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部经-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阿难!汝应见此愚痴人优陀夷之错误。阿难!我今知此愚痴人之想出,应是不正之想出。阿难!由最初普达梨弗之问三受。阿难!若普达梨弗如是问此愚痴人三弥提者,应如是说明之:“友,普达梨弗!由身、语、意,觉乐受者,是作思业已故,彼觉受乐。友,普达梨弗!由身、语、意,觉苦受者,是作思业已故,彼觉苦受。友,普达梨弗!由身、语、意,觉不苦不乐受者,是作思业已故,彼觉不苦不乐也。”阿难!如是说明,愚痴人之三弥提对普达梨弗,得为正说明。阿难!假令有任何异学之出家愚人、浅学者,阿难!若听汝等分别如来之大业分别,谁亦得知明如来之大业分别。”
  阿难曰:“世尊!正其时,善逝!正其时。请世尊当分别大业分。拜听世尊之诸比丘,应受持奉行。”
  世尊曰:“阿难!然者,应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尊者阿难奉答世尊:“如是,世尊。”世尊如是说:
  “阿难!于世间当认有此等之四种人。如何为四耶?阿难!兹或有人,为杀生者、偷盗者、爱欲之邪行者、虚诳语者、离间语者、粗恶语者、杂秽语者、贪欲者、嗔恚者、邪见者。彼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
  阿难!又或有人,杀生者……邪见者。彼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阿难!又或有人,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于爱欲离邪行者、离虚诳语者、离离间语者、离杂秽语者、不贪欲者、不嗔恚者、正见者。彼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阿难!又或有人,离杀生者……正见者。彼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
  阿难!兹有沙门、婆罗门,由热心、精勤、专精、不放逸、正作意、得如是之心三昧。即为此心之三昧,由超人清净之天眼,见某人于此处,是杀生者、偷盗者、于爱欲之邪行者、虚诳语者、离间语者、粗恶语者、杂秽语者、贪欲者、嗔恚者、邪见者,见彼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彼如是言:“汝,实有诸恶业,有恶行之报。我真正见是人于此处,为杀生者、偷盗者……离间语者……乃至……邪见者。见彼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彼如是言:“汝,凡此杀生者、偷盗者……乃至……邪见者,彼悉皆于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若如是知者,此为正知者也。若知其他者,于此等有误知。”如是之彼,唯其自知、自见、自所经验,唯其顽固取着说:“唯此是真实,其他为虚妄。” 
  阿难!又于此,阿难!或有沙门、婆罗门,由热心、精勤……见某人于此是杀生者、偷盗者……乃至……邪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彼如是言:“汝,实无诸罪业。无恶行之报。我真正见是人,于世界为杀生者、偷盗者……乃至……邪见者也。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彼如是言:“汝!凡此杀生者、偷盗者……乃至……邪见者,彼悉皆于身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是知者,此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于彼等有谬智。”如是彼,唯彼之自知、自见、自所经验,唯于此顽固取着说:“唯此是真实,而余是虚妄。”
  阿难!兹或有沙门、婆罗门,由热心、精勤……见某人于此处,离杀生、离偷盗、于爱欲离邪行者、离虚诳语者、离离间语者、离粗恶语者、离杂秽语者、不贪欲者、不嗔恚者、为正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彼如是言:
  “实有诸善者,有善行之报。我真正见是人于此处,离杀生者……乃至……为正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彼如是言:“汝,凡此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见彼悉皆于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若如是知者,此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于彼等有谬智。”如是之彼,唯彼之自知、自见、自所经验,唯于此顽固取着说:“唯此是真实,其余为虚妄。” 
  阿难!又兹有沙门、婆罗门……见某人于此处,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彼如是言:“汝!实无诸善业,无善行之报。我真正见是人于此处,是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彼如是言:“汝,凡此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彼悉皆于身坏命终后,……无幸处……其余为虚妄。” 
