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如意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vip2014-03-04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如意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vip2014-03-04正文完结)-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纪尚书在堂前摘了官帽,自请处分。
  皇帝罢了纪春笙的官,罚了他三年的俸禄,让他回家自省。户部尚书一职暂由左侍郎沈微然代掌。
  皇帝要将此案深究严办,要一查到底,这办案的差事,最终落到了一个大家都觉得意外的人选身上。
  宣王世子,李晟。
  这么风口浪尖上的案子,居然是让一直低调过日子,私下里受了不知道多少嘲笑的宣王世子来办。
  这足以说明现在皇上对他有多么信任。
  却给了他一件极为棘手的差事。
  这么大的贪腐案绝非一两个人能做的来的,所谓欺上,瞒下,从胥吏到府官,从管仓库的仓头到管账目的主簿,管稽核的上差,从地方上到京里头,牵连这么广,拔起萝卡带出泥,真查下去,还不知道最后要起出多少颗大小萝卜。
  李晟手上只要略紧一紧,就会血流成河,家破百余数。
  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却更是给他的锤炼。手段软了,不能为国去腐,清明吏治。手段硬了,又会让人怨声载道,人心不稳。一个不小心,李晟便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背上无数的怨恨。
  李晟却是没有丝毫犹豫地应下了差事,只不过又跟皇上要了个帮手来。
  沈家大少爷,目前正在京中叙职的德兴县县令沈青崴。
  沈青崴是前年的进士,二甲传胪,皇帝对他印象颇佳,有了李晟的推举,皇上当天便传了沈青崴入宫问话。
  第二日,便授了个从六品的侍御史,协同宣王世子办案。
  沈家一喜一忧,喜的是儿子这刚进京就升了官,以后也会留在京中,不必远窜。忧的是,他才刚升官就要办这么棘手的差事。
  却不知道,这正是那天为大老爷贺寿饮酒之后,沈三老爷将李晟和沈青崴带到书房,三人商议出来的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新年快乐!!!!!
  有你们一路相伴,新的一年一定会过得更加精彩!
  祝大家学业有成,事业顺达,万事如意!如意啊!!


☆、世子心好烦

    109 世子心好烦
  时进腊月;朔风渐起;京城里依旧每日行人如织;商贩走卒;浆妇小儿,街上采办年货者摩肩接踵;一派繁华景象。
  与民间的热闹不同,长乐坊、崇文坊、麒麟坊这三个权贵们聚居之地透出一股萧瑟之意来。
  各家门庭皆冷落;就算偶尔有下人出来采买办事,都是悄悄地开了一扇角门,再无往日喧华气势。
  宣王世子李晟接了户部秋税贪腐案之后;快刀砍乱麻,行事极是犀利老辣;全无人们印象中的温吞之气。
  短短半个月里,户部、吏部、工部已有十名大员下狱,三十几名中下级官员被拘拿盘问。朝堂之上如吹入一股彻骨寒风,让人心惊股栗。
  原本腊月里,正是勋贵们谢宴酬客最忙碌的时节,可今年,也没有几家有这个心情宴客走动了。
  好在李晟这股飓风刮得猛烈,去得也快。
  虽然抓了好几个二品大官,却并没有继续深入查究。只是将京里的涉案官员自上而下清理了一回。
  一般的胥吏不究,下级小吏降职,中级府官县丞免职,五品以上涉事者,或被抓,或被抄。
  越是官大的,得到的处罚越重。
  到底最后还是有十几个人掉了脑袋,家产抄没充公。
  其中有一个人,便是曾在太子詹事府任过左中允,后来调任户部度支主事的钱宜中。这位钱主事当日随纪春笙一道稽核税粮,时常往来政事堂与户部。钱宜中一辈子没去过岭南,却有一个从岭南苗家出来的深受他宠爱的姬妾,岭南苗家特有的十日梦醉,恰好这位苗家夫人手上便有几味。
  李晟将处置的结果呈给皇帝,直白地说:“此事便到此结束。”
