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代理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星代理人-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立一个实验室,不但一方面可以分担一部分非常具体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现在的发展虽然势头很猛,但是考虑到那个巨大的氘提炼计划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现在这些东西不过是九牛一毛。
    杜克还需要在现在这个基础上拿出更多东西来,赚到更多的钱,才有机会在同克莱姆约定计划时间内完成那个疯狂的计划。以现在杜克的实力,离那个计划的实现还相差十万八千里。
    只是有了现在这个坚实基础,杜克已经可以不再一个人独自奋战,而是有能力寻找一批能干的人才一起加速前进了。
    (收藏增加喜人,今天增加14个即完成加更)

第一百三十章 顺利推进
    将母校的事情搞定,杜克终于可以启程回到美国去了,不过这次回去,不再是同克莱门特一起孤孤单单俩个人,而是非常热闹地带着一群人去美国。
    这群以赵建波为首的原来凌丰厂的工人,是厂里选拔出来到美国参加脑波生产技术培训的。
    原本杜克的打算,只是带赵建波去美国学习脑波产品制造工艺,杜克以为只要将赵建波教会就行了,回来直接进行传帮带,就可以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将厂里的工人慢慢带起来。
    可是克莱门特强烈反对这种只培训一个人的方案,在他看来,整个脑波产品生产线上的关键人员,从生产线线长到各个环节质量管理控制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美国生产标准要求来严格培养。
    虽然说也可以从美国直接抽调一条生产线上各个环节的工人来中国,进行传帮带工作,但是克莱门特还是希望能够将中国工厂的骨干人员,都能够到美国工厂去进修,实地感受美国工厂的生产节奏和质量控制要求。
    他参观过凌丰厂生产的现场状况,老实话,对于整个生产操作的氛围克莱门特很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原来凌丰厂整个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太差了。这样的生产过程很难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所以,克莱门特坚持将生产线关键环节人员带到美国看看原汁原味的美式生产方式,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准确无误地将美国工厂的生产标准,完完整整地移植到中国来。
    想到众多合资车进入中国生产后质量的急剧滑坡,杜克认可了克莱门特这个理由。宁肯现在多花费一些差旅培训费用,也要打好基础,保证以后产品的质量。
    克莱门特这个考虑也给杜克敲响了一个警钟,虽然说现在MI公司的脑波产品质量非常过硬,目前产品返修率基本上在千分之几的水平,MI的脑波产品能够持续畅销,虽然说主要依靠其游戏的可玩性,但是本身产品质量的过硬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加成。
    但是并不能够想当然认为中国的工厂就一定可以达到这个水准。说起来杜克真是非常庆幸找到了克莱门特这个搭档,这个提醒也非常及时,之前自己一直负责软件研发,测试什么的都丢给克里模拟真实方式进行全方面测试,所以开发出来的软件质量几乎都是完美无缺。
    而之后脑波产品的生产完全由克莱门特负责,质量方面有克莱门特把关,也从来没有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所以美国工厂生产杜克是一点不操心;现在要将生产转移一部分到中国来,克莱门特不能常常盯着,这个产品的质量保证还真是得放在心上才行。
    所以第一批赴美的工人骨干中包括了一条生产线上所有关键岗位的人员,十多号人加上聘请的一个随队翻译,由于时间仓促,他们的护照都是走特事特办渠道,由区办公室林主任亲自协调相关机构加急办理的。而签证则是克莱门特出面找美国领事馆搞定。
    这一大票人马首先随同杜克和克莱门特一起飞往北京,然后在北京分道扬镳,大部队由克莱门特带着飞往洛杉矶,而杜克自己则直飞波士顿。
    对于这一队工人骨干来说,能够出国培训就像天上掉馅饼,登上去北京的飞机之前大部分人都如醉梦里,显然这是之前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好事情,能够参加这次出国培训,他们都是从全厂中优中选优选择出来的骨干人员,每一个工人都接受了克莱门特单独的动手能力技术考核。
    动手考核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像赵建波那样能够在简短培训后,完全将一套拆卸成零部件的脑波产品重新装配成功,才能通过克莱门特的考核。
    尽管这个考核在克莱门特看来是比较严苛了一些,但是即便这样,厂里能够直接通过这个考核的人员也高达上百人,让克莱门特非常惊喜这批中国工人的高素质。