  然而,阿难!凡彼沙门或婆罗门如是言:“汝!实有诸恶业,有恶行之报。”如是者即赞同彼。又彼如是言:“我真正见是人于此处,是杀生者、偷盗者……乃至……为邪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而彼如是言:“汝,凡此杀生者、偷盗者……乃至……为邪见者,彼悉皆于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如是不赞同彼。又彼如是言:“若是知者,此为正知。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谬智。”如是又不赞成彼。又真正唯彼之自知、自见、自所经验,唯于此,顽固取着说:“唯此是真实,其余为虚妄。” 
  如是又不赞同彼。所以者何?阿难!如何于如来之大业分别有别智。然而,阿难!彼沙门或婆罗门之如是言:“汝!实无诸恶业,无恶行之报。”
  如是不赞同彼。且彼如是言:“我真正见是人于此处,是杀生者、偷盗者……乃至……为邪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是赞成彼。而且彼如是言:“汝,凡此杀生者、偷盗者……乃至……为邪见者,彼悉皆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是不赞同彼。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正知知者,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谬智。”如是亦不赞成彼。又唯彼之自知、自见、自所经验,唯于此顽固取着说:“唯此是真实,其余为虚妄。”如是亦不赞同彼。所以者何?然,阿难!于如来之大业分别,有别智。
  然而,阿难!凡彼沙门或婆罗门之如是言:“汝!实有善业,有善行之报。”如是赞同彼。又彼之如是言:“我真正见是人于此处,是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是亦赞同彼。而且彼如是言:“汝,凡离此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彼悉皆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是者不赞同彼。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为正知者,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谬智。”如是亦不赞成彼。又唯彼之自知、自见、自所经验,唯于此,顽固取着说:“唯此是真实,其余为虚妄。”如是亦不赞同彼。所以者何?然,阿难!于如来之大业分别,有别智。
  然而,阿难!凡彼沙门或婆罗门之如是言:“汝!实无诸善业,无善行之报。”如是者不赞同彼。而彼如是言:“我真正见是人于此处,是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见其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
  如是者即赞同彼。而彼如是言:“汝!凡是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者,彼悉皆于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如是不赞同彼。又彼如是言:“若如是知者,此为正知。若知其他者,彼等有谬智。”如是亦不赞同彼。又唯彼之自知……乃至……其余为虚妄。”如是亦赞同彼。所以者何?然,阿难!于如来之大业分别,有别智。
  然而,阿难!凡彼人于此处,是杀生者、偷盗者……乃至……邪见者,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者,或彼应以前所作之罪业当受其苦;彼或应于后所作之恶业当受其苦,彼或于死时,为有邪见者而有成就受持之。由此,彼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然而,若彼于此处,是杀生者、偷盗者……乃至……为邪见者,其报于现世,或于次世,或于后世生起而受之。 
  然而,阿难!凡彼人于此处,是杀生者、偷盗者……乃至……为邪见者,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者,或彼应以前所作之善业当受其乐。彼或应于后所作之善业当受其乐。或彼于死时,为有正见者,而有成就受持。由此,彼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然而,若彼于此处,是杀生者、偷盗者……乃至……为邪见者,其报于现世,或于次世,或于后世生起而受之。
  然而,阿难!凡彼人于此处,是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者,于彼,或应以前彼所作之善业当受其乐,或彼于死时,为正见者而有成就受持。然而,若彼于此处,是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者,其报于现世,或于次世,或于后世生起而受。 
