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欢-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云初本不在乎这些,再华贵也是乌鸦般的黯淡,没一丝色彩,张嘴想劝如意不用那么麻烦,就用这料子做,转念一想,她不在意,这一院子的奴才瞧着,怕是又要让如烟为难。
想道这儿,就点点头,没言语。
“只要是黑色就行,我只夜里穿,辛苦你了” 如烟脸色微红,搓着手难为情地看着如意,“可惜我不会女红……”又转向云初,“奴婢谢四奶奶惦记……”
云初就笑了笑。
“你们都做黑色的……”低头正裁布料的如意,想起什么,突然抬头看着云初,“要不,奴婢也做一套?”
如烟就吃吃地笑起来。
……
用过午饭,云初便上了大炕,倚着个大迎枕,斜躺在那儿,如意在一边做针线,如烟就帮她剥荔枝,一面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知不觉就谈起江贤的毒,云初想起他被董国公用毒控制,想起哑叔也是黎国人,就问如烟:“……你在黎国时,听过他为什么反出黎国吗?”
以前是刻意回避,现在被缠上了,她就必须摸清他的底,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他多一份了解,她就多一份安全。
“……是中了栾国人的离间计。”
好半晌,如烟才泱泱地嘟囔道,江贤曾是她心目中的英雄,知道云初讨厌他,她曾不止一次想替他辩解,都被云初岔开了,如今她不愿再提这个人,云初却问起来……
“栾国的离间计?”如意惊诧地抬起头,“好好的,我们栾国人为何要离间他?”
“这要从七年前黎国的尚王之乱说起……” 递给云初一枚剥好的荔枝,如烟感慨道,“以前的他并不这样,他曾是黎国唯一的异性王侯,不仅武功高绝,而且博闻强记,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堪称绝世奇才,黎国人……”语气微顿,如烟声音低如蚊子,“……都很爱戴他。”
他竟是个侯爷
难怪如烟称他江侯,听了这话,云初有些惊诧,却没开口,小口咬着荔枝,示意她说下去。
“……江候一直隐居在黎北的武安县,八年前,先帝年迈多病,太子年幼,恰逢匈奴入侵,权倾朝野的尚王彭朔乘机发起内乱,当时的黎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太子听说了他的才能,便多次亲往相顾,奴婢曾听说,太子亲临武安,正遇江侯有恙,就亲自端药伺候,感念太子的解衣推食之恩,他才放弃了闲云野鹤的生活,出山辅佐太子,仅用了五年,便北据匈奴,内平叛乱,太之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封他为锦乡侯,他也不负圣恩,提出了十二项国策,要变革时政,以求富国安民……”
变法?
云初就想起她前世学的历史,自古主张变法者都会侵犯少数当权者利益,激发赤luo裸的社会矛盾,最后不得善终,例如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
难道江贤也是一个这样的牺牲品?

正文 第一百章王侯(下)


想革新却不能全身而退,连身边的局都看不透,他还谈什么文韬武略,绝世奇才,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
“黎国不是很富强吗?”将荔枝骨扔到盘中,云初接过帕子擦手,“……他为什么还要变革?
“这是现在,当初可不是这样,黎国之所以能强大,都源于万岁采用了他的新政……” 见她疑惑,如烟就娓娓地讲起来:“黎国以矿业为主,您没见过,挖矿是个要命活,老百姓称作三块石头夹块肉,矿工们常常早晨出去,晚上抬回来的便是尸体,加上几年的内乱,沙场上白骨如山,年轻的壮丁十有八九都殁了,留下孤儿寡母,苦不堪言,征战多年,江候看遍了这其中的冷暖,他封侯后,就奏谏万岁要以民为本,提出了建立抚恤、鼓励开荒,储备粮食、减免赋税等十二项国策……”如烟又剥了个荔枝递过去,“这其中就包括先前跟您说的,女子可以从医、从商和改嫁……”
“……女子可以改嫁?”如意停下针线,好奇地抬起头。
如烟点点头:“黎国原来也和栾国一样,不许女子再嫁,但不同于栾国,由于连年的征战和矿难,黎国霜居女子太多太苦,没有田粮,又不许改嫁,哪还有活路?所以江侯说,女子青年寡居,自量可守则守之,如男子不能养之,竟可改醮……”
好见地
丈夫死了,婆家即无力抚养,又不允许改嫁,岂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从某种层面上讲,江贤这条新政,也算是解放妇女,给了她们一条生路。
云初也是女人,虽不耻他的放荡,心里还是给了他一个赞赏。
随即又皱皱眉,这些都是内政,不涉及外交,栾国为何要插一脚?
“那……栾国为何要离间他们君臣?”