  不能再查下去了,再查下去会有什么后果,谁都知道,但谁也不敢去深思。
  太子和二皇子都已成年,因着皇帝的纵容而龙虎相争得愈演愈烈。
  明明皇帝正值盛年,身下的龙椅少说还有二十年好坐,那两位却仿佛被什么东西催促着,非要这两年就拼出个你死我活出来。
  这与皇帝当初的希望和期待差得太远,远得已经让他无法想像。
  不管毒害一品大员这么胆大妄为的事是出自太子的授意还是曾经的太子属官为了自保而自作主张,这都已经越过了皇帝的底线。
  还有江夏杜氏手中的精煤矿。
  曾经被他赞为义商的杜家,那个颇有侠风的杜氏,就为了几座能产精煤的煤山,短短几年便落得个日颓西山,人死势微的下场,这怎么能让皇帝不感到愤怒?他的儿子们,为了争权,已经完全不顾人命,不择手段。
  想着自己曾经抱着幼时的儿子们,看着他们手拉着手一起玩耍的过去,皇帝就觉得心痛。
  心痛之中,还有难以言喻的失望。
  皇家的教育方式注定了自己那些资质优秀的孩子们就像被关在同一个笼中的猛虎,要互相撕咬争斗,最后只剩下来一个。
  那些都是他的骨肉,他想选出最合适的承继人,却不想他们一个个因此踏上不归之路。
  皇帝猛地睁开眼睛,看着李晟说:“年后,等老三成过亲,你就去江夏。”
  他无法再纵容下去,能将事态控制住最好,如果无法控制,那他最起码要将祸根拔除,在他们犯下更大的错误之前,将一切拉回正轨。
  “这些日子你辛苦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回去好好陪陪你的世子妃。”皇帝对他摆了摆手,面上露出一丝疲态,“你说的对,此事该到此为止。”
  李晟行了礼,躬身退出殿外。
  事情拖得越久,越易造成人心动荡。所以他才会不眠不休地辛苦了这些日子,将事情尽快地解决。说起来,他也的确好几日没见着蕙如了。
  他大部分时间与沈青崴就宿在办案的寓所,偶尔回去几次也都是夜半三更的,怕惊扰到妻子的睡眠,他也只是轻轻走到床前看了几眼,便到外头歇下,天不亮就起身离开。
  他觉得十分疲惫,只想抱着蕙如,在自己家的床上好好地睡上一觉。
  只是还没走出几步,便被万寿宫的首领太监拦了下来。
  “世子爷,太后娘娘说好些日子没见着您了,心中十分地想念,还请您能拨冗去趟万寿宫。”
  李晟深吸了一口气,面上浮起一丝笑容:“应该是李晟去拜见皇祖母。也的确有些日子没见了。”
  午后,蕙如得知李晟回府的消息,心中十分雀跃。也来不及换衣裳,只披了件灰鼠裘的长毛披风就出了院子。
  李晟瘦了些,不过精神倒还好。
  见了蕙如,他的眼中浮起一丝暖意。
  大步向前,将人抱了一抱,摸着脸便说:“这么冷的天,你也不说多穿几件出来,万一冻着了可怎么办?”
  蕙如笑了起来:“哪有这么娇气的。小时候,最难熬的就是冬天,又没有皮衣子穿,家里又买不起好炭取暖,我和兰溪竹香三个人,都抱在一起,把所有的衣服披上,天天盼着冬天快些儿过去……”觉得这时候忆苦思甜着实不好。倒像是在怨恨父母将她扔下不管似的。
  “沈家是给了银钱的,只是不能全使在妾身身上。”蕙如摇了摇头,笑着说,“总算是还能吃上饱饭,并没有太苛待咱们。这些话不说了……”
  蕙如此时才发现李晟的脸色并不好,平静的面容下似藏着一座火山,压抑着,随时像要爆发出来。
  “怎么了?”她悄悄拉了拉李晟的手,“是出了什么事?”
  李晟看了看左右。身边的侍女和小厮都向后退了几步。
  李晟拉着蕙如进了院子,踏进拢着炭盘的温暖的房中,他才气咻咻地将身上的披风猛地甩到了地上。
  “你这是怎么了?”从来没见过李晟这么愤怒的样子,脸色都有些发青。蕙如忙将地上的镶孔雀毛织绒夹棉披风拾起来,抖了两下放在了身旁的矮几上,“发这么大的火?”
  李晟坐在桌旁,沉默了很久才说:“皇上让我年后去江夏,这一个月不用早朝,在府里好好陪着你。”
  这不是好事吗?为何要发那样大的火气?
  蕙如给他倒了杯热茶,轻轻放进李晟的手中:“先喝口热茶去去寒气。”
  李晟吐出一口气来,将杯子放在桌上,拉住蕙如的手。
  “太后今日赐了两个人给我,随后就会有宫里的马车将她们的人和行李送到王府。”李晟幽黑的眸子看着蕙如,“对不起,太后恩赐,我无法拒绝。”
  蕙如只是微微一怔,并不是十分意外。
  “是皇后娘娘还是淑妃娘娘的人?”