    由于符合克莱门特条件的候选人员实在太多了一些,所以后面又增加了一些其它测试,如文化笔试、家庭调查等等多种考核关卡后,才艰难地选择出十多人作为首批出国受训人员。其他合格人员则作为候补,以后也有机会分批前往。
    选派人员参加培训,只是凌丰厂改制的一个小小的地方,当协议一签定,厂里就迎来了改制的过渡期,由于之前员工代表见面会非常成功,这些员工代表将会议的情况都传递给自己身边的工友,加上张世强的宣传,现在基本上每个工人现在都很清楚接下来工厂会做什么,以后将怎么发展。
    而出国培训人员选拔活动更是将这个宣传活动推向了高峰,大家看着这个架势,感觉改制好像是动真格了,但是这次却没有什么人抵触,因为厂里按照杜克的要求将大家的工资普调了三百到五百元,连退休人员也有份,虽然增加一百五十元数量不多,但是这是一个好兆头啊,让大家伙们都开始憧憬将来的美好生活。
    这可是还没有开始正式生产哪个什么脑波产品。厂里这下应该有前途了,这个涨薪举措一下子将全厂的人心凝聚起来。比起以前张世强苦口婆心的纯做思想工作来说,宣传加发钱显然更加有效果。
    因此绝大部分职工对于厂里的过渡措施,应对新生产线做出的调整改动,基本上再没有什么人有*情绪,就算有个别说怪话,也直接被身边的人压下,开什么玩笑,大家刚刚有了点奔头,别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了,不想干的,可以马上走啊,厂里一次性解决5万块让你买断工龄,换着以前走,一分钱都拿不到呢,想走的人该满足了,不想干别在这里当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
    杜克这个动之以利的法子,从目前来说非常凑效,一切进展看起来都是非常顺利。完全没有最初听说改制,大家群情激昂反对时候的闹心事情发生了。
    (今日二更,求收藏!)

第一百三十一章
    那边蔡思强也抓住机会借助张区长同一汽陆总的关系,顺利拿下了某车型上预装语音GPS导航仪的框架合同,虽然说只有高端的配置才预装,这个数量暂时一年不过几万台,但是能够列入这个国内顶级品牌汽车的原装GPS导航仪名录,对于SAL语音GPS导航仪在市场上的推广非常有利。
    因为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等于是一举奠定了进军中国高端GPS导航仪之列的品牌基础。这个可是花几亿广告费都不一定能够达到的效果,当然陆总也不是傻子,他仔细研究过蔡思强带过去的工程样机,SAL公司设计的这款导航仪在功能上确实无可挑剔。
    基本上高端导航仪能够有的功能,SAL公司样机一样不缺,但是在使用方面,SAL公司的语音智能控制功能却是其他竞争对手无可匹敌的。
    陆总不是没有见过带语音控制的导航仪,但是比起SAL公司的样机,陆总感觉其他公司的语音导航仪的智能还不过刚刚牙牙学语的幼儿,而SAL样机体现出来的高识别率,即时响应,智能实时自然语音合成提示,给人感觉完全像旁边有一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在为你导航。
    陆总唯一担忧的,只是这个产品生产质量能否达到预期的要求,所以在合同中,陆总还是留了一手,首批供应产品质量抽检要求非常严格。
    面对这个要求,蔡思强也表示了解,毕竟能够进入大众供应商大名单实在太难得了。
    合同一签定,蔡思强也非常爽快地同意在东城区设厂生产。高调宣布了同MI合资的计划,双方依托凌丰厂按照50:50的比例合资,首期的合同投资框架金额高达十亿人民币,未来还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追加。
    这个合资大单使得东城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在市里非常耀眼。让林主任也很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只有东城区招商局长有些郁闷,这么大一块蛋糕居然没有他什么事,不过他是书记一系的人马,张区长岂会将这块肥肉拱手让出。
    当然这些体制内渊源就给杜克没有多大关系了。合资计划公布后,凌丰厂正式更名注册为MI(中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超过十亿。
    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除了蔡思强出任CEO外,董锋兼任公司行政副总裁,抓住人事和财务大权;赵建武兼任研发副总裁,主管公司研发。
    启用原厂长张世强出任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裁,主抓生产,其他中层们则在原来人员基础上重新竞聘上岗。
    老厂长张世强没有想到自己在新公司中还有这么理想的位置,更没有想到新公司开出的副总裁基本年薪50万元,比起他之前在厂里拿的十来万元整整翻出了几倍。
    要知道这可是清清白白能够拿到的钱啊,比起那些搞小动作占公司便宜的歪门邪道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当张世强初听到蔡思强开出这个年薪,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张差点是老泪纵横。
    所以张世强老当益壮,干劲比起以前还足。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扑在新公司上面,老合同的执行,新工厂流水线安装的场地准备工作,人员调整培训安排,这些千头万绪的事情,老张整天忙得热火朝天却毫无怨言。
