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帝内经太素-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腹中上有母字,故令人作故令子。)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其作极已 
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手太阳上头在目络心,手阳 
明络肺,手太阴与手阳明通,故不乐头重目赤心烦取之也。平按∶《灵枢》、《甲乙》 
其作甚。《甲乙》无阳明二字。)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候之手阳明太阳,右僵者 
政其右,左僵者政其左,血变而止也。(手太阳支者,别颊上 抵鼻,手阳明挟口,故 
啼呼左右僵皆取之也。平按∶《灵枢》、《甲乙》悸下有者,两僵字均作强,政其右作 
攻其左,政其左作攻其右。又按注皆取之也,则两政字,恐系攻字传抄之误。)癫疾始 
作而反僵,因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手太阳,血变而止。(足太阳挟脊,足阳明耳 
前上至额颅在头,手太阳绕肩甲交肩上,故反僵脊痛取之也。平按∶《灵枢》而反僵作 
先反僵,阳明下有太阴二字。)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 
过者即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五壮。穷骨 
者,胝骨也。(病有过者,视其络脉病过之处,刺取病血,盛之瓠壶中,至其发时血自 
动,不动者,灸穷骨也。平按∶二十五壮《灵枢》作二十壮,《甲乙》作三十壮。胝骨 
《甲乙》作尾 。)骨癫疾者,颔、齿、诸输、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 ,呕多涎 
沫,其 
气下泄,不治。(居,处也。骨之癫疾,不可疗候有八∶颔、齿、输、及分肉间,骨 
处汗出,烦 ,呕多涎沫,气下泄。有此八候,是骨癫疾,死不可疗也。平按∶《灵枢》 
颔作 。《甲乙》而骨居作而骨居强直, 作闷。《灵枢》涎沫作沃沫。注有此八候, 
袁刻此误作死。)筋癫疾,身卷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液沫,气下泄,不治。 
(身卷挛急大者,是足太阳之病,宜刺项之大经足太阳脉大杼之穴。若呕液沫气下泄, 
死不可疗也。平按∶《灵枢》、《甲乙》疾下有者字。卷《灵枢》作倦。《甲乙》急下有 
脉字,杼下无脉字。液《灵枢》作沃,《甲乙》作涎。)脉癫疾,暴仆,四肢之脉皆胀 
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侠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 
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癫疾暴前倒仆,四肢脉皆胀满而纵缓者,可刺去其血。若不 
胀满,可灸太阳于项疗主病者,又灸□□当十四椎相去三寸,分肉之间疗主癫疾之输也。 
平按∶《灵枢》《甲乙》癫疾下有者字,侠上有之字。《灵枢》侠作挟。《甲乙》灸带 
脉上有又字,沃作涎。注灸下二字原不全,玩其剩处,似带脉二字,袁刻作腰取二字, 
恐误,据经文应作带脉二字。)治癫疾者,病发如狂者,死不治。(僵仆倒而不觉等谓 
之癫,驰走妄言等谓之狂,今癫疾发而若狂,病甚故死不疗也。平按∶《灵枢》癫上无 
治字,病作疾。) 



卷第三十·杂病

惊狂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篇,又见《甲乙经》卷 
十一第二。 
治狂始生,先自悲,喜忘喜怒喜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阳、阳明,血变而止, 
及取足太阴、阳明。(人之狂病,先因忧结之甚,不能去解于心,又由饥虚,遂神志失 
守,则自悲喜忘喜怒喜恐,乘即发于狂病,虽得之失志,然因疗之心腑手太阳,肺腑手 
阳明也。足太阴、阳明主谷,亦可补此二脉,以实忧饥,虚损即愈也。平按∶《灵枢》、 
《甲乙》悲下有也字。三喜字《甲乙》均作善。《灵枢》作苦怒善恐。手太阳《灵枢》、 
《甲乙》作手太阴。)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喜骂詈, 
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脉之盛者皆取之,不盛者释之。 
(手阳明络肺,手太阳络心,手太阴属肺主气,故少卧自高等,皆是魄失气盛,故视脉 
盛者皆泻去之,及舌下足少阴脉盛者,互泻去之。平按∶喜骂《灵枢》、《甲乙》作善 
骂。视下《灵枢》无脉字。注互袁刻作亦。)狂,喜惊喜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 
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此三脉乃是狂惊歌乐妄行所由,准推可知也。 
平按∶《灵枢》喜惊喜笑作言惊善笑,《甲乙》作善惊善笑。)狂,目妄见、耳妄闻、喜 
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颔。(狂而少气, 
复生三病,因此四经,故皆取之也。平按∶《甲乙》足太阴作足太阳,头上有及字。 
《灵枢》颔作 。)狂者多食,喜见鬼神,喜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 
足太阴、阳明、太阳,复取手太阴、太阳、阳明。(不发于外者,不于人前病发也。得 
之大喜者,甚忧大喜并能发狂,然大喜发狂与忧不同,即此病形是也。手足太阴、手足 
阳明、手足太阳,是疗此病所由,故量取之,以行补泻也。平按∶《灵枢》、《甲乙》 
喜见喜笑作善见善笑,复取作后取。)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 
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食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 骨二十壮。(曲泉,肝足厥阴 
脉穴。平按∶《灵枢》食顷作有顷。) 



