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碰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碰撞-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科学角度来看并非不可能。从严密的逻辑上讲,宇宙是人类的思维创造的,是人类所能讲出来的最美好的故事。”
  亚当姆斯感到老天文学家说话越来越像查奎纳了。他把这个印象直说出来,威尔菲尔德哈哈大笑:
  “您这是恭维我了,但这又是事实;没有人类,也就没有谁去对字宙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加以发现。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宇宙也就不存在了。任何人都不能证明宇宙独立于我们的良知之外。”
  “他正是这样说的:‘宇宙之于人,如首饰匣之于珠宝。’没有人,它就毫无意义。”
  “瞧,这叫英雄所见略同……宇宙的规律是一环套一环,为生命编织了存在的条件,好像它正是为生命的存活而设。就拿您刚才所说的话来讲,您设想宇宙应该保持一定的质量以便能够长存,也就是这个意思。自然规律和人类相适应,人类才能了解这些规律。反过来说,宇宙正因人类对之思维并有能力思索其规律而存在。说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显然并不是指其面孔或生殖器官,那么是指什么呢?指人的思想与孕育了宇宙的上帝相似,所以人才能理解宇宙。您不是这个意思么?”
  路程还远,但亚当姆斯已经下了决心。按照查奎纳的要求把图案传给巴尔希特。图案现在在他身上,装在钱夹里面。
  他想到36小时之内替星就要撞过来了,这时世界肯定是一片恐慌。现在什么也瞒不住了,大家肯定乱成了一锅粥;撞击点究竟应在何处,各种互相矛盾的消息无疑都在不胫而走。过去的各种冲突一定退居到次要地位,甚至平息下来,各种宗教圣地则人满为患,大家都想在不到两天的时间把没能办或不知道要干的事试验上下。多少五花人门要在此时昙花一现啊!
  他看着路边向后推移的星星点点的村庄, 心想不久其中可能也就元人居住了。高尔托贝海军大将已暗示要将这些村子夷平。除非查奎纳所讲的“好人”能幸存下来,否则还会有谁能劫后余生?
  他问威尔菲尔德:“您的意思是说,宇宙将同最后一个能对之进行思索的人一同消亡?”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确乎如此。您干嘛要这样问?”
  亚当姆斯想到“好人能解脱此难”的预言,就接着再问:“依您之见,哪怕只有一个人,他也可支撑宇宙的存在?”
  对方耸耸肩,似乎不得已要把一直不愿说出来的东西和盘托出:“只要思想存在,就有良知,而宇宙就能残存。 甚至还可能进一步说,只要世界上有一点良知的火星,宇宙也就有了依托,即只要有人尚在对世界进行思索就够了。如果什么人也没有了,我们就到了第六日。”
  “又是圣经上的话?”亚当姆斯奇怪地问。
  “是的;我认识的那位犹太教士说,在创世的第六天的黄昏,上帝萌发了将宇宙毁掉的意愿……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创造了人来支撑宇宙……所以说我们是在创世第六日。”
  “怎么会?”
  “您记得前天巴尔希特提到了鸟日么?他讲到鸟日的时候是第四天。按照创世学说,正是这天创造了乌类。昨天他讲到鱼日,鱼是第五天创造的。今天他讲到了宇宙的毁灭,而今天正好是第六天,也就是说,今天上帝创造了人以不让宇宙毁掉!”
  “创世学说与咱们这件事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不知道,但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倒计时的状态之中……”
  讲到“倒计时状态”时,他的语气是那么自然,但亚当姆斯却反而糊涂了:
  “您说是……宇宙毁灭的倒计时?”
  他这样问是因为他想:如果“好人”不能支撑宇宙使其长存,而只能伴随它进入绝灭,然后再到达彼岸,那么这时还有彼岸么?所以他又问:
  “我们的宇宙消亡后,还有另一个宇宙么?或者只剩下一个无边的虚茫呢?一我们的理论不排除宇宙之后还存在其他宇宙,也不排除在这之前也曾有过宇宙。,例如林德教授就说过:“远在混饨玄黄之时,宇宙就如肥皂泡般地不断生息,如此直至未来6宇宙犹如一个可以反复颠倒的漏沙计时器, 其沙粒在爆裂中一粒粒地漏过来,又翻转过去。”另一位名叫托仑的教授认为;过去曾有多个宇宙相继而来,将来也会接踵而去;每个新生宇宙均保存前一宇宙的最后的值,即前一宇宙的痕迹。您看,人类可从一个宇宙搬到另一个宇宙的东西,不仅仅只有玉米,而且还有嫡,即把一切理顺和找到规律的能力……您问这些干什么?怕字宙消失了?我认识的那个教士知道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又是圣经!您简直和我的老祖父一模一样!”
  “当然罗!咱们是在知识发达的国家嘛!”