    杜克建立实验室的构想,中国这块的具体工作也丢给了蔡思强,暂时这个设在中国的杜克实验室就挂在了MI(中国)公司头上,蔡思强按照杜克的要求以20万元年薪起步面向全国招募各种软硬件研发的高端人才。
    这个工资水平虽然说不上太高,但是在蓉城这种生活水平远低于北上广的城市来说,也不算低了。何况杜克还没有限制高端人才年薪的上限,加上拟议中研究成果的干股分红权,对于真正有才能但是又无力自己创业的人才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这些事情蔡思强也就是牵头过问,具体事务还是董锋这个负责行政副总裁去操办,所以蔡思强也就是一个二传手。
    他现在要忙的是怎么建设这个自己的语音导航仪工厂。
    原型产品基本上可以定型了,可是这个生产方面,蔡思强也遇到了当初杜克脑波产品的同样问题。在生产高质量的语音GPS导航仪方面,SAL公司并没有任何的生产经验。
    显然完全重新建设一套自己生产的生产线,培训人员,建立销售、维护、服务体系,短时间内是没有指望完成的。何况导航仪还涉及到地图更新等一系列后续服务,比起杜克脑波产品来说生产链条更长一些。
    所以要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还得是走杜克购并的道路,像MI公司合并了克莱门特的公司一样快速获得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及宝贵的生产经验。
    要不是有克莱门特成熟的模块化生产工艺设计,杜克的脑波产品生产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暂时间内达到目前这样高的产能。
    所以有杜克这个成功的例子,蔡思强和赵建武都倾向于直接购买一家业内导航仪生产企业完成这个飞跃式发展。
    虽然蔡思强同东城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只要主体纳税放到东城区,MI中国电子收购一个国内导航仪制造商来生产,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到时候只要上几条生产线将厂里闲置劳动力安排了就行。
    只是在购并对象方面,蔡思强和赵建武发生了巨大的分歧。
    在SAL公司召开的小范围会议上,赵建武强烈建议,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他盯住了目前导航仪制造业界数一数二的TomTom,这是一家欧洲最大的老牌便携式导航设备制造商,即便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也算得上是名列全球前三的顶级导航仪制造商。
    这家公司不但技术精湛,还拥有一家数字地图及导航信息供应商,具备完整的导航仪产业链条,也进入了欧洲几家顶尖的汽车厂商。
    一旦收购成功,MI中国电子立刻就拥有了完整的国外导航仪生产制造、服务和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国外可以使用TomTom自己的地图服务。
    至于国内地图信息更新方面,可以采用与国内地图厂商合作,这样公司在导航仪上面,很快就能够形成国内国际俩个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个体系要不是通过并购,单单凭借SAL公司自身去推进,能够五年达到这个效果就非常不错了。
    (感谢“挑嘴的乌鸦”打赏,加更酬谢!继续求收藏!)

第一百三十二章 蛇吞象
    作为SAL公司研发语音导航仪的主要领导,赵建武当然对于业界内各大竞争对手非常了解。
    TOMTOM这样的业界巨头就更是主要研究对象,按照赵建武收集到的资料,TomTom公司主要是做高端导航仪,但是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和运营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公司营收最近几年表现不佳,2012财年全年营收大约是11亿欧元左右(约合14亿美元),每股收益大约是0。2欧元(约合0。26美元),比起2011年来说,营收和收益都下降了不少。
    2013年公布的一、二季度营收更是连续下降,整个财年的营收估计比起2012年还要低,这样这家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下降了,公司现在基本上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中,开始于2011年的重组计划也未见成效,公司股价已经再一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现在公司总市值大约是5亿欧元(约6。5亿美元),比起巅峰时代已经缩水超过7成。
    这个价格,赵建武一方面觉得实在是有些划算,另外一方面按照SAL公司实力,现在也能够承受得起,当然,这其中,还有着赵建武渴求急于快速将导航仪做到世界第一的野心,汽车导航仪是SAL语音引擎的第一个衍生产品,也是SAL规划中等待进入的一个重要市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