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富贵-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能用唐朝军队相比,唐朝军队中也有不少步兵,但骑兵数量很多。甚至多支军队里是清一色的骑兵。为了供养这支骑兵,朝廷牧监一度在西北养了六七十万匹战马。

但西汉军队打败匈奴时的军队却与宋朝很相似。有骑兵,在关中养的马。可骑兵数量很少。

“陛下,汉时骑兵不同,那时还没有马蹬,此物直到南北朝时才正式出现,这个马蹬未出现,匈奴人就不能在马上更顺利地骑射格斗,限制了骑兵的战斗力。”

“有这回事?”赵匡义先是茫然,最后不悦地说:“你是说我朝必须等着挨打?”

“也不是……”宋九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这时候说,赵匡义能听得进去了。

“这样啊……”赵匡义沉思。

宋九回到家。

潘怜儿不在。窅娘说道:“她让皇后接到宫中叙话了。”

以前的时候,宋九说李处耘不当在湖南吃战俘的肉,做为李处耘女儿,肯定有些不快活。可她也没有办法,这时候外戚、宦官与后宫势力都很小,宋九在为宋朝拼命,如果她在宫中打宋九小报告,弄不好就会失宠。因此从她进宫后,一次未召潘怜儿进宫说话。不过随着宋九力捧李继隆。大约因此李皇后感到开心,这才将潘怜儿喊到宫中谈话。

宋九皱了皱眉头。

他chayexschayexs。推荐李继隆是其是人才,与他国舅身份可没有关系。

而且他也不想与后宫,或者宗室有什么瓜葛。功劳到这地步。避讳都来不及,自己想找抽啊。

况且赵匡义的那个三儿子与李太后也没有关系。

万娘笑嘻嘻道:“父亲,你又打胜仗啦。还是父亲行啊。”

“别瞎说,是李继隆。杨业与崔彦进他们策划指挥的,我只起了一个居中调度的作用。”

“爹爹好虚伪哦。”

闹了一会。宋九说道:“窅娘,去用小柴胡给我熬汤药。”

“官人……”

“没事,来的时候快了一点,淋了一些雨,受了风寒。”

但宋九知道,去年在岐沟关自己吃了一些亏,自己说岳父老了,自己同样人至中年,身体也渐渐开始衰落,想再象以前那样玩,自己身体肯定会吃不消。

然而这个难关还得慢慢熬啊。

这个情况宋九是不会说出来的。

窅娘带着万娘下去熬药。

宋玉悄悄过来打小报告,道:“爹爹,前几天大姐与沈叔叔那个姓钟的学子约会了。”

“啊。”

“在河南那个小湖畔,我看到的。”

“不要乱说。”

“是。”

宋九喝着柴胡汤,看着万娘,女儿也大了,想了想来到沈青衣家。如今宋九家人口增加,实际就是沈青衣他们皆成家立业,还有张海他们也将家人带来。随着人口拥挤,宋九便在河洲买了房屋,用以房换房与周边邻居换来了几套房屋,然后扩建。也不是宋九对家中的仆拥们好,实际大多数豪贵对家中亲近的仆拥都不差,包括赵普他们。这些人可以替他们做很多事的。

沈青衣仍在书院教书,不过据宋九所知,他收了好几个亲近的学子。

这是沈青衣的自由,宋九没有过问,因此找到沈青衣,问道:“青衣,你有一个姓钟的学子?”

“钟勋啊,宋公,为何要问他?”

“就是问一问,他家境如何?”

沈青衣想了想说道:“不算太好吧,以前他父亲是一个指使,但在高梁河一役中战死了,然后孤儿寡母的,朝廷照顾,便让他进入书院学习。我看这孩子平时很懂事,对数学十分精通,便刻意培养了一下。去年他毕业后,留在了高班继续学习。”

简短的一句话,宋九得到好几个信息。

一是烈士子弟,这些年无数将士战死,朝廷给了一些优厚的抚恤。但为了鼓励将士英勇奋战,又从中中低层将领或士兵中选拨出一些子女,进入书院学习,甚至因为河洲书院招收学生能力有限,有的调到白鹿洞书院。还有岳麓书院,那个书院同样也变了性质,一半是蛮人子女,快成了民族学院。但在各地善户或者士大夫、官府组织下。陆续又建设了一批中小型书院,以及一些仅为了教导学生识几个识。会简单算术的学舍。

不管是谁的功劳,但这种全民开化。甚至让蛮峒夷獠蕃羌一起开化,在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的。

因此在文治上,让赵匡义感到很自得。

为了避嫌,宋九未过问。但通过沈青衣这句话,知道朝廷还做得不错,至少部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其次这个孩子很有天份,不然沈青衣不会看中。

然而宋九还是不大放心,在宋玉之后,潘怜儿又替宋九养了两个女儿。念娘,暖暖,人称宋家六枝花。不是她们长得漂亮,教导有方,有才有貌,还有庞大的嫁妆,以及宋九的身份,或者一娶宋九女儿,马上翻身跃龙门。就象这个钟勋。可能他前面一娶万娘,后面赵匡义就授予官职了。

