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医系列:是药三分毒 作者:刘弘章刘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太医系列:是药三分毒 作者:刘弘章刘浡-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病人说:“好,好,我们是自己找的,我们走吧。”
  于是夫妻二人又是不愉快地走了。
  后来这个病人就死在北京,因为他妻子从北京给我打电话说:“你的话,对他是个刺激哦,他吃辣椒都不下饭了。”天啊,有些人糊涂到家了,以后不要劝他们别吃辣椒。应当说,辣你哥辣!辣你哥辣!辣的生活开了花,辣的人高马又大,辣的大家把财发,辣!辣!辣!
  制造症状挑良药,才知可用没多少 第5章 可用药材143味刘纯与医官们经过25年的努力,在4568味无毒药材之中,挑选出了可以使用的143味药材,称之为可用药材。1977年,我刚当甘肃省水电工程局医院副院长的时候,我不准中药房购入乱七八糟的药材与中成药。但是由于中药材都是各位中医要求定购的,因此我遭到了许多中医的反对。为此,我把全体中医招集起来开会。
  我说:“各位大夫,我刚上任,做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提意见。”
  有中医说:“院长,你为什么不让药房进乳香、没药?”
  我说:“乳香、没药属于慢性毒药。”
  中医们一片哗然,还是这个中医说:“院长,乳香、没药是常用药,如果乳香、没药是慢性毒药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可用的药了。”
  我说:“是啊,可用药材只有143味。”
  有中医说:“院长,我知道你是太医出身,对于用药非常小心;可是这是医院,我们要面对老百姓,不能谨小慎微。”
  我立刻抓住这句话发挥:“你说得不对,我们对待老百姓要跟皇帝一样,用药也要非常小心。你看咱们这个医院名声很不好,各位的名声也不好,为什么?就是因为乱用药!如果改了这个毛病,我们的名声就会很好,各位为什么费力不讨好呢?”
  中医们沉默了,有中医说:“院长,那咱们就得自己配中成药了。”
  我说:“很好。”
  有中医说:“院长,人手不够怎么办?”
  我说:“好办,招临时工就行了。”
  有中医说:“院长,那厂房、设备怎么办?”
  我说:“都不成问题。”
  有中医说:“院长,那什么成问题?”
  我说:“各位的脑子成问题。”
  有中医说:“院长,脑子有什么问题?”
  我说:“不要认为老百姓不是皇帝。”
  于是,中医们笑了。我立刻说:“散会!”
  中医们站起来走了。有的还互相捶打着说:“听见没有,要把老百姓当成皇帝。”对方还嘴说:“谁把老百姓当成猪了。”“你小子净用毒药。”“我不知道……”
  看着他们吵吵闹闹地散去,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本来以为这个会是一场暴风骤雨。因为这些中医们都是比我年龄大,工作时间也比我长,能听我的话吗?没想到那个中医提出的老百姓与皇帝的问题,被我巧妙利用,结果把这些中医们都镇住了。我心里非常得意,看来太医的观点还是能够被中医们接受的。 这个会只开了五分钟,却奠定了我院中医科发展的方向。那就是,绝对不许使用毒药。因此,我院中医科被甘肃省中医院指定为学生实习的地方。
  水电工程局是搞工程的,外伤的病人非常多。过去,中医科总是给他们使用乳香、没药,不仅治疗时间很长,而且病人经常更换大夫。后来,这些中医不用毒药之后,发现自己的技术提高了,因为外伤病人很快就痊愈了。这样一来,这些中医不仅受到职工的称赞,还把远近的病人吸引来了。是啊,中医可用的药材很少;但是如果我们不用毒药,那么病人反而好得更快。这是因为许多病人的病情被拖延,不是病情棘手,而是病人长期处于吃毒药以后的中毒状态。但是许多中医浑然不知,结果干了一辈子,还是莫名其妙。