“……听师父说,江侯变革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统一三国,传说他背后进献了一条统一三国的大计——《定国策》,要统一,先安国,他首先提出变革内政,安抚民心,富国强兵……就是黎国现在的《安国策》……”
统一三国?他的野心够大
“栾国外据栾河天险,内有强将镇守,国土富饶,物产丰富,黎国位于北方苦寒之地,饭都吃不饱,拿什么打仗?” 云初讥讽道:“……还妄想称霸三国?”
“这个奴婢也不懂,都是师父说的。”如烟摇摇头,“我们黎国的盐、粮都仰仗栾国,两国互有通商,但两国不仅文字,连度量衡和钱币都不统一,通商中栾国又是强势的一方,常要求用他们的计量和比率购买盐粮和兑换钱币,黎国总是吃亏,民怨越结越大,江侯曾提出要三国统一文字、度量衡、钱币等,平等经商,可栾、赤两国都不肯,就生出了要统一天下的心思……
按师父的话讲,两国划河而治,黎国在地势,财势、军力、民心上都不及栾国,要统一栾国,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江候却说,自古国无强敌而国恒亡,栾国仰仗栾河天险,几代以来,耽于安乐,文风奢靡,不思武备,军中除镇国公外再无良将,赤国偏安东南,只要联合栾国先灭了赤国,再利用赤国的帝海城从水路直逼栾城,栾河天险亦不足虑……”
“……我们还有大将军”如意辩驳道。
“他以前并没有名,好像是这两年才得势,奴婢从没听师傅提过他……”如烟解释道,“师父说,当初江侯定计时,老爷尚手握兵权,在军中正红,江侯顾虑的是他,并处心积虑地想除了去……”
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栾国数代以来的安乐生活,怕是早忘了离乱的苦,听到这儿,云初就点点头,蓦然心一动:大将军马上就要东征,要和黎国联合灭赤,这怎么很像江贤的策略,统一三国的第一步若有所思看着如烟,云初忽然坐直身子:“你师父是谁?”
这等隐秘的国事,她怎会如此清楚?
“这……”
如烟身子一震,随即跪了下去:“四奶奶问起,奴婢不敢隐瞒,只师父曾让奴婢发誓,对外人不许提及她老人家的名号,求您体谅……”
“不过一个名号,四奶奶就是知道了,也未必认识,就吓成这样”如意讥讽道。
做奴婢的就得绝对忠于主子,怎能有丝毫隐瞒?
如烟一阵苍白,紧张地看着云初。
直视着如烟的眼,云初知道她没说谎,她如今沦落为奴,自觉辱没了师门,就算没有誓言,怕是也不愿提及吧?
这样想着,云初又倚了回去,“……你起来吧,去漆壶茶来。”
斜睇着她的背影,如意颇为不满,“四奶奶也不用长他人的志气,这些您早看透了,当初黎国使节来游说万岁,你一眼就看破了,说栾国多年来不思武备,如今除了栾河天险,再无优势,倒是黎国这两年来,内革旧制,外修武备,早已不是当初,其势已为三国之首,当今之势,只有联合赤国才能抵抗虎视眈眈的黎国,所谓唇亡齿寒,一旦赤国灭亡,下一个就是栾国……”
见云初不语,如意又叹息道:
“您这是忘了,当初唐公子就是听了这些,才血溅金銮殿的……”
“……唐公子?”
几次听说这个人,心里好奇,云初就问。
“……就是唐萧,墨帝11年的探花,曾任内阁侍读,他和陆公子都是我们祭酒府的常客,文采稍逊陆公子,也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尤其推崇您的诗词。”
听到这儿,云初蓦然想起那日姚阑在太太面前提起唐萧血溅金銮殿的事儿,接着太太就变了脸。
这姚阑的心机还不是一般的深
“不是我一眼就看破了,这么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见如烟递过茶来,云初就伸手接,目光却没离开如意,“……万岁怎么竟没采纳?”
“……唐公子在谏表里说这也是您的见解,西殿阁统领魏公公当时就嗤笑他是妇人之见,还说栾国开国二百多年,历过多少强敌,哪一次不是顽胜,大将军等人也跟着附和,万岁听了,就讽刺他如此宠信女人,不如回家抱孩子,谁知他就动了肝火,头撞龙案,血溅金銮殿……”如意叹息一声,“不是栾国几代以来没有斩杀文人的先例,他怕是早被砍了头,您内疚不已,曾想号召栾城名士联名进谏,被祭酒府的老爷太太以死相挟,硬拦住了……”
云初就皱皱眉。
没有那份力挽狂澜的力量,又何苦害得家人朋友不得安生女人嘛,能够嫁个好老公,一辈子不愁吃穿足矣,至于国家大事,还是交给男人操心好了。
换做今日的她,绝不会去做这种没有结果的事情。
不想再提那旷世才女,云初转向如烟:
“……我虽不懂,可也知这些都应该是绝密的,怎么会民间遍知,还传到了栾国?”
