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七诫 作者:和仁 管家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管理七诫 作者:和仁 管家民-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很多领导对于向下属进行感情投资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因为领导对下属进行感情投资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艺术性的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做好。

  凡是卓越的领导,都是善于对下属进行感情投资的领导。只有通过感情投资,才能使下属感到自己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与关爱,因而愿意尽己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力量。

  2.以宽容博得下属的信赖

  一般来说,一个领导者的工作能力或管理经验都要比下属更胜一筹的,领导者居高临下很容易发现下属的缺点和能力的不足之处,而且也容易向他们提出高标准要求。

  领导者应当清楚地了解每一个下属的能力,而且要因材适用,不要总以自己的工作能力来衡量和要求下属。当然对下属严格要求还是必要的,但严格要求和宽容之间并不矛盾。严格要求是指可以为下属制定高标准的工作要求,而宽容则是当下属犯错误或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达到工作要求时,应该对他们采取的态度。当你宽容了你的下属时,不但不会使他因此而散漫,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作为一个领导者,老是挑剔下属的毛病,就会极大地削弱他们的工作热情,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反感,这样就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的发挥,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努力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在各种各样的领导者中,有一种上下级都会觉得不好相处的人,这就是那些靠着苦干而当上领导者的人。他们大多是从基层靠着实干而被提升上来的,缺乏领导经验,又往往特别自信、顽固、独断。他们常会对下属这样训话:

  “我没有什么学历,但我在工作上不会输给任何人。”

  “你们谁在干什么,想干什么,我都知道,我说你怎样你就是怎样,我不会看错人的。”

  这种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自己要掌管一切,事必躬亲。如果工作不能朝他们想像的方向发展的话,他们就会安心不下。因此,他们只会把工作硬塞给下属,而不给他们应有的权限。这样的领导者虽有实干能力,但缺乏宽容,很难原谅下属的错误。不少下属跟着这种领导干,总觉得有点提心吊胆,不敢放开手干,因为怕犯了错误,而得不到一点起码的谅解。久而久之,他们必定会对工作失去热情。而胆怯的下属遇上这样的领导者就会畏缩不前,领导者不说让他干,他就不会在工作中主动去干,因为这样可以少犯错误。这样一来,他们就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因此可以说,宽容也是一则重要的用人之道。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能想得开,看得远,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从大局考虑,得饶人处且饶人,要学会宽容下属。

  3.以赞扬为下属树立成就感

  领导的赞扬可以满足下属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其在精神上受到鼓励。

  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物质的低层次激励下属的方法。物质激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在机关或政府,奖金都不是随意发放的。下属的很多优点和长处也不适合用物质奖励。

  相比之下,领导的赞扬不仅不需要冒多少风险,也不需多少本钱或代价,就能很容易满足一个人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领导的赞扬可以使下属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价值以及在领导心中的形象。

  在很多单位,员工的工资和收入都是相对稳定的,人们不必在这方面费很多心思。人们都很在乎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对领导对于自己的看法和领导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领导的表扬往往具有权威性,是下属确立自己在本单位的价值和位置的依据。

  下属很认真地完成了一项任务或做出了一些成绩,虽然他表面上似乎毫不在意,心里却默默地期待着领导来一番称心如意的嘉奖,领导一旦没有关注或不给予公正的表示,他必然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对领导也产生看法,“反正领导也看不见,干好干坏一个样”。

  这样的领导怎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呢?领导赞扬下属,还能够消除下属对领导的疑虑与隔阂,密切两者关系,有利于上下团结。

  有些下属长期受领导的忽视,领导不批评他也不表扬他,时间长了,下属心里肯定会嘀咕:“领导怎么从不表扬我,是对我有偏见还是妒忌我的成就?”于是同领导相处不冷不热,保持远距离,没有什么友谊和感情可言,最终形成隔阂。

  领导的赞扬不仅表明了领导对下属的肯定和赏识,还表明领导很关注下属的事情,对他的一言一行都很关心。有人受到赞美后常常高兴地对朋友讲:“瞧我们的头儿既关心我又赏识我,我做的那件事儿,连自己都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却被他大大夸奖了一番,跟着他干气顺。”

