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七诫 作者:和仁 管家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管理七诫 作者:和仁 管家民-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有效地利用信息

  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研究,得到全面而可靠的情况,用以修订决策,调整行动,指导下级,改进工作。

  5.方法指导

  有时下属做不好工作,既不是思想有问题,也不是作风不好,而是缺少得当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因而加强方法指导,为下属解决“过河”的“桥”或“船”,就显得非常必要。方法指导包括:

  (1)自己用心研究工作方法,并经常教育下属注意学习和总结主管工作的规律性,从而在实践中形成各自的一套工作方法。也就是说,不要光给他们金子,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点金术”。

  (2)将若干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向下级推广,为下属提供做好工作的武器。

  (3)发现下属的一些不正确的工作方法,要及时提醒,帮助纠正。

  □多方位培训员工

  要提高员工执行力,培训是必要的。松下公司的培训是很有名的。松下公司为了培养人才,加强员工的教育训练,制定了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各种综合性的系统的研修、教育讲座。公司有关西、奈良、东京、宇都宫员工研修班和海外研修所等多个研修机构。

  由于松下公司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有一整套培养、团结、用人方法,因此在松下体制确定以来,培养了一支企业家、专家队伍。事业部长一级干部中,多数有较高学历并熟悉管理,不少人会一门或几门外语,经常出国考察,知识面广,年纪较轻,比较精干,而且雄心勃勃,渴望占领世界市场,有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志向,这是松下公司能够实现高效率管理的前提。

  为了适应事业的发展,松下公司人事部门还规定了下列辅助办法:

  第一,自己申请制度。干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自己主动向人事部门“申请”,要求调动和升迁,经考核合格,也可以提拔使用。

  第二,公司内招聘制度。在职位有空缺时,人事部门也可以向公司内部招聘适当人选,不一定非在原单位中论资排辈依次提拔干部。

  第三,公司内留学制度。技术人员可以自己申请,经公司批准到公司内办的学术或教育训练中心去学习专业知识。公司则根据发展需要,优先选拔急需专业的人才去学习。

  第四,海外留学制度。定期选派技术人员、领导者到国外学习,除向欧美各国派遣留学生外,也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都有松下公司派来的留学生。

  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松下公司人才培养的力度了,这才是一个组织长远发展的有力措施。

  在职教育、培训员工,现存有许多经验可供大家借鉴。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因为只有自己培训出来的人才更适合组织自身的发展。

  1.要注重人格的培养

  名刀是由名匠不断锻炼而成的。同样,人格培养,也要经过千锤百炼。造成社会混乱的原因,可能在于忽略了身为社会人所应有的人格锻炼。缺乏应有的人格锻炼,就会在商业道义上产生不良的影响。

  真正的培训是培养一个人的人格。现在的教化虽名为教化,但不能算是真正的教化,真正的教化是提高一个人的人性。仅传授知识也不能算是全部教化,知识的传授只是教化的第二意义。给成长中的人知识,是给他们兵器,绝不是教化本身。教化的中心,是以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为第一,至于知识、技术之类,可说是附属的教化。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经说过,中国存在三大危机:一是信仰危机;二是信用危机;三是腐败危机。中国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伴随着一股恶流,正像社会上广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偷不如抢,抢不如借,借不如贷,贷不如贷而不还。”多少人从银行贷款,从贷款起,压根儿就未打算还,银行也很少找其“算账”或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形成一种经济社会不需要讲信誉的风气。又比如欠钱的是大爷,被欠的是孙子,“黄世仁给杨白劳拜年”,被欠的人给欠钱的人请客送礼。做生意言而无信,缺乏商业信用,已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人自危,互不信任,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缺乏道德基础,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因此在教育员工时,首先就要教育员工先做人,讲信誉,讲商德;其次再教育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本色做人,出色做事”是企业奉行不悖的金科玉律。