  1475年,太医院又把刘纯的以囚试药效的结论,以邸报的形式发给各良医所、各医官所、各官医局,然而无人理睬。因为此时的大明朝正是成化年间,是道教盛行的时期。道教是神圣的,炼丹能够防治疾病,炼丹能够使人长生不老。至于吃了不管用,那是没找到好道士。而医学只是给凡夫俗子使用的土办法。由于谁也不承认自己是凡夫俗子,包括乞丐、妓女、囚犯,因此医学受到了歧视。当然谁也不会理睬太医黑名单,不过太医院是按照太医黑名单办事的,这种状态持续到清朝末年。到了民国成立之后,没有太医院了,江湖郎中就翻了天,于是又开始乱用药了。有人说,太医与江湖郎中到底有什么区别?告诉你,太医拿工资,江湖郎中不拿工资。我们的中医,过去也拿工资,因此我不让他们用毒药,他们是听从的。但是现在不同了,由于一些地方的卫生局每月只发给他们少部分的工资,因此他们只能从病人身上挣取其余部分的工资,还要挣取奖金,更要挣取承包指标,你说他们不卖药怎么办?不过,当时许多民间医生是反对太医黑名单的。例如,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公元1518年,卒于公元1593年,享年75岁。他23岁学医,38岁任职楚王府的良医所医官,41岁任职明朝嘉靖太医院院判。由于他看不惯太医们把许多药物斥为毒药,于是任职一年之后,便辞职回乡。他于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全书载药1892种,依然收录了许多毒药。可见当时,太医黑名单并没有被民间医生认可。更可惜的是,当我们推翻了中国皇帝的统治之后,许多民间医生也起来革命。他们认为太医太保守,认为太医胆小怕事,认为太医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因此有毒中药又在中国社会大流行。中国人也是人,尽管中国人很多,但是每年至少毒死20万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不要固执地认为,我们中医就是以毒攻毒,你外国人管不着;这是不对的。现在让我们重新认识太医的黑名单,可能对于振兴中医事业是有益的。
  制造症状挑良药,才知可用没多少 第6章 太医黑名单对于现代中药界的影响 2006年10月,我在新浪博客公布了太医黑名单之后,北京一家中药铺的经理马上找我聊天。
  经理说:“刘大夫,您公布太医黑名单以后,对于我们药铺的打击太大了。”
  我说:“不会的。有人说我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会引起中国的地震;结果出版之后,中国没有发生地震。有人说我出版第二本书之后,会引起中国的餐饮业萧条;结果出版之后,中国餐饮业没有萧条。因此我公布太医黑名单之后,也不会打击你们药铺。”
  经理说:“刘大夫,这是为什么?”
  我说:“这是因为惯性。中央下命令,不让医生收红包,但是病人还送;不送红包,病人心里不踏实。吃药也是,我不让病人乱吃药,病人心里不踏实,还要买你的药,因此你尽管乱卖就是了。”
  经理笑了:“怎么是乱卖?不过,刘大夫,现在国际接轨了,人们的思想也慢慢接轨了,乱吃药的现象肯定要减少了,我们的药铺肯定不景气,将来怎么办呢?”
  我说:“乱卖不乱卖,你心里最清楚。将来不将来,你心里也最清楚。将来你退休了,留下一个烂摊子,干你屁事?”
  经理说:“唉,刘大夫,现在已经是烂摊子了,我急死了。”
  我说:“哎?你的分店遍及全国,生意兴隆通四海,怎么是烂摊子?”
  经理唉了一声:“刘大夫,您不知道,我们就是仗着招牌过日子,那不是分店,是连锁店。”
  我说:“连锁店是什么意思?”
  经理说:“刘大夫,你开家药铺,每年给我交30万元,就能挂我的招牌,但是不必卖我的药。”
  我说:“噢,挂羊头卖狗肉啊!”
  经理笑了:“唉,刘大夫,可以这么说。”
  我说:“那连锁店有什么好处呢?”
  经理说:“刘大夫,可以比别的药铺卖得贵。”
  我说:“那连锁店出了事,谁负责?”
  经理说:“刘大夫,责任自负。”
  我说:“那人家是傻子啊,非得挂你的招牌?”
  经理说:“刘大夫,问题就在这儿,许多药铺不景气,已经不和我订合同了。”
  我说:“办连锁店不是个办法,还是搞出口。”
  经理说:“刘大夫,别提出口了,我这儿一出口就被人家罚钱。”
  我说:“你的药不好。”
  经理说:“刘大夫,这不能赖我啊,药材市场买来的就是这德性,您说怎么办?”
  我说:“好办!趁着你还有口气,在北京买山地,自己种一些可用药材。”
  经理说:“刘大夫,自己种药材?那对我有什么用啊?”
  我说:“这是什么话!怎么对你没用?”
  经理说:“刘大夫,将来我退休了,别人当经理就享清福了。”
  我说:“完了,完了,这就是国营的弊病;你只想任内的事,而没有长远的打算。所以国营没有后劲儿。”
  经理说:“刘大夫,那怎么办?”
  我说:“没办法。哎?你找我来,到底想干什么?”
  经理眼睛一亮:“刘大夫,我想跟你们刘家合作!”
  我说:“合作什么?”
  经理飞快地说:“刘大夫,我替你们刘家卖药,咱们可以订合同;然后我再跟连锁店订合同,批发给他们。但是你们刘家只能跟我订合同。”
  我说:“打住!打住!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是说绕口令哪?”