  “您的那位教士有什么拯救宇宙的秘方?”
  “了解了宇宙的规律,就能让这些规律起作用,也就能保持其原状。”
  “啊,圣经也认为一个人就可以支撑宇宙么?”
  “是的,但决非是随便的一个人!只会祈祷的弱者不行,征服宇宙的强人也不行,而是要有良知并进行探索的人。人类和上帝是这样约定的:‘学习,探索。思考:是为永生。’以色列先知伊赛亚说:“没有约盟,我就无力创造调整宇宙的规律。”约盟是以学习为基础的,学习是宇宙的支柱,它能帮助人类克服惰性,抵制诱惑;人类不学习了,宇宙也就垮掉了。这个理论怎么样?很漂亮吧?”
  此后二人沉默了很久,迎面来了一群孩子,骑着不系鞍鉴的高头大马向东驰去,和他们的年龄极不相称。很明显,都是些纳瓦霍人!威尔菲尔德加快了速度,好像要快点返家。亚当姆斯不由得想起巴尔希特,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他该等得多着急呀!如果友玲没说假话,那他还有拯救自己后代的机会,他会不会有后呢?
  他忽然想到圣经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与威尔菲尔德的议论不大一样,就说:“我记得圣经排除了在我们的宇宙之前还存在过其他宇宙的可能。”
  “是哪句话?”
  “《创世记》开篇第一句说:“开创之初……”这就意味着在此以前什么也不存在!”
  “那是个翻译错误! 我已告诉过您, 应理解为‘经过一再开创’……或译成“在上帝的头脑里……”总之,不能译成”开创之初……
  “那有什么区别呢?”
  “上帝把一切都想到了。他先在头脑里酝酿了一个雏形,故谓‘宇宙在他头脑里’。”
  过了一阵,他又道:
  “您知道希伯莱丈的圣经开篇第一个字是什么吗?就是译成‘开创’或‘头脑’的那个字?”
  “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呢?”
  “那个字叫贝尔希特。”
  “是吗?那又怎么样?”
  “‘贝尔希特’,巴尔希特……”
  一霎间,亚当姆斯觉着世上没有单纯的东西了,他迟疑着说:“您认为……”
  威尔菲尔德打断他的话:“好几种学派甚至认为圣经的真髓隐藏在其文字的背后。按照这种说法,上帝在创造宇宙的26代之前已经创造了‘道’,即规律,这种道存在于他脑海中。后来又创造了世界,然后才创造了各个宇宙。在创造我们的宇宙之时,上帝说:‘但愿这一个能存活下来!’您瞧,并非只有印第安人才抱此奇想!”
  “就是罗,说到奇想。怎么想都行……”
  “您说说看!”
  “也可以设想偶然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宇宙,但因为生存的规律或条件不具备,就很快地消逝了,在那成千上万的昙花一现的诸宇宙中,只有一个幸存下来,因为它条件最理想。这就是咱们现在生存的那个宇宙,它至少尚可存活一段时间。”
  “真是那样倒也好。但是,请问这些生存需具备的规律和条件从何而来?是宇宙自己选择的么?”
  亚当姆斯大笑道:“我当然不会那么武断,以为宇宙自己能作出裁定!反正我不相信圣经中说的那样,认为地球会恣意行动,选择自己的规律!”
  “您错了!圣经所示恰然相反,譬如它说洪荒不仅是对人类也是对字宙的惩罚。那么宇宙有可能犯错误,才可能受责。上帝说:‘我要把人类和地球一同摧毁,’这说明地球也犯了罪过……”
  亚当姆斯说:“地球犯了什么罪,该受锐夫塔脱彗星撞击之灾?”
  威尔菲尔德专注地瞧着公路,温斯格城已经很近了,已看得见窗户和店铺的灯光。他点点头说:
  “您说得对,造出罪孽该受罚的是人……而且,第六日正是创造出人的那一天……”
  他把亚当姆斯放在道边,沿路直上就可到家。

  亚当姆斯走到凉台前面的时候,仿佛看到一个人影翻过栅栏向沙漠方向跑去,若不是他在沃尔皮的葬礼上见过谭,肯定会认为那身影就是这个霍皮小伙子。
  他的门被撬开了。 但屋里没有什么被翻动的痕迹。这1次显然目标很准。他赶紧跑到厨房,把地砖撇开。发现日记已不翼而飞了。
  那些把日记拿去分析的人肯定会有所得,一定会发现里面与巴尔希特称为《第三圣约书》的东西相互雷同,有的还是整句照搬。读到这些,海军大将高尔托贝肯定会回到原来的推测:亚当姆斯是这场事件的策划者,因而是有罪的。
  况且亚当姆斯自己也觉得这种设想有些八九不离十;虽难肯定,也是最不离谱的了。
  他走近电脑,屏幕上记录下了他出门的时候,阿尔芙尔与巴尔希特的对话:“那么,你也认为一切都完蛋了吗?我们大家都只有等死了?但你说过,你有办法!”
