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能让你戒烟-txt完整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书能让你戒烟-txt完整版-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烟之前,不要减少吸烟的量,因为减量只会让你产生幻觉,误以为吸烟是一种享受。事实上,强迫你自己增加吸烟的量,对戒烟反而有好处。开始戒烟之前,好好品味你的最后一支烟,记住那难闻的味道和糟糕的感觉。当你戒烟之后,就可以永远摆脱这样的感觉。



“我尝试戒烟已经不知多少次了,但每次总是失败,因为我总以为吸烟意味着放弃很多东西。现在我的感觉很好。”——希拉·M



绝对不要简简单单告诉自己“现在不行,以后再说”,然后就把吸烟的事抛在脑后。现在就制定详细的戒烟计划,按计划安排生活。记住,戒烟不需要放弃任何东西。相反,你会收获许多。

我对吸烟这件事情的理解,可能比任何人都要深入。吸烟问题的关键在于:尽管吸烟完全是为了缓解尼古丁毒瘾,但是构成烟瘾的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毒瘾,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洗脑作用。尽管聪明人也有可能上当受骗,但只有傻瓜才会两次上同一个当。幸运的是,绝大多数吸烟者都不是傻瓜,他们只是误以为自己是傻瓜而已。每个吸烟者接受的洗脑内容都不尽相同,所以吸烟者才有前文描述的那么多类型。

自本书第一版问世之后,我积累了多年的读者反馈,对吸烟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然而我惊讶地发现,本书第一版的指导巴想,直到今天仍然是正确的。这么多年来我取得的经验,主要是如何让吸烟者理解和接受这一思想。我知道,所有的吸烟者都能轻松戒烟,让戒烟过程成为一种享受。但是如果我不能说服吸烟者接受这一点,那这样的知识就毫无意义。

许多人都这样告诫我:“你告诉吸烟者‘读完这本书之前务必先继续吸烟’,这样吸烟者要么会故意放慢阅读速度,要么根本就不会读完。所以你最好改一改这条指示。”这样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要是我把指示改成“立即停止吸烟”的话,很多吸烟者根本就不会读下去。

曾有一位吸烟者告诉我:“我真的不情愿向你求助。我知道我的意志力很强。我能控制生活的每个方面,除了吸烟。为什么别的吸烟者都能靠自己的意志力戒烟,我却不行?”他又说:“我觉得,假如我在戒烟时还能吸烟的话,我肯定能成功戒烟。”

他的话听起来有些矛盾,但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我们总是把戒烟当成一桩难事。遇上难事时,我们通常的反应是什么?点起一支烟。这样一来,戒烟就成了双重的打击:我们不仅面临难事需要解决,而且还不能在解决过程中吸烟。

直到那人离开之后我才意识到,要求吸烟者在读完全书之前继续吸烟,其实是这本书最大的优点之一。阅读过程其实也就是戒烟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吸烟的话,戒烟就不会带来双重的打击。吸烟者首先破除所有的怀疑和恐惧,然后再真正开始戒烟过程,这样最后一支烟刚一熄灭,他就可以立即享受戒烟后的生活。

只有在构思本章的过程中,我才怀疑过当初的指示是否正确。如果你通常在压力较大的时候吸烟,那最好选择,心情放松的假期戒烟,反之亦然。事实上,这并不是最容易的戒烟法。最容易的办法是选择你认为最难戒烟的时机——压力较大或者心情放松时,需要集中注意力或者无聊时,随你怎么选择。一旦你证明即使在这些时候你都用不着吸烟,那其他时候不吸烟就轻而易举了。但如果我这样指示你的话,你还能下定决心吗?

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尽管我经常和妻子一起去游泳池,但却很少同时游泳。她总是用脚趾试试水温,然后再缩回来,要适应半个小时才敢下水。我则无法忍受这样的磨蹭。我知道无论水有多冷,迟早我都得下水,所以,我会采取最容易的方式:直接跳进水里。假如我坚持说如果她不跳进去,就永远没法开始游泳,那她就真的永远不会开始游泳。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从反馈信息中得知,不少吸烟者都拿选择时机作为借口,故意拖延戒烟的那一刻。修改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曾想过采用这样的写作方法:上一章用“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下一章我会详细阐述”这样的句子作为结尾,然后下一章只有两个字:现在。

事实上,这的确是最好的建议,但是你能接受吗?这是戒烟最微妙的地方。压力较大时,我们觉得不是戒烟的时机;压力较轻时,我们又缺少戒烟的动力。

    扪心自问:

    当你吸第一支烟时,你是否决定了要吸一辈子烟?

    当然没有!

    那你会不会吸一辈子烟?

    当然不会!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戒烟呢?明天?明年?后年?