常言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
号称绝世奇才,江贤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他的那个什么恢弘的统一大计,竟连如烟这么个小丫头都知道“……是被奸相余展泄露了,意在陷害江侯,栾国人知道了,心惊于他的野心和韬略,担心他终将成患,才使出了离间计……”把茶递给云初,如烟又斟了杯笑嘻嘻地递给如意,“如意姐姐也歇会……”又转向云初,“都因这变革触怒了大豪绅,他们才勾结了栾国人害他……”
“这些都是对百姓有好处的事儿啊……”接过茶喝了一口,如意对她的不满也消了,“怎么还会触怒众人?”
如烟摇摇头,“我也不懂,这些都是听师……”如烟声音一滞,不安地瞄了眼云初,见她正专心地听着,就接着说道:“当时这十二项国策一出,顿时满朝哗然,众臣群起而攻,指责他说,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让女子改嫁,简直是败坏伦常,有伤国体……其实,他们只是借此抨击江侯,听师……说,他们真正顾忌的不是这个,而是其他条款,就说这鼓励开荒,江侯说,黎国缺粮,一是山多田少,最大的原因是人们都热忠于挖矿,致使大量的土地闲置,所有他鼓励百姓开荒,把现有的田地登记造册,除现有已开垦的外,凡百姓自愿开垦无主之地者,土地归开垦者所有不说,并免收田亩税三年,第四年开始,视田地的贫瘠划分等级,减半征收田亩税……”
“这的确是个好政策,种田的人多了,粮食就会自给自足,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还可以免去矿难的威胁……”
“可这却侵犯了豪绅的利益,他们原本仰仗着手中土地,肆意盘剥佃户,此政一出,相较于高额的地租,佃户们自然都愿意开荒,这就造成了一开春,士绅们手里的土地雇不到人种,不得不降低租金,损失大量的地亩收入……
这是其一,再说这建立抚恤,黎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矿工死于非命,黎律中原没规定相应的安抚,只凭矿主的慈悲,或多或少地给些烧埋银子,江侯说,矿主的财富都是矿工创造的,他们死了,遗孀便失去了倚仗,生活也没了保证,长此以往,迟早会激起民变,因此,要万岁建立抚恤制度,每有矿难,矿主都要按一定标准,发给抚恤银子,那些矿主自然恨他入骨……
不止这些,其他几条也大都如此,这才犯了众怒,纷纷抵制新政,联名诋毁江侯,可黎国皇帝对他深信不移,言听计从,最后这些人竟勾引了外敌陷害他。”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军需


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的
商鞅因触犯了官僚的利益,虽然变法成功了,他依然被五马分尸,戊戌六君子被慈禧送往菜市口……想起前世的这些历史,云初对江贤也生出一丝同情和理解。
想他也是因变法失败,壮志难酬,才自甘堕落的吧?
只是,想要变革,就该料到其中的艰难,不但要有坚定的意志,还要有和豪绅们周旋的智慧和海纳百川的胸襟。
否则,就别做。
怎能因受了委屈,心灰意冷,就叛出故国,流连于花街而自甘堕落呢?
江贤,不过是个心胸狭隘、贪生怕死的政客而已,算不得英雄尽管对他有些同情,但想起如烟说他是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云初仍是不齿。
“黎国万岁能求贤若渴,可见也不是个昏君,他们又有解衣推食之义,怎么轻易就被离间了?”想起他被用毒控制,委身于国公府,云初心中疑惑重重,“……谁出的计策?为什么他会沦落到栾国?”
“不知是谁的计……”如烟摇摇头,“只听说是美人计……”
“美人计?”如意嗤的一声,“难怪这么容易被离间,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看着如意,如烟脸色潮红嘴唇翕动,想辩解几句,可又觉得的确如此,事实面前,所有的言辞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就低了头给云初斟茶。
“江贤好色风流,这美人计用在他身上,可是用对了。”云初也笑起来,伸手接过如烟的茶,“说来听听,他是怎么中的计……”
“……听说是栾国进献的一个叫殷姬的女子,都是皇家秘辛,师父从没说过,奴婢也不清楚,万岁也从没明旨为他昭雪冤屈……”
“那又怎么说是中了美人计?”
“是他反出黎国后,万岁毅然采纳了他的安国策,抄了余展的家,曝尸三日,并赐死殷姬……”如烟开口道,“还下旨昭告天下,说栾女心思阴毒,善于诡计,为防朝中大臣被栾女诱惑,自他以后黎国后宫,不得纳栾女为妃,朝中二品以上大臣,不得娶栾女为妻,因为这个,民间才盛传江侯和万岁反目,是中了栾国人的美人计,万岁的这些举措,是在忏悔……”
真是一着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堂堂一国之君,竟也会如此幼稚,就像个三岁的孩子般,听了这话,云初暗笑。还好,她只想过闲云野鹤的生活,没打算去追名逐利,否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