  “请相信,只要条件具备,我就干!”
  “你在哪儿?”
  “在他们那儿,你知道……”
  “你真的到那儿去了?他们都走了,你找不到他们的影子了!是吧?你啥时行动呢?”
  “马上就行动。那时大家都会承认我是救星。你看到彗星了吗?”
  “看到了。彗星旁边是初升的太阳,它和太阳几乎一般大,像两个旅伴一样。从你那边还看不到。它运行得很慢。死亡来临之前,居然还有这么壮丽的场面!我好像举手就能触到它。想不到我们真的会处身于它的轨道途中,不久它就和我们的轨道相交于一点。我们的地球已存在几十亿隼了,已经和成千上万的彗星擦肩而过,但直到如今尚未发生过这样的惨剧。为什么偏在我活着的时候出现这种事呢?我不该遭此大难啊!既然此等结局旱在意料之中,为什么大家都束手待毙呢?至少在一个世纪前,早应预测到了!为什么全世界的军队都无能为力,袖手旁观呢?彗星马上就要把我们毁灭了。而这些军队还呆在原地无所适从!”
  “别怕,有我呢!它还远着哩!到时候我会把它挡住。消灭了这个怪物,咱们再去审判那些统治别人的牛皮大王,和那些不可一世的将军元帅。巴黎那边人心如何?”
  “经过一阵惶乱,他们倒镇定下来了。胆小鬼躲了。大亨们跑了,老百姓一般表现极佳。他们黎明即起,为的是面对彗星将它瞧个够,为的是在冥冥黑夜到来之前尽情领略阳光普照万里晴空。现在一切后果均公开了:爆炸、撞击、海啸、尘埃云、雾遮阳、酸雨、死亡。但没有人害怕,大家都挺立着。这样的人类是不该死去的。”
  “你大天真了,那么多刽子手,你只看到了圣人!那些胆小鬼正在南太平洋的海滨度着末日,纵酒恣欢,不顾永恒的夜正在袭来,还以为好运总是与自己同在,自以为能逃此劫难。他们总把自己当成幸运儿!……但是,谁也无法准确测算出彗星落到何处。我发现自己一个星期前的计算有误。如果听其下落,它的弹着点不是印度的昌迪加尔,而要更加靠西。有人说是俄罗斯,有人说是德国,还有人说要落在耶路撒冷。 管它的呢!落在什么地方,那地方的虫子就少见6个月的太阳!如此而已!我若不把彗星挡住,结果就是这样。而且,我真有些不想挡住它了……”
  “你在说什么呀!如果你有能力,还是干吧!这里的人还在讲,一旦彗星落下,就可以估算一下所造成的损害,以能重新开始工作;说这次灾祸,还可创造就业机会,譬如救援工作啦,直建工程啦,等等。总之,某些坏事可转化为好事。然而谁也不知道有什么性质的教授工作要干,也不知道何处有就业机会。两天以来,所有的医院都处于动员状态,制药厂加紧生产,防霉面县制造厂也全递运转。在意大利,防毒面具敞开卖,价格剧长,而拥有者仅十居其一。法国政府则决定加以征用,按规定分发但数量仍感不足。政府解释说应先发给学校,可是并无人员对分发工作加以监督,而且家长也不送孩子上学了,打定主意要在大碰撞发生的时候,让孩子在自己身旁。巴尔希特,你说你有办法,是不是撒谎?你要把这谎言坚持到底么?说出真情来吧!你的办法其实并不比任何人多,对吧?谁知道呢?给我个准信儿吧.求你了!”
  “该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我会阻挡世界未日到来的!他会把我等待的东西给我,对此我确信无疑。他应在天亮前与我联系上,要是他没有找到,那么到最后一刻,我就回到我该去的地方,把这场恶梦一笔勾销。这种结局没有那么风光,但我仍不失为一切的主宰,你别担心!”
  “但他是谁呢?你没有解释清楚。”
  “就是你以前不让他与我对话的那个人,他手上有密码,而我没有。”
  “那么,就是因为我对他说了那些话,他就不愿把密码给你了?”
  “我不知道。反正你不要担心,到时候没有他的帮助我也会干的。当然要冒更大的风险,但我早已胸有成竹。”
  “我闹不懂……从那以后……你变多了!”
  “从你离开我以后?也许吧……那种结束的方式,我当然不会高兴的。”
  “结束就孕育于启始之中,犹如盐在水中一样……”
  亚当姆斯惊诧得差点摔了个仰面朝天。他第一次和友玲谈到巴尔希特的那天夜晚,不也听到她说过同样的一句话:“结束就在启始之中,犹如盐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