自从意识到自己染上烟瘾以来,你是不是经常问自己这几个问题?你是否还在幻想某天早上醒来,意外发现烟瘾自动消失了?不要自欺欺人。我等了33年,也没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尼古丁是一种毒品,毒瘾只会加重,绝对不会自动消失。你觉得明天戒烟会更容易?那你还是在欺骗自己。如果连今天都做不到,那你有什么理由相信自己明天能做到?难道要等到因吸烟而患上不治之症的那一天吗?到那时再戒烟还有什么意义?

明天戒烟,并不比今天戒烟容易。

我们觉得生活充满了压力。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压力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现在你离开家时,完全不必担心会被野兽袭击,也不必操心能否吃到下一顿饭,能否找到遮风避雨的地方睡觉。想象一下野生动物的生活。兔子每次从洞里钻出来,都是冒着生命危险,但是兔子能够应付这种危险。它能分泌肾上腺素等一系列应激激素,提高逃离危险的能力——我们也能。事实上,对于任何生物来说,幼年都是生存压力最大的时期。但是经过30亿年的自然选择,我们已经拥有了化解生存压力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我刚五岁,我们居住的城市遭到轰炸,我和父母分开长达两年之久。我被分配到一间集体宿舍,其他孩子对我并不好。那是我生命中的一段阴暗经历,但我还是撑了下来。那段经历并没有对我造成任何永久性的伤害,相反,我变得更加坚强了。回首过去,我唯—对付不了的,就是烟瘾的奴役。

戒烟成功之前,我觉得生活真是糟糕透顶。我的心态完全是自杀性的——并不是说我会故意跳楼之类,而是说我本知道吸烟会让我送命,却还是不肯戒烟。当时我认定吸烟能帮我缓解压力,如果吸烟时的生活尚且如此不堪,那戒烟后的生活就完全不值得过下去了。我没有意识到的是,生理和心理处于低谷时,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让我丧失信心。现在我又恢复了年轻时的心态,原因只有一个:我摆脱了烟瘾的奴役。

健康意味着一切。这种说法的确非常老套,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过去我总认为狂热的运动爱好者脑筋有问题。我总说生活并不仅仅是健康那么简单,吸烟饮酒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已经意识到,当年的我实在愚不可及。只有身心都保持健康状态,你才能享受生活的高潮,直面生活的低谷。我们总是混淆责任与压力。只有当你身心孱弱,无力承担责任时,责任才会转化成压力。英国著名演员理查德·伯顿原本身心健康,没有被生活、工作和步人老年的压力击垮,却转而寻求吸烟的“支撑”,最后患脑溢血而死。不幸的是,像伯顿这样的人还有成百上千万。

不妨换个方式思考。你已经决定了这辈子迟早要戒烟,无论过程有多么困难。总有一天,你会摆脱烟瘾重获自由。吸烟不是习惯也不是享受,只是一种毒瘾,一种心理疾病。我们已经分析过,“明天再戒烟”非但不会更容易,反而会越来越难。对于一种不断恶化的疾病,最好的治疗时机就是现在——或者至少是越快越好。三个星期的时间转眼就会过去,然后你就可以全心全意享受生活,心中再不会有怀疑的阴影。只要你按我的指示去做,戒烟甚至用不了五天时间。熄灭最后一支烟,你会发现,生活其实比你想象的更美好!

第29章我会怀念吸烟的感觉吗?135



不会!生理上的尼古丁毒瘾消散之后,心理上的阴影也会慢慢散去。你的身心都会迅速恢复健康,不仅能更好地应对各方面的压力,而且更能享受生活的快乐。

唯一的危险来自仍然在吸烟的人。我们经常会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态度,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在吸烟这件事上,尽管戒烟的好处非常大,而吸烟的好处完全是零,但许多戒烟者却会羡慕仍在吸烟的人。这是为什么?

我们之所以会掉进烟瘾陷阱,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洗脑。那么,当我们意识到吸烟的愚蠢之处,成功戒烟之后,为什么还会掉回同一个陷阱?因为其他吸烟者的影响。

这种影响通常发生在社交场合,尤其是饭后。吸烟者点起一支烟时,戒烟者会不自觉地感到羡慕。这的确是—种奇怪的现象。所有的非吸烟者都因不吸烟而自豪,所有的吸烟者——无论他们相信吸烟是一种享受也好,认为吸烟有助于放松也好,都情愿自己从未染上过烟瘾。那么,某些戒烟者为什么会反过来羡慕吸烟者?原因有两方面:

