

  吕桓身形微震,众黑衣汉子脸色刚变,韩一俊突然摆了手,接道:“没事了,你去吧,记住,别多逗留,否则你是惹祸上身自找罪受。”

  吕桓忙连声称谢,带着那半大孩子走了,这回他没再往上走,而走向了那矗立在中岳庙前的石碑。

  望着他那背影,瘦高黑衣汉子满脸鄙夷神色地低笑道:“酸了。”

  “酸丁?”韩一俊道:“你看他是个酸丁?”

  瘦高黑衣汉子道:“难道不是?”

  韩一俊冷笑说道:“我看他是个煞星。”

  瘦高黑衣汉子一怔道:“大师兄,你是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