  4.共同分享,增强下属的向心力

  作为一名成功的主管,应成就员工晋级之美,应设法让你的员工分享你现有的成果,别忘了,分享是对员工的最大激励。

  谁都喜欢晋级,谁都喜欢加薪。主管这样,员工也如此。当主管晋级加薪之时,别忘了那些为公司勤奋贡献的下属,应设法让他们也有所晋升,或得到些许奖励,保荐他们到更好的职位,这才是对员工最大的激励。

  当你个人受到奖励和表彰时,同时也把你的成果与众员工分享,可以想像,员工会是何等的忠诚,这样的公司也必然是上下一心,齐心合力,谋求更大进步的公司。这样的企业必然是动力十足,充满活力的企业,效益也就会不断上升。

  为此,让下属分享你的成果,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也是自己再创佳绩的宝贵基础。

  □领导应该以身作则

  我们对“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这首歌一点也不陌生。雷锋就是党和政府为激励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共产主义精神而树立的榜样。其实,任何一个团队中的领导人以身作则的言行,都可能成为一种榜样。由于榜样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所以,我们在开发人力资源时,特别是在试图以某种文化去唤醒人们的自觉性时,行为榜样激励是非常奏效的。

  美国大器晚成的女企业家玛丽·凯在榜样激励问题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领导的速度就是众人的速度,称职的领导应以身作则。例如,所有美容顾问都必须对自己的生产线了如指掌,这项工作并不复杂,它只是一个如何做准备工作的问题。但是,一个销售主任除非自己是商品专家,否则是不可能说服其美容顾问成为商品专家的。无法想像,一个不熟知商品知识的销售主任怎样开好销售会议,因为这样的销售主任只能在会上要求众人“照我说的而不是照我做的那样去做”。

  玛丽·凯说:“经理不但应在工作习惯方面,而且应在衣着打扮方面为员工树立一个好榜样,经理的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我只是在自己的形象极佳时才肯接待客人。我认为,自己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必须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因此,与其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不如干脆闭门谢客。我认为,要是让我们公司的人看见我身上沾满了泥浆,那多不好。我的这些做法已被传扬出去了。有人告诉我,我们的全国销售主任中有许多人在学着我的样子,都穿得十分漂亮,成了各自地区成千上万的美容顾问在穿着方面效仿的榜样。”

  玛丽·凯非常注重企业组织中经理的榜样作用,因为她非常清楚经理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其行为必定会受到整个工作部门员工的关注。她说:“人们往往模仿经理的工作习惯和修养,而不管其工作习惯和修养是好是坏。假如一个经理常常迟到,吃完午饭后迟迟不回办公室,打起私人电话没完没了,不时因喝咖啡而中断工作,一天到晚眼睛直盯着墙上的挂钟,那么,他的员工大概也会如法炮制。不过,员工们也会模仿一个经理的好习惯。例如,我习惯在下班前把办公桌清理一下,把没干完的工作装进包里带回家,坚持当天的事当天做完。尽管我从未要求过我的助手和秘书也这样做,但是她们现在每天下班时,也常提着包回家。作为一个经理,重任在肩,职位越高,就越应重视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因为经理总是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所以你在做任何事情时务必要考虑到这一点。以身作则的好处是,过不了多久,你的员工就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了。”

  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出现扯后腿的人都是在所难免的。领导者要想推动工作,要想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促使他们努力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激情”去带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推动工作的进展。试想当员工看到经理每天努力地工作,不辞辛劳地工作,他们还能不尽心尽力地工作吗?