  2.要注重员工的精神教育和人才培养

  对员工精神和常识上的教导,是经营者的责任。要培养员工的向心力,让员工了解组织的创业动机、传统、使命和目标。

  3.要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就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但如果员工不能判断事物的正确价值,也等于乌合之众,无法促进公司乃至社会的繁荣。

  不过,培养员工正确的判断力不是件简单的事。没有正确的见解,无法判断事物真正的价值。但是只要随时养成判断价值的意识,就会有准确的判断,这样,做事时就可以尽量减少失败。

  所以,在平常应该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并同自己的想法作比较,从而构思出更好的方式,做出最妥善的决定。因此,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地努力,相互学习,研究如何才是正确的价值判断。

  4.要训练员工细心

  细心体贴,看起来似乎是不足以挂齿的小节,其实是非常紧要的关键,往往足以影响大局。因为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如果犯一点差错,就可能招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5.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

  专家一致认为,无论从政或经商,都会因为比较而产生督促自己的力量,所以一定要有竞争意识,不断发挥潜力。组织不仅要造就竞争强人,而且要为新世纪培养人才。

  6.要重视知识与人才相结合

  知识是一种兵器,这种兵器要碰到人才,才能发挥它的威力。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一句话:“越好的技术员,越不敢活用知识。”说明知识分子往往容易陷于自己知识的格局内,划地自限,缺乏迎战困难,打破陈规的精神,以至于无法成大功立大业。

  今日的年轻人,大多受过高中、大学教育,具有相当的学问和知识。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分工越来越细,组织的工作项目也愈来愈复杂,所以年轻人具备一定程度的学问知识,从一方面来说,是必要而且是相当好的事。但重要的是不要被知识所限制,不要只用头脑考虑,要决心去做实际的工作,在处理工作时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学问和知识就会成为巨大的力量。

  专家告诫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要十分注意并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

  7.在恶劣环境中促使成功

  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人,能自我激励,做到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或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能克服困难,承担压力,以积极的态度渡过难关,开创胜利的新局面。

  8.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技能、文化综合素质以及共同的价值观、理念等,对基层员工主要是授以“鱼”,对中高层干部主要是授以“渔”,因为中高层干部担任着“教练”的职能。观念、知识、技能都是不断变化的,仅仅进行教育,让其了解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教其学习的方法,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更新。

  组织人员的教育永远是件大事,要时时刻刻不放松,因为这也是组织发展的源动力。

  □激发员工兴趣进行培训

  1.发掘员工的兴趣

  “只要有兴趣,自然熟能生巧。”这是专家很喜欢引用的话。员工电脑游戏都会玩得忘记时间,但是对工作,却一点积极性都没有,是什么原因呢?理由很简单,因为玩电脑游戏、下棋等,都具有趣味的要素,能吸引住人。企业培训的原则,应当亦是如此。如何寻找员工有兴趣的话题,来导入正式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何以有效的方法来从事企业培训,以下几个重点,可以作为参考。

  (1)尽可能以融洽的态度与语气与对方交谈,让对方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2)尽可能经由视觉的方式来表达意见,如黑板的使用、图表的制作、幻灯影片的放映说明,效果会更好。

  (3)确实区分对方所知道与不知道的事物,对对方不知道或不清楚的事物,要多做说明解释。

  (4)交谈的内容与相关连的事实,都要做正确的说明,并给予对方一个正确的认识。

  (5)尽量使学习者不断地产生“为什么”的疑问,然后再作详细的说明。

  2.将目的明显化

  没有目标的行动,往往得不到结果,这是任何人都有的体验。

  早上急急忙忙赶着出门时,妻子突然拜托你帮她寄一张明信片,但是在车站旁边就有邮筒。匆匆忙忙的你,却忘得一干二净,车子一来,就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下了班回到家时,当妻子问起明信片的事情,你才记起还放在口袋里。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吧!