  经理说:“刘大夫,就是说你只能跟我订合同,不要跟别人订合同。”
  我说:“对不起!我们香港刘家药行,负责给纽约刘家集团有限公司医药部供货,而医药部下属有23个刘家诊所,在纽约搞的是会员制,由刘家诊所负责供给会员使用的加味开胃汤和药物。因此,在香港和纽约,没有我们刘家接待零散客户的药铺;在大陆也不准备开办药铺。”
  经理说:“刘大夫,为什么要搞会员制?”
  我说:“会员制就是把会员当成皇帝,负责他们终身的医疗保健。”
  经理说:“刘大夫,不让他们随便吃药?”
  我说:“是啊,大陆的病人随便买药,你是收钱就卖。”
  经理说:“刘大夫,我也可以搞会员制。”
  我说:“你的会员制,是给予价格优惠,实际还是鼓励吃药。”
  经理说:“刘大夫,那怎么搞?”
  我说:“你以赢利为目的,就搞不好,因为病人不是傻子。”
  经理说:“刘大夫,听了你的一席话,起码我放心了,原来您不想打入中国市场。”
  我说:“噢,你以为我是造舆论搞宣传哪?”
  经理说:“是啊,刘大夫,许多东西都是先宣传,后上市啊!”
  我说:“唉,你毕竟是个商人。”
  是啊,站在不同的立场,去看待太医黑名单,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作为一个中医,就会认为受到了打击;作为一个西医,就会认为得到了中药无用的证据;作为一个卖药的商人,就会认为影响了自己的生意;但是作为一个病人,就会认为有了选择用药的指导意义。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土地很少,却偏偏要种植许多无用的药材。据说,种植药效很差的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板蓝根等药材,竟然占地几千万亩,太浪费了。如果我们不去种植,那么就会节约大量的土地。但愿种植场的老板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自讨苦吃。
  总之,1475年,刘纯与医官们经过25年的努力,在4568味无毒药材之中,只选择出143味可用药材。实践证明,这143味可用药材已经足够我们使用的了。因此不要认为一个处方的药味越多越能治病,也不要认为一个医生开的药味越多越是高明,更不要认为一种药材越是不多见,越是能够治病。也正是因为可用药材很少,而且用药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强调食疗。
      刘氏箴言
      可用本草没多少,别说丰富不得了;
      有病尽量用食疗,天下不卖后悔药。
  第1章 药材用了化肥就减少了有效成分 第2章 药材用了农药就具有毒性 第3章 药材被硫磺熏过就使人上火 第4章 药材被磷化 锌熏过就令人憋气 第5章 同仁堂老神仙的感慨 第6章 应当怎样种植、保管药材 药材品质很重要,直接影响人疗效 第1章 药材用了化肥就减少了有效成分 话说草药本来是野生的,后来需要的人多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人群,他们以种植草药为生,我们称之为药农。在明朝的时候,药农已经很多了,他们的种植方法直接影响了临床疗效。1441年,大明朝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钱贵的女儿被立为皇后了;钱贵也就从普通军官变成了皇亲国戚,他的公费医疗单位也就从医官所变成了太医院。钱贵经常派人从太医院领取菊花沏水喝,以清热明目。但是有一天,他喝了菊花茶之后,竟然呕吐不止。太医院接到报告之后,迅即派一个太医赶到钱府诊治。太医给予开胃汤之后,钱贵的呕吐被制止。过了几天,钱贵喝了菊花茶之后,又呕吐不止;太医又给予开胃汤,于是钱贵的呕吐又被制止。又过了几天,钱贵喝了菊花茶之后,还是呕吐不止;太医又给予开胃汤,于是钱贵的呕吐又被制止。起先,太医认为钱贵是饮食不节引起的呕吐,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呕吐;而且是喝了菊花茶之后引起的,这就使得太医怀疑菊花有问题。太医院的菊花有问题吗?这批菊花是光禄寺新近从杭州采购的,至今只给钱贵一个人用过;既然钱贵喝了之后呕吐,那么御药房再也不敢给别人发了。那么如何鉴别菊花有问题呢?太医院派人把这批菊花押送到南京,交给刘纯。刘纯让几个犯人试了,也是喝了菊花茶之后,呕吐不止。于是刘纯派了一个医官、四个锦衣卫的番子,会同光禄寺的采购人员,到杭州去找那个药农。药农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看见突然来了许多官差,而且还有锦衣卫,就被吓坏了。要知道,锦衣卫相当于美国的联邦警察,不是地方警察,没有大事,联邦警察是不会管地方事的。在医官的盘问下,药农叙说了种植菊花的经过。原来,在菊花没有开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