1.“只要一支烟就好。”记住,不存在“一支烟”这个概念,对于吸烟这件事情,必须从整体的高度考虑。或许你对仍在吸烟的人感到羡慕,但你不知道的是,他其实更羡慕你。仔细观察别的吸烟者,他们可以成为你戒烟的最大动力。注意烟卷燃烧的速度有多快,吸烟者点烟的频率就有多高。绝大多数时候,吸烟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吸烟,即使点烟过程也是下意识的。记住,他绝不是在享受吸烟的过程,只不过如果不吸烟,他就无法享受任何事情。特别记住,你们分开之后,他还会继续吸烟。第二天早晨他醒来时,肺部会感觉火烧火燎,但他仍然会继续吸烟。下次他感到肺部疼痛的时候,下次世界戒烟日的时候,下次他无意中看到戒烟宣传的时候,下次他坐火车、去医院、去图书馆、逛超市的时候,下次他遇上非吸烟者的时候……他都不得不继续吸烟,继续摧毁自己的健康和心智。口臭、焦黄的牙齿、烟瘾的奴役、自我毁灭、心理阴影,这些东西将会伴随他一生。而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为了暂时缓解尼古丁毒瘾,让他自以为能回到染上烟瘾之前的状态。

2.因为吸烟者正在吸烟,而你却不能这样做,所以你感觉被剥夺了某种权利。不要被这样的感觉蒙蔽了。你并没有被剥夺任何权利,相反,吸烟者会被剥夺:

* 健康

* 精力

* 金钱

* 自信

* 思想的平静

* 勇气

* 安宁

* 自由

* 自尊

吸烟者完全不值得羡慕。看清楚他们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可怜人。相信我的话,因为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很幸运,你现在正在读这本书。那些不敢面对这一切的人,那些自欺欺人的吸烟者,是全世界最可怜的人。

你绝不会羡慕染上海洛因毒瘾的人。全世界每年只有几百人死于海洛因,却有近500万人死于吸烟。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总和。像所有毒瘾一样,你的烟瘾并不会自然好转,只会自然加重。如果你今天不喜欢吸烟的感觉,明天只会更不喜欢。不要羡慕吸烟者,你应该可怜他们。他们也需要你的怜悯。

第30章我会变胖吗?139



这是另一个常见的误会。尼古丁的戒断症状与饥饿感非常相似,采用意志力法戒烟的人,经常会试图用糖果零食来缓解戒断症状。糖果零食能够缓解饥饿感,却永远无法真正缓解尼古丁戒断症状。

吸烟会导致人体对尼古丁产生抵抗力,导致戒断症状无法彻底缓解。嘴里的烟一熄灭,你体内的尼古丁水平就会迅速下降,从而让你渴望下一支烟。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导致连续吸烟。不过,因为以下两方面原因,大部分吸烟者无法这样做。

1.金钱——他们买不起那么多烟。

2.健康——连续吸烟对健康的损害非常大,只有身体最健壮的人,才能暂时忍受这样的损害。

因此,吸烟者永远处于戒断症状的折磨之中。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吸烟者会过度进食、酗酒、甚至转向其他毒品。这一切都是为了填补尼古丁毒瘾导致的内心空虚(统计表明,绝大多数酒鬼都是重度吸烟者。酗酒或许是吸烟的附带效应之一)。

吸烟者的自然反应开始是用尼古丁替代进食。我自己还是个烟鬼时,甚至完全不吃早饭和午饭,只靠连续吸烟维持。到了下午,我会开始期待晚上,因为只有晚上我才有理由停止吸烟。然而真到了晚上,我又会到处找零食吃,我以为那是饥饿的缘故,其实是戒断反应。换句话说,白天我用尼古丁替代进食,晚上则用进食替代尼古丁。

那段时间我的体重比现在重13公斤,而且无论如何都没法减肥。

摆脱烟瘾之后,你就不会再产生空虚感。你的自信和自尊都会回归,帮你将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正轨,其中也包括饮食习惯。这是戒烟最重要的好处之一。

我已经说过,“戒烟导致肥胖”的现象,其实是戒烟者试图用零食缓解戒断反应的结果。这样并不会让戒烟变得更容易,只会起到相反作用,有关替代戒烟法的一章将会详细解释。

只要完全遵照本书的指示,你完全用不着担心肥胖。

第31章警惕虚假的戒烟动机141



许多吸烟者尝试使用意志力法戒烟的时候,都会为自己寻找虚假的戒烟动机。

这样的例子很常见。最典型的一种是:“我可以省下很多钱,带着家人去度假。”这种想法的逻辑似乎无懈可击,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吸烟者心中想的还是吸烟,而不是度假的乐趣。就算他能一年364天忍住不吸烟,心中却仍然在怀疑:如果度假的15天也不吸烟,我还能不能享受度假的过程?结果他更会认为戒烟是一种牺牲,戒烟的过程也就更难。所以,不要光想着戒烟的好处,多想想吸烟的坏处:“吸烟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我为什么要吸烟?”

另一个例子是:“我可以省钱换辆好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