  因此,与其为了顾虑员工的想法而伤脑筋,倒不如自己一心一意地工作。只要你自己尽全力专注地工作,用这种工作的激情去带动员工,这样,你认真的态度必能感动周围的人,使他们积极地工作。

  我们看一下某动物园所进行的一项测验。在测验中,该园饲养部人员利用狮子皮装成狮子进攻黑猩猩群。开始黑猩猩群觉得害怕而哀号,不久猩猩的首领就拾起身边的树枝,做出勇敢向狮子挑战的样子,结果其他猩猩也逐渐停止哀号对狮子怒目以对。虽然这个测验是以动物为对象的,但却说明了领导者在一个群体组织中的作用。

  在企业中,如果领导者能够率先示范,能以身作则地努力工作,那么这种热情和精神就会影响其下属,让大家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形成热情的工作氛围。可以说,领导者的榜样作用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最好的示范,对员工的行动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三国时,孙策为了平定江东,每次冲锋陷阵他都在最前列。手下人很为他担忧,他却回答说:“如果我不亲冒矢石,那么将士们又有谁会勇猛作战呢?”他正是以这种激情去影响每一位属下,进而迅速地扫平江东,奠定了坚实的后方。

  领导者能身先士卒,以积极正确的示范作导向,就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干劲;反之,领导者持一种消极的、观望的态度,只能让员工削减工作热情,对企业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

  由此可见,领导的行为对下属的激励作用是多么的巨大,甚至比言语和舆论的作用大得多。也正如俗话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强将手下无弱兵。”领导的表率作用永远是激励员工的最有效的方法。

  □给员工做一个榜样

  领导者不可能时时刻刻地管着下属,关键是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做好领导者的自我管理,成为下属的榜样,变“照我说的那样去做”为“照我做的那样去做”。

  一般情况下,领导者都会选取别人作为员工学习的榜样。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示范作用,但领导者必须看到,由于领导者在一个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常常不自觉地被同事或员工选作学习的榜样。

  一旦领导者的行为被“注意”之后,下属一般需要重复所观察到的行为。领导者的一部分任务就是为下属练习“自我管理”提供机会,并鼓励他们通过示范来学习。

  必须注意的是,领导者的示范行为必须是生动、详细、易于理解的。

  领导者可以吸引下属的注意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可靠的“自我管理”的榜样,如果你想让员工成为有效的“自我领导者”,你自己就先得成为一个榜样,为他们提供一个示范作用,以生动、详细、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展示“自我管理”的行为。

  促进下属对于示范过的“自我管理”的回忆,并鼓励他们以亲身体会的方式来练习这些行为,为他们提供动力,强化示范作用。

  以上所说的加强领导者的示范作用,目的在于让下属产生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欲望,不能时时都要领导者紧盯着。只有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精神,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才能使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领导要有内在魅力

  领导人的能力和魅力显示在其组织策划、引导发挥、协调沟通和知识积淀等好多方面。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其真正的魅力外在是亲和力,而内在的,则是其组织、管理和知人善用的能力。这才是领导人真正的内在魅力。

  1.表现别人展示自我

  让别人发挥能力,便是展现个人“领导能力”的魅力。

  许多领导者常说:“这些人真笨!真没有办法!”管理专家却常提醒领导者:幸亏他们“笨”,否则您哪有机会当领导。但是,有的管理专家更直接指出:“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领导。”

  21世纪的工作发展,强调人才搭配、互补的应用原则及个人成就需求的满足。我们必须承认:每一个人在能力上都有不同的地方。

  身为领导者注意到每个员工的个别差异,让员工的“特殊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个能力,可能是组织能力、策划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或执行能力等。

  若详加观察,领导者将会发现手下的一般人除了“专业能力”外,仍有各种才艺、技能等。在整个组织行动中,领导者必须知道如何通过“正面导向”激发他们的能力,使其得到发挥与成长。确实让每个员工的各种特殊能力、才华,能实际可行地展现在工作绩效及组织运作中,进而带动整个团队士气。

  20世纪末,前美国演员里根证明了一个事实:一个懂得并善于运用表现别人能力的人,不论他是谁都可以当领导者,甚至总统。

  而所谓领导者,就是要懂得让别人发挥其特殊能力。因为,懂得让别人发挥能力时,便是自己“组织能力”的显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