  为什么会将其忘记呢?是不是因为太忙,头脑一时无法转变过来?这或许是一个理由,但最大的原因,乃是早晨出门上班是最主要目的,并非去寄明信片。这并非是我们常说的健忘症,反而是太专注某件事情而造成的一时疏忽。

  工作的目的正确与否,对人行动与目标的达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基于此,一个企业的目的,应该是让职员有100%的认识。而教育的目的,除了将个人的能力加以最有效的发挥之外,更应该是对员工的工作欲做催生和推动。

  3.企业培训应重视工作整体性

  在企业组织体中,越往下层单位,其工作分工越细,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都被分得相当清楚。到了最下层,几乎可以说是单一性质的工作了。在不断重复着这些单调工作时,很容易使员工丧失兴趣。诚如经营学家彼得·杜拉克先生所指出的,人类的工作可分为:①进行各项活动②将其统合③采取均衡性④进行控制⑤测定⑥做最后的判断等阶段来执行。但如果一项工作只重复单一的性质,将会使人丧失工作的意愿。

  企业培训要注意教育政策对企业而言是立于何种地位,对企业应负何种责任,企业培训与企业的其他计划具有什么关联性,企业培训对各部门的业绩具有什么影响等。这些都是企业培训者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唯有经由企业培训,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意义有了完全的了解之后,才能使员工知道每天从事的工作之目的、目标。

  有位评论家去参观一家乐器工厂。当来到制作钢琴的部门时,他走到了一位正在从事琴键组合的女工面前,向该女工询问:“您这工作是哪一部分的工作?”那位女工立即回答:“钢琴制作。”听了这个女工的回答,这位评论家很受感动,女工只是从事琴键组合的工作,却回答“在制作钢琴”。再从这位女工回答的速度来看,似乎是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感到非常的满意。这一切使得评论家给予这家乐器工厂以很高的评价。

  由上面乐器工厂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家企业的员工若是士气高昂,其生产热情一定很高。该乐器工厂的领导者,由于经常给予员工正确的教育训练,使得员工了解其工作与企业整体的关联性,这也就成为员工获得工作价值感的最好方法。

  4.成功的经验能推动人的工作意愿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我们从小就学得的一句名言。因此一般人都认为,从失败中获得教训与经验,是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不过,各位是否曾经想过,与其从失败的体验中来增加经验,倒不如从成功的体验中来增加工作经验、工作的意欲。理由很简单,有了成功的经验,自然会对工作产生自信心,对工作产生兴趣,这对下一个目标的执行,具有很强的推动力。

  某日一家电视台正在报导一个地方斗犬的新闻。当记者访问驯养师“如何调养一只强悍而且凶猛的斗犬”时,那位驯养师回答:“要培养一只成功的斗犬,首先必须使斗犬对自己具有信心。因此在训练阶段的比赛,选择对手应多加留意,尽可能选择能被打败的进行比赛。由此使斗犬在比赛中获得充足的信心,其战斗力也会逐渐变强了。”

  上述的培养斗犬的经验,使我们联想到人类的开发。如能经由成功的体验来增加自己工作的经验,将使员工的信心增强不少。

  如何教育,才能使员工尝到胜利的果实呢?

  (1)了解对方的实力

  “因材施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至理名言。从受教育者的实力来调整教育的内容,对领导者而言,是极须重视的问题。譬如对受教育的背景、感兴趣的工作、受教育程度、工作实绩等深入了解后,再研究教育的内容是否能被属下所接受。

  (2)从受教育的角度进行教育

  谈到教育,最为错误的方法是填鸭式的教育。施教者不考虑受教者的理解程度,只知以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预定的进度来从事教育工作,这是无法获得效果的。另外,施教者认为很简单、没有问题的内容,对受教育者却可能是困难的、无法接受的问题,这都是企业培训者必须检讨的。

  企业内教育的施教者,是具多方面经验与实力的领导者,领导者认为理所当然、应知的事,对没有经验的员工而言,或许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事。因此,我们将工作场合内的教育(特别是工作如何进行、状况处理、技术性之教育)必须注意的要点,兹列于下,以作参考。

  ①是否有只顾自己的进度,不留意员工是否已了解、接受的情形?

  ②身为一个有经验者,是否只在多数人受教时,才进行教育训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