  然而,阿难!凡彼人于此处,是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彼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者,于彼,或应以前所作之罪业当受其苦;或彼于后应彼所作之罪业当受其苦,或彼于死时,为有邪见者,成就受持之。由此,彼身坏命终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而且,彼若于此世,是离杀生者、离偷盗者……乃至……为正见者,其报于现世,或于次世,或后世生起而受。
  如是,阿难!有业之不可有而见为不可有;有业之不可有而见为可有,有业之可有而见为可有;有业之可有而见为不可有。”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尊者阿难随喜世尊之所说。

第一三七 六处分别经

  北传汉译 中阿含一六三,分别六处经(大正藏一,六九二页。)
  本经如其名,以分别六处等。即六内处、六外处、六识身、六触身、十八意行、二十六有情句、三念住等,对此一一详细的说明。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时,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如是曰:“诸比丘!我应为汝等说六处分别。应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之。”彼等诸比丘应世尊曰:“如是,世尊。”世尊如是曰:
  “应知内六处。应知外六处。应知六识身。应知六触身。应知十八意行。应知三十六有情句。于其中,依此而舍此。有三念住,此为圣者之所学,此为圣者之所习,大师以此训众。彼为瑜伽师中之无上人之调御师。此为六分别之总说。然,如是言:“应知内六处。”而言如是者,是缘何而言耶?有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如是所言:“应知内六处。”是缘此而言。
  次,如是言:“应知外六处。”而言如是者,是缘何而言耶?有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如是所言:“应知外六处。”是缘此而言。
  复次,如是言:“应知六识身。”而言如是者,是缘何而言耶?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如是所言:“应知六识处。”是缘此而言。复次,如是言:“应知六触身。”而言如是者,是缘何而言耶?有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如是所言:“应知六触身。”是缘此而言。
  复次,如是言:“应知十八意行。”而言如是者,是缘何而言耶?依眼见色已,思察喜处之色、思察忧处之色、思察舍处之色。依耳闻声已……乃至……依鼻嗅香已……乃至……依舌味味已……乃至……依身触触已……乃至…:依意识法已,思察喜处之法、思察忧处之法、思察舍处之法。如是有六喜行7、六忧行、六舍行。如是所言:“应知十八意行。”是缘此而言。
  复次,如是言:“应知三十六有情句。”如是缘何而言耶?是依六在家为喜、六出离喜、六在家为忧、六出离为忧、六在家为舍、六出离为舍。此等中,依六在家为喜者何耶?乃对眼所识之诸色,可期望、好、悦、意乐、以随伴世间味,或由获得见8为获得,或既曾获得,追忆所变易、灭、已过去而起喜。若如是类之喜者,此言依在家为喜。其所识之诸声……乃至……鼻所识之诸香……乃至……舌所识之诸味……乃至……身所识之诸触……乃至……意所识之法,可期望、好、悦、意乐、以随伴世间味,由获得见为获得,或既曾获得,以追忆所变易、灭、已过去而起喜。若如是类之喜者,此言依在家为喜。此等乃依六在家为喜。
  此等中,依六出离为喜者何耶?乃对诸色而9如为无常性、变易、离欲灭已,以如实正慧见如是:“昔时之诸法,今时此等一切之诸法,是无常、苦、变易法”而起喜。若如是类之喜者,此乃依出离为喜,知耳之识……乃至……鼻之诸香……乃至……舌之诸味……乃至……身之诸触……乃至……意之诸法,是无常性,变易、离欲、灭己,以如实正意见如是:“昔时之诸法,今时此等一切之诸法,是无常、苦、变易法”而起喜,若如是类之喜者,此言依出离为喜。此等乃依六出离为喜。
  此等中,依六在家为忧者何耶?乃对眼所识之诸色,可期望、好、悦、意乐、随伴世间味,由不获得见为不获得,或未曾获得,追忆变易、灭、已过去以起忧。若如是类之忧,此言依在家为忧。耳所识之诸声……乃至……鼻所识之诸香……乃至……舌所识之味……乃至……身所识之触……乃至……意所识之法,可期望、好、悦、意乐、随伴世间味,由不获得见为不获得,或未曾获得,追忆变易、灭、已过去以起忧。若如是类之忧,此言依在家为忧。此等乃依六在家为忧。此等中,依六出离之忧者何耶?且知诸色是无常性、变易、离欲、灭已,以如实正慧见如是:“昔时之诸色、今时此等一切之诸色,是无常、苦、变易法。”对无上解脱生起需求:“于何时之日,即我今日,具足诸圣者之处而住、得具足彼处而住耶?”如是,由对无上诸解脱生起需求而起忧。而知诸声……乃至……诸香……乃至……诸味……乃至……诸触……乃至……诸法之无常性、变易、离欲、灭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