不介意是寒门,但人品宋九要问一问,于是喊来郭大。让他私下里去查访一下。

第二天郭大回来禀报钟勋家的情况。

钟父是指使,指挥使已经算是不错的将职了,以前家中生活很好。高梁河一役后,钟父下落不明。只有一种结果,可能战殁了。但也有可能被俘。因为不清楚。朝廷给了一些钱帛敷衍了事,又将其独子放在书院读书。除了这个钟勋外,还有一个妹妹。但丈夫不在世了,家道开始中落。现在还没有好转,尽管高班学子开始拿薪酬了,但只是高班一年级,薪酬少,只能勉强说养活一家三口人。

因此从家境情况来看,钟家情况很差了。

但郭大又反馈出一个消息,说钟母人很贤惠,几乎都未与街坊红过脸。一度差点改嫁,不过宋朝的规矩,改嫁后子女也要换姓了,最后没有同意。

郭大同样不清楚宋九为什么要查这一家子,宋九说道:“他与我家万娘约会,你跟踪一下,看看这小子的手段。”

“啊,这小子胆大包天。”郭大怒了。

“别激动,万娘大了,迟早要嫁人。”

“是啊,宋公,这是你不对啊。”

宋九苦笑,就是现在万娘又有多大?但谁让女儿生在这个悲催的时代?

郭大下去。

但不成想郭大下去就办坏了。

春天来临,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好时光。

万娘悄悄与钟勋约会。可能做了一些过火的小动作,比较如拉拉手的什么,结果郭大恶相胆边生,一下子扑过去,将钟勋按在地上,大声喝道:“小子,你找死。”

万娘吓傻了眼,郭大力气大啊,将钟勋拖到宋家。

宋九无语了,连忙派家中仆役去找大女儿,然后与妻子解释。

妻子同样无语。

这事儿是包不住火的,便细细打量这个钟勋,长得很象宋九,就是块头不小的那种人,但比宋九长得要英俊一点。这个无所谓,关健品行如何,不得而知。然而事儿闹将出来,得立即解决,否则对女儿名声不好。气愤地斥责郭大下去,然后盯着钟勋问:“你叫钟勋?”

“是。”

“你坐下说话。”

“谢过大娘子。”

“仅气度,你不如宋公也,”潘怜儿不满地说道。丈夫当年追自己用的小手段也不光明,自己也半偷腥,但丈夫为了追自己敢担当,敢努力。就凭这一点,眼前这个青年远不如丈夫。

钟勋耷拉着脑袋,心中也委屈啊,与你丈夫比,那是天上地下无双的,独一无二的大宋名相,俺只是一个学子啊。

沈青衣也听说了,匆匆忙忙带着翠儿带领后院。

潘怜儿没好气地说:“青衣,你教的好学子。”

沈青衣训得莫明其妙。

宋九在边上打圆场,道:“别吓着这个孩子。”

“几个孩子让你教得都无法无天了。”

“说正事,说正事。”

“钟勋,我给你一千缗钱,你离开万娘,以后不得纠缠。”

“大娘子,士可杀不可辱。”

“还可辱呢,官人带着几万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时,你都不知道辱字是怎么写的。”

“啊,”沈青衣总算明白了,便想拉着翠儿往后溜。

“青衣,你敢跑。”

沈青衣只好乖巧的站着。

钟勋一看总算明白了,原来这个家是潘怜儿说得算啊。

“还有一个选择,你入赘。”

其实入不入赘在后世真的不重要了,但在时代,那可是要命的。然而两家巨大的悬差,足以让潘怜儿说出这句话。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上位(下)

“我不同意。”

“那我问你,你凭那一点配得上万娘?”

钟勋蔫了。

其实刚才他很危险,若他真同意了,潘怜儿想都不会想,马上扫地出门。

过了一会钟勋大声答道:“我会好好待她。”

“好好待她,青衣,他一个月薪酬有多少?”

沈青衣苦笑,实际宋家几个孩子并不奢侈,可再节约,家中那些财富是真的,可能钟勋薪酬还不足万娘一个月的零用钱。

忽然门外万娘大声说道:“爹爹说过的,夫君由孩儿来挑选,不问贵贱,只要人好。”

沈青衣面对宋家这场大戏,又无语了,心想,傻孩子,那是你父亲说的光面话,你还当真啊,你的夫君那是皇帝的孩子,宰执的孩子,东华门外榜上前十的进士……

万娘又大声说道:“我有了。”

潘怜儿差一点气昏了。

窅娘一把将她扶住,悄声说道:“娘子,莫气,万娘是说气话,她胃口未变,不象是有了。”

“真胃口变了,什么都来不及。”

翠儿眨着大眼睛,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钟勋,心想,夫君这个学子牛啊,牛得一塌糊涂。

宋九只好劝:“女大不中留啊,怜儿,准备婚嫁吧。”