卷第三十·杂病

厥逆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篇。自篇首至立快者是 
也,见《甲乙经》卷七第三。自内闭不得溲至末,见《甲乙经》卷九第十。 
厥逆为病也,足暴 ,胸若将别,腹若将以刃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小大皆清缓, 
取足少阴, 取足阳明, 则补之,温则泻之。(厥逆之病,足冷胸痛,心闷不能食, 
其脉动之大小皆多血少气。缓而温者,可取足少阴输穴,泻其热气。足之寒者,取足阳 
明输穴,补其阳虚也。平按∶《灵枢》、《甲乙》将别作将裂,脉小大皆 作脉小大皆 
涩。暴 、 取足阳明、 则补之,三 字今本《灵枢》及《甲乙经》均作清,明赵府 
居敬堂《灵枢》均作 ,腹作肠,刃作刀,缓作暖。)厥逆腹满胀肠鸣,胸满不得息, 
取之下胸二肋咳而动手者,与背输以指按之立快者是也。(厥逆胸满不得息,可量取下 
胸二肋咳而动手之处,谓手太阴中府输也。厥逆腹满胀肠鸣,量取背胃及大小腹输疗主 
病者也。平按∶《灵枢》满胀作胀满,二肋作二胁。《甲乙》动下有应字,输作俞, 
《灵枢》作 。注背胃,据经文应作背输,袁刻作背输。)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 
阳与 上以 
长针;气逆,取其太阴阳明;厥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足少阴、太阳主于便溲, 
故厥便溲闭,取此阴阳二经输穴疗主病者。若加气逆,可取手足太阴、阳明疗主病者。 
若此闭及气逆厥甚,可取手足少阴、阳明二经动脉疗主病者也。平按∶《灵枢》厥下有 
阴字。厥甚取少阴《甲乙》作厥甚取太阴。) 



卷第三十·杂病

厥死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篇,又见《甲乙经》 
卷九第十一。 
黄帝问岐伯曰∶有 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火,颈膺如格,人迎躁 
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 
曰∶病在太阴,其藏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得五有余、二不足也。问曰∶ 
何谓五有余、二不足?答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二病之气 
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者,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明死矣。( ,淋也。人 
有病一日数十溲,肾气不足也。手太阴脉如发,肺气不足也。此则二脏不足也。身热如 
火,一有余也;颈及膺二气盛如格,三有余也;颈前胃脉人迎躁盛,四有余也;喘息气 
逆,五有余也。人之遇病,外有五有余、内有二不足者,病在手足太阴,藏于胃中,动 
之于肺,非定在于表里,名曰厥死之病,不可疗也。平按∶《素问》、《甲乙》炭下无 
火字,其藏在胃作其盛在胃。《甲乙》五病之气,无五字。《素问》、《甲乙》亦二病 
之气不足也作亦病气之不足也。亦明死矣《甲乙》作亦死证明 
矣。又按本注缺二有余一条,《素问》王注云∶“外五有余者,一身热如炭,二颈膺如 
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气逆也。”) 