  李晟将头靠在蕙如的怀里,冷笑了一声:“那时候两个人都在旁边,说不准是一边塞了一个。”
  蕙如轻轻摸着李晟的头发,她知道李晟的性子,看着温和,实则刚硬执拗。这样硬塞人给他,只会让他觉得憎恶和愤怒。
  所以宫中为他按制指定了侧妃之后,他也有那样大的胆子直接对皇上表达心中的不满,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就算抬人进来,他也不会去碰。
  但这次赐人的是太后,是他的祖母,掌管着大齐朝所有的内外命妇们的最高贵的女人。
  不过才露出一丝拒绝之意,太后就以为后宅里世子妃好妒,容不得丈夫纳妾,而对蕙如心生不满。
  当即便要着人将她传入宫中当面训诫。
  再过一个月他就要离家,此时家里却要被塞进两个新面孔,还因为是宫中所赐不能随意安置,这让李晟心里憋了一肚子气,只想找人狠狠发泄。
  蕙如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说:“男子汉大丈夫还要为这种小事犯愁吗?不过是宫里赐了两个人,咱们好好养着就是。忙了这么久,肚子不饿吗?咱们先用膳吧。”
  吃饭的时候,蕙如才知道,不止宣王府被赐了人,沈家的大少爷沈青崴也领着两个美人回府里去了。
  “怎么还会拉上他?”蕙如惊讶万分。
  “说是这些日子为国事操劳,又听说家里孩子还小,怕沈夫人要照看幼子不能妥贴地照料大舅子起居,所以特地挑了两个知书识礼的宫人,也好为沈大人红袖添香。”说着,李晟冷笑了数声。
  “不过是看大舅子得了皇上的赏识,又进了言官道,为皇上的耳目口舌,便想着法子招拢。”
  蕙如想起来大哥曾经因为萧氏硬塞了两个侍婢给他而闹到大老爷面前的事儿,再想想嫂子林氏那张总是安宁淡然的脸,就觉得想出用美人计拉拢大哥的人实在是蠢透了。
  那两口子看着耿直无害,其实最是拿得定主意,不喜欢被人驱使,受不得旁人算计的人。
  “赏美人这事,皇上怕还被蒙在鼓里,”蕙如窃笑起来,“虽说皇上以前怕也没赏过臣下宫人,但妾身肯定,等皇上知道这次太后赏的美人是送去了哪里,他老人家一定会十分地不快。”
  “那是自然。”
  “不就行了?”蕙如给他碗里夹了筷子蜜汁桂花糥米莲藕,“若是咱们怠慢了美人,让太后埋怨,咱们就只管到皇上面前去哭好了。”说着,对他眨了眨眼睛。
  李晟被她这俏皮模样儿逗笑了起来,伸手在她脸上掐了一把。
  “要哭你去哭,我可从来没在皇上面前哭过一声儿的。”
  “我去就我去,我到皇上那儿哭一遭,再去太后那儿哭一遭,指不定两位老人家见我哭得可怜,还能捞点赏赐回来做做贴补。”
  夫妻二人说说笑笑地吃完了一餐饭,宫里的美人儿也就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在外头玩了一整天,所以更新很晚了对不住啊~~~
  跟大学的闺蜜在南京博物院碰面,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很棒!~(≧▽≦)/~
  明天再继续加油吧!
  谢谢梅子送的火箭炮,新年红红火火啊!


☆、两位美人

    110 两位美人
  新来的美人是由太后宫里的孙嬷嬷领来的。因是之前的相识;蕙如亲自在院门外相迎。
  也没去先看看那两位美人倒底生的是什么模样;只是拉着孙嬷嬷的手笑着说:“算着也有近半年没见着嬷嬷了;嬷嬷身子可还好?”
  孙嬷嬷还是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在宫里待久了,很少能有开颜的机会和心情。但看着世子妃那张盈盈的笑靥;寒冬腊月天里的寒意也像是被驱散了不少似的,想起在沈府和季嬷嬷一起教导女孩子们时的样子;再看看那时的青涩小姑娘如今已贵为世子妃,不觉心中添生感慨。
  “世子妃大安,老奴身子骨还算硬朗。”孙嬷嬷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对着蕙如行礼。
  蕙如忙将她搀起来,口中说:“嬷嬷怎么这么外道;别说您是太后跟前的老人儿,您那时候教过我宫中的礼仪规矩,论起来还算是我的师傅,该当咱们敬着您的。”
  说着亲亲热热地挽着她就进了燕然居。
  跟在孙嬷嬷身后的两位美人本想着要给世子妃见礼,可是人家世子妃乍一见面就直奔着人家孙嬷嬷去了,拉着老人家话说个不停,连个正眼也没瞄到她们身上,这礼自然也没法子见成。
  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一起进了燕然居。
  刚进宣王府的时候,看着四处萧落,她们心里还有些失望难过。宣王府没钱她们在宫里都有耳闻。皇上如今年纪大了,对后宫也一向没兴趣,上有太后看着,皇上身边又有皇后、淑妃盛宠,她们这些年轻的宫女基本没有一步登天的机会。
  大多数宫女只能等着到了年纪能出宫再配人,像她们这样姿容上乘,又受过调|教的,却是用不着等到二十五岁,大多是要被宫里赐给王公大臣的。
  能被赐给年轻俊美的宣王世子,这是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福分。
  只是空有一副年轻俊美的身子,家里却是捉襟见肘,只怕是不能再过上宫里的富丽日子,心里略有遗憾。
  但当进了燕然居,她们眼睛一亮,发现一切似乎并非她们想的那样艰难。
  宽阔的庭院,高大的树木,四下里清扫得干干净净,来往的仆婢各个穿绫裹缎,面色红润。看不出是几进的院落,房屋高大,斗拱重檐上都是新绘的金漆,屋脊上铺着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世子妃请孙嬷嬷坐了,立时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