宋家开始嫁女。

整个京城轰动,实际有一些有钱的,嫁妆已超过了十万缗钱。但谁让人家地位显赫,名气响呢。

连赵匡义也惊动了,这些年多少人家求亲。宋家一直没有答应,这个钟勋是何方神圣啊。难道是第二个宋九,抱着宁可放过。不可错过的精神,赵匡义刻意将钟勋喊到皇宫相见。

结果谈了谈,有些紧张,大多数人见到自己都会紧张,再看才学吧,有些才学,可再想想当年的宋九,不行啊,难道有那个特长自己未看到?不管了。正不知道如何赏赐宋九呢,于是赐了一个从八品官职。

万娘说,钟郎是官员了,连皇帝都召见赏识,能般配我。

潘怜儿气苦。

但不久事儿又来了,万娘又说,父亲大人,母亲大人,钟郎不要俺家的丰厚嫁妆。说娶的是我的人,不是我家的财产。

潘怜儿气得一个大耳瓜子甩过去,还是宋九将妻子抱着。

潘怜儿一个劲地哭,又说:“若是苹姐在就好了。”

相比于玉苹。潘怜儿确实少了一份耐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宋九叹道。最后想了想,还是让人将钟母喊到家中商议。别看女儿现在嘴狠,但真一无所有嫁过去。又是两回事了,记得前世有很多吊丝娶白富美的电视剧。那不能当真,若真有,多半就象琼瑶六个梦中的那个惨梦。不要说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同样会对婚姻产生严重影响。女儿不懂事,妻子在憋气,那个小子在耍倔,还得自己来啊。

……

宋家这门古怪的亲事,让符昭寿等人啼笑皆非,不时来宋家拿宋九开心。

但另一边,赵昌言赵孚等人却在上书严惩刘廷让。

张齐贤上奏后,他推功于卢汉赟。然而根本就没有卢汉赟的功劳,因此无论怎么掩饰,字里行间能出来蛛丝马迹。赵匡义便让人下去查,这能如何能瞒住。

赵匡义大怒,重惩卢汉赟。

实际此事若宋九利用,会对李昉产生极大的不利,为什么宋九立功后,反而请罪。为什么张齐贤立功会,不敢揽这个功,反而推功于卢汉赟。

原因简单,宋九越立功,李昉这些官员越能造谣,让宋九功高震主,面对这种情况,宋九只好替自己找理由找罪名,减少这个功劳。张齐贤是怎么下去的,大家最清楚不过。

立功是好事,可是朝中若有人做文章,未必是好事。于是推功。

但宋九无动于衷。

这便给了某些人操作空间。

一件事能这样看,也能那样看。

辽兵入侵,是张齐贤的责任,还是卢汉赟的责任?结果该负责的武将不敢战,战后又贪功。不该负责任的文臣却拼了命。

然后再看河北。

曹彬逃了,米信逃了,崔彦进逃了,还有许许多多大将先锋都指挥使,军头,一起不顾手下,仓皇逃窜。结果呢,还是一个文官站出来拼命。

但这也罢了,败也败了,可是刘廷让回到京城后,却将失败的责任拼命往其他人头上推。

以成败论英雄,因此当年曹彬是英雄,潘美做得却不好。

现在李继隆屡屡立功,那么肯定就是刘廷让的错。

于是李昉亲自带头,赵昌言,胡旦等人一拥而上,要朝廷将刘廷让下狱责问处罚。

宋九正在家一边养病,一边准备女儿亲事,听闻后不得不出面。

这群老小子,小小子太坏了。

当然,有一部分将领确实是贪生怕死,贻害无穷,例如赵延溥。

然而大多数将领非是如此,可是朝廷掣肘越来越多。如去年曹翰从登州召回来,贬了好几年,毕竟也算是替朝廷立过功的,于是赦免其罪,任中右千牛卫大将军。

曹翰虽是一个屠夫,但不是傻子,就看出武将眼下困窘的局面,因此春节时写了一首诗给赵匡义,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他日燕山磨峭壁,定应先勒大名曹。

若不懂这个背景,会认为曹翰真可怜啊,靠卖宝刀度日。

这可能吗?

在江州发的横财,在颍州任上贪的横财未抄清楚的,还有历来的赏赐薪酬贪墨,不相信,派人将他的家产清点一下,田宅作坊钱帛。合在一起最少有二十万缗钱以上。

卖宝刀?

这是借言喻义,说明武将现在的困窘。

但因为岐沟关之败与君子馆失利。赵匡义怒气不解,于是装傻卖疯。曹将军,你穷到这地步啊,赐给他钱五百万,白金五千两。曹翰除了苦笑只有苦笑。

可是宋九回来,却在替武将辨解,虽败了,除了赵延溥极少数武将,其他武将还是可以的,但打不过耶律休哥。奈何?

甚至扶持李继隆上位,替武将证明。

因此盯着刘廷让打击,刘廷让说李继隆的责任,你现在是冤枉了李继隆,要严惩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