卷第三十·杂病

阳厥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又见《甲乙经》 
卷十一第二。 
黄帝曰∶有病喜怒者,此病安在?(平按∶《素问》、《甲乙》喜怒作怒狂,在作 
生,新校正云∶《太素》怒狂作善怒。)岐伯曰∶生于阳。问曰∶阳何以使人狂?答曰∶ 
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喜怒,病名阳厥。(平按∶喜怒《素问》、《甲乙》作善怒。) 
问曰∶何以知之?答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而动太疾,此其候也。(足阳明 
人迎脉常动。有病名阳厥,以阳气暴有折损不通,故狂而喜怒,以其太阳、少阳不动而大 
疾,以为候也。平按∶《甲乙》巨阳作太阳。《素问》、《甲乙》不动下重不动二字。 
注有病袁刻作有疾。不动而大疾,袁刻动误作通。)问曰∶治之奈何?答曰∶衰其食即 
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之食即已。使之服之,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长气,椎 
铁落自下气疾。(衰其食者,少食也。谷气热,故推入腹内,阴中长盛阳,所以憎于狂 
病。故夺于情少食,令服生铁落,病则愈矣。生铁落,铁浆也。平按∶衰其食《素问》 
作夺其食,新校正云∶“《甲乙经》夺作衰,《太素》同。”落《素问》作洛。夫生长 
气椎铁落《素问》、《甲乙》作夫生铁落者。又按“生长气椎铁”五字颇费解,当必有 
误,原抄如是,故仍之。) 



卷第三十·杂病

风逆

属性: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下编。 
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喜变,取手太阴表里、足少阴、 
阳明之经,肉 取荣,骨 取井也。(手太阴为里,手阳明为表,二经主气。肉者土也, 
荣者火也,火以生土,故取荣温肉也。骨者水也,井者木也,水以生木,以子实母,故 
取井温骨也。平按∶《灵枢》、《甲乙》支作肢,喜变作善变。 今本《灵枢》及《甲乙》 
均作清,赵府本《灵枢》作 。《甲乙》荣作营。) 



卷第三十·杂病



属性: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四。 
风 ,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 中;及血络中有寒,取三里。(足太阳行腰脊,故 
身反折,取其脉所生输穴及 中正经。视血络黑也,可取足阳明三里之输也。平按∶ 
《灵枢》 作痉,血络下有出血二字。《甲乙》血络下有出血 三字。) 



卷第三十·杂病

酒风

属性: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下 
篇。 
黄帝问曰∶病者身体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答曰∶名曰酒风。问 
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合,以三指撮,为后饭。(饮酒汗 
出得风,名曰酒风。先食后服,故曰后饭也。平按∶《素问》、《甲乙》病者作有病, 
“五合,以三指撮”作“五分,合以三指撮”。《素问》王注云∶“饭后药先,谓之后 
饭。”与此注不同。) 



卷第三十·杂病

经解

属性: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 
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摩之切之,聚者坚也,博者大也。《上经》者,气之 
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诊脉所知,中手如针,此细之状也。切,按也。 
《上经》言上通天之气,《下经》言下病之变化也。又自腰以上,随是何经之气,以为 
上经;自腰以下,以为下经。上经通于天气,下经言其变化也。平按∶《素问》针下有 
也字,气上有言字。)《金匮》者,决死生也。(《金匮》之章,作决死生之论也。) 
《揆度》者,切度之。《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者也。 
恒 
者,得以四时死者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也。度者,得其病处也,以四时度之也。(得 
病传之,至于胜时而死,此为恒也。中生喜怒,令病次传死者,此为奇也。揆者,方将 
求病所在,揆量之也。度者,得其病处,更于四时度其得失也。平按∶方切求也下《素 
问》有“言切求其脉理也”七字。注令病次传死者,《素问》新校正引杨注作令病次传 
者,无死字。又按《素问》王注云∶“凡言所谓者,皆释未了义。今此所谓,寻前后经 
文,悉不与此篇义相接。似今数处少成文义者,终是别释经文,世本既缺第七二篇,应 
彼缺经错简文也。古文断裂,缪续于此。”) 



卷第三十·杂病

身度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俱见《素问》卷八第二十八《通评虚实论》篇,惟自问曰 
形度至何以知其度也一节在后,脉浮而涩二句在前,与《甲乙经》卷七第一中篇同,在 
经文春秋则生冬夏则死之下。详《素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移续于此,旧在后 
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下,王氏以为错简,移附于此。”据新校正所云, 
则本书编次,与旧时无异也。 
问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之其度也?曰∶脉浮而涩,涩者而身有热者,死 
也。(形骨筋等有病,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